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

搜索文档
加氢站关停潮下,氢燃料电池车难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8 09:26
全球氢燃料电池车行业现状 - 氢燃料电池车凭借零排放、长续驶里程等优势成为车企重要布局方向 丰田、现代、本田已推出量产车型(Mirai、Nexo、Clarity) 宝马推出ix5 Hydrogen概念车 [2] - 行业面临"鸡生蛋蛋生鸡"困境:高车价和运营成本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低 加氢站因利用率不足难以盈利 制氢/储运/加氢环节成本高效率低 [2] 美国市场动态 - 加州Mirai车主集体诉讼丰田 指控其夸大加氢网络便利性 实际加氢困难(需长途驾驶/设备故障频发) [3] - 2025年7月美国仅存51座公共加氢站(加州占50座) 较2024年底减少3座 特朗普政策导致清洁能源补贴取消 [4] - 氢价从2022年13美元/公斤暴涨至2024年36美元/公斤 现代Nexo车主同步发起集体诉讼 [4][5] - 产业挫折:尼古拉汽车破产 通用终止5500万美元氢燃料电池合作项目 [5] 欧洲市场困境 - Stellantis终止氢燃料研发 搁置Pro One商用车量产计划 因基础设施不足/缺乏消费激励 [8] - 连锁反应:合资公司Symbio 80%产能需求蒸发 法国Hyvia破产清算(零量产车交付) [9] - 加氢站加速关闭:壳牌关停英国3座 H2 Mobility关闭德国22座 欧盟仅250座加氢站(德国128座) [10][11] - 建设成本达数百万欧元/站 各国政策不统一制约网络建设 [11] 日本市场特点 - 政府2017年推出"氢能社会"战略 但加氢站从2024年161座降至2025年151座(爱知县33座最多) [12] - 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仅8000+辆(2025年目标20万辆) 2023财年销量仅572辆 [13] - 车价高昂:Mirai售价741-861万日元(补贴后仍高于纯电车型) [13] - 丰田展示第三代氢燃料系统(2026年商用) 政府延续补贴政策 选定6个商用车重点推广区域 [14] 韩国市场表现 - 现代推出新一代Nexo(补贴后约20万元人民币) 全国保有量近4万辆但销量从2022年10336辆骤降至2024年不足3000辆 [17] - 加氢站218座(京畿道38座) 但安全事故频发:2024年12月连发加氢站爆炸/火灾事件 [18][19] - 政府计划2025年补贴1.1万辆乘用车+2000辆公交车 氢燃料公交补贴提升至5000韩元/公斤 [20]
陕西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崛起
科技日报· 2025-07-28 08:01
氢能产业赛事与技术转化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西安站赛事汇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设立双赛道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10支科研团队入围十强 [1] - 赛事依托陕西氢能产业崛起背景,全省已集聚超百家氢能企业,覆盖全产业链,2024年产值预计突破40亿元 [1] 核心技术突破 - 西北首条全自动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投产,氢燃料电池电堆实现材料、研发到生产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 [2] - 旭氢时代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发布陕西首台氢燃料电池电堆,2025年攻关150千瓦大功率技术,预计年产2000台(套)供应1000辆氢能重卡 [2] - 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将成本从23.3元/公斤降至11元内,工厂已投产助力绿氢普及 [3] 示范应用进展 - 陕西省规划推动氢能重卡在短倒运输、城际物流等场景规模化示范,并拓展至公交、市政等领域 [4] - 韩城—西安氢能走廊实现200公里运输,蒲城县开通陕西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百公里耗氢4.5公斤 [5] - 茯茶镇景区推出氢能助力车,换氢瓶仅需10秒,续航超80公里 [6] 政策与标准支持 - 陕西省出台《"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成立省市级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场景落地 [6] 产业生态布局 - 陕西氢能公司在榆林建设全国首个省级氢能全产业链项目,涵盖制氢、储运、应用等环节 [7] - 氢能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聚焦储氢材料、AI辅助制备等国际合作 [7] - 全省构建"一核引领(西咸新区)、两轴联通(榆林-西安等)、三心支撑(西安/榆林/渭南)"发展格局 [8][9] 产业集群规模 - 西咸新区聚集87家氢能企业(占全省半数),涵盖上中下游全链条,包括42家制储加氢企业、18家燃料电池企业 [10] - 2025年目标:高纯氢产能5万吨/年、200家以上氢能企业、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0亿元 [11] - 2030年规划形成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支撑碳达峰目标 [11]
“大规模盐穴储氢”主体工程开建
科技日报· 2025-07-27 23:21
氢能产业发展 - 储氢环节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目前仍存在补短板需求 [1] -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但在大规模储氢领域需要技术突破 [1] 大规模盐穴储氢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模盐穴储氢"主体工程于7月25日在江苏常州正式开工建设 [1] - 该项目由中盐集团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标志着我国在基于盐穴的大规模储氢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1] - 项目填补了我国大规模盐穴储氢领域的空白,将为破解氢能气态储存"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实践样本 [1] 项目技术研发 - 项目聚焦大规模储氢面临的安全、高效、经济等核心问题 [1] - 将攻克地质空间优选、新型材料研发、洞室结构设计、循环储释调控等关键技术瓶颈 [1] - 建设地质大规模储氢验证平台并开展试验研究 [1] - 项目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穴储氢全套技术体系 [1] 工程具体规划 - 主体工程规划新建2组盐穴,形成2口注采氢井和2口注排卤井 [2] - 工程将开展循环储释氢性能试验,为盐穴储氢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2]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围绕地下盐穴储氢进行关键技术攻关,聚焦我国氢能战略储备能力提升 [2] - 将为未来氢能产业大规模应用提供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2]
研判2025!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及企业格局分析:车载储氢瓶销量下滑,市场格局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6 02:26
车载储氢瓶行业概述 - 车载储氢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储存氢气 [1] - 储氢瓶分为四类:I型(全金属)、II型(金属内胆纤维环向缠绕)、III型(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IV型(非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 [1] - III型和IV型因质量轻、储氢密度高成为车载主流,占比98%和2% [1][19] - 碳纤维是制造关键材料,占总成本60%,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性 [5] 行业发展背景 - 全球主要经济体将氢能上升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配套政策密集出台 [7] - 中国2022年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氢能战略地位,累计出台支持政策80余项 [8] - 地方政策加速落地,如吉林2024年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给予资金补助 [11] 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现状 - 2021-2023年产销量持续增长,但2024年因政策空窗期同比下滑12% [1][12] - 2025年1-5月产销仅1176辆/1122辆,同比降幅达25%/26.14% [13] - 商用车占比94.8%,其中货车为主力应用场景 [15] 储氢瓶市场现状 - 2024年出货量4.3万支,同比下降12% [17] - 国内以35MPa III型瓶为主导(98%),70MPa IV型瓶仅占2%,与国外技术路线差异显著 [19] - 行业集中度高,前三家企业市占率69%(2024年提升2个百分点) [21]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中材科技、奥扬绿能、国富氢能,市占率均超20% [23] - 第二梯队:中集安瑞科、科泰克等,市占率1%-10% [23] - 新进入者增加,市场格局将向分散化演变 [21] 未来趋势 - 压力等级向70MPa升级,2030年或形成35MPa与70MPa并存格局 [25] - IV型瓶因轻量化、高储氢密度优势将加速替代,国内企业已完成研发并进入认证阶段 [25] - 标准体系将持续完善以推动商业化进程 [25]
B轮融资不及预期?质子汽车欲IPO,陕汽集团上市路径或已改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11:22
公司融资与IPO进展 - 质子汽车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控股股东为德创未来汽车科技,后者由陕汽集团控股 [1] - 公司正考虑赴港上市,计划募集资金约2亿美元,已推进IPO准备工作 [1] - B轮融资原计划签约金额5.5亿元,但实际完成金额约4亿元,低于预期 [2][3] - 截至B轮融资,公司累计吸纳投资近10亿元,投资方包括绿色时代资本、优达尚融基金等 [2] - A轮融资于2024年3月完成,金额3.8亿元,用于研发、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 [2] 氢燃料重卡市场表现 - 2024年质子汽车氢燃料重卡交付量和市场份额居行业首位,拥有五款氢燃料及纯电车型 [4] - 若成功上市,公司将成为氢燃料重卡领域首家IPO企业 [4] - 2024年上半年氢燃料电池车销量1915辆,其中重卡1257辆,补贴政策推动销量增长 [4] - 氢能产业面临成本高、基建短板等挑战,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规模小、经济性不足 [4] 陕汽集团上市策略调整 - 陕汽集团因陕重汽股权问题(潍柴动力控股51%)导致整体上市受阻,转向推动子板块上市 [6] - 质子汽车技术团队多来自陕汽集团技术中心,董事长王钊曾任陕汽集团技术中心党委书记 [6] - 2022年陕汽集团旗下德银天下已在港上市,质子汽车或成其第二家上市公司 [7] - 陕汽集团放弃借壳上市,转为通过子板块分拆上市突破资本市场瓶颈 [7]
氢动三秦 破壁新局 陕西全链攻坚锻造千亿氢能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7-24 01:36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陕西省已集聚超百家氢能企业,覆盖制储运加用全链条,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预计突破40亿元[1]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汇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设立创新创业与技术攻坚双赛道,加速氢能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1] - 陕西省氢能产业规划显示,到2025年全产业链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2030年形成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4] 技术创新突破 - 陕西旭氢时代科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团队发布陕西首台套氢燃料电池电堆,填补省内空白[2] - 企业正在研发单堆功率15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电堆,预计年内发布,性能达国内领先水平[2] -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开发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将储运成本从23.3元/公斤降至11元/公斤,年产2000吨工厂已投产[3] 产业链布局 - 西咸新区引入培育87家氢能企业,占全省半数以上,包括上游42家、中游18家、下游27家[6] - 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在榆林建设从制氢、储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5] - 全省规划打造"一核引领,两轴联通,三心支撑"的氢能发展格局,形成三大产业集群[6] 应用场景落地 - 西北首条全自动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满产产能2000台套,最高年产值3亿元,可为1000辆氢能重卡供应核心部件[2] - "韩城-渭南-西安"氢能走廊日均运输量超20万吨,陕西省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百公里耗氢仅4.5公斤[3] - 茯茶镇景区推出氢能助力车,换氢瓶只需10秒,续航超80公里[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陕西省成立省市两级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筹产业链技术资源[3] - 陕西首支8.1亿元绿色能源产业基金为氢能产业注入活力[7] - 预计2025年建成绿色产业链,高纯氢产能达5万吨/年,氢能企业超200家,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0亿元[7]
亿华通牵头组建河北首个省级氢能学术组织
势银能链· 2025-07-23 09:05
河北省氢能学会成立 - 河北省氢能学会由亿华通牵头组建,联合省内重点高校、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是河北省首个省级氢能学术组织 [2][4] - 学会成立大会在张家口市举行,表决通过了章程和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和会长等 [4] - 河北省科协副主席蒋栋表示,河北省具有发展氢能产业的良好基础,政策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示范效果显著 [4] - 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当选为学会第一届会长,公司作为理事单位积极推动张家口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 [4] - 学会旨在整合省内资源,搭建高水平氢能研究与交流平台,推动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和成果转化 [5] 亿华通在氢能领域的布局 - 亿华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张家口市建设加氢站和绿氢制氢厂 [4] - 公司促进张家口市燃料电池产业生态完善,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 [4] - 下一阶段将持续推动氢能重卡在张家口的清洁替代,助力实现绿水蓝天 [4] 势银公司简介 - 势银(TrendBank)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数据公司 [10] - 公司以数据和研究为中心,提供数据、研究、咨询、会议等服务 [10] - 为客户提供决策依据和相关业务发展资源 [10]
大冶市2.75亿氢车大单背后
势银能链· 2025-07-22 03:39
大冶市氢能产业布局 - 大冶市计划采购294辆氢能车辆及机械 包括20辆9T自卸车 228辆31T自卸车 18辆氢能装载机 28辆氢能挖掘机 项目最高限价2.75亿元 [2] - 大冶市加快推进以氢能为主攻方向的未来产业发展 构建制氢 储氢 加氢 用氢的完整氢能源产业链 推动城市向"全国清洁能源低碳应用示范基地"转型 [2]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 大冶岩洞储氢巷道项目进入全面进洞施工阶段 将成为中国首个岩洞地质体储氢项目 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 巷道总长度92米 储氢库段采用圆柱形球罐状结构 全长30米 [3] - 大冶东综合能源站是黄石市第一座集加氢 加油 充电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能源站 可为氢能公交及社会车辆提供补能服务 [4] 氢能应用落地 - 12辆配套武汉众宇动力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 是湖北省首条县域氢能公交线路 氢气加注仅需10分钟 氢气来源于姜桥绿氢工厂 [3] - 氢能车辆采购招标将为氢能产业生态的进一步成熟注入新动力 [4] 核心技术产业布局 - 氢璞创能大冶项目正式落户 总投资3亿元 重点围绕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生产 打造产业集群 一期项目投产后三年内预计累计实现销售额不低于3亿元 [4] - 大冶市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终端应用落地 再到核心技术产业布局 逐步构建完善的氢能产业生态 [4]
供需两端支撑 铂金价格年内涨超五成
证券日报· 2025-07-21 16:29
铂金价格走势 - 上海黄金交易所铂金现货(Pt9995)7月21日报价342.02元/克,较2024年末223.77元/克上涨52.84% [1] - 铂金价格大幅上涨主因是供应收缩,过去几年上游矿山资本开支减少,2024年全球矿产铂金预计同比减产 [1] - 南非作为重要铂钯矿生产地遭遇极端天气,将影响全球铂钯供应 [1] - 供需格局可能继续支撑价格上涨,矿山重启或扩产需要时间 [3] 需求端分析 - 氢能产业发展有望拉动铂金需求,铂在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成本中占比约一半 [1][2] - 2025年下半年全球汽车领域铂族金属需求预计同比增长2%至4% [1] - 2025年全球铂金首饰需求预计增长15%,黄金价格上涨带来替代性需求 [1] - 年轻消费者更注重个性化和性价比,铂金色泽和价格优势吸引首饰消费 [2] 产业链布局 - 中信金属参股艾芬豪矿业旗下Platreef铂族多金属矿,一期选厂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二期建设加紧推进 [2] - 中信金属参股中博世金是中国最大铂金进口业务贸易商 [2] - 明牌珠宝借助市场回暖态势,深耕铂金产品细分市场并开拓新增长点 [3] 市场反馈 - 深圳水贝珠宝批发市场反馈铂金饰品关注度升温,金店老板和个人消费者购买增加 [2]
跨越储运“最后一公里” 氢能产业蓄势腾飞
证券日报· 2025-07-21 16:29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最大规模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吉林松原建设中,计划2024年9-10月投产 [1] - 全球最大规模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在内蒙古兴安盟持续推进 [1] - 氢能兼具能源载体与工业原料双重属性,正成为传统能源转型的关键 [1] - 多家A股上市公司从技术创新、产业协同角度布局氢能产业 [1] 政策支持与资本动向 - 国家能源局2024年6月启动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推进全链条发展 [2] - 福建发布2025-2035年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长期规划 [2] - 武汉发布2025-2027年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2] - 中集安瑞科与江苏中纯氢能签署战略协议,推动绿氢制备与应用示范项目 [3] - 京城机电旗下天海氢能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引入投资者 [3] - 中国石化资本2024年6月和7月两次投资海德氢能 [3] 制氢技术与产能发展 - 2024年全国新建35个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新增年产能4.8万吨,同比增长62% [4] - 电解水制氢技术包括碱性、PEM、AEM和SOEC等多种路线并行发展 [4] - 隆基氢能研发团队超100人,年研发投入超5000万元,占营收20%,拥有177件专利 [4] - PEM制氢技术适用于离网制氢、制氢-加氢一体化等特定场景 [4] 储运与商业化挑战 - 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管道项目(乌兰察布至京津冀)内蒙古段获批 [5][6] - 液氢槽车运输成本8-10元/公斤,管道运输可大幅降低成本 [7] - 绿氢项目投资规模大,下游消纳不足,项目内部收益率普遍较低 [7] - 行业需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基础设施等方面协同突破 [7] 行业发展建议 - 上下游企业应针对特定用氢场景联动落地项目 [7] - 需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和技术创新协同推动产业化落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