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培养
icon
搜索文档
大唐印尼金光公司首获“亚洲最佳雇主企业”贡献大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4 03:23
公司荣誉与成就 - 大唐印尼金光公司首次荣获亚太权威人力资源机构评选的"亚洲最佳雇主企业"贡献大奖 [1] - 该公司此前已获得2024年印尼"人力资源管理卓越贡献奖" [1] 人才发展战略 - 公司构建"校企合作+成长体系+评优激励+情感关怀"四位一体机制,累计培养本土技术人才超420人,带动就业超1500人次 [4] - 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理工学院、哈鲁奥莱奥大学等高校合作,定制化培养84名工程师与40名技术骨干 [4] - 公司95%的员工为印尼籍,40余人晋升至中高层管理岗位,200人因"人才溢出效应"进入其他企业 [4] 社会责任与民生项目 - 推进"小微经济扶持""生态大棚""STEAM教育计划"等民生项目,覆盖教育、环保、医疗等领域,造福数百名当地居民 [5] - 开展"友谊之桥"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包括节庆互动、联合观影、职工运动会和安全漫画比赛等 [5] - 通过轮岗交流、赴华培训等方式增强属地员工的归属感与发展空间 [5] 企业文化与活动 - 组织中印尼籍职工及家属观影《哪吒2》 [3] - 以中印尼建交75周年为契机,深化文化融合,构建共建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 [5]
浙江理工大学发布本科招生计划
杭州日报· 2025-06-23 02:05
学校发展策略 - 校长提出"45度蓄势待发"理念,倡导平衡发展而非极端内卷或躺平 [2] - 学校近年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第五轮学科评估突破、获国家级科研教学奖项、入选省"双一流196工程" [2] - 形成"三校区一中心"新格局,发展为多学科协调的省重点高校 [3] 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 - 纺织学科与工程学科位居全国头部,自主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 [3] - 以纺织为核心延伸至机械、材料、服装、设计等领域,专业特色鲜明 [3] - 累计获18项国家科技大奖,为千余家企业解决数千项技术难题 [3] - ESI全球排名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位居前2‰,植物学与动物学等进入前1% [7] 招生与培养计划 - 2025年招生4800人(同比增100人),浙江省内普高计划增230余人,艺术类省内增120人 [6] - 启新卓越实验班扩招至60人(同比增40人),含4个创新班,由院士及国家级人才团队领衔 [6] - 提供6次转专业机会,文理科可互转,艺术类及中外合作专业除外 [8] 就业与升学表现 - 近3年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6%,就业企业包括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知名公司 [9] - 深造率约37%,国内升学中近半数进入"双一流"高校及中科院等机构 [9] 创新创业教育 - 培养大量创新型企业家,如宇树科技创始人曾获学校"新苗计划"资助 [4] - 建立"三创"培养体系,竞赛、科研等成果可兑换学分,全专业覆盖省级竞赛 [4]
长飞光纤:在长飞,还有所大学!
长江日报· 2025-06-20 02:04
科技创新与人才战略 - 公司强调科技创新依赖持续投入和人才培养,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投入研发且不设上限[1] - 累计申请专利3300余件,已授权专利1900余项[1] - 设立长飞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平台,构建内生能力成长体系,重点培养卓越工程师[1] 人才储备与成果 - 公司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超10人,技术拔尖人才超50人[3] - 武汉科教资源为公司提供强大支持,牵头组建的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汇聚400余位顶尖人才[3] - 实验室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多模光纤解决800G短距传输瓶颈、万瓦级激光传输技术开拓工业新场景、超细径传像光纤推动医疗高清成像[3] 行业地位与成就 - 公司在下一代新型光纤领域国内领先并进入全球第一方阵,唯一自主掌握三种主流光纤预制棒技术且产业化水平全球最高[3] - 2016年起连续9年蝉联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市场份额全球第一[3] - 技术成果助力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3]
吉利李书福不光投资宇树科技,还与王兴兴来了一场跨界对话
搜狐财经· 2025-06-20 01:50
公司动态 -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投前估值超过100亿元,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老股东跟投 [2] - 吉利资本投资宇树科技,代表李书福对90后创业者王兴兴的认可和看好 [2] - 宇树科技注册资本从288.9031万元变更为36401.7906万元 [3] - 宇树科技投资人变更,包括苏州光越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等新投资人加入 [3] - 宇树科技营业期限从2036-08-25变更为长期 [3] 行业观点 - 王兴兴认为AI和机器人是下一个能改变整个生产力结构的新事物,类似电和蒸汽机 [3] - 李书福认为AI代表革命性新时代的到来,将重塑人类产业、发展和生活秩序 [4] - 王兴兴表示AI发展让学习方向、产品选择和未来发展路线变得更加重要 [3] - 王兴兴希望未来能让机器人解放生产力 [4] - 吉利是全球率先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车企 [4] 人才培养 - 王兴兴将人才分为三类:顶尖人才、优秀人才和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人才 [4][5] - 王兴兴强调人才要"认真答题,不要偏题" [5] - 吉利拥有自主办学经验,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5] - 李书福表示几乎所有造车新势力都从吉利挖人 [5] - 吉利的人才理念是"人人是人才、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人人可成才" [5] - 李书福强调员工职业精神和相互学习的重要性 [5] 公司发展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走红后迎来高光时刻,跻身"杭州六小龙"行列 [3] - 宇树科技成为具身智能行业研究、学习、合作的典范 [3] - 宇树科技参加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 [3]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李书福对话王兴兴:AI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才?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2:46
两代浙商对话与宇树科技融资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首次同框,围绕"AI时代的人才培养"展开对话 [1] -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交割,由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吉利资本共同领投,老股东跟投 [1] 创业历程与行业选择 - 王兴兴创业核心驱动力为兴趣与梦想,受宁波创业氛围影响,2016年创立宇树科技 [2] - 2013-2015年研读期间独立开发全球首款外转子无刷电机驱动四足机器人XDog,获上海机器人设计比赛二等奖及8万元奖金 [2] - XDog测试视频获国内外媒体报道后,王兴兴获天使轮融资并成立公司 [2] 人才培养理念 - 王兴兴强调学生需结合兴趣与社会需求规划职业方向,保持开放学习心态 [3] - 李书福提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吉利推行"千人千面"培养模式,反对标准化教育 [4] - 吉利投入大量资源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路径,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4] AI与机器人行业展望 - 王兴兴认为AI与机器人将重构生产力结构,公司目标是通过技术进步解放人力 [5] - 李书福指出AI将重塑产业和社会秩序,人类需调整教育模式应对智能时代挑战 [6] 企业人才分类标准 - 王兴兴将人才分为三类:顶尖人才(独立管理项目)、优秀人才(执行框架)、基础人才(按要求执行) [7] - 吉利倡导"人人是人才"理念,强调职业精神与团队协作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7]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从4000亩生态校园到“复旦联培”:河西学院锻造丝绸之路教育明珠
央视网· 2025-06-19 09:33
学校概况 - 河西学院是甘肃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 是教育部确定由复旦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并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高校[2] -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 校园布局合理 环境优美 被誉为甘肃最美大学校园之一 食堂保持公益性 学校予以经费补贴 学生伙食费约600-1000元/月 宿舍一般为6人间[3] 学科专业设置 - 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和72个本科专业 覆盖11个学科门类 形成教师教育 生态农业 医疗卫生 应用文理 工程技术5大学科专业集群[4] - 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 省级特色专业13个 省级重点学科6个[4] - 设有中共党史党建学 数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以及教育 农业等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 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 -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1万余人 坚持师农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 以提高适应性 满足多样性 突出特色性为目标[4] - 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和省级教学成果一 二等奖16项 有省级教学团队16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4] - 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4] 名校合作与联合培养 - 2013年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对口支援 2022年入选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 由西南大学牵头协同山东师范大学进行帮扶[5] - 2017年开始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 截至目前已有160名学生到复旦大学参加联合培养[5] - 2024年开始每年选派部分优秀师范本科学生赴西南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开展联合培养 首批75名学生已到两校学习[5] 就业服务体系 - 学校建造河西学院学生智慧就业中心 打造云上就业服务系统 建立"河西学院24365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云就业服务[6] - 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 连续三年在省属同类本科院校中排名前列[6] - 2021年荣膺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获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6] 招生计划与政策 - 2025年学校计划在63个专业招生4850人 招生范围包括甘肃等21个省份 其中外省计划700多人[8] - 在甘肃省普通类本科批(C段)单列计划招收16人参加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 同时从相关专业普通计划录取学生中选出若干名参加联合培养[8] - 招收国家免费医学生140人 国家急需紧缺涉农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110人 各类专项计划340人[8] 转专业政策 - 学校转专业政策比较宽松 共有两次调整专业机会 第一次是新生入学后 高考成绩不低于拟转入专业在该省份最低录取线即可申请[9] - 第二次是一年级结束后 通识课程没有挂科 没有违纪即可提出申请 申请调整专业必须和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一致[9]
湖北浠水:创新人才评价标准,激活发展“最大增量”
人才培养战略 - 公司将人才培养视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致力于构建科学全面的成长平台[1] - 创新建立了"5+1"青年人才积分量化评价体系,涵盖基础、创新、创优、宣传、技能五大维度和负面清单[2] 能力建设机制 - 实施"月度评价、季度公示、年度评优"动态考核机制,聚焦专业技能、应急处突等五种核心能力[2] - 重点培养学习、创新、落实三项关键本领,打造"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复合型人才[2] - 通过多岗位锻炼帮助青年员工积累经验,系统性提升个人素质与团队人才储备[2] 创新激励机制 - 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激励保障体系,营造"勇创新、走前列"的竞争氛围[3] - 鼓励青年参与科创项目、QC课题和各类竞赛,发扬工匠精神实现自我突破[3] - 通过揭榜领题等机制激发创新实践热情,形成干事创业的良性循环[3] 廉洁教育体系 - 建立每月师徒谈心谈话制度,动态掌握青年思想状况并及时纠偏[4] - 通过定期汇报机制预防苗头性问题,强化廉洁防线建设[4] - 注重职业初心培育,确保人才队伍保持清正廉洁本色[4] 长期发展规划 - 坚持开放包容的人才理念,持续优化育才、用才、护才机制[4] - 计划通过人才优势转化进一步释放组织活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智慧动能[4]
以科技创新、产教融合促进产业创新(教育名家笔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5 22:11
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高校需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培养兼具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建立产教融合学科平台共建共享机制[5] - 合肥工业大学实施"斛兵学者""黄山学者"人才计划 构建"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俊才"三级引才体系 形成创新雁阵格局[6] - 高校与企业合作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类博士后岗位 通过校企项目培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选派教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解决技术难题[7] 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 - 合肥工业大学围绕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调整学科布局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9] - 探索"创意 创新 创业 创投"四创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前沿科学中心[9] 科技供给与产业升级 - 高质量科技供给是产业创新基础 需突破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等领域的国外技术垄断[10] - 合肥工业大学实施原创性科技攻坚计划 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双轨并行为产业提供源头科技支撑[10] - 提出"企业出题 政府立题 高校解题 市场阅卷"的"合工大模式" 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合体推动技术共享[11]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建立校企战略伙伴关系 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突破光伏逆变器技术瓶颈 实现MW级风电变流器等产品产业化[14] - 设立中试资助基金支持TRL3-TRL5阶段项目 成立区域产业研究院绘制技术图谱助力供需对接[15] - 构建"平台 科技 人才 金融 市场"五位一体培育体系 为科研团队提供初期研发资源支持[15] 城校协同发展 - 合肥市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智能制造研究院 主攻高端装备 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 助推"芯屏汽合"产业地标形成[12] - 研究院聚焦光伏逆变器 储能变流器等技术产业化 引领大型电站光伏逆变器技术发展[14]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14 04:33
粤港澳大湾区算力产业大会 -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暨第三届中国算力网大会在韶关举行,韶关数投&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 [1][3] - 创新实验室聚焦数据要素、人才培养、适配中心三大方向,联合中国汽研、上海鸿翼等产业伙伴推动技术落地 [3] 创新实验室核心方向 - **数据要素**:构建产学研协同机制,联合高校共建研发中心,推动数据治理与隐私计算应用,搭建数据流通平台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3] - **人才培养**:推进产教融合,联合高校开展"订单式"培养,建设实训基地,打造AI复合型人才梯队 [3] - **适配中心**:面向政企核心系统打造端到端技术体系,依托韶关算力枢纽增强系统安全与产业支撑能力 [3] 产业项目签约 - 32个项目集中签约,覆盖数据中心建设、数据服务与应用、大数据制造业,形成"基建——应用——制造"闭环生态 [3] - 首批数据中心项目由三大电信运营商及10家企业主导,电信数据中心二期拟建3.85万标准机架,总投资超24亿元 [4]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等将在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深化合作 [4]
百校联百园 千企促就业
广西日报· 2025-06-13 02:06
人才供需对接活动概况 - 2025年广西"百校联百园 千企促就业"人才供需对接活动由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资委、园区办联合主办,85所高校、20个园区、128家企业参与 [1] - 活动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关键工作探讨,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为深度合作筑牢根基 [1] - 企业代表介绍行业发展趋势与用人需求,高校依据学科优势探讨培养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1] 双选会数据与服务 - 双选会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涵盖制造业、互联网、计算机、机械、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收到简历2300余份 [2] - 现场设有"一站式"求职加油站,提供政策咨询、权益维护、职业咨询、简历指导、智慧就业五大服务 [2] - 线上双选会持续至7月7日,入驻企业1105家,提供岗位7800余个、就业机会超4.5万个 [2] 政策支持与区域合作 - 全区14个设区市和3家区外人社部门解读留桂就业政策,包括最高超8万元的人才补贴、住房保障及创业扶持 [2] - 产业园区代表介绍园区概况、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高校展示学科特色及毕业生留桂就业情况 [2] 政府推动就业举措 - 广西推动学科专业优势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促进高校毕业生与重点园区、优质企业高效匹配 [3] - 目标为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持续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