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

搜索文档
中国个人养老金演进与养老理财透视:养老理财稳中求进,未来可期
华源证券· 2025-06-27 13: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半年,养老金理财产品以低风险、稳健收益为核心优势,在多层次养老体系中崛起,具有投资潜力 [1] - 国内养老金呈现“基本保障主导、补充层级待突破”特征,个人养老金市场形成分层竞争生态,养老理财产品业绩稳健、收益率领先 [2] - 中国养老金理财产品适合保守型投资者,当前稳健性为首要考量,未来提升权益比例有望增强收益弹性 [1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落地与全球镜鉴 - 中国养老金体系以“三支柱”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2024年末总规模约18.8万亿元,呈现“基本保障主导、补充层级待突破”特征 [2][10][11] - 个人养老金制度2022年顶层设计出台,2024年底全面实施,截至2025年5月底开户人数超7200万,产品数量增至1031款,但“开户热、缴存冷” [14][15][16] - 美国、英国、日本个人养老金体系各有特点,与中国在税收机制、参与条件、缴费限额、投资范围、领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17][21][22][29] 国内个人养老金产品分层竞争与全球经验 - 国内个人养老金产品形成储蓄、基金、保险、理财四类完整矩阵,头部机构主导市场,中小机构寻求差异化突破 [2][33][35] - 储蓄产品收益稳定,股份制银行是发行主力;保险产品由大型机构主导,专属养老保险“高结算利率、低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主要来自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基金市场头部引领,指数类产品发展快 [2][40][45][61] - 发达国家个人养老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更高,美国IRA向权益类资产倾斜,英国个人养老金收益率统计分散,日本iDeco和NISA风险偏好提升 [73][79][81] 养老理财产品未来可期 - 养老理财产品市场稳步发展,以国有大行及头部理财公司为主导,2025年5月底存续规模达1036亿元 [87][90] - 养老金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为主,R2风险等级产品占比高,与养老目标基金、年金产品结构有差异 [98] - 养老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固收类资产中非标债权和金融债占比高,2024年平均收益率4.9%,表现优异 [101][106][110] 投资分析意见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形成低风险、稳健收益市场格局,适合保守型投资者,当前稳健性为首要考量,提升权益比例有望增强收益弹性 [117]
个税小课堂 | 手把手教你个人养老金扣除申报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26 15:17
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 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1] - 缴费环节按照12000元/年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1] - 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 - 领取环节单独按照3%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 个人所得税APP申报流程 -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可实现个人养老金"一站式"申报功能 [1] - 申报路径为【办&查】-【个人养老金扣除管理】-【"一站式"申报】 [2] - 每月8日起可查询上月缴费凭证信息 [2] - 可选择【扣缴义务人申报】或【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 [2] 政策实施时间 -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4年12月15日起全面实施 [1] - 递延纳税优惠政策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1]
一财社论:保证跨期购买力是个人养老金的基座
第一财经· 2025-06-25 14:05
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统一按领取额的3%缴纳个税 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1] - 2024年1月起实施递延纳税优惠 缴费环节每年12000元限额可在综合所得中抵扣 [1] - 税基明确包含名义投资收益 有助于市场预期现金价值测算 [1] 跨期金融产品特性 - 个人养老金是典型跨期交易金融产品 旨在完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2] - 当前产品面临两大核心问题:贴现率吸引力不足 跨期风险对冲工具缺失 [2][3] - 低利率环境导致产品贴现率难以覆盖未来风险敞口 [2] 市场风险因素 - 投资者需承担通胀风险 利率风险 跨期市场风险 但缺乏有效对冲工具 [2] - 非抗通胀设计导致未来购买力存疑 可能面临实际收益为负的情况 [3] - 现期消费与其他投资品相比 个人养老金显现福利损失 [3] 产品改进方向 - 需开发抗通胀产品 如储蓄国债式养老金或可变利率产品 [3] - 建议按实际购买力调整个税征收规则 购买力折损超3%时财政担保 [4][5] - 金融机构需优化收入产出比 提高经济资本效益 [2] 制度宏观意义 - 政策明晰化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资金渠道决策依据 [1][2] - 跨期调节功能需确保购买力保值增值 才能平衡现期与未来福祉 [5]
个人养老金领取需缴纳3%个税,不区分本金和收益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19
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照领取额的3%单独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 [2] - 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 薪金所得"项目 [2] - 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 [4]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 - 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 包括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超10亿(截至2024年末) [2] - 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由单位建立 [2] -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2022年11月试点 2024年12月15日全国推开 开立人数超7000万 [3]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 - 缴费环节按1 2万元/年限额标准税前扣除 [3][4] - 投资环节收益暂不征税 [3][4] - 领取环节按3%税率单独计税 [3][4] 个人养老金收益测算 - 35岁年收入10万元案例 28年累计可节省税费3 36万元 [4] - 选择养老储蓄产品(三年期2 15%利率) 退休时可支取本息约36 1万元 [4] - 扣除3%个税后到手约35万元 [4] 个人养老金制度特点 - 采取个人自愿参加 市场化运营原则 [3] - 具有养老保险补充功能 [3] - 不同收入水平 缴纳额和投资收益会导致最终到手金额差异 [4]
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部分需按3%纳税吗?人社部回应
财联社· 2025-06-24 04:17
个人养老金制度 - 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1] - 参加个人养老金并缴费后能抵扣个税 [1] - 资金账户里的钱可用来购买符合规定的投资产品 [1] 个人养老金税收政策 -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照领取额的3%缴纳个人所得税 [1] - 领取时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部分 [1]
圆桌讨论:专家呼吁多方协同发力,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提升家庭养老金融健康韧性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4 09:51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养老金融体系以三支柱为核心,但第一支柱基本社保难以满足优质退休生活需求,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成为关键[4] - 中国养老金资产积累与OECD国家差距显著,OECD国家个人养老金资产占GDP比例普遍超90%,中国仅约4%[4] - 国家电网湖北公司职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覆盖率达93%,显示自愿参与的第三支柱有较大提升空间[4] 养老金融政策不足与改进方向 - 三大支柱资金规模不足,低收入群体保障需加强,政策应扩大资金来源并推动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发展[5] - 欠发达地区面临资金、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需通过资源转移和财政支持改善养老金融环境[5] -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依赖财政补贴,建议发行特种国债提高流动性和收益率[13] - 第二支柱覆盖人数仅7200万,建议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与住房公积金"三金合一"扩大覆盖率[13] 保险机构在养老金融中的角色 - 寿险公司可提供长期保障和稳定现金流,将当下资产转化为未来养老现金流[7] - 保险机构正构建"保险+服务+体验"生态网络,覆盖医疗康养、居家养老等刚需服务体系[7] - 80后客户倾向灵活分阶段养老方式,75岁前更愿意"动起来"[7] 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 - 中国个人养老金开户超7000万但有效参与度低,缴费人数和额度均偏低[8] - 当前税收递延机制对中低收入群体激励不足,部分未纳税人群因制度需缴税降低参与意愿[8] - 可借鉴国际"前端纳税、后端免税"模式或政府补贴机制,激发中低收入群体参与[8] 70/80后养老金融挑战与建议 - 70/80后面临"4-2-1"家庭结构压力,需同时承担父母养老、房贷和教育等多重负担[9] - 30-40岁群体约10%未进行任何养老财富储备,因养老意识不足和生活压力大[9] - 建议利用专业测评工具量化养老需求,通过"一张保单两代共享服务"增强养老规划认知[11] 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融合 - 养老设施设计需更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不佳问题[12] - 人工智能可提升养老服务效率,金融机构应支持创新并提供低成本资金[12] - 需加强养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防范金融诈骗保障资金安全[12]
河南已有1043.01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快讯· 2025-06-06 07:37
个人养老金账户发展情况 - 截至5月底河南省已有1043.01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1] -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全国实施半年 [1] - 河南省于6月5日在开封启动个人养老金宣传月活动 [1]
全省已有1043.01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河南日报· 2025-06-05 23:23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进展 - 截至5月底河南省已有1043 01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1] - 个人养老金制度由政府政策支持、市场化运营 实行个人账户制 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 [1] - 参与者可自主选择购买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1] 税收优惠政策 - 年缴费上限为1 2万元 缴费者可享受1 2万元的税前扣除额度 [1] - 账户投资收益不征税 领取时按3%税率征税 [1] - 举例说明: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者缴存1 2万元后 按20%税率可节省个税2400元 [2] 市场推广与参与者反馈 - 河南省启动"六进"宣传活动(进机关、企业、医院、学校、社区、乡村) [2] - 参与者反馈显示 该制度有助于培养养老储蓄习惯并减轻个税压力 [2] - 活动现场重点解读了开户流程及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知识 [1]
这类理财产品再上新
金融时报· 2025-06-04 13:16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市场动态 - 中银理财新增2只每日开放的固定收益类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分别为二级(中低)和三级(中)[1] - 自2023年2月以来,6家理财公司共发行3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截至2024年3月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129.91亿元[1] - 当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以固收类为主(29只),混合类仅6只,其中23只为中低风险,12只为中风险[2] 产品收益与市场趋势 - 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普遍降至2%左右,上限约3%,较早期产品(下限5%、上限6%)明显下行[3] - 存续的33只产品净值均高于1,显示全部浮盈,核心设计理念强调长期保值增值[2] - 银行理财市场整体业绩比较基准呈下行趋势,非个人养老金产品独有现象[3] 产品种类与政策推动 - 截至2024年6月,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达1028款,包括储蓄类466款、基金类297款、保险类230款、理财类35款[4] - 2024年12月起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被纳入产品目录,形成从低风险到高风险的产品矩阵[4] - 行业鼓励开发中低波动型基金、长期养老储蓄等差异化产品,以提升制度吸引力[5][6] 投资者需求与行业建议 -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超7000万,但存在"开户热、缴费冷"现象,需增强产品差异性[5] - 机构建议根据年龄、风险偏好匹配产品类型,强调生命周期服务和权益类资产配置[6] - 当前无风险收益率较低,行业呼吁提高对权益类资产波动性的容忍度以提升长期收益[6]
增强个人养老金产品吸引力
经济日报· 2025-06-03 22:18
个人养老金业务问题与监管行动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近期开展专项行动,针对个人养老金业务中存在的"被开户""销户难""空户率偏高"等问题,督促辖区银行保险机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求充分提示风险,禁止通过赠送礼品或返现诱导开户[1] - 销售端规范虽重要,但产品吸引力不足问题更需重视,单纯处罚营销乱象可能治标不治本[1] 个人养老金产品现状与改进方向 - 当前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已超千款,但同质化严重,约一半为银行自行研发的储蓄类产品,基金类、保险类、理财类产品特色不鲜明[1] - 需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针对不同风险偏好设计差异化产品,推出与长期护理等养老服务资源对接的特色产品[1] 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优化 - 目前资金账户封闭运行,仅允许特定条件(如丧失劳动能力、重大疾病等)提前领取,退休年龄前支取限制严格[2] - 人社部4月底表示将制定提前领取相关办法,未来支取灵活性有望提高[2] 税收优惠制度完善 - 现行政策提供税前扣除及投资收益免税,直接减轻缴费和投资阶段负担[2] - 需进一步丰富税收优惠模式,增强普惠性,让不同群体感受制度激励[2] 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前景 - 自2022年12月全面实施以来,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国债等投资范围逐步扩大[3] - 未来几年预计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从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监管标准等多维度激活市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