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向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爆买!超1万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02 12:4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9月2日,南向资金净买入92.81亿港元,年度净买入额超1万亿港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最高 纪录。截至目前,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市场的金额接近4.7万亿港元,同样刷新了历史纪录。 在内地投资者加码买入的背景下,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的成交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受访人士表示,今年 以来,港股市场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流动性已有明显提升,对于估值与交易层面均有正向推动。未来 随着海外资金的重新回流,或将进一步带来推升效应。 年度净买入额突破万亿港元 今年以来,受益于估值修复、海外货币政策转向,以及国内刺激政策预期上升等因素,港股市场出现明 显回升。截至目前,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的年度涨幅均在20%以上。 在港股市场回暖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码净流入港股市场。9月2日,南向资金净买入92.81 亿港元,使得年度净买入额已超万亿港元关口,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拉长时间来看,2020年至2024年,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额分别为6721.25亿港元、4543.96亿港元、 3862.81亿港元、3188.42亿港元和8078 ...
爆买!超1万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02 12:48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9月2日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92.81亿港元 年度净买入额突破1万亿港元 创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最高纪录 [1][2][3] - 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金额接近4.7万亿港元 刷新历史纪录 [1][3] - 2020-2024年南向资金年度净买入额分别为6721.25亿港元、4543.96亿港元、3862.81亿港元、3188.42亿港元和8078.69亿港元 [3]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因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度涨幅均超20% 港股市场出现明显回升 [3][5] - 港股低估值和高股息特性形成吸引力 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较A股存在明显折价 部分个股股息率高于A股 [5][14] - 港股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小米集团、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明星股屡创新高 [5]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红利及港股IPO市场重启为市场注入活力 [6] 市场影响力变化 - 南向资金持有港股总市值达5.94万亿港元 占港股总市值比例超13% [8] - 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港股市场总成交额比例攀升至45%以上 较2024年的34.63%显著提升 [8] - 南向资金主攻方向为低估值高股息资产和高弹性科技资产 推动港股市场风格出现"A股化"趋势 [10] - 海外投资者通过借券做空机制仍对股价短期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南向资金暂无法参与卖空 [10] 资金流向趋势 - 8月出现多次大规模净流出 4日净流出180.92亿港元 13日净流出82.77亿港元 20日净流出146.82亿港元 28日净流出204.42亿港元 [12] - A股市场近期赚钱效应远超港股 上证指数创10年新高 导致资金更倾向集中配置A股 [14] - 南向资金后续净买入空间仍存 但流入速度可能放缓 港股高股息资产对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吸引力持续 [14]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92.80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02 10:13
9月2日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额1670.60亿港元,成交净买入92.80亿港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9月2日恒生指数下跌0.47%,南向资金合计买入成交881.70亿港元,卖出成 交788.90亿港元,合计成交额1670.60亿港元。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概况 买入成交额 (亿港元) 卖出成交额 (亿港元) 成交净买入 (亿港元) 港股通(深) 340.66 304.21 36.45 港股通(沪) 541.04 484.69 56.35 合计 881.70 788.90 92.80 具体看,港股通(沪)买入成交541.04亿港元,卖出成交484.69亿港元,合计成交额1025.73亿港元,成 交净买入56.35亿港元;港股通(深)买入成交340.66亿港元,卖出成交304.21亿港元,合计成交644.87 亿港元,成交净买入36.45亿港元。(数据宝)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机构称外资存在超预期回流可能,港股科技板块有望获外资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9-02 02:28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2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恒生科技指数低开低走[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持仓股中华虹半导体 舜宇光学科技 ASMPT跌幅居前 美的集团 地平线机器人 比亚迪股份涨幅居前[1]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22.05倍 处于发布以来23.92%分位点 即低于76%以上时间区间[2] 资金流向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909.4亿港元 逼近万亿港元大关[1] - 9月2日南向资金净流入超20亿港元[1] - 5月至7月末长线稳定型外资机构资金累计流入约677亿港元 短线灵活型外资机构资金流入约162亿港元[1] 外资配置偏好 - 港股外资偏好科技+金融板块 在科技互联网及大金融板块占比明显较高[2] - 2024年以来外资逆势流入部分科技+消费 5月以来一致流入科技板块[2] - 估值低位且基本面更优的港股科技板块有望继续获得外资青睐[2] 宏观环境与催化因素 - 美联储政策转向鸽派 美元或延续震荡偏弱格局[2] - 中美贸易关系趋稳为外资边际改善提供良好环境[2] - 阿里巴巴财报超预期推动恒生科技回归AI叙事[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与AI巨头财报超预期形成双重催化[2]
9月1日南向资金ETF成交额33.42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6:32
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 港股通(沪)(亿港元) 25.21 港股通(深)(亿港元) 8.21 港股通合计(亿港元) 33.42 今日(9月1日)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33.42亿港元,较前一日增加4.42亿港元,占南向资金 今日成交额的1.67%。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具体来看,港股通(沪)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25.21亿港元,港股通(深)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8.21 亿港元。(数据宝)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港股通9月1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6:00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指数9月1日单日上涨2.15%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2005.89亿港元 其中买入1062.66亿港元 卖出943.23亿港元 实现净买入119.42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62.83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56.5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以283.04亿港元成交额居首 中芯国际以106.07亿港元次之 美团-W以60.31亿港元位列第三 [1] - 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华虹半导体等8只股票同时上榜港股通(深)和港股通(沪)成交活跃股 [2] 资金净买入动向 - 净买入前三位个股为阿里巴巴-W(49.21亿港元)、腾讯控股(12.34亿港元)、比亚迪股份(8.09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阿里巴巴-W(7天累计108.96亿港元)和华虹半导体(5天累计10.86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3.21亿港元 美图公司获净买入1.19亿港元 [2] 资金净卖出动向 - 净卖出前三位个股为小米集团-W(10.35亿港元)、泡泡玛特(9.12亿港元)、美团-W(4.52亿港元) [1] - 快手-W遭净卖出3.38亿港元 晶泰控股遭净卖出0.81亿港元 [2] 个股价格波动 - 阿里巴巴-W股价单日大幅上涨18.50% [1][2] - 信达生物上涨8.83% 中芯国际上涨4.86% 小米集团-W上涨2.18% [1][2] - 美图公司股价下跌13.87% 比亚迪股份下跌5.24% 泡泡玛特下跌4.34% [2]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19.43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2:23
南向资金成交概况 - 9月1日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额达2005.89亿港元,成交净买入119.43亿港元 [1] - 恒生指数当日上涨2.15%,买入成交1062.66亿港元,卖出成交943.23亿港元 [1] 港股通(沪)交易数据 - 买入成交额621.45亿港元,卖出成交额564.86亿港元 [1] - 合计成交额1186.31亿港元,成交净买入56.59亿港元 [1] 港股通(深)交易数据 - 买入成交额441.21亿港元,卖出成交额378.37亿港元 [1] - 合计成交额819.58亿港元,成交净买入62.84亿港元 [1]
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100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9:01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9月1日,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100亿港元。 ...
进击的港股:恒指何以领跑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0:37
港股市场表现与估值分析 - 恒生指数年初至今涨幅超过20%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更为领先 [1] - 港股近期在25000点位上方震荡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洼地 与2021年高点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 - 科技、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等热门板块估值处于近五年偏低水平 [1] - 横向对比全球主流指数(标普、纳指、富时等) 港股估值仍具优势 [1] 流动性改善与外资回流 - 美联储重启降息推动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 提振风险资产表现 [2] - 中美利差收窄缓解港股流动性压力 外资回流概率大幅提升 [2] - 医疗医药、互联网、新消费等流动性敏感板块预期表现强劲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降息预期 成为港股持续走强的重要推动力 [2] 科技产业竞争力与制度创新 - 港股上市制度升级 推出"科企专线"为生物科技、硬科技公司提供上市指导 [2] - 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持续加大AI资本开支 [2] - 科技企业在软硬件产业端取得技术突破 持续受益于AI产业变革红利 [2] - 港股在创新药、科技赛道优势明显 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获得认可 [2][3] 南向资金流入与市场结构变化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流入超9000亿元人民币 大型科技股获持续加仓 [3] - 腾讯、美团、小米、快手等科技龙头成为南向资金重点配置标的 [3] - 内地高端制造、科技及创新药企业加速赴港上市 港股IPO市场表现火爆 [3] - 投资港股的基金产品规模扩大 为南下资金提供更多配置工具 [3]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100亿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7:55
来源:滚动播报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100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