Workflow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下周关注丨9月PMI数据将公布,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第一财经· 2025-09-28 00:41
多项新规10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逾400亿元市值限售股将解禁。 【重磅新闻】 央行、证监会发布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将自10月1日起施行。《办法》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 监管,健全金融基础设施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 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检查、处罚、恢复处置、退出等监管规定,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监 管标准统一,为金融市场安全稳健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 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也都 将自10月1日起施行。 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境内民航客运将统一使用电子行程单 10月1日起,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民航境内航线旅客运输 服务将统一使用电子行程单,不再提供纸质行程单。 9月PMI数据将公布 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采购经理指数月度报告。此前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 上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非制造业商务活 ...
欣旺达:明年大众、沃尔沃等海外客户开始批量出货,订单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8:46
公司客户合作情况 - 公司与吉利、雷诺、大众等国内外车企的合作持续深化[1] - 公司已公告大众、沃尔沃等海外客户将于明年开始批量出货[1] - 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经营充满信心并将全力为客户和股东创造价值[1] 订单与业务进展 - 公司因保密协议限制无法透露具体客户信息及头部车企订单占比[1] - 海外车企订单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1] - 公司未披露是否进入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新势力供应链[1]
【环球问策—链博系列】赛迪专家张业佳:趋势未变,产业界需要理性面对新能源汽车“过渡时间”
环球网· 2025-07-14 02:21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产业升级的名片发展势头节节攀升但2025年行业出现波动包括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讨论和车企与供应链账期争执 [1] - 第三届链博会吸引65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境外参展商比例提升至35%欧美企业占境外参展商总数50%美国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增长15%且60%为世界500强 [1] 海外市场需求与技术升级 - 海外需求波动表层原因是美欧部分地区燃油车短期回暖但长期电动化趋势不变燃油车回暖受政策调整和能源价格波动等短期因素影响 [2] - 海外波动根本原因在于美欧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净零工业法案》推动供应链本地化我国新能源汽车凭借完整供应链和技术积累仍将占据重要地位 [3] - 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新引擎支撑产业长期增长 [3] 我国供应链优势 - 我国供应链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扮演"稳定器"和"加速器"角色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系统传感器车载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 [3] - 上游原材料通过对外投资与资源整合保障供应中游关键零部件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宁德时代比亚迪汇川等供应链巨头有效降低整车成本 [4] - 供应链具备极高响应速度和柔性制造能力能快速适应车企对续航安全智能化等方面升级需求 [4] 行业转型与政策建议 - 新能源汽车产业需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政策层面需完善产能监测与预警机制淘汰落后产能避免地方政府盲目补贴 [5] - 企业层面需探索新商业模式如电池租赁智能驾驶功能订阅从一次性销售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建厂规避贸易壁垒 [5] - 行业生态层面需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和数据共享平台加强人才培养聚焦电化学人工智能等高端领域 [5] 固态电池技术影响 - 固态电池量产将带来革命性变革具备能量密度高(可提升50%以上)安全性好寿命长充电快等优点解决电动车痛点 [6] - 固态电池最快将在2028年量产车企需持续优化现有液态电池技术提前布局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链合作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车型改造成本 [7] - 消费者需理性看待技术迭代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车型关注厂商电池技术升级政策对固态电池使用性能保持合理预期 [7]
释放全球汽车产业合作新信号,GNEV2025上海论坛成功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08:30
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新趋势 - 当前传统全球化合作模式面临瓶颈,整车销售壁垒增加并向供应链延伸,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受地缘政治、技术壁垒和跨行业融合影响,面临脱钩断链风险,需重构合作逻辑与路径[3] - 行业亟需探索产业合作新模式,推动产业链深度链接与协同发展,构建企业出海所需的综合性服务体系[3] - 开放合作是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协同创新是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中国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合作格局重塑的重要推动者[4]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新路径 - 中国车型+供应链链接世界汽车产业,中国汽车配件+服务体系链接世界市场,海外中小企业链接中国汽车产业链,跨国企业本土化与"在中国、为世界"[4] - 小鹏汽车在欧洲探索四种市场模式:直营代理、代理制、子公司+经销商、总代理,全球化战略聚焦高科技、中高端、本土化[6] - 岚图汽车计划到2030年进入60个国家,布局500家以上门店,打造本地化供应链和生态链[6] - 电池出海成为产业链协同重要一环,需应对欧美及东南亚本地化生产、碳足迹政策,布局美洲、欧洲、亚太核心市场[6] 中国新能源核心技术突破与策略 - 中国通过电池、智驾、电控等核心技术打破日韩欧洲技术垄断,实现从"代工制造"向"规则制定"转变[7] - 电动化渗透率超40%背景下,供应链从成本驱动转向生态驱动,需打破地域、技术、产业与合作边界实现绿色出海[7] - 中国OEM进入欧洲需关注当地市场、法规、文化和用户习惯,加强与本地政府企业合作解决基础设施障碍[7] - 中国供应链在成本、质量、交付及创新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出海可提升全球竞争力[8] 跨国车企在华发展战略 - 2024年跨国车企在华利润普遍下滑,但近70%企业计划2025年后加大投资,78%聚焦研发领域,进入"研发2 0"为核心的合资合作2 0时代[10] - 梅赛德斯-奔驰近5年在华研发总投资超105亿元人民币,未来将追加140亿元投资,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落地[10] - 通用汽车将"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升级为"在中国 为全球",与中国伙伴重构产业链价值[11] - 宝马2023年研发投入达90亿欧元,聚焦新世代产品架构、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在中国建立德国外最大研发体系[11] 行业合作倡议与行动 - 论坛发起"跨国汽车企业在华高质量发展伙伴行动",推动跨国企业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融共生、协同创新[13]
松原安全再获知名汽车制造商项目定点
证券日报· 2025-05-20 16:09
核心观点 - 松原安全获得国内知名汽车制造商D平台安全带产品定点项目 生命周期5年 预计产量190-200万台 销售额约4 4亿元 [2] - 此次合作是双方三个月内第二次携手 前次合作涉及40-50万台产量 销售额3600万元 本次合作车型为"走量"车型 体现客户对公司能力的认可 [2] - 公司正与客户洽谈其他平台车型项目 未来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合作版图扩大将优化客户结构 降低对传统燃油车市场的依赖 [3] - 公司还获得欧洲知名车企全球平台订单 两次定点合计销售额约56亿元 出海战略初显成效 [4] - 2024年公司营收19 71亿元(同比+53 94%) 净利润2 6亿元(同比+31 65%) 2025年Q1营收5 36亿元(同比+45 34%) 净利润7350 58万元(同比+20 47%) [4] - 公司产品已配套多家主流新能源车企 未来将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探索电动化智能化创新 [5] 行业机遇 - 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结构性机遇 被动安全系统国产替代浪潮加速 [3] - 整车厂降本需求加剧与本土企业技术突破推动行业变革 [3] -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为公司提供长期发展空间 [2] 公司优势 - 具备成本优势 先发优势及整体配套能力 [3] - 实现汽车安全系统产品自主化生产 覆盖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供应链 [3] - 与头部车企深度合作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和行业话语权 [3] - 通过紧密协同生态可实时洞悉新能源车产业前沿趋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