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

搜索文档
‘OUT OF CONTROL': Thi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s to inflation, economist explains
Youtube· 2025-09-20 04:30
Moments ago, the newest member to the Federal Reserves Board of Governor, Steven Myron, telling her own Larry Cuddlo, while he's not on board with the slim rate cut. Look, you know, my view is that there's a number of disinflationary forces in the in the works that are, I would say, uh, you know, sort of that are coming into play that will be bringing inflation down in the near term. For example, uh, lower immigration.My view is that the supply of housing adjusts only very sluggishly. And if you throw milli ...
历史性突破,黄金站上3730美元盎司,全球资产大洗牌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9-19 18:51
2025:当黄金比比特币更疯狂,一场无声的资产革命 通货膨胀,则是驱动金价上涨的另一重要引擎。在全球货币超发、物价飞涨的大背景下,黄金被视为对抗货币贬值的有力武器。2025年的美国经济,呈现出 一种奇特的"冰与火之歌"景象:制造业持续萎缩,已连续六个月呈现颓势,而服务业却一枝独秀,保持着扩张的势头。这种结构性的失衡,为经济前景埋下 了隐忧。虽然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经济扩张的背后,暗藏着滞胀的风险。 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各国央行对黄金的疯狂扫货。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央行的净购金量高达1136吨,创下历史第二高位。而在2025年第 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的前三大买家分别是中国、波兰和土耳其,它们的购金总量合计占比超过50%,这无疑为黄金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拥有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人民币定价的黄金市场,但全球金价的定价权仍然掌握在美元手中。伦敦黄金市场和美国COMEX黄金期货 等主要市场,均采用美元计价。这意味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成为了影响金价最为关键的变量。 2025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经历了显著的转向。特朗普自上任之初,便对美联储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对时 ...
日本央行9月维持利率不变
搜狐财经· 2025-09-19 14:12
9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将利率水平维持在当前的0.5%不变。这与市场的预期相符。 正如先前文章中所阐述的,笔者认为,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是在配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 刚刚结束的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重新启动降息进程,未来可能还会有一系列的降息措施。在 这样的背景下,叠加当前日本经济的通货膨胀处于相对高位,笔者认为日本央行在不久的将来会谨慎的 上调利率水平。 如果是这样,那么日元在美元贬值的同时会进一步升值,日元的避险功能也会更加凸显。然而,这最终 会使日本经济面临很大的负面压力,日本经济很难走出低增长乃至负增长的低迷状态。 JerryZang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市 场的准确信息,请以相关官方公告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同日公布的日本8月核心CPI年率从前值3.1%降至2.7%,日本8月全国CPI年率也从前值3.1%降至2.7%, 日本8月全国CPI月率则与前值0.2%持平。 日本最新的8月CPI数据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处于相对高位。另外,在本月的日本央行的会议上,对于 最新的货币政策有两位委员认为应该加息。这使得市场对于 ...
靴子落地!美联储宣布降息25基点,利率直降至4.0%-4.25%,暗示今年或再降两次【附中国外汇行业市场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19 08:05
(图片来源:摄图网)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 基点,降至4.00%至4.25%之间。这是美联储2025年的首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的再次降息。美 联储暗示今年还将再降息两次。 美联储降息通常会导致美元走弱,人民币相对美元则有望升值,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可能加大,但 整体仍将保持稳定,快速升值或大幅贬值的风险都不大。 人民币外汇储备规模及占比稳步增长 人民币作为全球外汇储备货币的规模及占比稳步增加。截至目前已有70多家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我国银行间 债券市场,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央 行和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规模为2875亿美元,占比2.5%,与2016年加入SDR时相比提高1.4个百分点。 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会后声明中指出,近期指标显示美国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 缓,就业增长放缓,通胀率有所上升。基于风险平衡的变化,委员会决定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 布会上进一步强调,就业市场的疲软是此次降息的主要考虑因素,降低利率旨在帮助 ...
How Low Can Interest Rates Go? The Fed's Balancing Act in an Unusual Economy
Youtube· 2025-09-18 19:49
A change in priorities prompted the Federal Reserve to cut interest 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25. Fed chair Jerome Pal says a softening job market is carrying more risk than stubborn inflation. The Fed trimmed a quarter percentage point as expected and signal more cuts are on their way.Joining me to discuss these developments is Preston Caldwell. He is a senior US economist for Morning Star Investment Management. Thank you for being here Preston.Hey, thanks for having me. Now, the Fed chair described th ...
报告称美国消费者正感受到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压力
商务部网站· 2025-09-18 16:42
路透社9月16日报道,美国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Fair Isaac Corporation(FICO)表 示,由于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影响了消费者的负担能力,并导致借款人财务紧张,一 些美国消费者的压力迹象正在增加。全国整体FICO评分略有下降,约下降了2个百分 点。2021年,约有38.1%的人口得分在600至749分之间;而到2025年,只有33.8%的人 口得分处于这一中等水平。美国的Z世代成年人(目前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人)的分数 下降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贷款压力。FICO发布的报告称,今年学生贷款拖欠 率创历史新高,在2100万名客户中,超过10%的学生贷款到期未还。FICO指出,总体 而言,许多消费者的信用状况依然良好,平均信用评分仍接近历史高位。然而,平均 FICO评分是信用健康状况的滞后指标,未来的平均信用评分肯定存在诸多风险。 (原标题:报告称美国消费者正感受到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压力) ...
Tariff ‘drag’ will slow GDP growth to 1.6% this year: Conference Board
Yahoo Finance· 2025-09-18 15:55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CFO Dive. To receive daily news and insights, subscribe to our free daily CFO Dive newsletter. Dive Brief: The highest tariffs since the 1930s pose a heavy drag on the economy and will slow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rowth to 1.6% this year, the Conference Board said Thursday, noting that its Leading Economic Index fell more in August than any month since April. Import taxes undermined economic growth beginning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and will persist as an im ...
FOMC Shifts Focus to Labor, Rate Cuts to Continue Without Fed in "Lockstep"
Youtube· 2025-09-18 14:45
美联储利率决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降息并预计今年内还将有两次降息 但经济预测显示增长强于预期且失业率低于6月预测 体现政策立场与经济基本面的矛盾 [3][4]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显著波动 从决策公布后的下跌转为新闻发布会期间的急剧反弹 当前水平位于412-413基点 反映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反应 [1][2][5] 债券市场展望与风险因素 - 长期债券收益率可能保持稳定或小幅上升 尽管存在降息预期 但财政预算担忧和通胀风险可能使投资者要求更高收益率补偿 [7][8][9] - 通胀水平仍处于高位但未重新加速 劳动力市场放缓风险可能大于通胀上行风险 这促使美联储采取风险管理导向的降息策略而非激进宽松 [4][5][10] 货币政策路径预期 - 利率削减幅度将取决于后续经济数据 但预计不会出现持续大幅降息周期 货币政策路径可能较为平缓 [3][8][11] - 短期利率下降但长期收益率可能保持韧性 因投资者需防范实际收益率被通胀侵蚀的风险 国内外投资者可能要求长期债券提供更高溢价 [10][11]
历史的镜鉴:日本150年财政四部曲
2025-09-18 14:41
**日本150年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历史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涉及重工业(钢铁 机械)[9] 银行业[2] 出口导向型产业(金属 机械 化学品)[11] 房地产[27][33] * 公司涉及国营企业(后被出售给民企)[2] 民营企业(在松方财政时期得到扶持)[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政政策演变与宏观经济影响** * 明治维新初期(1868-1890年)通过发行纸币和借债筹资推动产业发展 但引发通货膨胀[1][2] 随后松方财政通过回收旧币 统一货币发行 增税和出售国企控制通胀并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但贸易逆差依然存在[1][2][4] * 1890-1910年财政政策转向支持军事扩张 通过甲午战争获取2.3亿两白银(约3亿日元 相当于日本三年财政收入)的赔款 用于基础设施和重工业发展 伴随企业勃兴[1][5][9] * 一战期间(1914-1918年)经济景气 出口金属 机械和化学品成为顺差国 但战后迅速陷入萧条并转为逆差 政党政策分歧导致政治理困难和经济萧条[1][11] * 二战后受美国制约财政紧缩 几乎不发国债 70年代石油危机后开始加杠杆 经济表现优异 80年代全球供给侧改革下略微降杠杆 泡沫破裂后再次加杠杆 目前杠杆率已超二战水平[1][6] * 9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持续降息至零利率并实施量化宽松(QE) 安倍政府推行QQE 引入负利率和收益率曲线控制(YCC) 缓解金融体系不良债权但导致工资停滞 投资效益下降及失业率上升[1][28] **战争与外部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 战争是推动日本财税改革和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甲午战争赔款极大促进经济发展[9][10] 战时迫使政府实施所得税制(二战期间最高税率达70%) 财税体系从地租为主转向消费税和所得税为主[10] * 二战期间军费支出占正常财政支出近100% 资源高度集中于军事用途[16] 战后美国态度转变 通过道奇方针(保持综合预算平衡 不允许发债)扶持日本经济 朝鲜战争期间通过提供军火物资获得资金支持 至1955年经济指标恢复至战前水平[20] * 日本作为外向型经济体 经济增长依赖外部因素和财政支持 易受外部冲击(如亚洲金融危机 美国互联网泡沫)影响[31][37] 中国加入WTO后对其出口份额产生竞争压力[31] **应对危机与结构性问题** * 应对地产危机采取去杠杆措施 包括桥本改革时期紧缩政策(提高消费税 削减公务员 约束赤字率) 小泉内阁时期零利率和QE 限制地方举债 降低居民和企业杠杆率 为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安倍内阁时期通过宽松政策实现股市反转[3][29][30][33] * 人口增速放缓及老龄化严重(2010年左右人口增速转负)加剧劳动力短缺和社会福利支出压力 对长期经济增长构成挑战[31][35] * 错过IT革命主因美国70-80年代制裁及自身地产危机处理不当 制度缺陷(主银行制 间接融资为主)也限制其抓住技术创新机会[31][34] * 去杠杆过程困难 日本历史上三次成功去杠杆:一战后通过财富积累 二战后通过恶性通胀(通胀率翻约98倍)和财产税(最高比例90%)及美国扶持 八九十年代泡沫破灭后通过通胀[17][18][39] **财政与税收结构特点** * 日本是中央集权型国家 地方杠杆率较低 骨子里偏向大财政(仅在甲午战争前 二战后及全球改革阶段实行小财政) 二战前实行战争财政推动近代工业化[32] * 税收结构从间接税转向直接税 再到消费税改革后间接税提高 但整体仍以直接税为主[3][32] 中国则以间接税为主 缺少财产税和房产税等直接税种[36] * 加杠杆核心目的是提升经济增速 需确保经济增速高于利率水平才能保持健康[40] 加大财政投入应对危机效果因阶段而异 效果好可顺利去杠杆 否则化债过程麻烦[41] **其他重要内容** * 50年代至70年代高速增长期(GDP增速10%-15%)特点:大规模设备投资 私人消费增加 婴儿潮和城市化加快 消费革命 美国技术扶持 出口结构出现产业优势(汽车 机械 精密仪器) 政府实施减税和基建投资并布局福利体系[21] * 滞胀期间(70-80年代)各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加息应对通胀 美国货币与财政政策同步 日本则反复调整货币政策但财政政策始终偏宽松 德国紧缩货币宽松财政 80年代初期各国普遍进行供给侧改革和税制改革(如降低个税税率)[25] * 广场协议后日本扩大内需(以住房市场为重点)导致地产泡沫形成 最终泡沫破裂[27] 90年代后货币政策演变:90-95年降息(政策利率从6%降至0.5% 年均降幅超100基点) 98年零利率 01-03年小泉推行QE 08年后再实施QE 10年购买ETF 12年安倍推行QQE 负利率和YCC[28] * 高桥财政在全球大萧条期间采用凯恩斯主义需求侧管理(脱离金本位 降低汇率 刺激出口 赤字财政)推动经济复苏 但因军费支出要求被刺杀[15] 紧缩性政策和加税在经济衰退时期效果不佳 曾导致日本20年代长达十年萧条[13][14]
英国央行:维持4%的基准利率不变
金融时报· 2025-09-18 13:42
利率决议 -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以7票赞成2票反对维持利率在4%不变 符合市场预期[1] - 两名委员投票支持降息25个基点至3.75%[1] - 相比8月货币政策会议 内部分歧有所减小 8月通过两轮投票以微弱优势决定降息25个基点 为2024年8月以来第5次降息[1] 货币政策立场 - 货币政策委员会以实现2%通胀目标为政策制定核心 并采取中期前瞻性方式确定货币政策立场[1] - 委员会致力于消除现存或新出现的持续通胀压力 使通胀率可持续回归2%目标水平[1] - 货币政策并非预设路径 未来降息时机和速度取决于通胀下降程度[2] 通胀状况 - 英国8月CPI同比上涨3.8% 显著高于2%目标水平[2] - 预计9月通胀会略有上升 之后将向2%目标回落[2] - 高通胀是英国央行谨慎对待降息的重要原因[2] 量化紧缩政策 - 货币政策委员会以7票赞成2票反对决定将量化紧缩步伐从1000亿英镑放缓至700亿英镑[2] - 调整后的量化紧缩政策将在未来12个月内实施[2] 行长表态与机构预测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表示在通货膨胀面前英国尚未脱离困境 利率削减必须逐步且谨慎地进行[3] - 道明证券预计英国央行将在11月降息25个基点[4] -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指出英国央行今年进一步降息取决于11月秋季预算案结果 若预算案拖累经济增长前景可能促使央行迅速应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