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一体化

搜索文档
马明龙主持召开高校院所和企业座谈会 始终坚持向高而攀向新而行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镇江日报· 2025-09-27 20:59
9月26日,市委书记马明龙主持召开高校院所和企业座谈会,听取对镇江"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的意见建议。 市领导王文生、尹卫民出席座谈会。(记者 胡建伟) 马明龙认真听取发言,不时与大家交流,感谢大家立足自身实际和科技创新前沿提出的建设性、针 对性建议,要求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收。他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 置,高校院所和企业是镇江"十五五"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关键一环,希望大家牢牢把握"十五五"时期发展 定位,深刻认识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共 同为镇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马明龙强调,"十五五"时期全市要抓住机遇,始终坚持向高而攀、向新而行,在做大特色产业集 群、做强重大科创平台、做深应用基础研究、做优科技成果转化、做精科研人才培养上展现新作为,推 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取得更大突破。营商环境、创新生态是"十五五"时期镇江要进一步发力 优化提升的重点,企业要当好"主力军",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当好"解题人",各有关部门要当好"赋能 者",进一步打破壁垒、加快融合,全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让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 配置。 ...
达州:打造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研发制造高地
四川日报· 2025-09-26 02:52
"达州造"农机装备参加2025年川渝丘陵山区农机操作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陈建新 摄 园区企业生产的农机装备。刘波 摄 工人正在组装农机。刘波 摄 签约落地企业12家、建成生产线18条、下线产品34款,业务涵盖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及零部件生产等9大领 域,多款农机产品受到海外市场青睐……短短两年时间,达州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不仅解决了本地粮食 生产"无机可用"的问题,为守护粮食安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了力量,还通过农机装备出口, 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抢抓机遇 填补市场空白 达州是四川产粮大市,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达州地处盆周丘陵山区,素有"七山一水两分 田"之称,地形地貌给粮食生产增加了不少难度。 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大,一块块"巴掌田"、低效田逐渐化零为整,在解决灌溉问题的同时, 也为农机普及创造了条件。 与平原地区可以使用大型农机不同,尽管经过宜机化改造,但广大丘陵山区地势不平,对农机的小型化、轻 便化有着特殊要求,粮食生产往往面临"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困境。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 ...
南充嘉陵:聚才引智筑平台,产才融合促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9:53
近日,四川省东西部协作工作现场培训班的学员走进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汽车汽配人才基地等 点位,考察嘉陵区在产业人才培育和东西部人才交流方面的创新实践;哈工大高性能绿色低碳建材研发 基地正式落户嘉陵,该基地将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和科技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展关键技术攻 关与科技人才培养;南充市汽车汽配产业人才联盟供需对接活动在嘉陵成功举办,联盟成员企业与90余 家来自省内外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代表,以及200余名产业人才参加活动……一系列聚焦人才主题的活动 在嘉陵密集举办,为嘉陵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嘉陵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相关同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履行好"设计师""施工员"和"服务员"的 职责,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机制、更优质的服务,广泛集聚各类优秀人才,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宜 居新嘉陵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文/图 杨峻乙) 南充市汽车汽配产业人才联盟供需对接活动在嘉陵举行 平台聚力,构建人才培育"新高地"。立足产业实际,嘉陵区委人才办着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探 索"订单式"人才培养路 ...
李洪凤、闫华锋与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毕天姝会谈
搜狐财经· 2025-09-05 16:57
战略合作 - 中国电气装备与华北电力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产学研用合作 [1][4] - 双方聚焦服务国家科技战略 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等重点方向 [1] - 合作涵盖远海风电送出 电网柔性多端互联 大规模新能源送出 大电网保护控制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 [1] 技术发展 -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学科实力雄厚 享誉行业 [1] - 双方联合攻坚多项"国之重器" 共同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2] - 未来将加强科研协同与关键技术攻关 打造国际一流技术策源地 [2] 校企协同 -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 [2] - 华北电力大学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中国电气装备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2] - 双方自电力部时期同根同源 在中国输配电事业中携手共进 [2]
1.05亿元!苏州大学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8-23 03:58
采购计划概述 - 苏州大学发布11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达1.05亿元[2][3] - 采购计划涵盖高通量荧光成像系统、通感融合光网络传输系统、超高真空拉曼系统、600MHz固体宽腔核磁共振波谱仪等高端设备[3] - 所有设备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8月[3][8] 重点采购设备详情 - 多功能STM-AFM显微镜:集成扫描隧道显微术与原子力显微术 用于原子级形貌成像及材料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分析[4] - MALDI TOF/TOF质谱仪: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与双飞行时间技术 适用于蛋白质组学、微生物鉴定及药物研发领域[5] - 600MHz固体宽腔核磁共振波谱仪:专用于固态样品原子级结构分析 在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关键作用[6] 采购清单及预算分配 - 通感融合光网络传输系统预算最高达1360万元 其次为C1350AI-2/D型柔性材料真空复合智能制备系统2340万元[8] - 600MHz固体宽腔核磁共振波谱仪预算1900万元 放化分析系统1760万元 放射成像系统660万元[8] - 附属儿童医院高通量荧光成像系统预算460万元 光网络交换系统640万元 超高真空拉曼系统120万元[8] 学校科研实力背景 - 苏州大学位列U.S. News 2024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317位 中国内地高校第38位[9] - 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其中化学、材料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10] -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为国家首批17所试点学院之一 培养8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0] 科研平台与产学研合作 - 拥有30个博士后流动站和3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 - 重点实验室包括省部共建纺织与服装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11][13][19] - 与华为、中芯国际、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 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20]
海信与福耀科技大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联手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
经济观察网· 2025-08-20 09:08
战略合作框架 - 海信集团与福耀科技大学于2025年8月20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员交流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并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1][2] - 双方共同成立"未来工厂与具身智能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 面向全球制造业共性需求 通过产学研用全链路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制造场景落地 打造未来工厂标杆和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创新高地 [1] 技术领域布局 - 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集大成者 通过物理实体与环境实时交互实现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闭环 技术体系涵盖机器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学等多学科领域 [1] - 海信集团将AI作为新战略发展方向 2025年明确"科技有AI"为年度关键策略 开启AI技术全面渗透元年 2024年获批筹建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并参与国家《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编制 [2] 产学研合作机制 - 工业智能联合研究院聚焦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线自动化、智慧楼宇管理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并联合培养产业需求导向的创新人才 [3] - 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和科技创新奖金 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模式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体系 [2] - 福耀科技大学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战略定位 提出通过技术专家担任实践导师等方式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4] 合作历程与基础 - 双方合作始于2022年福耀科技大学建设阶段 海信智慧建筑、智慧教室及全品类智能家电已应用于校园建设 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 [3] - 历经3年从合作愿景到具体落地 此次协议标志进入全面战略合作阶段 旨在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实现资源整合与共赢发展 [3][4]
福耀科技大学与海信集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0 08:25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海信与福耀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在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人员交流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 [1] - 合作旨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实现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 [1] - 福耀科技大学理事会理事长曹德旺 校长王树国 海信董事长贾少谦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 [1] 联合创新中心成立 - 双方联合成立"未来工厂与具身智能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 面向全球制造业共性需求 [3] - 该中心将通过产学研用全链路深度融合 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制造场景中快速落地 [3] - 目标打造未来工厂标杆和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未来技术研发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高地 [3] - 海信正在加快布局机器人相关产业 2024年获批筹建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3] 前期合作基础 - 2022年海信与福耀科技大学就智慧校园建设展开合作探讨 [5] - 三年来海信的智慧建筑 智慧教室及全品类智能家电服务于福耀科技大学智慧校园建设 [5] - 海信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已高质量交付并投入使用 [5] 合作具体内容 - 人才培养方面 双方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生就业创业 多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 [7] - 探索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如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研究生工作站等 [7] - 海信将在福耀科技大学设立奖学金 奖教金和科技创新奖金 [7] - 科技创新方面 双方将联合开展科技研发 联合申报科研项目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7] - 海信与福耀科技大学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共建工业智能联合研究院 [7] 合作方表态 - 曹德旺表示期待通过海信技术专家担任实践导师等方式 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5] - 王树国表示希望与海信在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上建立紧密关系 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6] - 贾少谦表示海信将深入挖掘更多产学研用场景 打造校企合作新样板和创新高地 [6]
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路桥四公司与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举行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
搜狐财经· 2025-08-19 12:19
校企合作深化 - 山西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与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举办交流座谈会 旨在深化校企合作并促进产学研融合 [1] - 座谈会聚焦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共同推动交通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 [1] 公司发展需求 - 公司详细介绍发展现状、技术需求及人才规划 高度认可学校在交通工程专业领域的突出优势 [3] - 公司明确表示将积极对接学校资源 携手开展技术攻关与人才定向培养工作 [3] 学校专业优势 - 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系统阐述学校办学特色、专业建设成果及人才培养成效 [3] - 双方围绕智能交通、绿色施工、BIM技术应用及交通安全管理等关键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3] 合作方向共识 - 双方就共建实习基地、开设企业导师课程及联合举办技能竞赛等方向达成初步共识 [3] - 将充分发挥企业产业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优势 在课题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等领域加强协作 [3] - 共同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并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3]
广誉远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成
证券日报网· 2025-08-19 08: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79亿元 同比增长18.1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85.71万元 同比增长28.95% [1] - 扣非净利润6799.86万元 同比增长21.76% [1] 业务板块 - 传统中药业务收入5.22亿元 同比增长14.66% 毛利率69.42% [2] - 养生酒业务收入2567.38万元 同比增长57.18% 成为增速最快板块 [2] 渠道建设 - 新增43家终端门店 全国门店总数达505家 [2] - 拓展"国药堂 国医馆 博物馆"三位一体运营模式 [2]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2071.97万元 同比增长15.50% [3] - 与顶级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临床循证医学研究和经典名方二次开发 [3] - 聚焦女性全生命周期管理 抗衰老及认知障碍防治等领域 [3] 行业环境 - "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药市场持续扩大 [1] - 资本和企业涌入中医药与大健康行业导致竞争加剧 [1] - 医保控费控单 二次议价与支付改革引发市场波动 [1] 发展战略 - 坚持"产品为纲 渠道为王 科技为本 品牌为魂"发展思路 [2] - 实施"1541"战略框架和"全产业链打造高品质中药"发展战略 [2] - 依托国家级保密配方和文化营销构建品牌护城河 [4] 股东动向 - 前十大股东中有7个股东选择增持 [3] - 增持行为体现对公司战略转型成效及长期成长性的认可 [3]
专注经期健康 自由点“益LA88Pro”焕新升级
搜狐网· 2025-08-14 06:18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益LA88Pro系列产品 添加全新发明专利复合后生元菌剂(LA88+N13+益生元) 通过中国发明专利认证(专利号:ZL202411604654.5) [1][3] - 产品中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拷贝数分别达到1.33x10⁷和1.16x10⁷ 对阴道有益菌格氏乳杆菌促生率达153% [3] - 表层添加天然蚕丝成分 结合人体工学设计实现无感呵护体验 [6] 临床验证与权威认证 - 开展"含灭活益生菌的卫生巾对阴道菌群调节作用"临床试验 证实对阴道微生态具有调节效果 [4] - 通过德国MyMicrobiome国际微生物组友好认证及SIC益生菌卫生产品认证 [4] - 荣获新华社中国名牌和沙利文认证"中国益生菌卫生巾第一品牌"称号 [4] 研发体系与行业合作 - 与上海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苏州微康生物 零一生命等权威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10] - 成立女性私处微生态联合实验室和女性私护大健康联合研发中心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 [12] - 参与"中国女性万人生殖道微生态队列"项目 系统绘制中国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全景图谱 [12] 产品矩阵与战略布局 - 打造益生菌系列和有机纯棉系列双产品线 分别聚焦科学护理与天然舒适需求 [7] - 有机纯棉系列采用有机纯棉表层 0添加化学物质 通过国家医护级认证 [7] - 构建从经期护理到日常私护的全场景产品生态 探索更多女性健康相关产品与服务 [9]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推动行业从基础吸收功能转向主动健康管理 打破同质化竞争格局 [10][12] - 引领女性护卫行业向专业化 科学化方向发展 从价格竞争转向科技竞争 [10] - 建立基于生殖道微生态的女性健康评估体系 填补国内系统性研究空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