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泓德基金:以专业投研为引领 科技赋能价值创造
新浪基金· 2025-09-15 03:07
今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推出重磅改革方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 动方案》),针对市场和社会关切的痛点、堵点问题提出25条改革措施,督促公募基金形成高质量发 展"拐点",促进行业持续提升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 略的能力。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2025年9月8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业协会携手北京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 评价机构及多家主流媒体,共同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活动以"新时代·新基金·新价 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 案》,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引领作用,打造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泓德基金表示,《行动方案》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公司将立足"新时代",以"新基 金"为载体,探索新模式,致力于为持有人创造持续、稳健的"新价值"。 新时代——责任担当 金融为民 《行动方案》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突出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稳定 性,突出提升服务投资 ...
2025年服贸会|释放养老金融潜力,金融机构勾勒哪些“享老”图景?
环球网· 2025-09-15 00:49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 冯超男】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交易会(下称"服贸会")的金融服务专题展上,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 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描绘出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实践图景。 对于养老金融而言,作为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着力点。"养老金融属于双向延伸 的金融业务,可以成为一个超大群体、超长周期、超级规模的金融市场。"9月13日,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本届服贸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全球养 老金融大会上称道。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投保规则层面,部分产品将最高投保年龄进一步放宽,更好地契合银发经济市场的保障需求。领取方式也更为灵活和人性化,支持年 领、月领等多种选择,部分养老年金产品还支持即期领取,帮助消费者打造与生命等长的持续现金流。 发展养老金融需要实现"养老"和"金融"的深度融合,秉持着"养老为根本,金融为手段"的原则,但如今无法单凭金融手段解决全部的养老问题。当前,很多 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存款储蓄传统养老方式,而是追求康养旅居、智能设备、健康管理等品质体现。 金融与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适老化改造 养 ...
AI激发养老金融的潜能和瓶颈
北京商报· 2025-09-14 16:57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融需求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22% 65周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比15.6% [3] - 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 养老金融成为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支撑养老体系建设的关键领域 [1] - 老年群体对专业化精准化养老金融服务需求愈发迫切 [3] 人工智能赋能养老金融 - AI技术通过智能销售、投资、风控、运营、客服等应用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使服务延伸至中小微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 [3] - 依托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实现"一人一策"养老规划 根据风险偏好收入年龄等要素提供资产配置建议 [4] - 整合健康记录消费行为金融历史等多源数据 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和需求预测 优化产品设计及服务体验 [4] - 光大养老通过康养云平台整合健康档案护理记录消费偏好金融资产等数据构建长者全景画像 [8] 智能化应用场景落地 - 围绕安全防护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精神关爱等场景应用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摄像头打造智慧病房智慧餐厅无感跌倒监测等数字化场景 [8] - 引入康复机器人智能护理床认知症筛查与干预系统等智能设备延缓长者机能衰退提升服务质量 [8] - 构建开放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连接整合社会服务商为居家长者提供一键下单上门服务的便捷体验 [8] 行业发展挑战 - AI在风控运营等核心业务环节渗透率低 多数机构仅用于智能客服 [5] - 数据隐私保护边界不清合规风险高 高质量金融数据稀缺整合难度大 [5] - 公共数据存在局部行政分割 非公共数据流通不畅 数据大户与金融机构间缺乏成熟共享模式 [5] - 数据泄露滥用风险较高 老年人数字安全意识较弱 训练数据偏差可能导致推荐不公加剧资源分配不均 [6] 协同发展路径 - 需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 推动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制度惠及更多人群 [7] - 各方需加强协同打破业态壁垒 鼓励科技运用与风险可控下的产品服务创新 [7] - 应扩大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建立国家级公共数据库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推动匿名化处理 [7]
2025服贸会|AI激发养老金融潜能 业内共探数据安全与算力破局路
北京商报· 2025-09-14 04:21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融需求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22% 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15.6% [2] - 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 养老金融作为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关键领域 其普惠化智能化发展成为行业焦点 [1] - 人口老龄化成为长期基本国情 老年群体对专业化精准化养老金融服务需求迫切 [2] 人工智能赋能养老金融 - AI技术通过智能销售、投资、风控、运营、客服等应用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使服务延伸至中小微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 [2] - 依托大数据和机器学习 AI提升产品透明度与适配性 根据风险偏好收入年龄等要素提供"一人一策"养老规划建议 [3] - AI整合多源数据如健康记录消费行为金融历史 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和需求预测 为产品设计定价及服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3] - 通过康养云平台整合健康档案护理记录消费偏好金融资产等数据 构建长者全景画像支撑精准服务 [8] 智能化应用场景 - 围绕安全防护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精神关爱等场景 应用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摄像头打造智慧病房智慧餐厅无感跌倒监测等数字化场景 [8] - 引入康复机器人智能护理床认知症筛查与干预系统等智能设备技术 辅助提升服务效率延缓长者机能衰退 [8] - 构建开放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通过输出标准系统管理培训连接社会服务商 为居家长者提供一键下单上门服务 [8] 行业发展挑战 - AI在风控运营等核心业务环节渗透率低 当前多数机构仅将AI用于智能客服 [4] - 数据隐私保护边界不清合规风险高 高质量金融数据稀缺整合难度大 [4][5] - 公共数据存在局部行政分割 非公共数据流通不畅 数据大户与金融机构间未形成成熟共享模式 [5] - 数据泄露滥用风险较高 老年人数字安全意识较弱 训练数据偏差可能导致推荐不公加剧资源分配不均 [5] 协同发展路径 - 需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 推动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制度惠及更多人群 [7] - 各方需加强协同鼓励科技运用与风险可控下产品创新 明晰发展框架和行为边界 [7] - 应扩大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建立国家级公共数据库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推动个人信息匿名化处理 [7] - 需打破业态壁垒发挥各自优势 以便捷灵活透明为导向夯实产品服务供给能力 [7]
AI激发养老金融潜能,业内共探数据安全与算力破局路
北京商报· 2025-09-14 04:13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养老金融重要性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22.0% 65周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比15.6% [2] - 人口老龄化成为长期基本国情 养老金融被纳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五篇大文章" 承担服务国家战略与民生福祉使命 [2] 人工智能赋能养老金融的核心价值 - AI技术通过智能销售、投资、风控、运营、客服等应用降低服务门槛与成本 使服务延伸至中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群体 [2] - 依托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实现"一人一策"精准规划 提升产品透明度与适配性 覆盖旅居、长住等多元养老场景 [3] - 整合健康记录、消费行为、金融历史等多源数据 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优化产品设计、定价及服务资源配置 [3] 当前AI应用面临的核心挑战 - 应用深度不足 多数机构仅将AI用于智能客服 风控、运营等核心业务环节渗透率低 [4] - 高质量金融数据稀缺且整合难度大 公共数据存在行政分割 非公共数据流通不畅 [4] - 数据隐私保护边界不清 敏感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高 老年人数字安全意识较弱 [5] - 算力支撑不足导致私有化部署成本高昂 训练数据偏差可能加剧养老资源分配不公 [4][5] 多方协同发展路径与解决方案 - 需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供给 推动年金及个人养老金制度惠及更广泛人群 [7] - 建立国家级公共数据库 按照"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原则提供数据服务 [7] - 构建康养云平台整合健康档案、护理记录、金融资产等数据 形成长者全景画像 [8] - 通过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打造智慧病房、无感跌倒监测等数字化应用场景 [8] - 搭建开放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连接社会服务商实现"一键下单"便捷体验 [8]
2025服贸会|AI激发养老金融潜能,业内共探数据安全与算力破局路
北京商报· 2025-09-14 04:01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养老金融需求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22.0% 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15.6% [3] - 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 养老金融成为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支撑养老体系建设的关键领域 [1] - 老年群体对专业化精准化养老金融服务需求愈发迫切 [3] 人工智能在养老金融中的应用价值 - AI技术通过智能销售、智能投资、智能风控、智能运营、智能客服等应用大幅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使服务延伸至中小微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 [3] - 依托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提升产品透明度与适配性 根据风险偏好、收入、年龄等要素为客户提供"一人一策"的养老规划或资产配置建议 [4] - 整合多源数据(如健康记录、消费行为、金融历史) 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和需求预测 为产品设计、定价及服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4] - 构建康养云平台整合长者健康档案、护理记录、消费偏好、金融资产等数据 形成全景画像支撑精准服务与个性化产品定制 [8] 人工智能应用面临的挑战 - 当前AI应用深度不足 多数机构仅用于智能客服 在风控、运营等核心业务环节渗透率低 [5] - 数据隐私保护边界不清且合规风险高 高质量金融数据稀缺且整合难度大 [5] - 公共数据存在局部行政分割 非公共数据流通不畅 数据大户与金融机构间未形成成熟共享模式 [5] - 养老金融涉及敏感个人信息 数据泄露与滥用风险较高 老年人数字安全意识较弱 [6] - 人工智能模型可能因训练数据偏差导致推荐不公 加剧养老资源分配不均 [6] - 算力支撑不足 私有化部署成本高昂 [5] 行业发展与协同需求 - 需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 推动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制度惠及更广人群 [7] - 各方需加强协同 鼓励科技运用与风险可控下的产品服务创新 明晰发展框架和行为边界 [7] - 需扩大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建立国家级公共数据库 公共数据按照"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原则提供服务 [7] - 需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规范个人信息采集使用行为 推动个人信息匿名化处理 [7] - 通过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摄像头等技术打造智慧病房、智慧餐厅、无感跌倒监测等数字化应用场景 [8] - 引入康复机器人、智能护理床、认知症筛查与干预系统等先进设备提升服务效率与生活质量 [8] - 构建开放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连接整合社会服务商为居家长者提供便捷服务 [8]
每周股票复盘:紫金银行(601860)聚焦科技与绿色金融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9-13 20:22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2 95元 较上周2 92元上涨1 03% [1] - 本周最高价2 98元(9月11日) 最低价2 9元(9月8日) [1] - 总市值108 37亿元 在农商行板块市值排名9/10 在A股全市场市值排名1765/5153 [1] 贷款业务策略 - 上半年公司贷款重点投向普惠金融贷款 科技贷款 绿色贷款 [1][3] - 下半年信贷策略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 重点支持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领域 [1][3] - 零售消费贷款持续上涨 主要产品包括精英时贷 个人消费贷和苏信贷 [1] - 下半年将继续优化信贷产品与流程 重点支持家庭消费 [1][3] 公司战略方向 - 工作重点包括强化公司治理机制 深化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融合 [2][3] - 优化管理机制 提升风险管控前瞻性 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2][3] - 服务实体经济 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培育新兴领域发展潜能 [2][3] - 聚焦科技贷款产品优化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2]
以专业与诚信守护齐鲁百姓美好生活
搜狐财经· 2025-09-13 15:28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是拥有16家中心支公司、122家四级机构及28家五级机构的大型保险机构 [1] - 公司以"做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为使命,为山东地区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服务 [1] 人才发展战略 - 通过连续八届齐鲁金融理财师大赛培养专业人才,建立专项奖励与荣誉体系并将参赛成绩纳入绩效考核 [2] - 采用"组织推动、内部牵引、资源支持、过程管理"四位一体方式形成竞赛学习氛围 [2] - 将"重信守诺"齐鲁文化嵌入人才培养全链条,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增设文化专题板块及不同岗位诚信教育专项课程 [3] - 设置诚信考核指标评估任务交付、问题反馈和合作承诺履行情况,在绩效考核和晋升评审中增加诚信表现维度 [3] 核心业务战略 - 2025年将推进大康养、国际化与"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战略 [4] - 个人养老金业务加强体系化能力建设和数智化赋能,推动专业化与数字化融合 [4] - 济南源申康复医院项目2025年末试运营,规划提供400余张专业化康复床位,重点发展重症康复、高压氧联合康复等特色服务 [4] 社会责任实践 - 积极参与山东各地惠民保项目,2025年8月全票当选2026年度"淄博齐惠保"首席承保人 [6] - 惠民保项目覆盖广泛人群,有效减轻患者负担并防止因病致贫,同时提升民众保险意识 [6] - 未来计划动态调整医药目录,配合医保部门推行"一站式结算",并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6] 企业核心价值观 - 秉承"诚信天下 稳健一生 追求卓越 创新共赢"价值观,通过公益活动回报社会 [7]
信贷资源精准投放——从上市银行半年报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动向
证券日报· 2025-09-13 13:57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透过已经披露完毕的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多家上市银行聚焦科技创新、 民营与小微企业发展、扩大消费等方面,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投放 力度。信贷资源的精准投放,彰显了银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也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 动力。 在科技创新领域,上市银行将服务科技型企业作为业务重点,通过建立专属审批通道、创新知识产权质 押融资等模式,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的痛点。一系列举措不仅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及时雨",更通过金融 的杠杆效应,支持了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为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绿色发展同样是信贷投放的"重头戏"。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上市银行普遍将绿色金融纳入发展战 略,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助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新兴绿色产业壮大。这既为我 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也推动了银行自身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 金融服务的温度和力度,还体现在对普惠小微、养老民生等方面的精准滴灌。 聚焦普惠领域,上市银行持续发力支持民营、小微等领域,一方面通过减费让利等举措切实为企业减 负,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 ...
"守护之树"在服贸会扎根 中国人寿全周期服务润泽万家
中国经济网· 2025-09-13 06:38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以"一个国寿 一生守护"为主题 展现提供从摇篮到传承的全生命周期一揽子金融保险服务的责任担当 [1] - 公司通过"守护之树"象征为万千家庭和企业提供坚实保障 [2] - 公司表示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 全身心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全力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10] 五大金融领域实践成果 - 科技金融方面 公司完善科技保险体系 参与专利保险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 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试点 探索首版次软件保险 知识产权保险等业务 发起参与面向科技企业的投资基金及服务国家科技战略专项基金 落地实施大批特色项目 [4] - 数字金融方面 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 深入推进数字金融发展 加快数字化转型 依托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等科技手段 在产品创新 服务优化 经营管理等方面持续升级 提升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 打造智慧便捷高效的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 [4] - 绿色金融方面 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创新推出环境污染责任险 生物多样性保护险等绿色保险解决方案 强化生态系统风险保障 同时将绿色投资深度融入资金运用 重点支持清洁能源 低碳循环等领域 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4] - 普惠金融方面 公司聚焦小微企业 三农群体 两新人群等重点领域 拓展保险覆盖面 截至2024年末提供涉农风险保障超35万亿元 寿险公司为特定女性群体提供保障超969万人次 为两新人群提供保险保障超3447万人次 财险公司通过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支持小微企业超2700家 发起设立行业首单先进制造业普惠类资产支持计划产品 [6] - 养老金融方面 公司加快构建具有国寿特色的康养金融生态圈 在发展养老金融 助力第三支柱建设 布局养老产业等方面深入探索 截至2024年末为超600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提供投资管理服务 累计服务全国36个先行区域20万客户参保个人养老金业务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超300万户 [6] 展会互动体验 - 公司设立"国寿健康大比拼"体感游戏区 使观众在运动中感受健康管理理念 [6][11] - 公司设立"智护无界"投屏体验区 观众可模拟操作寿险APP 直观感受手机点一点服务马上到的便捷 [6] - 观众在展区不仅能了解全周期金融服务 还能体验科技与金融的碰撞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