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能源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金砖国家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国际会议在中石大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17 01:21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与埃莱克托·席尔瓦·洛拉一行在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模式、平台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入探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会议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金砖国家专项,由学校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教授张玉明牵头和发起,轮流每年在金砖国家的项目承 担所在国举办,国内参与单位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南京林业大学,国外合作方为巴西、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相关专家学者团队。中石大科学 技术研究院、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负责人,国外合作方负责人埃莱克托·席尔瓦·洛拉(Electo Silva Lora)、奥斯瓦尔多·文图里尼(Osvaldo Venturini)、 亚历山大·科兹洛夫(Alexander Kozlov)、米赫耶夫·阿列克谢(Mikheev Aleksei)、优素福·伊萨(Yusuf Isa),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书、陈岩,中国科学 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望良、陈兆辉,副研究员方毅,中石大教授宋泽章、李叶青,以及相关项目骨干成员参加本次会议。 学校副校长张广清与埃莱克托·席尔瓦·洛拉等与会专家交流,就未来在生物质能源清洁利用与新型能源系统等领域的合作提出建议。与会专家肯定了学校 的发展成就, ...
远景胡洋:AI+新能源,共筑面向未来的新型能源系统|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36氪· 2025-09-16 07:20
以下为演讲内容,经36氪整理编辑: 9月10日,由36氪主办的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中国厦门盛大启幕。本次大会重磅携手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精耕时代,潮涌嘉 禾"为核心主题,倾力打造一场兼具国家高度、产业深度与市场热度的高规格、高价值、高影响力产业盛典。 大会紧密锚定国家战略导向与产业发展前沿,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汇聚行业顶尖力量共商发展路径、擘画 产业未来。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大会以"产业协作链条"为逻辑主线,重点聚焦"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深入探讨如何打破壁垒、整合资源,精准破解 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与瓶颈制约。 当日,远景零碳综合能源总工胡洋胡洋带来了《AI+新能源,打造面向未来的新型能源系统》的主题分享。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 "AI +新能源,打造面向未来的新型能源系统"。 最近人工智能非常的火,感觉新能源这个名词已经是三年前的一个词了。我们说中文这个构词非常的精妙,AI的中文叫人工智能,就是"智 + 能"的结合。 几乎可以看到,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撑,而当前电力系统正面临诸多挑战 ...
浅析新型能源系统的系统解构与实践突破
中国电力报· 2025-05-13 02:14
能源转型顶层设计特征 - 能源体系转型呈现政府主导特征但政策传导存在多重摩擦阻力表现为制度刚性与市场弹性间的动态张力[2] -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执行中地方政府需平衡传统化石能源利益诉求并受限于电网消纳能力与技术适配性约束[2] - 全局最优解战略导向与局部利益最大化行为选择冲突导致国家愿景与地方实践路径偏离例如西电东送跨区配置方案难以调动资源富集省份投资积极性[2] 三螺旋理论框架重构 - 经典三螺旋理论在能源转型领域面临适配性挑战因技术创新主体包含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商业研发力量[3] - 市场调节需兼顾民生保障等社会价值目标需构建政策—市场—技术新型三螺旋协同模型[3] - 新模型引入双向反馈与自适应调节机制政策引导市场方向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技术提升治理效能形成螺旋式上升协同效应[3] 治理机制实施路径 - 制度韧性培育需建立弹性监管框架通过立法明确碳中和目标法定约束力同时设计阶段性豁免条款为新兴技术预留试错空间可借鉴欧盟创新窗口机制[4] - 市场活力激发需创新金融工具与交易模式推广绿电交易增加碳金融衍生品构建跨区域电力期货合约体系并建立全国统一绿色电力认证平台[4] - 技术动能赋能需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电网运营效率智能算法优化可再生能源并网调度区块链确保绿证交易可追溯性人工智能驱动碳排放监测网络需关注技术标准互认问题[4]
倒计时20天!500份「ESIE 2025会刊」领取通道开启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21 11:00
文章核心观点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 - 12日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规模大、规格高,涵盖全产业链,有众多亮点活动和主题论坛,为储能行业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2][3] 展会基本信息 - 展会时间为2025年4月10 - 12日 [2][3] - 展会地点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 [2][3] - 主办单位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 - 六大展馆冠名商有SUNGROW、新浪智能等 [4] - 战略合作方有FF、HZAC [4] 展馆设置 - A1馆为系统集成馆,展示户储、工商储等多种储能类型 [5] - A3馆是储能应用馆,展示分布式能源与储能系统等内容 [5] - B1馆和A2馆为储能技术馆,分别展示钠电池等多种储能技术及锂电池等相关内容 [5] - A4馆是智能智造&国际馆,展示配电设备等内容及六大产教融合平台 [5] - B2馆是“储能+”解决方案馆,展示充电桩/站等相关内容 [5] - 展会还设立固态电池等特色展区 [5] 展商信息 - 展商包括海博思创、宁德时代、比亚迪等800多家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7] 主题论坛 - 40多个主题论坛涵盖政策、技术、市场、国际等方面 [8][13][14] - 政策方面包括最新储能政策解读等内容 [13] - 技术方面涵盖储能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内容 [13] - 市场方面有共享储能电站开发等内容 [14] - 国际方面包括全球储能市场投资机会分析等内容 [14] 展会亮点 - 规格高,由国家部委领导等组成“政产学研领袖矩阵” [17] - 规模大,超160000㎡展区集结全场景解决方案 [17] - 市场化,六大行业巨头冠名展馆,800+展商展品贯穿全产业链 [17] - 国际化,50+国海外市场联动,多国使馆支持 [17] - 专业化,有《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发布等硬核活动 [18] - 6大国家级产教融合平台首度联展 [19] 展会规模数据 - 500+储能新品全球首发 [20] - 800+展商/赞助商 [20] - 160000+平米展览面积 [20] - 4000+产业上下游企业 [20] - 200+专业观众人次 [20] - 200000+国内外合作媒体 [20] - 300+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项目 [20] - 100+合作单位 [20] - 40+主题论坛 [20] - 50+国家 [20] - 30+国际B2B采买团 [20] - 50+驻华使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