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双高

搜索文档
财说|贝因美7405万利润背后的现金流危局
新浪财经· 2025-09-12 00:10
诉讼案件与商标纠纷 - 公司以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浙江科露宝食品有限公司 索赔7201万元 [1] - 双方合作始于2021年小贝太商标授权 采用销售额分成模式 [1] - 矛盾源于科露宝被指控私自扩大产品品类和抢注近似商标 公司中断货源供应导致产品下架 [1] - 诉讼纠纷导致渠道动荡 全国200多家母婴连锁企业受影响 导购不敢主动推荐产品 [2][3] - 科露宝早在2024年11月以虚假宣传和单方面断供为由起诉公司 索赔1.85亿元 [3] 财务表现与盈利质量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7% 但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37% 二季度单季营收降幅扩大至9.94% [3] -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45.3% 主要受益于乳粉原料价格回落 [6] - 销售费用率同比提高3.37个百分点至29.48% 净利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5.9% [6] - 盈利增长依赖外部成本红利而非内生增长动能 [3][6] 现金流与资金链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59.9%至8081万元 [8] - 应收账款规模达3.16亿元 其中三年以上应收账款2.68亿元占比44.9% [11] - 存货中原材料账面价值2.4亿元同比下滑10.44% 库存商品账面价值1.85亿元同比增长36% [11] - 货币资金13.44亿元 短期借款10.28亿元 存贷双高格局持续 [14] - 流动负债21.64亿元占总负债比例97.7% 短期借款占负债总额47.5% [14] - 上半年利息支出1732万元 对应有息负债10.42亿元 借款利率3.32% [15] 业务结构与战略转型 - 奶粉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9.2% 新业务尚未形成收入支撑 [9] - 特配粉业务自2020年披露856万元收入后连续四年未公布销售数据 [9] - 境外收入占比仅0.28% 国际化进程处于停滞状态 [9] - 公司宣布转向母婴生态+全家健康平台型发展 但转型仍停留在蓝图阶段 [9]
【解析】高额银行存款之下的IPO融资需求为哪般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35
文章核心观点 - 高额银行存款与大规模IPO融资需求并存的现象可能由资金时间周期错配、大额分红监管及潜在财务风险等因素导致 需结合商业惯例和穿透式核查综合分析 [1][2][4] 资金时间周期错配 - 财务报表静态局限性导致银行存款余额无法反映企业全年自由流动资金状况 [2] - 中高端数控机床企业案例显示:下游客户回款周期达3-12个月且采用商业票据结算 而上游供应商要求款到发货 形成单方垫资压力 [2] - 经营性现金流长期流出状态下 资金时间周期差异使融资需求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2][3] 大额分红监管 - "清仓式分红"指IPO申报前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80% 或超50%且金额超3亿元 同时补流募资占比超20% [4] - 2024年交易所新规将此类分红纳入负面清单 重点关注募资补流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4] 潜在财务风险 - 高额银行存款可能隐含股东资金占用、关联方挪用等风险 资金实际无法用于日常经营 [4] - 财务造假可能导致"存贷双高"异常现象 即虚增账面存款同时对外融资 [4] - 部分存款实为保证金或监管资金 处于冻结状态 [4] - 审计需通过账户清单、银行流水和询证函进行穿透式核查 超越固定程序以识别潜在风险 [4]
营收攀升却持续“失血”、商誉减值风险悬顶,海南橡胶回复年报问询
搜狐财经· 2025-08-01 06:11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73亿元,同比增长31.8% [1] - 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骤降65.2%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5.81亿元,已连续十年承压 [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96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2.7-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88亿元 [3] 业务结构分析 - 橡胶贸易类业务收入363.22亿元,占总营收逾七成,毛利率仅2.46% [1] - 橡胶初加工类业务毛利率4.07%,高于贸易业务 [1] - 橡胶种植业务收入184,756.28万元,成本201,895.31万元,呈现亏损状态 [2] - 橡胶深加工业务收入80,344.77万元,毛利率4.19% [2] - 原木销售业务毛利率高达47.63%,但规模较小 [2] 地区市场表现 - 国内收入296.68亿元,毛利率仅1.89% [2] - 境外收入189.09亿元,毛利率达4.68% [2]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且缺乏欧盟EUDR标准溢价,导致量增价跌 [2] 财务状况 - 货币资金56.88亿元,同比增长62.24% [4] - 短期借款82.73亿元,长期借款56.70亿元,带息负债合计139.43亿元 [4] - 利息费用高达7.44亿元,利息收入仅0.87亿元 [4][5] - 货币资金平均利率从2.22%下降至1.82% [6] - 商誉账面原值17.24亿元,未计提减值 [6]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日股价4.88元/股,下跌0.61% [6] - 最新市值208.84亿元,今年来累计下跌近10% [6] - 市盈率(TTM)133.70倍,市净率2.14倍 [8] - 52周最高价6.58元,最低价4.21元 [8]
海南橡胶存贷双高引关注,公司回复上交所问询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4:36
财务表现 -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56.88亿元 同比增长62.24% [1] - 有息负债总额139.43亿元 利息支出7.44亿元 平均融资成本4.82% [1] - 归母净利润1.03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5.81亿元 无法覆盖利息支出 [1] 存贷结构 - 短期借款82.73亿元 长期借款56.70亿元 同比增长42.43% [1] - 56%货币资金(约31.88亿元)存放于关联方财务公司 平均年化利率1.15%-1.38% [1] - 境外存款13.11亿元 收益因美联储降息同步走低 [1] 成本收益分析 - 全年利息收入仅0.87亿元 综合收益率1.82% 较2023年下降40个基点 [1] - 境外短期借款41.54亿元利率5.58% 长期借款10.02亿元利率7.09% 推高融资成本 [1] - 利息支出占营收比重达1.5% 利息保障倍数仅1.18倍 显著低于行业安全水平 [1] 资金运作原因 - 负债增长源于并购合盛农业后经营规模扩大 年度营运资金需求增量约13亿元 [1] - 为应对天然橡胶停割期备货需求 新增11.58亿元长期借款用于原料储备 [1] - 资金管理遵循匹配需求优化效率原则 境内存款通过财务公司归集以获取更高利息(较国有银行高95BP) [1]
恒坤新材疑点重重IPO被暂缓审议 客户集中度超97%存贷双高利率异常
长江商报· 2025-07-27 23:43
公司IPO受阻 -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被暂缓审议 打破2025年A股100%过会率记录 [1] - 暂缓原因未公开披露 但公司自身资质问题被指为关键因素 [1] - 实控人存在多次股权代持行为 且与涉刑股东吕俊钦存在关联关系 [1][4] 股权结构问题 - 公司历史上存在至少31笔股权代持交易 涉及实控人易荣坤及16名其他股东 [3] - 原第二大股东吕俊钦因开设赌场罪被判刑9年9个月 其9.44%股份曾被司法机关冻结 [4] - 实控人配偶陈艺琴担任吕俊钦控制"勾陈资本"监事 引发资金往来合规性质疑 [5] 业务模式缺陷 - 公司65.86%毛利依赖引进产品 自产产品毛利率仅33.47% 不足引进产品三分之一 [6] - 前五大客户贡献97.20%收入 客户集中度导致议价能力缺失 [7][8] - SKMP终止合作导致2025年上半年引进产品收入同比下降57.4% [7] 募投项目争议 - 拟募资10.07亿元扩产 但KrF光刻胶等产品现有产能利用率仅17.55%-46.67% [9][10] - 被质疑借扩产名义圈钱 新增产能消化能力存疑 [10] 财务异常现象 - 存贷双高现象显著 2024年底存款6.54亿元与借款6.33亿元规模相当 [11] - 长期定期存款收益率(3.38%)反常高于平均借款利率(2.12%) [11] - 2024年利息收入2129.03万元远超利息支出1127.31万元 [11] 技术研发短板 - 3款SOC树脂研发依赖外部供应商G及厦门大学 暴露核心技术自主性不足 [12] - 光刻材料自产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39.17%→33.47%) 反映产品竞争力减弱 [6]
荣晟环保: 浙江荣晟环保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6:26
关于存贷双高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5.97亿元,占资产总额33.94%,同比增长33.46%;有息负债期末余额17.64亿元,同比增长75.52%,其中短期借款12.45亿元、应付债券5.18亿元 [1] - 2021-2024年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2.53%和44.70%,2024年短期借款大幅增长141.11% [1][2] - 利息收入5,730.70万元(+67.62%),利息支出6,764.89万元(+157.66%),筹资活动现金流入34.48亿元,流出26.61亿元 [1] - 在平湖农商行结算资金期末余额15.28亿元,全年贷款授信额度0.5亿元未使用,公司持有该行3.04%股份且董事长兼任董事 [1] 主营业务情况 - 纸及纸制品营收21.35亿元(-2.35%),毛利率12.95%(+0.66pct),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14.41%,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58.83% [21] - 分产品看:瓦楞原纸营收12.51亿元(-5.82%)、毛利率13.12%(+0.79pct);牛皮箱板纸营收4.55亿元(-1.72%)、毛利率14.33%(+0.95pct) [23] - 采购集中度高主要因税收政策变化导致供应商结构从个人转向法人,且法人供应商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具备价格优势 [27][30] 应收款项分析 - 应收票据余额4.65亿元(+106.23%),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7.25亿元(+47.0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2亿元(-55.65%) [34] - 应收票据中99.73%为6个月内到期,主要承兑银行为泰隆商业银行(7,198.65万元)、宁波银行(2,968.87万元)等 [36][37] - 坏账计提政策:商业承兑汇票和1年内应收账款按3%计提,2024年新增计提应收票据坏账4.29万元、应收账款坏账705.99万元 [34][48]
考核“精准”达标,百亿龙头是否调节利润?最新回应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02:11
核心观点 - 东软集团收到上交所年报问询函,被要求说明是否存在为实现特定业绩目标调节利润的情形[2][4] - 公司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考核指标完成率为103.57%,被质疑"精准"达标[4][6] - 公司解释归母净利润与主营业务净利润差异较大的原因包括创新业务亏损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6][7] - 上交所关注公司"存贷双高"现象,要求说明长短期借款余额较高的合理性[8][9] 业绩与利润调节 - 2023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5.44亿元、115.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0.36亿元,减亏但仍亏损[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14.7%,主营业务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约22%[6] - 主营业务净利润核算中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及五家创新业务公司影响(东软医疗、熙康、望海、东软睿驰、融盛保险),合计对净利润负向影响3.58亿元[6][7] - 创新业务公司2024年对公司净利润负向影响1.77亿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负向影响1.81亿元[7] 股权激励与考核 - 2024年2月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考核指标为"主营业务净利润"并设置前置条件[4] - 考核指标完成率为103.57%,被质疑存在利润调节[4][6] - 公司称主营业务净利润核算方法符合激励计划考核管理办法[6]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 上交所要求说明东软医疗等联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4] - 公司对熙康和望海计提减值准备1.81亿元,称对其他投资已合理判断[7] 存贷双高问题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27.9亿元,短期借款3.2亿元,长期借款7.3亿元[9] - 受限资金包括3.24亿元定期存款[9] - 公司解释原因包括:行业回款周期波动导致前三季度净现金流-7.1亿元、汇率波动致44%货币资金为日元头寸、需覆盖3个月职工薪酬及税费支出(年合计45.65亿元)[10] 公司背景 - 行业领先的全球化信息技术公司,中国第一家上市软件企业(1991年成立)[10] - 截至7月4日市值113.7亿元[10]
考核“精准”达标,百亿龙头是否调节利润?最新回应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01:59
东软集团年报问询函事件分析 核心观点 - 东软集团因2024年年报收到上交所问询函,重点关注其是否存在利润调节行为、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合理性及"存贷双高"现象 [1][4] - 公司通过"主营业务净利润"指标精准达成股权激励考核目标(完成率103.57%),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7%至0.63亿元,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 [4][6] - 公司解释利润差异主要源于创新业务拖累(负向影响1.77亿元)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1.81亿元),并强调资金管理策略的合理性 [6][10] 财务表现与利润调节质疑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105.44亿元→115.6亿元,扣非净利润:-1.47亿元→-0.36亿元,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降14.7%)[6] - "主营业务净利润"达4.35亿元(同比+22%),该指标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5家创新业务公司影响(东软医疗、熙康、望海、东软睿驰、融盛保险)[6] - 上交所要求披露主营业务净利润核算过程,说明与归母净利润差异原因及是否存在利润调节 [6]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问题 - 2024年对熙康和望海计提减值准备1.81亿元,但未对东软医疗等其余联营企业计提 [7] - 上交所质疑减值充分性,要求说明东软医疗等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及不计提合理性 [7] - 公司回应称已依据各项投资具体情况合理判断减值计提 [8] 资金管理争议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7.9亿元(含受限存款3.24亿元),但短期借款3.2亿元+长期借款7.3亿元 [10] - 解释原因:①行业回款周期波动(前三季度现金流净额-7.1亿元) ②外汇管理策略(日元头寸占资金量44%) ③经营安全需要(需覆盖3个月现金支出45.65亿元/年)[10] - 公司强调借款用于补充流动性,符合行业特性和经营策略 [10]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中国首家上市软件公司(1991年成立),自称"数字化转型赋能者",当前市值113.7亿元 [11] - 处于无实控人状态,2024年2月推出特殊利润考核指标的股权激励计划 [4]
五矿新能主要股东连续减持背后:存贷双高利息费用异常上升 融资60亿扩产过半产能闲置
新浪证券· 2025-06-25 09:49
股东减持计划 - 深圳安晏投资合伙企业计划于2025年7月15日至10月14日减持不超过5787.66万股,占总股本的3% [1] - 此前2024年11月11日至2025年2月5日期间,该股东已减持2675.91万股,占总股本的1.39% [1]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07.29亿元同比下降40.3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 [2] - 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下降48.37%,归母净利润-5.08亿元 [2]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64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2] - 毛利率下滑速度快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可比公司 [2] - 2024年财务费用突破1亿元,利息费用增速远超利息收入 [4] 资金状况 - 2024年末账面货币资金26.53亿元,其中23.15亿元存放于五矿集团财务公司 [7] - 有息负债31.84亿元,包括应付债券30.66亿元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5.48亿元 [7] - 2021年IPO募资27.25亿元,2022年可转债融资32.5亿元 [8][10] - 2021年经营现金净流出6.32亿元,资本开支9.58亿元 [8] 产能与运营 - 2023年产能12.945万吨,利用率47.12% [10] - 2024年产能17.999万吨,利用率降至41.75% [10]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45天升至2024年56天 [1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61天升至2024年156天 [11] 公司背景 - 原名长远锂科,2021年8月科创板上市 [2] - 中国五矿集团直管企业,主营锂电正极材料 [2] - 产品以中镍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为主,逐步拓展磷酸铁锂业务 [2]
两面针遭监管问询背后:不差钱却对外新增借款
新浪证券· 2025-06-11 15:00
存贷双高现象 - 公司2024年末货币资金12.73亿元占总资产46.78%同时短期借款0.9亿元同比增55.17%形成存贷双高矛盾 [2] - 套利模式中存款年综合利率3.26%借款实际成本0.22%-2.6%存贷利差达3.04个百分点8000万元贴息贷款可实现年化套利约202万元 [2] - 利用民族特需商品贴息政策红利财政贴息率2.88%并与柳州银行深度合作维持授信额度形成低息融资-高息存款-银企绑定闭环 [2] 利息收入主导盈利结构 - 2024年利息收入4072万元占扣非净利润455%成为利润核心来源 [3] - 资金运作特征包括季末集中结息3/6/9/12月利息收入占比超70%通过协定存款季度结息优化收益 [3] - 作为广西民贸企业连续8年享受贷款贴息近三年累计贴息补助超2000万元 [3] - 持有中信证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774万元占归母净利润106% [3] 主营业务疲软与转型困境 - 扣非净利润仅895万元同比下滑37.13%主因日化产品毛利率13.84%低于行业均值 [3] - 70%收入来自酒店日用品业务但面临产业链弱势地位议价权薄弱外购配套产品占比30%压缩利润空间 [4] - 产品以低附加值标准化日用品为主研发投入占比不足1%远低于上海家化等行业龙头 [4] - 线上销售占比不足15%渠道转型滞后2024年销售费用仅增6.99%管理费用增15.33%降本增效成效有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