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系

搜索文档
中集集团:在科学管理的坐标轴上攀登制造“珠峰”
证券时报· 2025-08-26 01:0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成立于1980年蛇口工业区 初期为不足60人濒临破产的小型集装箱厂[2] - 1986年因全球航运低迷暂停集装箱生产 转向钢结构加工业务求生 丹麦股东退出经营 仅留60人团队[4] - 1987年中远集团入股形成三方合资(招商局45%/中远45%/宝隆洋行10%) 重新回归集装箱主业[5]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154位 较2024年跃升25位[2] 公司治理与国际化 - 采用国际化法人治理结构 重要决策需董事会批准 实现产权清晰与权责分明[5] - 海外业务覆盖约20个国家 设立30余个实体企业 海外营收占比达50%[5] - 构建全球研发体系 在北美/欧洲/澳洲设立20个海外研发中心 聘用超300名外籍专家[10] 技术突破与产品体系 - 形成四大底层技术能力:机械钢结构设计/深冷高压容器制造/深海装备开发/智能装备设计[7] - 深冷压力容器实现国产替代 研发9Ni钢与高锰钢材料 攻克-269℃液氦罐箱技术[7] - 海洋工程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FPSO模块取得13项自主知识产权 国产化率达95%[8][9] - 产品矩阵涵盖30余项明星产品 包括LNG/液氧/液氢储运设备及FPSO上部工艺模块[7][8] 业务成果与行业地位 - FPSO/FLNG订单从不足5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新签超30亿美元 打破日韩企业垄断[8] - 通过模块减重700吨与设计优化 实现成本节省近千万元[8] - 成为全球工业装备制造整合商 代表中国制造参与国际高端装备竞争[2][10]
深圳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21
公司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帕西尼感知科技自研机器人仿生灵巧手配备上千个高精度多维触觉传感器 可精确感知温度及压力等15个维度信息 实现捏取草莓表面无损的操作 [1] - 公司触觉传感器全球出货量达行业领先水平 成立仅4年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1] - 帕西尼研发"多维触觉+人工智能视觉"双模态灵巧手 在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室通过性能测试后15分钟内可送至优必选科技公司试用 [2] 区域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深圳南山区建设长约10公里的"机器人谷" 形成"高校+研究院+企业"技术转化与产业协同体系 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 [2] - 深圳机器人产业集聚7.4万余家相关企业 总产值超2000亿元 政策层面出台三年行动计划与"揭榜挂帅"机制推动发展 [2] - 深圳设立千亿元级产业引导基金 百亿元级天使母基金及20亿元科技创新种子基金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 [2] 城市创新体系与产业规模 - 深圳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56万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2.3% 连续3年每年增长超千亿元 [1]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 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 [3] - 拥有各类创新载体4000多家 包括鹏城实验室 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4家广东省实验室及6家国家级创新中心 [4] 技术攻关与平台建设 - 柏垠生物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将贻贝粘蛋白制备效率提升至1吨发酵罐两天生产2千克 [4] - 深圳布局合成生物研究 脑解析与脑模拟 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装置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4] 应用场景开放与新兴产业发展 - 深圳累计发布近200个"城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包含140项可提供的新技术 新产品及新方案 [5] - 建成各类低空起降点915个 试点开展无人机配送 [6] - 腾讯与迈瑞医疗联合研发的启元重症大模型在多地医院应用 可精准分析患者数据并生成个性化治疗建议 [5]
星巴克发布三季度财报:中国市场净营收、同店销售稳健增长,正与超20个机构接洽评估
新浪科技· 2025-07-30 02:02
财务表现 - 中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至7.9亿美元 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增长 [1] - 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 同店交易量和客单价均环比提升 [1] - 经营利润率环比持续增长 继续保持两位数健康水平 [1] 门店扩张 - 全国门店数量达7828家 本季度新开70家门店 [1] - 新进入17个县级市场 新店保持高效盈利水平 [1] - 两年内新开门店持续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 [1] 产品创新 - 推出"真味无糖"创新体系 提供超500种风味组合提升顾客购买频次 [1] - 非咖类产品中冰摇茶业绩翻番 茶拿铁持续增长 [1] - 星冰乐在小红书全行业非咖品类搜索排名第一 [1] 战略发展 - 正在评估超过20个有强烈合作意愿的战略合作伙伴机构 [2] - 寻求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股权 任何交易必须符合公司利益 [2] - 中国团队、品牌实力和长期发展机遇获得市场高度信任 [2]
前海将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布局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3:05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要求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提升服务贸易 [1] - 前海作为核心区域,已落地17项改革举措,2024年GDP达3008.8亿元(同比+8.6%),进出口7066.5亿元(同比+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占深圳全市60.4%) [1] - 重点部署四大改革任务: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法治化治理模式 [2][3][4] 金融与科技领域举措 - 前海将聚焦新兴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打造赴港上市培育基地 [1][3] - 已推出"科技初创通"信贷,落地深圳首家险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牌照,设立"专精特新"专板 [3] - 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前海将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服务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成果转化 [2] 贸易与开放政策 - 货物贸易领域首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3][4] - 服务贸易将实施跨境负面清单和CEPA开放清单,推动运输、金融、电信等优势行业,拓展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等新业态 [3][4]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24年进出口5367亿元(同比+52.3%),综保区进出口3752.5亿元(同比+49.9%) [5] 数字与数据产业布局 - 上线深港数据跨境验证平台,启动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建设国际数据产业园 [3]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落地全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 [6] - 支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软件开发,搭建游戏出海服务平台,拓展文创数字贸易 [6] 人才与法治环境 - 已实施入境签证、永久居留等便利政策,将深化深港联合引才机制,便利港澳专业人士执业 [2] - 率先落地"港资港法""港资港仲裁",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集聚商事调解机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