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振消费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可以像抓生产一样抓消费吗?
虎嗅· 2025-09-29 05:47
今天读到金观平的《要像抓生产一样抓消费》一文,文中提到,"生产和消费同处经济循环之中,抓消 费完全可以借鉴抓生产的思路和经验"。以经济日报的地位,这番表述在经济工作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 信号。 今年的宏观政策基调已经明牌:"促消费"和"投资于人",这两点在开年至今的消费、财政数据上已经有 了充分的体现。而也有预期表明,"十五五"规划中可能会更加明确地提及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作 为指挥棒,这可能预示着:在顶层设计的维度上,从"抓生产"到"抓消费"的思路迁移已经展开。 从大的认知上讲,将二者的重要性拉到齐平是100%的好事情,也是"国内大循环、统一大市场"跑得通 的关键前提。不过,二者之间究竟有多少的共通性,又有多少措施可以借鉴,多少成果可以匹配呢?我 觉得,其中可能有展开讨论的空间:传统"抓生产"的思路和措施,或许不宜直接照搬、改头换面就用 来"抓消费"。 首先明确一点,为什么历史经验显示"抓生产"所以能?因为生产要素多数是政府有能力直接供应或调节 的:土地、电力、金融资源、环保成本、甚至是劳动报酬和福利水平,所以有"招商引资"和"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的奇迹,都建立在这些要素"逐底竞争"的背景下。 那么同样 ...
银河证券: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中期业绩改善,拐点可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0:35
货币政策操作调整 - 14天逆回购操作方式调整强化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地位 [1] - 流动性管理精准性提高 [1] - 中小银行受益程度预计相对小于大行 [1] 银行基本面与政策影响 - 提振消费政策再加码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1] - 银行中期业绩改善拐点可期 [1] - 关注政策成效释放以及零售业务需求和风险改善情况 [1] 重大会议与规划 - 关注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相关改革措施 [1] - 关注十五五规划改革措施 [1]
国家统计局答21:抵制企业无序竞争显效,8月PPI现积极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3:47
PPI环比转正及同比降幅收窄 - 8月PPI环比由降转平 结束连续8个月负增长态势 上月环比下降0.2% [1] - 8月PPI同比下降2.9% 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1] 行业价格表现分化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3.2-10.3个百分点 [2]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2]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1%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价格上涨0.9% [2] -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6% [2]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3% 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7% [3] - 专项运动器材及配件制造价格上涨0.4% 营养食品制造和保健食品制造价格分别上涨0.9%和0.3% [3] 价格变动驱动因素 - 行业自律和产能治理推动重点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上述5个行业对PPI同比下拉影响减少约0.5个百分点 [2] - 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带动集成电路、船舶制造等新兴行业需求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升级类商品需求 推动工艺美术、运动器材等制造业价格上涨 [3]
提振消费政策持续显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9 05:35
核心观点 - 消费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向好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线上消费表现亮眼 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1] 总体消费数据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 同比增长4.8% [1] - 7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 同比增长3.7% 增速较6月回落1.1个百分点 但仍高于近3年同期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1][2] 城乡消费结构 -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620亿元 同比增长3.6% [2]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60亿元 同比增长3.9% 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 [2] - 县乡市场规模占比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 [2] 服务消费表现 - 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增速高于商品零售0.3个百分点 [2] - 文体休闲服务类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通讯信息类服务消费增长态势良好 [3] 商品零售类别表现 - 7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 [4] - 限额以上单位超七成商品类别实现增长 [4] -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3.7% 金银珠宝类增长8.2%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6.9% 日用品类增长8.2% 化妆品类增长4.5% [4]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家具类增长20.6%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8% [4] - 通讯器材类增长14.9% 增速较6月加快1个百分点 [4] - 1-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0.4% 通讯器材类增长22.9% [5] 线上消费发展 - 1-7月全国网上零售额86835亿元 同比增长9.2% [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亿元 增长6.3%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 [6] - 即时零售交易额和直播电商交易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6] 实体零售表现 - 1-7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2% [7] - 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增速持续超过30% [7] - 购物中心零售额增长6.4% 增速较1-6月加快0.4个百分点 [7]
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8.4万亿元,增长4.8%——提振消费政策持续显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9 01:52
消费市场总体态势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 同比增长4.8% [1] - 7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 同比增长3.7% 较6月回落1.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1][2] - 消费市场呈现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向好 以旧换新部分商品保持较快增长 新型消费活力增强 线上消费亮眼 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的特点 [1] 城乡消费结构 - 7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620亿元 同比增长3.6% [2] - 7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60亿元 同比增长3.9% 增速快于城镇 [2] - 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38.8% [2] 服务消费表现 - 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0.3个百分点 [2] - 文旅消费需求释放 1—7月文体休闲服务类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通讯信息类服务消费增长态势良好 [3] 商品零售细分表现 - 7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 限额以上单位超七成商品类别实现增长 [4] - 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3.7% 金银珠宝类增长8.2%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6.9% 日用品类增长8.2% 化妆品类增长4.5% [4] - 以旧换新政策显效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家具类增长20.6%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8% 通讯器材类增长14.9% [4][5] - 1—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0.4% 通讯器材类增长22.9% [5] 线上消费发展 - 1—7月全国网上零售额86835亿元 同比增长9.2% [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亿元 增长6.3%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4.9% [6] - 即时零售交易额和直播电商交易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6] 实体零售业态 - 1—7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2% [7] - 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增速持续超过30% 购物中心零售额增长6.4% 较1—6月加快0.4个百分点 [7]
【招银研究|宏观点评】经济减速慢行,政策空间打开——中国经济数据点评(2025年7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8-15 10:20
核心观点 - 7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外需走强但内需与生产同步放缓,结构分化明显 [3] - 固定资产投资全面放缓,基建、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均低于预期 [9][12][14][16] - 消费受短期因素扰动增速回落,但部分品类如家电、粮油等保持韧性 [4][5][7] - 进出口表现超预期,顺差扩张,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长提速 [18] -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但增速放缓,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21] - 价格下行压力持续,CPI持平而PPI维持负增长 [23] 消费 - 7月社零增速3.7%,低于预期4.8%,商品消费增速下降1.3pct至4% [4] - 极端天气催生应急物资需求,粮油商品增速8.6%,家电消费增速28.7% [4] - 国补重启效果减弱,补贴品类增速下降4.3pct至8.3%,与非补贴品类增速差收窄至5.2pct [5] - 汽车零售额同比下降1.5%,销量增长12%,价格折扣侵蚀车企盈利 [5] - 服务零售额累计增速微降0.1pct至5.2%,餐饮服务消费增速1.1% [7] 固定资产投资 - 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1.6%,较上月下降1.2pct,基建投资7.3%,制造业投资6.2%,房地产投资-12% [9] - 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下降7.8%和14.1%,投资同比增速下降4.1pct至-17% [12] - 基建投资全口径和狭义口径增速分别为-1.9%和-5.1%,为2022年以来首次转负 [14]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0.3%,2021年以来首次转负,较6月下降5.4pct [16] 进出口 - 7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7.2%,人民币计价增长8%,较6月上升0.8pct [3][18] - 对东盟出口增长16.6%,对欧盟增长9.2%,对美出口下降21.7% [18] - 机电产品保持较快增长,汽车、集成电路等高端装备出口高速增长 [18] - 进口增速回升至4.1%,贸易顺差982.4亿美元,同比扩张14.9% [18] 工业生产 - 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低于预期5.8%,环比增速0.38% [21] - 高技术、数智化、绿色产品增长较快,工业产销率97.1% [21]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较6月放缓0.2pct [21] 价格 - CPI通胀持平于0,核心CPI通胀上涨至0.8% [23] - PPI通胀持平于-3.6%,煤炭开采、黑色加工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23] - 70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加速下探 [3]
外资金融机构“看多”中国经济前景:中国经济积极信号增多
新华社· 2025-08-14 10:32
经济指标表现 - 7月CPI环比由降转涨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8%创2024年3月以来最高[1] - PPI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煤炭开采/光伏设备/水泥制造/锂电池制造等行业价格降幅改善[1][2] - 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7% 较6月增速提升1.5个百分点[1] 消费市场动态 - 家用器具和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涨幅达0.5%-2.2% 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交通工具租赁费涨幅超季节性水平[1] - 财政贴息政策覆盖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 育儿与养老领域获资金支持释放消费潜力[2] - 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服务消费支持政策同步推进[2] 外贸运行状况 - 前7个月出口额15.31万亿元 同比增长7.3%[2]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贸易规模超500亿元伙伴数量达61个同比增加5个[2] - 出口市场多元化推进 新兴市场贡献增量提升外贸竞争力[2] 政策与资金动向 - 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 同比增长45%[3]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码支持科技创新/消费提振/小微企业/外贸稳定等领域[3]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国际投行上调中国资产评级至"超配"[3] 机构预期调整 - 瑞银/野村分别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0.7/0.1个百分点 花旗6月将预测从4.7%上调至5%[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大幅提高0.8个百分点[3] - 全球投资者对政策效力信心增强 市场竞争秩序优化推动经济回升[2][3][4]
“双贴息”政策落地利好零售业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8-13 16:29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通过财政与金融协同联动精准提振消费和激活市场 形成促进消费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 实施期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 要求贷款资金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行业影响分析 - 政策直接利好零售行业 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等大额商品时更敢于贷款 有望拉动零售行业消费增长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保障零售业相关经营主体资金链稳定 促进产业链良性循环 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2] - 财政贴息和补贴让利直接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和经营主体融资门槛 精准滴灌零售/文旅/家居等重点行业 [3] 市场机制变化 - 消费者信贷成本下降直接带动商超和家电卖场客单价提升 [3] - 零售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后更有能力拓展线上配送 推动零售业态加速升级 [3] - 政策落地将倒逼市场提质升级 零售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服务竞争 [3] 企业应对策略 - 上市公司积极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政策影响 武商集团探索金融工具与业务结合 汉朔科技探索与政策匹配的合作方向 [3] - 零售行业上市公司需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贴息消费贷联动产品 降低消费门槛 [4] - 企业应用足经营主体贴息政策升级门店与供应链 加快数字化转型布局新兴支付与智慧零售场景 通过业态创新增强体验感 [4]
7 月通胀点评:服务消费季节性走强
中银国际· 2025-08-11 14:46
CPI分析 - 7月CPI环比上升0.4%,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增长0.8%[2][4]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占CPI总涨幅六成多,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2][6]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9个百分点[5][6] - 鲜菜价格同比下降7.6%,鲜果价格同比上涨2.8%,两者合计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1个百分点[5]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1%和27.3%,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6] PPI分析 - 7月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6%,PPIRM同比下降4.5%[2][15] - 8个行业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24个百分点[16] - 煤炭、钢材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16] 市场展望 - 下半年CPI同比增速有望维持低斜率上行趋势,但需关注季节性因素和政策影响[7] - PPI同比增速降幅仍有望收窄,受产业升级和内需释放带动[20]
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中国核心CPI涨幅连续三个月扩大
长江商报· 2025-08-11 00:06
CPI环比转正及核心CPI持续回升 - 7月CPI环比由6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8%且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反映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1][2]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 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 占CPI总涨幅六成多 主要受暑期出游旺季带动[2] - 飞机票价格环比上涨17.9% 旅游价格上涨9.1% 宾馆住宿价格上涨6.9% 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上涨4.4% 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2] 工业消费品价格及食品价格变化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2%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均由连续5个月下降转为持平[2] - 家用器具 家庭日用杂品 文娱耐用消费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价格环比涨幅在0.5%—2.2%之间[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 降幅比6月扩大1.3个百分点 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9个百分点[3] PPI环比降幅收窄及同比变化 - 7月PPI环比下降0.2% 降幅比6月收窄0.2个百分点 PPI同比下降3.6%[1][4]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3% 同比下降4.5% 1-7月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9%[4] - PPI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第33个月负增长 但环比降幅为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4] 重点行业价格变化及影响因素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4] - 飞机制造价格上涨3.0%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6% 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0.9% 服务器价格上涨0.6%[5]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3.1% 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5.3% 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