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速递 | 国轩高科液冷储能系统获欧盟合规认证
高工锂电· 2025-07-17 10:21
电池 - 国轩高科5MWh液冷储能系统Gotion Grid获得欧盟电池法规合规认证证书 并依托德国哥廷根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量产 [1][2] 材料 - 藏格矿业全资子公司藏格锂业因违规开采锂资源被责令停产 公司回应称系采矿证问题 补办手续即可恢复 [3][4] - 力拓二季度锂产量降至1.2万吨碳酸锂当量 较一季度1.7万吨下降29% 主因4月运输问题和5月降雪停电 [5][6] - 格林美计划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下属公司QINGMEI增资扩股 以提升全球竞争力并加速进入欧美市场 [7][8][9] 设备 - 华自科技锂电业务增速明显 去年12月以来新增订单近十亿元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等头部厂商 [10][11] - 公司子公司精实机电正在研发全固态电池高压夹具样机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产出 [10][11] 海外 - SK On与EcoPro Innovation签署氢氧化锂供应合同 计划年底前采购最多6000吨韩国产氢氧化锂 可满足约10万辆电动车需求 [12][13] - 通用汽车与Redwood Materials签署备忘录 计划加速部署储能系统 将使用新型电池和二手电动车电池组 [14][15]
四川今年已披露的最大融资诞生!通威旗下永祥股份逆势吸金49亿
搜狐财经· 2025-07-14 11:37
战略增资与估值 - 通威股份子公司永祥股份完成49.16亿元战略增资,吸引11家投资机构参与,其中包括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国资背景机构 [1] - 永祥股份投前估值达270亿元,投后估值超过300亿元 [1][5] - 增资完成后,通威股份持股比例稀释至84.60%,仍保持控股权,新投资者合计持股15.40% [1] - 此次增资规模较原计划100亿元缩水一半,但仍刷新2025年四川省内最大单笔私募股权融资金额纪录 [5] 资金用途与股权结构 - 融资资金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等金融机构负债,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6] - 增资后主要股东包括: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3.1333%)、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5067%)、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1.5667%)等 [7][8] - 战略投资者享有5年内由通威股份或其指定方回购股份的退出权利,可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可转债或现金方式实现 [8] 公司经营与行业地位 - 永祥股份2023年实现营收450.30亿元,净利润151.79亿元,但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近10亿元 [9] - 公司拥有四川乐山、内蒙古包头、云南保山、四川广元四大生产基地,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 [8] - 自2021年以来,永祥股份多年蝉联全球高纯晶硅市占率及出货量第一 [8] 公司背景与管理层 - 永祥股份为通威股份核心子公司,通威股份市值超900亿元,业务涵盖饲料、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 [9] - 公司由刘汉元创立,现由其女刘舒琪掌舵,刘舒琪生于1989年,英国伦敦女王玛丽大学毕业,曾任通威集团监事等职 [9]
莱尔科技: 关于股东股权转让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4 16:34
股权转让核心信息 - 控股股东特耐尔拟向世运电路协议转让7,759,000股(占总股本5%),转让价19.74元/股,总金额153,162,660元 [1][2] - 转让后特耐尔持股比例从51.55%降至46.55%,世运电路持股比例从0%升至5% [1][2] - 交易不涉及控制权变更,实际控制人伍仲乾持股不变 [2][8] 交易背景与战略合作 - 世运电路为汽车电子PCB龙头,客户包括特斯拉、宝马等车企,并切入AI服务器、eVTOL等新兴领域 [4][5] - 双方将在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低空飞行等六大领域协同: - **客户资源**:共享特斯拉、吉利等车企及锂电厂资源,联合开发智能座舱/ADAS材料 [4][6] - **技术研发**:推进"膜+FFC+PCB"组合方案,合作开发高频热熔胶膜等新材料 [5][13] - **供应链**:协同采购铜材/胶膜基材以降低成本 [7][14] - **产业并购**:共同投资高成长性标的完善产业链 [15] 交易条款与程序 - 付款分三期:10%定金(15,316,266元)、40%交割前款(61,265,064元)、50%过户尾款(76,581,330元) [10][11] - 世运电路获提名1名董事席位,且15个月内禁售受让股份 [12][13] - 需上交所合规确认及中登公司过户登记 [2][8] 业务协同具体领域 - **汽车电子**:世运电路提供PCB,公司供应功能胶膜/FFC,覆盖安全气囊、ADAS等场景 [4] - **新能源电池**:公司涂碳箔业务已切入主流锂电厂,世运电路导入动力电池PCB [5] - **新兴领域**:联合开发AI服务器高频膜材、eVTOL屏蔽材料及人形机器人专用膜 [5][6] 财务与市场影响 - 世运电路2024年营收50.22亿元,净利润6.75亿元,全球化销售网络将助力公司海外拓展 [9][14] - 双方计划通过联合品牌推广构建全球化销售体系,优化渠道布局 [14]
山东出台20条举措稳外资 支持优质外资长期投资省内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07:10
政策框架与核心措施 - 山东省推出《2025年稳外资行动实施方案》,包含四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重点鼓励外资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及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 [1] - 方案结合国家稳外资框架与山东特色,提出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并争取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1] - 支持外资医药企业开展生物制品分段生产,允许境外已上市细胞和基因治疗药品在山东进行临床试验,并实施"三通道"审批加速药品生产转移 [1] 外资投资促进与产业聚焦 - 抢抓新版《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机遇,组织上市公司与境外基金对接,优化外汇服务及税收协定待遇宣传 [2] - 重点支持现代海洋、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领域外资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推动技术转化落地 [2] - 针对欧洲、新加坡、日韩、中国香港等主要投资来源地,利用国家级平台实施精准招商 [2] 开放平台与项目支持 - 实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与外资监测,推动综保区发展"保税+"新业态 [2] - 建立重大外资项目调度机制,对年内拟到资过亿美元项目库全程跟踪服务 [3] - 深化"商务+金融"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等领域外资企业的融资支持 [3]
阅文独家战略投资毛绒潮玩品牌“超级元气工厂”
快讯· 2025-07-02 01:04
投资交易 - 阅文集团作为唯一外部投资方获得"超级元气工厂"10%股权 [1] - 该交易是国内毛绒玩具行业首例获得主流投资机构公开募资的案例 [1] 公司背景 - "超级元气工厂"品牌所属母公司为杭州乐橙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1] - 公司前身为毛绒玩具供应链企业 拥有自建工厂 [1] - 长期为国际赛事 全球IP和国内头部品牌提供毛绒产品解决方案 [1] 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著名毛绒潮玩品牌 [1] - 属于毛绒玩具垂直行业 [1]
星巴克中国或售少数股权引关注 ,高瓴、凯雷被曝参与竞逐
观察者网· 2025-06-23 11:02
2025年6月23日,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私募股权巨头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近日参与了星巴克 中国区的反向管理层路演,此次路演吸引了包括凯雷投资、信宸资本在内的多家国际投资机构参与,交 易估值约为50亿至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亿至430亿元),由高盛担任独家财务顾问。交易预计将持 续至2026年,目前具体交易结构尚未敲定。 这被普遍解读为高瓴资本对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信号。不过,高瓴资本内部人士在回 应媒体时表示,不予置评。星巴克方面对此传闻亦保持谨慎态度,尚未对观察者网的求证予以回应。 星巴克作为全球咖啡巨头,在中国市场已深耕多年,建立了庞大的门店网络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 然而,近年来,面对国内新消费品牌的崛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和机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7758家,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但 市场份额已大幅下滑。 可查数据显示,在2023年前9个月瑞幸咖啡以19.5%的市场份额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咖啡行业市占率 第一的连锁咖啡品牌。从门店数量来看,瑞幸咖啡的门店数量也远超星巴克,截至202 ...
重磅!蔚来拆分芯片!安徽神玑技术公司成立!
是说芯语· 2025-06-20 03:14
公司芯片业务独立拆分 - 公司计划将芯片相关业务整合为独立项目实体并引入战略投资者,已完成工商登记,新公司名为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注册地址与公司中国总部一致,法定代表人为白剑,经营范围涵盖芯片设计、销售及软件开发等 [1] - 公司芯片业务独立拆分后将承接其他车厂订单,表明其意图拓展外部市场 [2] 芯片研发进展与产品 - 公司自研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基于5nm车规工艺制造,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32核CPU,集成高性能ISP和自研NPU,已量产上车 [2] - 公司2021年启动芯片自研,已推出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和"神玑NX9031",后者性能优于行业通用芯片并可降本 [4] 战略投资者引入计划 - 公司正讨论为芯片自研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股权结构可能包括外部资金或员工持股平台 [3] - 引入战投或为公司注入资金加速技术迭代,同时保持对芯片业务的控制权 [4] 业务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创始人李斌公开表示芯片和操作系统对全行业开放,意图在更广阔市场发挥影响力 [2] - 芯片业务独立拆分和引入战投可能助力公司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缓解亏损压力 [4]
广联航空拟转让成都航新10%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 扩大航空航天市场份额
证券日报网· 2025-06-19 12:49
股权转让交易 - 广联航空拟转让控股子公司成都航新10%股权给四家战略投资者,包括天津融和(2.50%)、浦东智能基金(1.25%)、毅达鑫海(2.50%)和成都毅达(3.75%),交易总价为4000万元 [1] - 交易完成后,广联航空持有成都航新股权比例从60.10%降至50.10%,仍保持控股地位 [1] 战略投资者引入目的 - 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助于拓展资本运作渠道,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业务扩张与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2] - 通过整合投资方的产业资源与行业经验,优化战略布局,精准把握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领域的市场动态与技术趋势 [2] - 战略投资者可能带来丰富的行业资源、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有利于加速行业布局和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2] 公司业务布局 - 广联航空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参与多个国家大型飞机研制项目,为军用飞机、航空发动机、航天器等提供配套产品 [2] - 公司积极开拓航空发动机工装领域,构建覆盖航空与航发领域的完整业务链条,深度参与国家重点航空发动机型号的工装研制 [3] - 以全产业链思维布局无人机业务,具备从工艺装备研发到整机平台制造的全链条制造体系 [3] 交易战略意义 - 补充资金,获取航空装备和智能制造领域的生态资源,借助战投市场洞察力加入产业生态如国产大飞机和低空经济 [4] - 实现技术互补和产能提速,未来可能向民用领域转化,加速生产线建设和产能爬坡 [4] - 开拓低空经济新领域如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和军工贸易订单 [4] - 通过战略投资者资源网络扩大航空航天领域市场份额,增强综合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4]
广联航空控股子公司成都航新拟引入战投 增强航空零部件研发与制造能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13:57
股权转让交易 - 公司拟转让成都航新10%股权,交易总价为4000万元,其中2.5%转让给天津融和,1.25%转让给浦东智能基金,2.5%转让给毅达鑫海,3.75%转让给成都毅达基金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成都航新股权从60.1%降至50.1%,仍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成都航新2024年营收1.65亿元,净利润2487.57万元,2025年1-3月营收5336.02万元,净利润883.95万元 [1] 战略投资者引入目的 - 通过引入天津融和、浦东智能基金等战略投资者,拓展资本运作渠道,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支持业务扩张与技术研发 [2] - 整合投资方产业资源与行业经验,优化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领域战略布局,精准把握市场动态与技术趋势 [2] - 战略投资者赋能将增强成都航新研发与制造能力,扩大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市场份额,形成资源互补 [2] 成都航新业务概况 - 成都航新成立于2015年,主营航空零部件制造、智能工装设计与制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公司具备较强研发、设计、制造、服务能力,精准对接客户订单需求,提升金属零部件、航空工装等产品快速研制能力 [1][3] - 智能生产线和精益生产单元产能资源充分释放,保障客户批产任务交付,2025年生产经营较上年有所恢复 [3] 公司主营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制造,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领域,包括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与无人机 [2] - 复合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和部段加工制造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2] - 参与C919大型客机零部件、成型工装供应,C929货舱门等零部件及中机身壁板组件装配生产线供应,设计制造AG600总装配生产线 [3] - 为多种型号军用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天器及无人机研制配套产品 [3]
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德方创域再度引入战投 投后估值为21.9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0 03:53
公司融资动态 - 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德方创域引入国信资本、成都产投、芯云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合计增资1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435.57万元,取得4.55%股权,投后估值21.97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德方创域注册资本由9131.89万元增至9567.46万元,德方纳米持股比例降至42.84%但仍保持控制权 [1] - 2025年内德方创域已发布三则增资公告:1月投后估值19.47亿元,3月增资1.5亿元投后估值20.97亿元,6月最新估值21.97亿元 [2] 战略投资者背景 - 国信资本为深圳市国资委下属公司,成都产投为成都市国资委下属企业,芯云基金具有四川国资背景 [1] 业务发展情况 - 德方创域主营补锂增强剂业务,产品可提升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且不增加瓦时成本 [2] - 截至2024年末已建成5000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 [2] - 补锂增强剂是固态/半固态电池重要材料,在部分客户中已实际应用,固态电池体系添加比例高于液态电池 [3]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537.86万元,2024年营收5019.43万元(同比增长226%),2025年1-4月营收1334.6万元 [3] - 2023年净亏损1.7亿元,2024年净亏损1.31亿元(收窄23%),2025年1-4月净亏损4451.64万元 [3] 市场表现 - 2024年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0%,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3] - 2024年多个定点项目产品陆续发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