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建行山东省分行扎实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40亿元,金融护航济南“穿黄”起势
齐鲁晚报· 2025-07-09 10:54
济南跨黄交通建设进展 - 国务院批复《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黄河正式成为济南"城中河",跨河发展进入新阶段 [1] - 济南启动"四隧四桥"跨黄通道建设,目前"四桥"全部通车,"四隧"之一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日均通行1.5万辆车 [1] - 建行山东省分行为3条穿黄隧道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为2条跨黄河通道项目上线收费系统,合计批复固定资产贷款40亿元,投放36.42亿元 [1] 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 - 隧道全长4.3公里,下穿邯济铁路、鹊山水库,是济南"北跨"战略重要基础设施,已进入通车"倒计时" [2] - 与已通车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首尾相连,构成主城区到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最便捷通道,通行时间将缩短至8分钟 [2] - 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项目总投资66.28亿元,建行济南市中支行为城隧项目公司批复基本建设贷款20亿元,联动建信金投放融资租赁贷款20亿元 [2][3] 黄岗路穿黄隧道 - "山河号"盾构机平稳穿越黄河南岸大堤,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完成黄河段掘进,最大开挖直径17.5米 [4] - 隧道全长未明确,但建成后车辆可从蓝翔路直达G309互通立交,成为济南南北区域间又一条穿黄通道 [4] - 工程总投资74.09亿元,采取BOT模式运营,建行济南市中支行批复基本建设贷款10亿元,分4阶段投放 [5] 航天大道穿黄隧道 - 隧道全长3.8公里,是济南北部东西向连通黄河两岸的重要道路,最晚开工但意义重大 [6] - 建成后将串联起步区、保税区、机场片区,开辟机场疏解新通道,可通行大载货量货车 [6] - 工程总投资61亿元,资金来源为30%银行贷款、40%专项债、30%自筹,建行给予10亿元信用额度并已投放6.42亿元 [6] 金融支持情况 - 建行山东省分行对沿黄九市对公贷款余额3986.6亿元,较年初新增476.0亿元,增速13.6% [7] - 建行在多个项目中提供融资方案设计、市场分析、可行性评估等专业服务,并参与后期收费系统建设 [3][6]
城发环境: 2024年度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16:06
公司评级与战略定位 - 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升至AAA,评级展望为稳定,反映公司在河南省及控股股东体系内战略地位提升[3][4] - 作为河南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公司被定位为省内最大环保投资运营平台[5][17] - 聚焦供排水一体化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打造第二产业增长曲线[5][40]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垃圾处理能力达28,550吨/日,装机容量591兆瓦,运营效益处于行业较优水平[4][17] - 2023年环保固废污水处理业务收入28.33亿元,毛利率42.05%,高速公路业务收入14.39亿元,毛利率56.01%[31] - 在河南省垃圾焚烧市场占有率超50%,并积极拓展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海外项目[17][18] 财务表现与资本结构 - 2023年总资产291.28亿元,营业收入65.22亿元,净利润11.80亿元,EBITDA 31.10亿元[6][31] - 资产负债率70.87%,总资本化比率65.66%,财务杠杆处于行业较高水平[7][31]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20亿元,获现能力保持稳定[9][34] 行业环境与发展前景 -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增速放缓,"焚烧下县"政策推动县域项目成为发展重点[15][17] -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竞争加剧,盈利空间收窄,行业处于调整期[14][15] - 河南省供排水一体化政策推动下,公司水务运营能力有望实现高速增长[5][23] 核心竞争优势 - 许平南高速路产质量优异,贡献80%以上通行费收入,持续提供稳定现金流[26][27] - 通过整合股东及省内固废资源,形成完备产业链,环保业务规模效应显著[5][17] - 获得控股股东河南投资集团在资产注入、业务协同等方面的持续支持[40]
红旗漫卷黄河岸 砥柱中流铸丰碑——记“共和国水电长子”刘家峡水电站
中国能源网· 2025-07-02 05:55
刘家峡水电站历史与建设 -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建设新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3] - 1958年9月开始建设,1969年4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12月五台机组全部投产,1975年2月全面建成[5] - 建设过程中克服西方技术封锁、国内物资匮乏等困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5] 技术升级与改造 - 1986年起历时17年完成5台机组增容改造,净增出力19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135万千瓦[9] - 2006年新建330千伏GIS开关站,2011年完成220千伏系统改造,解决送出受阻问题[9] - 2018-2021年完成3台机组定子改造,2021-2024年启动整机改造,2号、3号机组已完成改造并网发电[13] - 2018年洮河口排沙洞扩机工程2台15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66万千瓦[11][19] 综合功能与效益 - 年均发电量未明确,但提到将黄河水化作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输向全国[3][7] - 春灌期间为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补水8-1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600万亩[15] - 水库防洪功能显著,在1981年、2018-2020年成功调节多次洪峰[15] -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调节出库流量减轻宁蒙河段700多公里封冻河段防凌压力[15] 生态保护措施 - 库区沿岸植树200多万株,绿化面积3382亩[17] - 2018年起投入两艘自动化机械打捞船,年均打捞漂浮物1.7万立方米[17] - 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电力大数据在生态治理领域的应用[17] 当前规模与地位 - 总库容57亿立方米[19] - 总装机容量166万千瓦[19] - 被誉为"共和国水电长子",承担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7][19]
把宏伟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
郑州日报· 2025-07-02 00:44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 政策方向与战略部署 -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1]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及郑州工作的重要论述[1] - 聚焦"两高四着力"(高质量、高效能治理和四个着力点)精准施策[3] - 落实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3] 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承担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要使命[4] - 建设"七个强市"、营造"六个环境"、把握"八个重点"的具体发展规划[5] -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挑大梁、走在前"的战略定位[3][4] 实施路径与工作要求 - 强化"三标"引领(标准、标杆、标志),锚定"两高"(高质量、高效能)持续发力[3]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3] - 通过实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强调"没有捷径,唯有实干"[5]
【省气象局】黄河流域气象工作会议在陕西召开
陕西日报· 2025-07-01 22:31
会议概况 - 2025年黄河流域气象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总结2024年气象保障服务进展及《"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规划》落实情况 [1] - 黄河流域9省(区)气象部门围绕党建与业务融合、文化铸魂等主题交流经验 [1] - 会议部署2025年黄河流域气象保障和汛期服务工作 [1] 气象保障措施 - 陕西气象部门构建"13161"递进式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风险预警联动机制,强化防灾减灾防线 [1] - 建立国家级苹果、猕猴桃气象服务中心及"农业气象科技小院",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1] - 开展苹果花期防霜减灾试验和冰雹防御体系建设,雹灾冻害损失从20多亿元降至不足1亿元 [1] 未来规划 - 陕西省气象局将提升流域监测预报技术能力,深化与其他沿黄省份的业务融合 [2] - 会议发布《关于加强黄河流域气象部门党建交流协作的倡议》 [3] 参会机构 - 沿黄9省(区)委直属机关工委、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研究团队等受邀参会 [3] - 中国气象局、黄河流域9省(区)气象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及陕西省相关厅局负责人出席 [3]
牢记嘱托挑大梁 奋楫争先走在前
郑州日报· 2025-07-01 00:50
政策方向与战略部署 - 全会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明确下半年工作重点 [1] - 审议通过《实施意见》,要求郑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挑大梁、走在前"的标杆作用,强化"两高四着力"实践要求 [1][3] - 未来五年将聚焦先进制造强市、科创强市、数智强市等七大领域建设,推动经济实力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4] 产业发展重点 -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 [3][4] - 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统筹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三位一体发展 [4] - 强化商贸物流强市定位,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交通枢纽功能 [4] 科技创新与人才 -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科创强市,增强科技实力支撑 [4] - 以智能体城市建设为载体,推进数字化治理与网格化管理创新 [4] 区域协同与开放 - 落实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深化城乡融合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3][4] - 打造便利高效营商环境,包括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及网络环境优化 [4] 文化与社会治理 - 聚焦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建设,推动文旅强市与文化繁荣兴盛 [3][4] - 加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与民生保障体系 [3][4]
牢牢把握“三项要求”——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之五
河南日报· 2025-06-27 23:35
河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解读 核心观点 - 河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了新时代河南发展的奋斗目标、总体任务和重点工作,强调通过"学思想、讲协同、抓落实"三大要求推动决策部署落地 [1] - 河南当前处于厚积薄发、崛起倍增的关键阶段,需紧抓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 [1] 战略实施路径 思想引领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理论武装并转化为实践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大使命要求 [1] 协同发展 - 强调经济社会发展需系统性推进,要求全省上下强化政策协同、工作衔接和层级贯通,形成"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2] 执行机制 - 建立重实干实效的导向,通过健全责任体系、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政策执行不折不扣落地 [2] - 2024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 [3] 发展机遇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与河南改革深度绑定,为区域产业升级创造政策红利 [1] -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将加速河南在交通枢纽、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区位优势兑现 [1]
国网山东电力发布服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白皮书
齐鲁晚报· 2025-06-26 09:56
公司战略与责任 - 公司发布《"电满格·靓齐鲁"——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25服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白皮书》,连续第14年发布年度履责报告 [1][3] - 公司以"电满格·靓齐鲁"为主题,披露2024年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的举措成效 [3] - 公司积极践行"大国重器"使命担当,加快建设"再登高、走在前"的卓越山东电力 [4] 电力保供与电网建设 - 公司圆满完成迎峰度夏度冬电力保供任务,成功应对全网负荷四创新高、常态破亿严峻挑战 [4] - 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山东电网形成"五交四直一环网"国内最大的省域交直流混联大电网 [4] - 2025年公司将"一机一策"落实常规电源和主力风机顶峰增发措施,投产12项度夏重点工程 [5] 新能源发展 - 2024年底新能源装机总量达1.07亿千瓦,并网规模保持省级电网第一 [4] - 公司深化打造"清风暖阳"新能源并网服务品牌 [4] - 2025年公司将全面服务清洁能源开发建设,健全新能源消纳体系 [5]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 - 公司率先完成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发挥电力产业链"链长"作用 [4] - 高效运营"火石"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全省工业企业客户提供数字服务 [4] - 2025年公司将提升数智化服务水平和供电可靠性水平 [5] 营商环境与服务 - 公司制定服务山东省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双"十项措施",累计服务3531项省级重点项目按期送电 [4] - 实现全业务"一网通办",6项联办业务"一次办",20项高频业务"零证办" [4] - 累计建成电力彩虹驿站、便民服务点2343个,推动政企网格融合服务 [4] 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积极服务"双碳"、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 [6] - 持续加大投入、建强电网、塑优环境,助力山东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6]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公报
河南日报· 2025-06-22 10:35
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 -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进展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 [6] -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统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促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6]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 精心做好助企纾困 [6] 产业转型升级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6]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 - 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 [6] - 统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促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6] 农业与乡村振兴 -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 [6] -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6] - 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8] - 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9] 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6] -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建设宜居 韧性 智慧城市 [6] -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6] 文旅产业发展 - 把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5] -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6] -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6] 生态环境保护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持续打好蓝天 碧水 净土保卫战 [6] -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6] - 实施"净水入黄河"工程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6] 改革开放与营商环境 -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 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 [6] -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6] -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8]
当日下单次日达!济南上线黄河数字商城,涵盖多类民生商品
齐鲁晚报网· 2025-06-18 09:38
黄河数字商城上线活动 - 黄河数字商城上线活动签约仪式暨"第一书记优选"品牌上线活动在天桥区举行 出席嘉宾包括济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庆国 天桥区委书记孙战宇 驻天桥区省派工作队负责人张薇 济南市商务局副局长卜繁钢等 [1] - 黄河数字商城与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 济南大学 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一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3] - 省市区领导为黄河数字商城揭牌 同步揭幕新零售智能终端 并为"第一书记优选"和"天桥优品"两大品牌启动上线 [3] 黄河数字商城平台介绍 - 平台是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响应数字经济发展号召 推动区域商贸模式转型升级而打造 [5] - 平台依托天桥区特色专业市场资源和产业链集群 融合大数据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 城市乡村全覆盖的智慧商贸新生态 [5] - 商品涵盖鲜活农产品 粮油调味品 家用电器 数码产品 通信终端设备 日用杂品等多类民生商品 货源来自京东 天猫 网易严选等电商渠道及本地认证优质货源 [5] - 平台采用"前置仓+即时配送"服务网络 依托仓配一体设施 社区智能售货柜 线下体验门店 实现"当日下单 次日达"配送模式 [5] 平台战略意义 - 平台推进"农产品数字化上行"计划 构建"田间地头直供居民餐桌"通道 拓展农特产品销售半径 助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7] - 平台上线标志着天桥区在落实黄河流域国家战略上迈出关键一步 将开启"线上消费-线下体验"商业新模式 [7] - 平台将为黄河流域国家战略落地提供"天桥方案" 其价值将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而持续释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