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战略

搜索文档
跨国零部件公司,从幕后走向台前|2025上海车展
第一财经· 2025-04-26 00:28
跨国零部件公司本土化战略升级 - 今年上海车展零部件展馆"座无虚席",某跨国企业展馆面积是往年两倍以上,展示更多最新产品吸引客户[1] - 采埃孚CEO用中文表达"中国很好",天纳克CEO明确将中国列为最优先投资市场[1] - 雷诺-吉利合资企业浩思动力首次线下参展即选择上海车展[1]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上海车展供应链展区面积达10万平方米,占展会总面积近1/3[2] - 零部件公司从幕后走向台前,老板需配合车企参加发布会[2] - 供应链结构从"链状"转为"网状",T1/T2层级概念模糊化[2] - 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等本土品牌崛起,推动跨国企业增强市场感知[3] 本土化运营策略 - 天纳克99%决策可在中国本地完成,建立快速响应文化[3] - Unity中国成立本地研发团队,工程师驻场车企实现实时迭代[3] - 采埃孚中国本土化率超85%,计划两年内实现物料100%本土化[5] - 舍弗勒汽车业务研发生产本土化率超90%,每年在华投入超20亿元[5][6] 成本与技术竞争 - 舍弗勒中国聚焦"卷成本"和"卷客户服务",打造高效团队[4] - 天纳克优化全价值链成本,兼顾全球标准与本地化优势[4] - 浩思动力混合动力方案预计节省20%成本[4] - 法雷奥将在上海新建生产基地,生产智能驾驶相关部件[6] 中国市场战略地位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消费者对新技术接受度高[5] - 产业转型从"中国销售"向"中国创新反哺全球"演进[5] - 法雷奥称中国是"全球汽车健身中心",坚持"在中国做中国人"战略[6] - 上海市政府表态支持国际企业加大研发投资[6]
安波福加码中国本土化:全速推进国产供应链,助力车企征战全球
中国能源网· 2025-04-24 13:00
本土化战略升级 - 公司在中国市场全面升级本土化战略2.0 推出专为中国车企定制的高性能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涵盖云原生软件 边缘到云工具链及优化硬件[1] - 本土化战略2.0目标是以中国人才 中国供应链和中国创新构建100%自主可控的智能汽车技术体系[2] - 公司正全力全速推进本地化战略2.0 以中国技术 中国人才 中国速度 中国成本 中国供应链构建全面彻底完整的中国方案[3] 产能与研发投入 - 新建两大工厂:武汉连接器新工厂成为连接器系统最大高压产品系列智能化生产基地 英凯博上海自动化工厂提供高压配电铜铝母排本地化解决方案[2] - 年内落地主动安全产品线智能黑灯工厂 实现国产化关键组件供应[2] - 强化软件研发和基础测试能力:筹建中国数据中心和测试中心 继风河上海软件中心后进一步夯实本土技术底座[3] 供应链国产化进展 - 已与超100家本土核心供应商建立合作 国产化率快速提升[5] - 核心物料领域成功开发百余家本土供应链伙伴 国产化率提升迅猛 新目标为实现核心物料100%国产化[5] - 车展展示产品均为与本地生态链紧密合作成果 供应链体系高度国产化[5] 核心技术产品发布 - 推出基于中国本土芯片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 助力汽车厂商和消费者成本效益最大化[4][6] - 发布风河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风河虚拟化平台Hypervisor 均在中国本土开发 知识产权属于中国 不含国外管控组件 不受出口管制限制[5][8] - 软件基座结合AI技术推出本地化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涵盖端到端高级辅助驾驶 AI/ML感知系统 跨域融合数字基座及AI座舱[8] - 推出软件定义网络 系统级48V电气架构解决方案 为兆瓦闪充等前沿趋势提供底层支持和安全保障[8] 全球化赋能案例 - 风河云原生开发工具链(WRSD)帮助广汽显著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并降低成本[9] - 基于国产SoC芯片和风河RTOS开发的ADAS方案获国内头部新势力车企定点 助力客户车型安全性智能性舒适性全面升级并拓展欧盟市场[9] - 通过海外研发团队和产业链布局为客户提供多维度服务 包括路试数据采集合规 海外数据中心处理 当地化车辆维护 突发事件响应及ISA法规测试和NCAP欧洲预认证[9] 未来发展规划 - 预计至2027年实现国内供应链全球覆盖 支持本地客户出海布局[11] - 深化本土化布局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在中国制造上升到由中国创造 助力改写全球智能汽车产业格局[11] - 将融合共生共赢关系提升到新广度和新深度 在植根中国的同时服务全球市场[11]
(投资中国)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
中国新闻网· 2025-04-24 12:22
林骁表示,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阿斯利康持续推进本土化战略,不断扩大研发、生产、运营布局, 累计在华投资金额超5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 中新社青岛4月24日电 (胡耀杰王禹)"中国坚持推动普惠包容的全球化经济、扩大开放以及维护全球产业 链稳定的承诺,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及全球市场的发展注入强大信心,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英国制药 企业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林骁24日在山东青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当日,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一期(建筑主体)建成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作为山东省首 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该基地总投资7.5亿美元,占地80亩,投产后预计年产呼吸类药物5400万 支。 4月24日,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一期(建筑主体)建成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李心怡摄 据介绍,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2024年1月正式开工,8个月完成主体封顶,12个月 完成项目主体竣工。 2025年3月,阿斯利康宣布了25亿美元投资计划,将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目前,阿斯 利康在中国研发管线与全球研发管线的同步研发率已达100%,并计划在2030年 ...
关税战VS本土化:美国仪器企业如何兑现”在华发展承诺“?
仪器信息网· 2025-04-18 05:52
美国科学仪器企业在华发展概况 - 2024年胡润报告显示70家标普500成分股美国企业在华营收总额占美国2023年GDP的9%,样本企业全球收入超2.5万亿美元,涵盖珀金埃尔默、Revvity等科学仪器品牌 [3] - 自1980年代起,珀金埃尔默、安捷伦、赛默飞等美国仪器公司陆续进入中国,通过设立办事处、实验中心等方式深耕本土化,目前贸易战背景下部分企业将产能外迁但中国市场吸引力仍强劲 [3] - 关税战升级使美国仪器厂商面临定价困境,但已建立本土化生产、研发和销售网络的企业展现出更强韧性 [23] 各企业在华布局详情 珀金埃尔默 - 1978年进入中国,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科学仪器公司,在上海、广州等地设立客户体验中心和全球软件研发团队 [4][6] - 2017年启动太仓生产基地,覆盖AAS、GC等多类产线,2023年完成太仓工厂扩建,面积扩大近4倍并计划转移全品类产线 [6] 沃特世 - 1980年进入中国,2022年大中华区总部落户上海,同年实现首批国产色谱产品交付 [4][8] - 2024年10月实现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系统Xevo G3 QTof本土化生产并交付中国科学院 [8] 安捷伦 - 1981年进入中国,拥有两处制造基地、四座卓越服务中心和八处物流中心,员工2500人 [4][11] - 2022年投资1.4亿元扩大上海制造中心产能,该中心已成为全球最大气相色谱生产基地,本土化战略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政策 [11] 赛默飞 - 1982年进入中国,员工超7000人,设有12个商业办公室、10家工厂和5个应用开发中心 [4][13] - 上海和苏州创新研发中心拥有110+研究人员及100+专利,2023年提出"创领共生"在华发展新战略 [13] 丹纳赫 - 1999年进入中国,推行"4个本土化"战略,目标实现80%在华销售产品本土生产 [4][16] - 拥有15家本土制造基地和20+研发团队,2023年进博会发布"创升中国2.0"战略,加速本地创新和制造 [16] Illumina - 2005年进入中国,2022年投资5000万美元在上海设立制造基地,原计划2028年前实现核心设备本土化生产 [4][20] - 2021年与红杉中国设立2亿元基因组学孵化器,已孵化12家企业,但2025年因被列入实体清单股价暴跌40%并裁员300人 [20] Veralto Corporation - 2023年从丹纳赫拆分独立,中国战略分阶段推进:大规模子公司定向本土研发,小规模公司依托集团资源逐步本土化 [21] Revvity - 2023年成立,太仓基地为全球最大研发及制造中心,已实现妇幼健康领域50%+产品本土化生产和传染病检测线100%本土化研发 [23] 行业趋势总结 - 美国仪器企业通过本土化生产(如沃特世质谱系统)、研发中心(赛默飞5个应用开发中心)和供应链建设(丹纳赫15个制造基地)增强抗关税风险能力 [8][13][16] - 头部企业持续加码投资:珀金埃尔默扩建太仓基地、安捷伦1.4亿元扩建上海中心、Illumina上海基地初期投资5000万美元 [6][11][20] - 政策导向明显:安捷伦对接"健康中国"、Revvity支持"健康中国2030"、丹纳赫升级政产学研医投多领域合作 [11][16][23]
法国巨头施耐德,靠什么跨越189年?
虎嗅· 2025-04-17 05:43
公司历史与转型 - 公司成立于1836年,从铸钢厂起家,历经钢铁、军火、电气三大行业转型,现为全球顶级电气企业[2][5] - 2024年公司员工超16万,年营收达2900亿人民币,总市值1200亿欧元[6][59] - 公司名称于1999年变更为施耐德电气,标志全面聚焦电气领域[52] 早期发展阶段(1836-1914) - 1836年欧仁·施耐德在兄长支持下建立勒克勒左工厂,3年内收回成本并成为家族新现金牛[9][11] - 1840年通过法国首艘蒸汽机船零部件进入军火领域,1843年改良蒸汽锤使生产效率提升10倍[12][13] - 1880年代引入托马斯炼钢法使钢产量十年增长470%,1889年参与埃菲尔铁塔建设[17][22] - 20世纪初成为欧洲第二大军火商,军火营收占比超50%[21]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 - 一战期间CA1坦克设计缺陷导致军事失败,但战后电器和水泥业务快速扩张[26][30][33] - 二战期间勒克勒左工厂遭盟军轰炸摧毁,数万员工伤亡[41][42] 战后重建与电气转型(1945-1999) - 1981年新任CEO迪迪埃推动战略转型,剥离非核心业务专注电气领域[49] - 1988-1992年连续收购TE电器、实快电力、梅兰日兰,奠定电气领域地位[50][51] - 1999年启动中国"掠夺式扩张"战略,通过合资并购建立本土化供应链[52][53] 全球化运营现状 - 当前低压电器市场份额约为第二名两倍,2003-2018年营收增长3倍、净利润增长6倍[58] - 2024年拟以1320亿美元市值收购Bentley Systems,或创法国收购史前十记录[59] - 面临中国正泰等本土品牌竞争压力,2006年侵权诉讼赔偿3.35亿元[61][62] 技术与管理特色 - 早期实施12小时工作制+8天带薪假+员工福利体系,1880-1895年劳动生产率提升120%[13][18] - 坚持"进化而非革命"理念,通过持续技术改良而非颠覆创新实现发展[67] - 建立完全本土化管理团队和市场反应机制,深度本土化供应链形成护城河[56][57]
淳厚基金调研海尔生物,淳厚信睿C(008187)近一年回报达12.89%
新浪财经· 2025-04-16 05:28
公司调研核心内容 - 淳厚基金于2025年4月7日至8日对海尔生物进行调研 [1] 美国市场表现 - 2024年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不足2% 关税影响有限因提前备货 [2] - 采用"一国一策"策略提升本地化能力 超能系列产品在美国能源之星排名前两位 [2] - 完善血站 制药 医院及实验室系列产品认证 增强海外竞争力 [2] 海外业务进展 - 2024年海外收入7.15亿元同比下降8.73% 剔除太阳能疫苗方案后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四季度太阳能疫苗订单交付加速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5年海外市场有望大幅提速 [2] - 欧洲和亚太区域收入合计保持高双位数增长 超低温 低温 恒温等全系列产品双位数增长 [2] - 离心机 培养箱 实验室耗材等新品类高速增长 液氮产品进入牛津大学 培养箱入驻新加坡高校 [2] - 智慧用血方案在意大利 巴西突破 落地坦桑尼亚等10多个国家 与近80个国际组织合作 [2] 并购业务表现 - 液氮业务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双位数 血浆采集业务增速达行业1.3倍 [2] - 公卫信息化业务收入增速超40% 实验室耗材业务实现倍速增长 [2] - 药房自动化业务收入接近翻番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毛利率47.99%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同口径还原后为50.43% [2] - 净利润3.81亿元 受非经营性因素影响 剔除后经营性净利润与同期持平 [2] 基金信息 - 淳厚信睿C基金成立于2020年2月12日 管理规模23.98亿元 [3] - 近一年回报12.89% 跑赢基准和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 [3] - 近五年收益率103.82% 排名同类前5% [3] - 截至2024年底基金规模4.89亿元 机构持有人比例53.67% [3]
万里之外操控“中国机甲” 长沙工程机械企业组团参加德国宝马展
长沙晚报· 2025-04-08 23:45
文章核心观点 长沙工程机械企业参与德国宝马展展现中国制造实力,演绎驾驭复杂环境能力,以全产业链韧性成长展示中国高端制造向上攀登之路 [8][9] 展会概况 - 4月7日为期7天的德国宝马展在德国慕尼黑开幕,来自57个国家逾3500家参展商参展,长沙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众多头部企业携最新产品参展成亮点 [1] 中企展位情况 - 三一集团远程遥控体验区可操控中国浙江湖州基地挖掘机,设备表演区电动微挖和挖掘机与舞者配合嗨翻全场,展现装备操控灵活性 [3] - 中联重科展出9大类别60多款标杆产品,部分系统解决方案受追捧,波兰客户远程操控湖南常德塔机夸赞系统响应流畅 [3] - 铁建重工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亮相,开挖直径16.64米,应用于海太长江隧道施工,展台设置四联屏数字化展示引参观者兴趣 [4] 头部企业全球布局 - 星邦智能新品蜘蛛车吸睛,200人团队携15款创新产品参展,欧洲CEO详解本土化战略,波兰工厂已稳定生产,构建欧洲供应链等体系 [6] - 三一集团多国员工团队跳“机械舞”,16年前在德国建厂,现构建欧洲营销服务网络 [7] - 中联重科依托海外业务体系受客户青睐,二十多款展品欧洲本地制造,德国工厂二期奠基,匈牙利高机智能工厂落地,海外布局完善提升交付和响应能力 [7]
独家丨vivo巴西子品牌JOVI首款产品将于二季度发布
雷峰网· 2025-04-07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vivo巴西子品牌JOVI正式公布,将冲击中高端市场,通过本土化战略开拓巴西市场 [1][2] 分组1:JOVI品牌概况 - JOVI位于巴西马瑙斯市的生产工厂今年年初竣工并试产,首款产品计划今年二季度在当地发布,价格3000 - 5000 BRL(约合人民币3700 - 6200元),定位中高端,聚焦外观和影像等个性化体验,与vivo一致 [2] - JOVI长期目标对标苹果和三星,未来将推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开拓巴西市场 [2] - JOVI两款首发产品系列其中一款通过国内渠道生产进口至巴西,后续产品优先当地生产以契合本地需求 [2] 分组2:JOVI销售预期与市场情况 - 内部预期JOVI三年内实现250万销量,占巴西约5%市场份额 [3] - 巴西关税复杂且税率高,不同州和产品服务税率有差异,市场要求本土公司资质,门槛高难度大 [3] - 2019年前后vivo开始调研巴西市场,2023年实地考察后决定成立JOVI子品牌进入 [3] 分组3:JOVI本土化战略 - JOVI在巴西选择正规渠道进入,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与当地消费者和合作伙伴长期发展 [3] - 目前巴西团队约70人,70%左右为巴西本地员工,未来将扩大本地招聘规模加深本土化战略 [3] 分组4:vivo海外市场目标 - vivo智能制造网络布局全球多国,海外市场拓展是重要目标,预计海外增长50%甚至80% [4]
英飞凌这些芯片,将在国内生产
半导体芯闻· 2025-04-01 10:14
英飞凌汽车电子生态圈 . 英飞凌拥有超过四十年的汽车半导体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致力于以微电子实现清洁、安全、智能的汽 车。英飞凌汽车电子生态圈在此与您分享英飞凌汽车电子最新技术、产品、方案、合作、动态,搭建与 本土伙伴技术交流及市场合作的平台。 3月28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举 办。众多中外机构与行业上下游嘉宾就全球及中国汽车电动化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在技术创 新、市场布局、供应链协同等多方面的应对策略和合作方向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以下文章来源于英飞凌汽车电子生态圈 ,作者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汽车业务负责人曹彦飞受邀出席国际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正式公布并深度 阐释了英飞凌汽车业务 "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战略 ,包括 本土化产品定义,本土化生产和本土化生态圈 。全新的汽车业务本土化战略旨在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生态,赋能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曹彦飞在演讲中指出,2024年中国汽车与车用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大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