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

搜索文档
产业拓链跨境并购上市公司描画出海新图谱
证券时报· 2025-07-10 18:30
出海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共有366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境外业务收入,占A股公司总数的68%,合计实现境外总收入9.5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58% [2] - 制造业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境外总收入6.39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75.42% [2] - A股千亿市值以上的上市公司中,有29家公司境外业务收入较2020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2] - 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较2020年分别增长87.95%和130.19% [2] 行业表现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三样"构筑了新的外贸增长极 [3] - 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江淮汽车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相比2020年增速均超600%,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跃升至39.7%、20.3%和56.73% [3] - 宁德时代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1103.36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14倍 [3] - 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由2020年的11.38%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47.48% [3] - 家电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达38.52% [3] 产业链与生态圈 - 产业链出海、生态圈出海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国企业出海的关键词 [4] -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从单一环节扩充至全链条,大幅提升了产品毛利率水平和出海效率 [4] - 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2025年上市公司在东南亚布局的产能将持续释放 [4] -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为其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 [4] -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槟城工厂落地,建成后锂电池隔膜年产能达20亿平方米 [4] 新兴市场布局 - 拉美跃升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新兴增长极 [5] - 比亚迪在巴西的工厂首车正式下线 [5] - 玲珑轮胎宣布投资87.1亿元在巴西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 [5] - 2024年三一重工在非洲地区收入增速达44.02% [5] - 传音控股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建立绝对优势 [5] 跨境并购与投资 - 2024年A股公司及其子公司披露的跨境并购共计216起,同比增长32.52% [5] - 2025年以来A股公司披露的跨境并购达91起 [5] - 爱美客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公司85%股权 [6] - 紫金矿业多次收购海外矿业资源 [6] - 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建设电池工厂 [6] - 欣旺达设立越南子公司,投资建设越南锂威消费类锂电池工厂项目 [6] - 恒瑞医药在全球设立了14个研发中心 [6] 资本市场动向 - 2025年已有超过50家A股公司宣告了赴港上市计划 [7] - 宁德时代H股IPO募资353亿港元,创年内全球之最 [7] - 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行业龙头已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7] 未来机遇 - 绿色出海: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在国外渗透率依然很低 [10] - 产能出海:企业立足当地需求,在目的地建厂,做当地的品牌 [10] - 基建和新基建领域:中国企业具有全套解决方案和供应链 [10]
嘉御资本卫哲:未来10年跨境电商将诞生超100个百亿市值出海品牌
搜狐财经· 2025-07-06 13:17
跨境电商与品牌出海 - 泡泡玛特的成功被视为出海的成功案例 [1] - 未来10年跨境电商领域预计将诞生至少100个百亿市值出海品牌 [1] -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潜力巨大 尤其应重点开拓欧美市场 [1] 国民品牌与下沉市场 - 消费市场正从"网红品牌"转向"国民品牌"时代 [3] - "国民品牌"需满足两个标准:一二线中产使用有面子 三四线小镇青年使用有里子 覆盖全国一半以上人口 [3] - 品牌下沉包括产品下沉(价性比大于性价比) 渠道下沉 管理下沉(打破行政区域 以区域密度优先) [3] 中国企业出海优势 - 三大核心优势:极致的中国式供应链 懂本地化的海归人才 成熟的互联网与AI能力 [3] - 国内市场竞争越激烈(红海) 海外市场机会越大(蓝海) [3] 逆势增长策略 - 全面拥抱数字化转型 [3] - 深挖下沉市场 渗透毛细血管级渠道 [3] - 大胆开拓国际市场 [3] - 重投研发 构建上游技术壁垒 [3] AI发展趋势 - AI基础建设技术瓶颈凸显 相关投资持续增加 [3] - AI应用呈现两极分化 行业+AI发展快于AI+行业 [3] - AI普及三阶段:用得上 用得好 用得起(关键在运力/存力/算力) [3] AI未来预测 - 未来3年AI与Agent技术普及可能导致手机App数量减少50% [4] - 10年内AI与Robotic技术结合或使人类每周工作时长缩短至4天以内 [4] - 20年左右AI与Healthcare融合有望让人类平均寿命突破100岁 [4]
“很多中国老板花100万雇人去中东试错,最后对方单飞”
凤凰网财经· 2025-07-05 14:01
新能源汽车出海中东 - 中东地区电动车销量较低 主要原因为充电桩不足 油价低廉(约4 9-5元/升) 以及营销力度不足 [3] - 迪拜中心区域充电桩稀缺 常出现十余辆特斯拉排队充电现象 基础设施短板制约普及 [4] - 混动车型更适合中东市场 兼具智能化与燃油使用优势 奇瑞捷途 长安 吉利等品牌中小型SUV较受欢迎 [4] 中东商业合作风险识别 - 王室及财团掌握核心资源 合资模式可提升商业效率 但需警惕虚假"王室代表" [5] - 身份验证三步骤 核查姓氏(如纳哈扬 马克图姆) 通过大使馆或本地人脉核实背景 考察资源调动能力(如私人飞机使用) [5][6] - 必须进行付费尽调 审查公司执照 商会注册证明 公证授权书等法律文件 可靠合作方会配合审查 [6] 中东市场隐性成功案例 - 部分中国企业低调经营获利 如深圳充电宝企业在阿联酋订单量大但无公开报道 单件利润达200元人民币 [7] - 行业存在信息屏蔽现象 企业避免公开成功经验以防市场快速红海化 [7] 人力资源管控挑战 - 开拓中东市场存在雇员单飞风险 常见于英语流利的留学背景员工 试错成本超百万/年 [8] - 解决方案为派遣核心团队并绑定股权利益 语言障碍可通过翻译解决 信任关系比语言能力更重要 [8]
海外建厂隐性成本易被忽略,配持枪保安、建食堂是当地刚需丨鲸犀百人谈Vol.39
雷峰网· 2025-07-04 11:07
中国企业出海发展历程 - 28年前海尔在菲律宾建立首家海外工厂,以产品实力打开海外市场[2] - 10年前海信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通过跨国并购加速美洲市场布局[2] - 7年前电商平台开启全球化建设,在海外建立物流枢纽和跨境仓库[2] - 三次出海浪潮反映中国企业从制造输出到资本运作再到电商扩张的演变[3] 供应链出海核心驱动力 - 地缘政治和关税影响成为企业选址关键因素,促使企业寻找政策稳定地区[7] - 近地交付需求显著提升,海信墨西哥工厂较中国直发节省大量运输时间[7] - 成本优势仍存,零部件本地组装较整机运输可提升单柜装载量160-200%[7] - 制造型企业优先考虑劳动力成本,东南亚工人月薪显著低于中国5000-7000元水平[8] - 研发型企业侧重技术资源聚集,如蔚来在硅谷设研发中心贴近特斯拉生态[9] 企业出海阶段与规模门槛 - 年销售额5亿是企业供应链出海的关键分水岭[10] - 5000万以下企业建议产品出海,5000万-5亿企业适合品牌出海[10] - 外贸业务占比10%-20%且团队成熟的企业更具备制造出海条件[10] 海外建厂环境变化 - 越南工厂从建厂到盈利耗时十年,后续采用合资模式缩短磨合期[11] - 劳动力成本飙升,越南工人月薪从200美元涨至难以招募的水平[12] - 墨西哥地价两年上涨60%,土地增值成为意外收益来源[13] - 中国品牌国际知名度提升,较早期更易获得市场认可[13] 选址策略与隐性成本 - 泰国、越南、墨西哥位列对中国企业友好度前三的建厂目的地[17] - 宏观选址需考虑市场潜力与政策环境,如日本老龄化制约建厂可行性[18] - 巴西/墨西哥工厂需配备持枪保安,员工食堂成为工会强制要求[20] - 低工资可能伴随低效率,孟加拉工人搬运效率仅为越南工人的1/3[21] 运营管理实践 - 自动化设备在海外可能降低效率,特斯拉曾用人工替换自动化产线提升产能[27] - 东盟国家适合中国管理者主导,埃及/巴西等文化差异大地区需本地化领导[28] - 泰国工厂通过多语言指示牌和技能培训提升效率,翻译更换率达3次/项目[29] 投资回报与风险控制 - 重资产行业回报周期通常5-7年,战略型项目可能超10年[30] - 合资模式可降低50%资本投入,但会削弱决策权和品牌转型空间[32] - 印度PLI产业政策实际优惠难以兑现,企业采用旧设备降低投资风险[33]
严林辉:中国老板花100多万雇人去中东试错,最后对方单飞,这种情况很多
凤凰网财经· 2025-07-04 08:09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 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 资源对接 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 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 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阿联酋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KEZAD GROUP中国区代表&复星创富风险合伙人严林辉出席论坛并与凤凰网财经就中国企业出海中东面临的挑战展开对谈 [1] 中国企业出海中东的挑战 - 中国企业家进军中东市场时存在普遍风险 高薪雇佣的开拓者可能利用企业资源试错后就单飞 [3] - 企业常雇佣有留学背景 英语流利的员工负责初期开拓 但中东市场机会多且启动资金门槛不高 雇员发现可行商机后可能选择自立门户 [3] - 企业前期投入巨大 如4万以上人民币月薪加各种报销 一年人力成本超百万 实际上是帮别人试错和开拓渠道 [3] - 建议派遣可信赖的核心人员负责开拓并给予股份以绑定利益 降低风险 [3] - 语言障碍可通过雇佣翻译解决 信任才是派遣人员开拓新市场的基础 [4]
严林辉:中东油价便宜、充电桩又不够多,混动车才是突破口
凤凰网财经· 2025-07-04 07:56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阿联酋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KEZAD GROUP中国区代表&复星创富风险合伙人严林辉出席论坛并参与对谈 [1][3] 新能源汽车出海中东现状 - 中东地区电动车销量不高,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薄弱(充电桩不足)、当地油价便宜(约4.9-5元人民币/升)、中国企业营销宣传力度不足 [3] - 迪拜中心区域充电桩数量有限,经常出现十几辆特斯拉排队等待充电的情况 [3] 中国车企在中东市场机会 - 混动车型被视为突破口,因其兼具智能化能力和燃油使用便利性 [4] - 国内新能源混动车品牌如奇瑞捷途Jetour、长安汽车、吉利等在中东较受欢迎 [4] - 受欢迎车型以中小型SUV为主 [4]
Peter Chen:想让品牌被世界接受,无需刻意强调原产国
凤凰网财经· 2025-07-04 01:26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 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 资源对接 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 由凤凰网主办 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 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中国企业海外品牌建设策略 - 用户更关注用户体验和服务而非品牌母公司背景 中国企业无需刻意强调中国属性 [3] - 主营业务具有强烈中国元素时可强调中国品牌 如中式餐饮 [3] - 希望品牌被广泛接受时应顺其自然 通过文化包装产品 让消费者自然体验 [3] - 比亚迪在东南亚的成功案例显示其被视为"全球的车"而非"中国的车" [3] 海外市场发展建议 - 企业应深度挖掘中国文化故事 以文化形式融入产品 [3] - 在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发展需注重本土化策略 [3]
出海速递 | 商务部:将加强对二手车出口工作指导/从3.5分钱到1000块:藏在深莞交界代工厂里的Labubu产业链真相
36氪· 2025-07-03 10:04
跨境电商与拉美市场 - TikTok正在拓展拉美市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需突破物流、支付、监管和文化壁垒以实现本地化增长 [2] 潮玩产业链与出海 - 东莞代工厂生产的Labubu潮玩产品以低成本生产(3.5分钱/张),最终以千元高价被全球潮玩爱好者抢购 [3] - 中国潮玩出海进入2.0阶段,行业面临内卷但策略趋于谨慎 [4] 储能行业与国际政策 - 美国储能公司Powin破产,凸显出海储能企业受政策变动影响,海辰储能300亿估值承压 [5] 金融科技与越南市场 - 越南政府发布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政策,为中资互金企业提供新牌照和贷款业务机遇 [6] 硬件创业与全球化 - 硬件创业公司Nothing以高端To C产品立足伦敦,估值达10亿美元,模式稀缺 [7][8] 二手车与电动汽车出口 - 商务部加强二手车出口指导,2024年2月启动全国二手车出口业务 [9] - 2025年前5个月深圳市电动汽车出口111.8亿元,同比增长16.7% [9] - 中国与阿联酋开通汽车物流新通道,首航装载近4000辆国产汽车,覆盖中东、地中海和非洲市场 [9] 国际合作与投资 - 印尼与沙特签署270亿美元合作协议,涵盖清洁能源、石化、医疗保健等领域 [10] - 阿里云未来一年投入超4亿元支持国际生态建设,合作覆盖欧美及亚太技术公司 [10] - 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西门子恢复对中国客户的技术支持 [10] 物流与市场拓展 - 卡塔尔物流企业GWC推出Flow Port解决方案,为中企进入沙特市场提供快速通道,2024年沙特港口货物处理量达3.2078亿吨(同比增长14.45%) [11] 医疗行业与印尼市场 - 印尼医疗参访项目聚焦市场机遇,帮助中企对接政府部门及合作伙伴 [13] 品牌全球化与英文传播 - KrASIA英文媒体服务覆盖东南亚商业人群,助力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16] 出海社群与资源整合 - 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吸引超17,000位出海人,提供跨境资讯和生态链接 [18]
事关中美,一场12次被掌声打断的对话
凤凰网财经· 2025-07-02 13:50
中美关系与全球化 - 中美之间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直接武装冲突对双方不可接受,两国更享受全球化红利而非霸权争夺 [2] - 美国担忧中国超越其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不会称霸,按购买力均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已达美国125%-130% [3] - 中国应坚持自由贸易,成为全球化旗手,美国若放弃自由贸易将自食其果 [3] 关税战与贸易策略 - 特朗普关税战言论误导美国民众,关税实际由美国消费者承担,美国财长回避此问题显示关税战必败 [4] - 中国需在关税战中取胜,否则改革开放成果可能丧失,应团结并坚持自由贸易立场 [4] 中国企业出海策略 - 中国企业出海需学习德国企业成功经验,包括抱团集聚与本地化适配,如江苏太仓400家德企案例 [4] - 出海企业需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如麻辣烫适配分餐制、蜜雪冰城了解当地需求,建议与当地华人合作 [5] - 当前中国企业出海仍处粗犷式经营阶段,缺乏系统调研,需借鉴成功案例经验 [4] 全球化与责任 - 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是做好自身事务,包括国内发展与出海业务,捍卫全球化与自由贸易 [6] - 中国已掌握自由贸易大旗,成为全球化赢家,需站稳脚跟并稳步前进 [6]
沙特ISPSC综合服务中心CEO:未来两到三年是中企进入沙特的最好时机,但挑战也很多
凤凰网财经· 2025-07-02 07:34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 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 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 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高端平台 [1] - 目标包括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中企进入沙特市场挑战 - 语言障碍: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 需翻译才能无障碍沟通 [3] - 文化差异:伊斯兰教国家 一天五次礼拜 斋月期间白天不营业 [3] - 行政效率:公司注册需60个工作日 缺乏集中政务服务大厅 [3] - 本地化难度:需适应期 政务服务系统依赖专业公司协助 [4] - 监管严格:海关和食药监局管控严 产品认证周期长 [4] 沙特市场发展现状 - 正在进行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等多领域改革 成为全球少有的蓝海市场 [3] - 基础建设和国家工业化进程迅猛 被称为"世界最大建筑工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