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icon
搜索文档
Federal Reserve Governor Stephen Miran: I don't see any material inflation from tariffs
Youtube· 2025-09-19 15:28
美联储官员政策立场 - 新任美联储理事Steven Myron在利率决议中支持降息50个基点 而其他委员仅支持降息25个基点[1] - 其观点基于对通胀驱动因素的差异化分析 认为关税未导致实质性通胀 核心进口商品通胀率未显著高于整体核心商品[2][3] - 指出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核心商品通胀趋势无显著差异 反驳关税推动通胀的观点[3][4] 通胀驱动因素分析 - 强调边境政策变化是近年重要通胀驱动因素 短期住房供给刚性导致人口冲击显著影响居住价格[5] - 指出若短期内新增数百万移民将推高居住成本 而净移民减少会产生反通胀效应[5][6] - 披露今年上半年已有150万移民离开美国 预计将产生显著反通胀影响[6] 利率政策预期 - 在点阵图中预测2024年需降息5次 显著偏离主流预期的1-2次降息[7] - 计划通过专题演讲详细阐述经济预测模型 包含详细的经济学理论和数学计算依据[8] - 强调其分析框架超越常规一页篇幅的异议声明 需通过完整演讲系统论证[8]
中金:关税成本到底由谁来承担?
中金点睛· 2025-08-31 23:39
关税政策对美股及通胀影响的核心观点 - 主流观点对关税影响的误判源于过度关注终点而忽视传导过程 强调关税征收成本而忽略税收使用方向 [2][3] - 关税对通胀影响低于预期主要由于传导缓慢和成本分摊 实际税率10.6%显著低于16-17%的理论税率 [7][9] - 关税收入年化3000-4000亿美元恰好覆盖"大美丽法案"每年3400亿美元新增支出 形成财政对冲 [3] 关税传导机制与时间滞后 - 政策执行存在2-3个月时滞 包括货物运输时间及45天缴税宽限期 [11] - 豁免政策多次延长 如对华关税豁免暂停日延长90天至11月10日 [11] - 应税范围从2024年底31%升至二季度43% 缓冲关税税率提升影响 [11][12] 库存与贸易结构变化 - 生产商库存同比增速从5月0.8%升至7月1.44% 库存规模提升0.5% [12] - 贸易结构显著变化 中国大陆进口份额回落5.5ppt 越南和台湾分别提升1.8ppt和2.3ppt [7] - 补库行为预计支撑至四季度 零售商库销比小幅抬升显示需求走弱 [12] 关税成本分摊结构 - 外国出口商承担40%成本 美国进口商承担50% 消费者仅承担8-10% [16][18] - 中国大陆出口商承担比例不足10% 显著低于平均水平 显示较强议价能力 [36] - 欧盟出口商承担37%成本 墨西哥和加拿大承担比例超100% [38] 区域与品类差异 - 食品饮料出口商降价幅度达2% 资本品和可选消费品反而涨价0.3% [30] - 墨西哥进口价格上升0.7% 但经汇率调整后实际降价6% [31][33] - 中国对美出口下降 对东盟出口占比抬升 转口贸易影响显著 [38] 通胀影响测算 - 核心PCE和核心CPI在4-7月分别上升0.74%和0.66% [43][49] - 进口依赖型商品价格涨幅明显 家用电器价格上升5.4% [43][44] - 零售价格截至8月8日较去年底上升3.5% 远低于关税税率升幅 [46] 资产配置含义 - 标普500目标区间上调至6200-6400 乐观情形看6700 [62] - 预防式降息环境下 10年期美债利率中枢预计4-4.2% [56][61] - 美国地产链和有色金属可能受益于降息周期 [64][66] 政策前景展望 - 四季度CPI同比或从7月2.7%升至3.2% 核心CPI从3.1%升至3.4% [54] - 美联储降息不必等待通胀回落 更关注就业和增长挑战 [56] - 转口贸易新关税政策实施后 8月数据将提供更准确参考 [53]
美联储主席大热人选沃勒:支持9月降息25基点,未来三到六个月继续降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09:38
美联储官员沃勒的货币政策立场 - 支持美联储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立即降息25个基点 [1] - 预计未来三到六个月内还会进一步降息 降息步伐将取决于经济数据 [1][2] - 认为目前没有必要大幅降息 但如果8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经济显著疲软且通胀受控 看法可能改变 [1] 支持降息的理由 - 美国潜在通胀率已接近美联储2%的长期通胀目标 [1] - 基于市场的长期通胀预期指标稳固 [1] - 劳动力市场出现不利疲软的可能性增加 风险正在持续累积 [1][2] - 适当的风险管理要求立即采取降息行动 [1] 当前经济数据表现 - 7月非农就业人口仅增加7.3万 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11万 [2] - 前两个月新增就业人口合计下修25.8万 引发就业担忧 [2] - 美联储今年以来一直维持利率不变 主要担心关税加剧通胀压力 [2] 沃勒的政策立场背景 - 在7月FOMC会议上与鲍曼共同投反对票 主张当时就降息25个基点 [3] - 认为应该忽略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预计这种影响将是暂时的 [2] - 担心利率对缺乏通胀上行动力的经济来说过高 [3] 人事变动背景 - 沃勒被传为下任美联储主席大热人选 [4] -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Stephen Miran公开看好沃勒 特别提到他没有患上关税错乱综合征 [4] - 沃勒过去两年在美联储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包括对通胀的预测和政策建议 [4]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沃勒:支持9月降息25个基点 预计未来数月将进一步下调
智通财经· 2025-08-29 01:12
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理事沃勒呼吁在9月支持降息25个基点并预计未来三到六个月进一步降息 因潜在通胀率接近2%且劳动力市场疲软风险增加 [1] - 沃勒认为当前无需大幅降息但若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经济明显放缓且通胀受控则可能改变立场 [1] - 沃勒主张美联储应忽略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预计其影响是暂时的 [2] 经济数据与风险 - 沃勒重点关注劳动力市场风险累积 7月曾反对维持利率不变以促进就业 [2] - 2025年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主因担忧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通胀压力 [2] - 7月会议后就业数据表现平平引发更多担忧 鲍威尔称因风险平衡变化降息可能必要 [2] 政治与制度影响 - 沃勒是特朗普政府考虑接替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候选人之一 [1] -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 施压降息行动达前所未有程度并引发法律斗争 可能对美联储独立性及经济产生长期影响 [1] - 沃勒未评论库克事件 称已由法庭律师处理 [2]
暗示降息,全球沸腾!
Wind万得· 2025-08-22 14:23
鲍威尔讲话核心观点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释放未来可能降息的信号 同时强调政策调整需谨慎且高度不确定性增加决策难度 [1] - 鲍威尔指出税收、贸易和移民政策重大变化正改变美联储在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双重目标间的风险平衡 [2] - 警告关税增加带来新通胀压力 可能导致美国陷入滞胀局面 这是美联储必须避免的情形 [3] - 强调当前基准利率较去年低1个百分点 失业率处于低位 为政策调整提供空间 [5] - 承认2020年灵活平均通胀目标框架实施失误 通胀超调造成严重后果 但重申坚持2%长期通胀目标 [7] 市场预期与反应 - 交易员预计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从讲话前75%升至90% 完全定价年底前降息两次 [1] - 美股三大指数涨幅均超1% 道琼斯涨1.40%至45412.37点 纳斯达克涨1.35%至21384.51点 标普500涨1.20%至6446.64点 [3][4] - 中国金龙指数涨2.16%至7876.01点 纳指100期货涨1.32% 标普500期货涨1.18% [4] - 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 10年期降4.67bp至4.269% 2年期降7.02bp至3.711% [4] - 欧洲市场普遍上涨 英国富时100涨0.44% 法国CAC40涨0.59% 德国DAX涨0.11% [4][5] 政策立场与影响因素 - 美联储基准利率自去年12月以来维持在4.25%-4.5%区间 政策制定者强调关税对通胀影响不确定需谨慎行事 [6] - 鲍威尔未直接回应白宫降息呼声 强调美联储独立性 决策完全基于数据评估 [6] - 白宫认为关税不会造成持久通胀应降息 鲍威尔则认为关税影响可能是短暂的一次性价格调整 [6] - 关税传导需要时间且税率变化可能延长调整过程 当前经济前景不明朗 [6] 政策框架回顾 - 美联储五年政策框架回顾显示2020年灵活平均通胀目标框架导致通胀急速攀升至40年最高水平 [7] - 鲍威尔承认对通胀暂时性判断失误 高通胀对低收入群体打击最严重 [7] - 重申2%长期通胀目标为维持通胀预期稳定的关键 但围绕目标灵活性的争论仍存在 [7]
美联储会议纪要:降息未获广泛支持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0 23:55
美联储7月FOMC会议纪要分析 会议核心立场 - 美联储以9-2表决结果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区间不变 这是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两名理事(鲍曼、沃勒)反对并支持降息25个基点 [3] - 绝大多数官员认为当前利率水平合适 但部分指出利率可能接近中性水平(既不刺激也不限制经济) [3] - 通胀风险是主要担忧 官员普遍预期短期通胀上升 但需更多数据评估关税对通胀的传导效应 [3][5] 政策分歧与后续动向 - 少数官员因通胀担忧反对按兵不动 但会议纪要未显示对9月降息的明确支持 [3] - 7月非农数据疲软(新增就业远低预期 失业率上升 前两月数据下修超25万个岗位)导致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升至85% [5] - 通胀数据矛盾:核心CPI升至3.1%(五个月高位) PPI环比涨0.9% 核心PPI同比增3.7%(3月以来最高)加剧政策权衡难度 [5] 关键影响因素与机构观点 - 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 关税效应传导不均将持续推高通胀 但难以区分一次性关税与长期通胀压力 [6] - 高盛认为疲软就业数据可能促使美联储恢复降息 富国银行指出政策将取决于通胀升温与就业放缓的抵消程度 [6] - 鲍威尔即将在杰克逊霍尔会议的讲话被视为政策风向标 可能透露对就业市场或通胀优先的倾向 [6]
海外宏观周报:关税压力尚未传导至消费终端-20250819
中邮证券· 2025-08-19 03:32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美国CPI同比增速2.7%,环比增速0.2%,符合市场预期[10] - 7月美国PPI环比增速0.9%,远超市场预测的0.2%,主要由金融服务和机票等非商品领域推动[10] - 贸易服务价格环比跃升2.0%,但CPI未大幅波动,显示关税压力主要由批发商和零售商承担[10]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预期9月将降息25个基点,年内还有2次降息[23] - 8月就业报告可能成为决定9月是否降息的关键因素[10] - 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持谨慎态度,需观察关税对通胀的持续性影响[20][21][22] 风险提示 - 若关税成本大幅向CPI传导导致通胀持续超预期,可能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24] - PPI中机票、牙医等分项波动较大,未来可能回落,未必影响9月降息决策[10]
为何“特朗普关税”尚未拉高美国通胀?
虎嗅· 2025-08-17 08:30
核心观点 - 尽管美国面临近一个世纪以来最高的关税壁垒,但通胀飙升并未成为现实,主要原因是广泛的豁免和贸易模式转变导致实际支付的有效关税税率低于官方水平 [1] - 巴克莱银行分析显示,5月经进口量加权调整后的平均关税税率约为9%,显著低于白宫公告估算的12% [1] - 当前平稳局面可能是暂时的,随着关税漏洞被堵上和企业成本转嫁,未来几个月关税对物价的全面影响可能显现 [2] 豁免清单解释通胀"谜题" - 6月仅有48%的美国进口商品实际被征收关税,因豁免条款涵盖药品、电子产品、半导体等关键商品 [3] - 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许多进口商品被豁免于"互惠关税",且包含至少20%美国制造零部件的商品也存在部分豁免 [3] - 豁免条款使超过一半的美国进口商品免税进入,大幅拉低整体有效关税税率 [3] 进口商转向与库存调整 - 进口商转向关税较低的国家或国内生产商采购,导致6月实际关税税率低于官方公布水平 [4] - 加拿大二手车进口商案例显示,关税生效前月均进口量从1000辆飙升至1500辆,生效后骤降至400辆 [5] - 提前进口行为导致短期内进口数据下降,但库存消耗后需求可能回升 [6] 关税冲击或仍在未来 - 巴克莱预测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可能从目前约10%升至15%,远高于去年2.5% [6] - 耶鲁大学政策研究中心估算美国消费者当前面临的有效平均关税为18.6% [6] - 白宫将暂停"最低豁免"规则,此前允许800美元以下货运包裹免税进入美国 [7] - 特朗普威胁对药品和半导体分别征收高达250%和100%的关税 [8] 企业开始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 许多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客户,初期因税率变化频繁而观望 [9] - World Emblem公司案例显示,初期承担超100万美元关税成本未提价,但将从9月起对东亚制造徽章提价6%至25% [9] - 这一转变预示消费者可能很快在账单上感受到关税的真实分量 [9]
为何“特朗普关税”尚未拉高美国通胀?这个解释被越来越多人认同
华尔街见闻· 2025-08-16 12:07
核心观点 - 美国实际支付的有效关税税率远低于官方公布水平,缓冲了对消费价格的直接冲击 [1] - 进口商通过豁免条款和贸易模式转变降低了实际关税负担,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从预期的12%降至9% [1] - 当前低通胀局面可能是暂时的,随着漏洞被堵上和成本转嫁,未来几个月可能面临新的考验 [1] 豁免清单的影响 - 6月仅有48%的美国进口商品被实际征收关税,得益于广泛的豁免条款 [2] - 豁免清单涵盖药品、电子产品、半导体等关键商品,以及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商品 [2] - 包含至少20%美国制造零部件的商品也享受部分豁免,使超过一半进口商品免税 [2] 进口商行为调整 - 进口商转向关税较低国家或国内生产商采购,实际支付税率低于官方平均水平 [3] - 加拿大二手车进口商月进口量从1500辆骤降至400辆,反映规避关税的行为 [3] - 提前进口导致短期数据下降,但库存消耗后需求可能回升 [3] 未来潜在变化 - 白宫将暂停800美元以下货运包裹免税规则 [4] - 特朗普威胁对药品和半导体分别征收250%和100%关税 [5] - 巴克莱预测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可能从10%升至15%,耶鲁大学估算当前有效税率为18.6% [3] 企业成本转嫁 - 公司开始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客户 [5] - World Emblem公司将对东亚制造徽章提价6%至25%,此前承担了超过100万美元关税成本 [5] - 企业最初不愿提价以避免频繁调整价格疏远客户 [5]
【UNFX课堂】风暴前夕的沉思: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面临的三重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8-16 09:05
美联储政策困境 - 鲍威尔面临三重困境:政治压力、矛盾经济数据、政策独立性挑战 [1][4] - 需要平衡市场预期与经济现实,避免被解读为屈从政治或脱离数据 [3][4] 关税与通胀关系 - 当前美国关税未直接推高核心CPI,进口价格上涨但本土企业未普遍提价 [1] - 企业可能通过牺牲利润吸收成本,暂时抑制消费端通胀但威胁盈利和投资能力 [1] 就业市场矛盾 - 非农数据大幅下修与鲍威尔此前"就业未走弱"言论形成尖锐矛盾 [2] - 工资增长温和与劳动力短缺论存在核心矛盾,ISM服务业指数显示招聘放缓 [3] 政策预期管理 - 鲍威尔或淡化关税影响,强调数据依赖性以保留9月利率决策灵活性 [2] - 可能转向稳定指标如失业率,并将劳动力紧张归因于移民政策收紧 [2][3] 市场分歧与信号 - 市场对9月降息幅度分歧(25/50基点),反映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性 [4] - 鲍威尔或重申"维持扩张"目标,避免前瞻指引而强调会议独立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