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流通

搜索文档
厦门市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速建设厦门数据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22:30
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 构建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 支持企业开展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区块链、隐私保护计算等技术实践 [1] - 推进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鼓励企业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建设训练、验证、测试、语料等数据集 [1] 数据产业规划布局 - 培育多元数据经营主体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设立数据业务独立经营主体 [1] - 培育产业创新企业 支持数据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创新联合体 [1] 企业数据治理与流通 - 提升企业数据治理能力 鼓励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并健全数据资源管理机制 [2] - 推进企业数据资产登记 培育规范化数据交易市场 [2] - 发展专业化数据服务生态 培育和引进综合型或专业型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 [2] 数据应用创新 - 扩大数据资源供给 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并推动企业数据价值释放 [2] - 激发数据应用创新活力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 产业支持体系 - 提高数据领域动态安全保障能力 [2] - 强化产业金融支持 [2]
上海临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2% 持续做优产业投资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9:08
核心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0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1亿元 同比增长8.4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2亿元 [1] - 总资产860.81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7.98亿元 [1] -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园区企业营收规模5035.63亿元 同比增长9.05% [1] - 园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67.94亿元 [1] 产业布局与招商成果 - 深度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赛道 [2] - 在人形机器人、AI+元宇宙、跨境金融等前沿领域精准布局 [2] - 漕河泾元创未来园区引进云想科技、四维图新等重点项目 [2] - 浦江创芯之城园区新引进贺利氏、东箭南医疗等标杆项目 [2] - 推动壁仞科技、车仪田等集成电路企业扩产 [2] - 南桥智行生态谷园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先进材料等产业 [2] 金融与服务平台建设 - 以滴水湖金融湾为核心承载体推动跨境金融产业 [3] - 新导入上海保险交易所、太保私募基金等重点项目 [3] - 深化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链主能级 [3] - 推进日企产业园开园运营和产业导入 [3] - 上半年实现运营服务收入约2.17亿元 [4] 产业投资与创新培育 - 参与投资上海先导基金人工智能母基金 认缴金额8亿元 [4] - 累计投资字节跳动、江波龙、壁仞科技等知名企业 [4] - 完成对3D封装龙头企业盛合晶微的项目投资 [4] - 强化对链主企业、独角兽企业的产业投资属性 [4] 资产运营与价值释放 - 成功完成以临港康桥商务绿洲为底层资产的REITs扩募发行 [6] - 子公司担任项目受托运营管理机构 [6] - 陪伴园区企业智元机器人研发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 [6] - 现金分红每股0.20元 共计派发5.04亿元 现金分红比例46.01% [6]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15.13亿元 占近三年年均净利润143.41% [6]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围绕园区招商运营、企业专业服务、科创产业投资三大主业 [1] - 依托运营服务+产业投资+金融赋能复合模式 [1] - 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加速向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跃升 [7] - 依托临港、漕河泾、科技绿洲等成熟品牌优势 [7]
金融市场:8月14日多项数据发布,市场震荡待上行
搜狐财经· 2025-08-15 05:48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覆盖北上广深等重点区域 [1] - 布局完成16个省市区数据基础设施架构,7月底实现全面互联互通 [1] 铁路运输行业 - 7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4.55亿人次,同比增长6.6% [1] - 旅客周转量1770.69亿人公里,同比增幅5.7% [1] 资金流动与货币政策 -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10.34亿港元 [1] - 央行开展128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维持1.40% [1] - 计划开展5000亿元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保持流动性充裕 [1] 股票市场表现 - 主要指数分化明显:上证50涨0.59%,沪深300跌0.08%,中证500跌1.2%,中证1000跌1.24% [1] - 两市成交额达2.3万亿元,个股跌多涨少 [1] - 保险与半导体板块领涨,军贸等活跃股领跌 [1] - 科创50指数盘中一度涨近3% [1] 衍生品市场动态 - 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表现分化:IH2509涨0.48%,IF2509跌0.02%,IC2509跌1%,IM2509跌0.95% [1] - 50ETF期权单日成交超200万张 [1] - 期权隐含波动率与标的呈正相关,6月以来持续反弹 [1] 债券市场情况 - 国债期货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36%,10年期跌0.12% [1] - 现券国债收益率多数上行,质押回购利率涨跌互现 [1] - 市场资金面呈现均衡偏松状态 [1]
东航完善升级对外数据共享平台 释放行业数据价值
中国民航网· 2025-08-15 00:53
平台技术升级 - 自主研发并升级对外数据共享平台 实现行业资源高效整合和运行领域数据流通桥梁搭建 打造覆盖全场景和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流通中枢 [1] - 平台将原有分散式系统对接模式升级为统一接口标准化对接 提高代码复用率 显著降低开发成本并提升外部对接效率 [1] - 平台构建覆盖民航业务的外部数据资源目录 涵盖26类业务数据的标准化整合 包括机场资源、保障节点、代理航班、旅客安检登机、空管协同决策和行李等 [1] 数据覆盖范围 - 平台数据对接已覆盖国内171家机场和99.8%的国内进出港航班 [1] - 整合16家机场代理航班数据 [1] - 数据共享单位涉及局方、机场、航油、空管、联检单位等大量单位 [1] 应用场景生态 - 在航班保障领域通过提前共享机位分配、行李转盘、值机柜台、登机口等核心资源数据 协助一线单位提升保障效率 [2] - 在代理航班运营场景深度整合代理航班动态数据 面向东航食品、东航技术等保障单位开放数据接口 支撑智能化资源调度与保障进程跟踪 [2] - 在旅客服务方面构建"数据+服务"双驱动模式 实现登机口变更、航班延误等特殊情况时自动触发多渠道智能推送机制 [2] 数据质量管理 - 构建全链路数据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多维度质量检核方案确保数据质量 [2] - 发现数据异常时可进行根因溯源 实现问题节点的精准定位与及时整改 保障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安全 [2]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国家发改委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22:55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国家发改委正着手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强调创新驱动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以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1] - 将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 数据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 布局16个省市区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7月底完成互联互通 [2] - 预计年底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至50个左右 覆盖80%的省市区 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基础 [2] ETF市场动态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4.7万亿元 年内净流入3875亿元 其中债券ETF净流入2994亿元居首 规模达5363.41亿元 [3] - 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合计规模1281.7亿元 10只科创债ETF合计规模1156.9亿元 嘉实科创债ETF率先突破200亿元 [3] - 跨境ETF年内净流入1394亿元 宽基ETF、货币ETF呈现净流出状态 [3] 集成电路与数字技术发展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4] - 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应用于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 [4]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跃升 [4] 数据制度与市场培育 - 去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5] -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快构建 数据交易日趋活跃 标准规范不断完善 [5] -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开展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 以场景牵引释放数据价值 [5] 储能行业自律 - 149家单位参与储能行业反内卷倡议 强调合理定价与公平竞争 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 [6] 融资融券交易 - 8月13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数量达52.34万名 创年内新高 环比增长9.67% [7][8] -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755.68万名 机构投资者50004家 有负债投资者172.18万名 [8]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9] 开源技术框架 - 字节跳动Seed团队开源全模态PyTorch原生训练框架VeOmni 可缩短数周工程开发至几天 [10] - 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 实现端到端推理与执行 [11]
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数据流通便利地”
人民日报· 2025-08-13 21:50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广西已建成12条通往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的跨境陆缆系统 [1] - 国际通信信道总容量超过9000GB [1] - 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预计2025年底投入运营 实现数据从南宁直传东盟 [1] 数据传输效率提升 - 南宁至越南河内数据传输时延将从107毫秒降至18毫秒 提速近5倍 [1] - 通过陆缆海缆建设持续扩容连接东盟的通信系统 [1] - 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数据大通道 [1] 跨境数据应用场景 - 低时延通信将促进中越跨境电商、直播、金融等合作业务发展 [1] - 大量与东盟有跨境业务的中国企业通过广西自贸试验区实现数据出境 [1] - 正联合东盟国家共建数据跨境流动试验区和国际数据中心 [1]
中国发展AI产业须打好三张牌
证券时报· 2025-08-11 22:33
全球AI竞赛趋势 - 全球AI竞赛从技术突破转向生态构建阶段,算力成本、数据质量与场景落地能力成为关键竞争变量 [1] - 中国应发挥"绿电+国产芯"、"数据活水"、"场景下沉"三大优势,走特色发展路径 [1] 算力供给体系 - 青海柴达木盆地光伏产业园数据中心电价仅为东部地区三分之一,内蒙古风电基地超算中心依托0.2元/度绿电将大模型训练成本压缩70% [1] - "风光富集区建机房"模式使中国算力具备成本优势,同时符合双碳目标 [1] - 中国企业采用"积木式"芯片集群方案,通过先进封装技术组合国产14纳米芯片实现等效3纳米级性能,将大模型单次训练电费从千万元级降至百万元级 [2] 数据价值释放 - 中国拥有10亿网民和4亿工业设备的超大规模数据基数 [2] - 上海数据交易所建立"行业数据空间",通过加密技术实现跨行业数据"可用不可见",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2] - 深圳"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数据交叉验证,杭州"城市大脑"整合多部门数据使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升15% [3] 场景应用创新 - 北京社区菜场通过AI分析交易数据优化摊位布局,山东农田利用AI图像识别提前预警病虫害 [4] - 场景下沉推动AI从实验室走向实际生产,成为普惠性生产工具 [4] - 全场景应用土壤是中国AI发展的独特优势,涵盖城市乡村、工业农业多领域 [3][4] 政策引导方向 - 政策需平衡创新试错与资源优化,把握"放"与"管"的平衡 [4]
【头条评论】中国发展AI产业须打好三张牌
证券时报· 2025-08-11 17:47
全球AI竞赛进入生态构建阶段 - 全球AI竞赛从技术突破转向生态构建,算力成本、数据质量和场景落地能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1] - 中国应发挥"绿电+国产芯"、"数据活水"、"场景下沉"三大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 [1] 算力供给体系创新 - 中国通过"风光富集区建机房"模式降低算力成本:青海光伏产业园电价仅为东部1/3,内蒙古风电基地大模型训练成本降低70% [1] - "积木式"芯片集群方案将国产14nm芯片组合实现等效3nm性能,大模型单次训练电费从千万元级降至百万元级 [2] 数据要素市场化突破 - 中国拥有10亿网民和4亿工业设备的超大规模数据基数 [2] - 上海数据交易所"行业数据空间"模式实现跨领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深圳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电池续航预测精度15% [2][3] - 杭州"城市大脑"整合多部门数据使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升15% [3] 场景下沉驱动产业变革 - 北京社区菜场AI系统优化摊位布局和营业时间,山东农田AI识别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并增产 [4] - 场景下沉使AI从实验室技术转变为普惠型生产工具 [4] 政策与市场协同机制 - 政策需平衡创新试错与资源管控,通过"放管结合"促进AI生态发展 [4]
首都信息“铺路架桥”助数据流通,近4000款数据产品上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5 01:30
数据要素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是未来数据流通的两大重点发力方向 [1] - 大模型训练依赖海量数据但高质量数据日益稀缺加快数据市场化流通迫在眉睫 [1] 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 - 首都信息主导推进"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建设搭建可信数据流通基础设施解决高质量数据集供需对接痛点 [3] - 该网络是北京市承建国家数据局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项目的主体工程也是国家数据流通利用的核心节点和服务中枢 [3] - 平台已上线并对外提供服务上架数据产品近4000款覆盖12个应用场景集聚300多个市场主体 [3] - 平台在数字经济大会上发出招募令以扩大数据流通服务生态圈 [3] 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与未来规划 - 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将形成高可靠可持续的数据底座重点服务于医保等公共数据和市属国企社会数据 [3] - 未来目标是通过资源化资产化产品化三步走实现高质量数据集稳定供给 [3] - 下一步计划活跃市场推动更多高质量数据集上架平台促进供需双方流通交易 [3]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 可信数据空间是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理解为虚拟计算环境支持数据提供方和使用方接入加密数据解密计算 [4] - 该技术确保数据可用而不可见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提供可靠支撑 [4] - 首都信息已推出相关解决方案并有实践案例 [4]
从一张胸片说起,北京为释放数据价值和安全治理有何尝试?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09:41
数据安全治理探索 - 北京政数局数据标准与安全处处长刘国伟分享政府部门对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和公共数据流通安全治理的探索 [1] - 个人数据匿名化标准不统一导致企业难以确定处理是否符合要求,阻碍数据流通 [3] - 北京与医院合作以胸片影像数据为切入点筛选公共数据集,探讨去除哪些数据可保障患者安全同时满足研发需求 [3] 个人数据治理 - 个人数据涉及隐私、财产和生命安全,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更好提供服务 [3] - 北京尝试从胸片逐步扩大到整个影像数据和诊疗数据,提炼可执行规则 [3] 公共数据治理 - 公共数据代表公共利益,平衡公共利益和商业化利用是关键问题 [3] - 目前对公共数据采取分散授权和集中授权形式,是否收费尚无统一规定 [3] - 北京前期主要采取分散授权,在金融领域建立专区,未来研究是否扩大领域或转向集中授权 [3] - 政府不能作为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公共数据交易,需找到可靠市场主体运营 [3] - 北京市提出充分利用价格政策维护公共利益,公共数据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可有条件无偿使用 [4] - 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经营性产品和服务确需收费的,执行政府指导定价管理 [4] 企业数据治理 - 企业数据背后是信任关系,价值受外部环境影响大,流通需考虑预期和潜在价值 [5] - 北京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增值协作网络,将企业间信任关系绑定以促进数据流通 [5] - 钢铁行业因上下游强关联关系,在协作网络中推进较快 [5] - 第三方提供数据流通安全服务可能成为新趋势,作为信任桥梁促进企业间数据流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