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学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待定义的大湾区大学 湾大要培养怎样的学生?
央视网· 2025-09-14 02:14
9月2日,大湾区大学首届开学典礼举行,在师资、待遇、教学模式上全方位"出圈"。本期节目邀请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创校负责人田刚,分享"待定义"背后,大湾区大学在人才培养、校企合 作、教学创新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举措。 ...
为铁路行业培育高素质人才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正是这份坚持,让梦想照进现实。如今,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模拟场景中练习"精检细修"等技能。 毕业前,他们已熟练掌握了各类专业设备的操作,对各种故障场景及解决方法烂熟于心;毕业后,不少 人成长为全国劳模、技能大师、大国工匠等。 老师教的就是现场干的。这样的教学探索,让学生们搭上了从实训课堂到铁路一线的"直通车"。 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用35年职教生涯,书写了4次"从零到一"的故事,令人印 象深刻。 每一次都是突破,凝聚着他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每一次都有创新,为学生铺就坚实的成长之路。他, 就是薄宜勇(见图左一,受访者供图),在职业教育领域大胆开路的筑梦人。 上世纪90年代初,薄宜勇初登讲台,教学设备匮乏是一大难题。"实践技能太重要了,一定要有实训设 备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全身心投入教学的他深有感触。 没条件就创造条件。从铁路站段收集了继电器、信号组合等旧器材,自己动手组装。在简陋的实验室 里,64D半自动闭塞、道岔控制电路等自制教具应运而生。"设备可能是旧的,但教给学生的本事必须 是新的、最扎实的。"薄宜勇说。 这次"从零到一"的尝试,是薄宜勇对教学创新的一次探索,也在学生心中播撒了创新 ...
AI时代,教师如何讲好一堂课
中国青年报· 2025-09-07 22:52
高等教育教师评价体系转变 - 高校教师评价长期以科研为重 论文 课题 项目经费等硬指标在职称评审和绩效分配中权重较高 教学成为软指标[1] - 政策引导转变评价体系 2021年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 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主要标准 提高教学业绩在评审中的比重[13] -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成为重要抓手 参赛教师从首届5万名增长到第五届12.7万名 赛道从2个扩展到7个 覆盖全部14个学科门类[2] 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AI成为教师高效助手 能处理海量信息 作为搜索引擎和考试命题建议工具[5][7] - 教师普遍使用AI辅助教学 通过VR和AI技术重构课程 如指挥法课程使用VR虚拟音乐厅和AI智能作曲平台[8] - AI被视为激发创意的伙伴 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好奇心 想象力和价值观引导能力[4][8] 教学创新方法与实践 - 采用情境式教学+AI应用模式 将抽象概念与实际应用结合 如线性代数矩阵运算与AI变脸技术关联[11] - 注重培养学生精准提问 思辨创新 协作领导三大能力 而非单纯知识传授[4] - 根据学生性格 兴趣和人生规划进行分组教学 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7] 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变化 - 教学创新大赛成绩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 部分省份规定国赛获奖可视为省级教科研奖励 获得一等奖的讲师可直接晋升副高职称[14][15] - 高级职称教师参赛人数显著增长 从首届1.8万名增加到第五届4.7万名 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和科研领军人才[16] - 参赛过程本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培训和专家指导接触前沿成果 深化教学内容理解并带动科研跟进[16][17]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革新 -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培养学生洞察问题本质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7] - 通过创新教学使传统专业焕发活力 如用"海上乐高"比喻造船专业激发学生兴趣[12] - 坚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理念 让AI成为拓展表现形式的合作伙伴而非单纯效率工具[8]
2025年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闭幕
人民网· 2025-05-28 02:09
赛事概况 - 2025年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于5月25日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主题为"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 [2] - 赛事吸引全省68所高校360位教师(团队)参与,最终评选特等奖25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75项、三等奖105项、优秀组织奖7个 [2] - 特等奖获奖教师将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2] 赛事目标与意义 - 大赛旨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精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实施 [2] - 赛事为辽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打造高校教学改革风向标 [2] - 大赛为全省高校教师搭建教学经验交流平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 [3] 赛制设计 - 设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和产教融合7个赛道 [2] - 前6个赛道按教师职称分为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组别,产教融合赛道按高校主管部门分为部属和地方2个组别,共计20个竞赛组别 [2] - 参赛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录、创新成果报告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三个环节展示教学创新成果 [2] 赛事亮点 - 本届大赛在参赛规模、赛制设计和评审标准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3] - 获奖团队的卓越表现展示了辽宁省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