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

搜索文档
陕西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9-17 22:3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效 - 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湖面面积由2800余亩增至7000余亩 通过清淤除污、生态补水等措施实现生态改善[3] - 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累计种树超万亩 近两年新增造林4000多亩 树苗成活率超90%[3] - 延安华北豹数量增至110多只 褐马鸡栖息地北扩 首次发现珍稀物种山西杓兰[5] - 陕西111个国家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6.4%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黄河干流陕西段水质连续3年保持Ⅱ类[5] - 米脂县高西沟村林草覆盖率从荒芜状态提升至72% 实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生态治理效果[7][8] 生态产业融合发展 - 高西沟村串联18处特色景点发展文旅融合 提供窑洞住宿、农家餐饮及研学体验[9] - 合阳县养殖水面达4.5万亩 年产水产品4.8万吨 渔业综合产值约6亿元 占全县农业产值10%以上[13] - 合阳县长德农业基地采用"鱼虾混养+生物调控"模式 每亩投放4万尾虾苗和1100尾鱼苗 实现以渔净水良性循环[11] - 府谷县在89个村组实施光伏项目 每年为每村增加集体经济收益8万元 累计取得光伏指标1035兆瓦[14] - 府谷县建成光伏装机规模629兆瓦 年发电量达10.4亿千瓦时 利用闲置土地和采煤沉陷区布局绿色能源[14] 绿色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 - 陕西红马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空分装置降低能耗 除尘除噪系统控制车间噪声低于65分贝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提升[15] - 陕西省风电光伏装机快速增长 抽水蓄能电站加速建设 地热能与生物质能利用推进 氢能全链条产业基本建成[15] - 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持续推进 非常规水源利用加强 落实"四水四定"水资源管理要求[1][13]
龙华双馆展示深圳绿色建造实力 秀绿色科技 亮“低碳底牌”
深圳商报· 2025-08-11 22:46
绿色建筑设计特点 - 龙华文体中心获评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为中国绿建设计最高级别[1] - 场馆采用大面积窗户与露台构成天然采光系统 最大限度引入室外天然光[1] - 分布式光伏系统与储能电站组合形成自发自用余电存储的能源闭环[1] - 施工中使用16.90%可再利用可循环材料[1] - 简上体育综合体采用外层铝拉板网加内层low-e彩釉玻璃的双层皮肤系统 兼具遮光采光和自然通风功能[2] 空间利用创新 - 龙华文体中心地下两层总面积达48175.16平方米 整合青少年宫剧场停车场等多元功能[1] - 通过垂直集约方式减少土地占用[1] - 简上体育综合体为全国首个垂直分布式大型体育场馆 拥有地上五层地下两层立体空间[1] - 利用地形高差解决场地限制和体量庞大功能复杂的矛盾[2] - 采用最少材料撑起最大空间 降低建材消耗和碳排放[2] 功能与社区融合 - 各楼层植入露台花园架空休憩空间 通过楼梯与地面广场相连[2] - 鼓励市民闭馆后继续使用 延伸运动场景至露台健身花园休憩广场远眺[2] - 建筑-城市-自然融合设计使场馆成为周边市民乐于驻足的低活力枢纽[2] - 场馆承载赛事激情与民生温度 在高密度城市中实现生态与发展共赢[3]
上海推动垃圾分类系统化、精细化—— 从理念倡导到全民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7-18 21:34
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 - 上海徐汇区试点智能化垃圾箱房 配备自动投放口和洗手池 提升居民投放便利性 [1] - 垃圾分类综合监管平台实时监控投放和处理环节 通过物联网探头检测垃圾满载状态并推送预警信息 [1] - 2023年上海将建成至少25条智慧收运线路 湿垃圾运输处置实现智能品质监控 [2] 垃圾分类成效数据 - 2023年上半年上海可回收物日分出量7947吨 有害垃圾1.9吨 湿垃圾8811吨 干垃圾日清运量17387吨 [1] - 相比2019年条例实施前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日分出量分别增长196%和1340% 湿垃圾增长60.8% 干垃圾减少15% [1] -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3.6% 居全国前列 [1] 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 - 上海已建成15座垃圾焚烧设施 日处理能力2.8万吨 可转化为清洁电力 [3] - 2023年底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将提升至1.1万吨/日 焚烧与湿垃圾资源化总能力达3.9万吨/日 [3] 绿色低碳生活体系 - 全市布局1.5万个"沪尚回收"服务点 198个中转站和14个集散场形成便民回收网络 [4] - 约3000家绿色餐厅践行"光盘行动" 电商企业快递包装减量超96% [4] - 专家指出上海垃圾分类成功得益于法律制度保障 全程闭环管控和市民自觉参与 [4]
绿色低碳风劲吹 多领域逐“绿”向“新”释放经济发展新潜力
央视网· 2025-06-29 09:19
家电行业绿色升级 - 一级能效产品成为消费新趋势 价格门槛因国补和以旧换新政策降低 [2] - 头部生产企业采用轻量化+低能耗设计 洗衣机排水泵盖启用免喷涂工艺 [2] - 冰箱70%-80%部件采用可循环材料 绿色设计贯穿生产全流程 [2] - 2025年前5个月某回收企业拆解废旧家电超46万台 加速智能产线升级应对需求增长 [2] - 2025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1 1万亿元 [3] 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发展 -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动县域绿色消费 浙江长兴门店可选车型日益丰富 [4] - 四川绵阳安州建设大型充电枢纽 秀水镇新充电站可同时容纳82辆车 配备41个充电桩 [4] - 成青路充电站2025年日均服务量同比增100% 日均货车通行量超2万辆 [4] 闲置物品交易生态 - 二手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试点启动 鼓励搭建回收-质检-流通一体化平台 [6] - 某平台热门机型售价仅为新品四到六折 提供透明估价和便捷回收服务 [6] - 深圳质检中心日处理量达1 7万件 采用立体物流系统实现高效分拣 [6] - 2025年5月二手回收订单同比增40% 交易订单同比增43% 累计减排相当于291亿公里燃油车碳排放 [7]
绿色消费新风尚 康师傅低碳产品亮相上海碳博会
搜狐网· 2025-06-17 06:38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食品饮料行业领军企业 在碳博会展示多款低碳产品和环保解决方案 引领绿色消费新风尚 [1] - 公司全面升级ESG实践 通过创新生产方式深度赋能全产业链 推动绿色增长 [3] - 公司提出长期可持续发展理念 将低碳融入产销各环节 带动行业向绿色转型 [12] 产品创新与包装减塑 - 方便面产品包装改造实现减塑90% 通过以纸代塑将塑料碗升级为纸质方形碗 提升挺度和隔热性能 [5] - 采用可拼接竹叉替代塑料叉 每份餐具减少8-10克塑料 每售出1亿份产品可减塑800-1000吨 [5] - 饮品推出国内首款碳中和高端茶饮料 并定制海洋场景易回收无标签包装饮用水 [6]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 全面推广AI智能冰箱 较传统冰箱减少能耗和碳排放40%以上 [6] - 截至2024年底新系列AI智能冰箱覆盖率达59.77% 计划2030年实现100%全覆盖 [6] - 2024年新系列冰箱全部升级一级能效 耗电量降低38% 2025年新机型将在现有基础上再降能耗10%以上 [6] 产业链绿色管理 - 启动"万物皆有yuán"项目 在河北康保县 陕西神木 新疆喀什建立环境友好蔬菜基地 [3] - 打造"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链模式 与高校合作开展农作物主动保障体系研究 [3] - 通过产品精进及内部改革优化单位能耗和生产结构 降低碳排放量 [11] 行业影响与认可 - 公司再次被授予上海市"绿色低碳合作伙伴"称号 [10] - 公司出口产品至近30个国家/地区 完善技术储备应对出海机遇 [11] - 公司参加碳博会绿色出海平行论坛 分享绿色价值创造和国际市场开拓经验 [11] 消费者沟通与传播 - 创新打造搞笑风短视频和AI主播内容 将ESG知识融入趣味传播 [8] - 通过视频号直播引发追捧热潮 使ESG理念更亲民化 [8]
2025年六五环境日:美丽中国绘新卷 你我携手共护绿水青山(视频)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00:00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来,全国各地探索形成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等转化路径和生态市场、生态旅游等实践模式,让良好生态环境释放出无限经济价值 [2] - 建成7批共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积极推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 - 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权益交易、资源产权流转、生态产业开发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模式 [3] 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 塞罕坝从荒漠沙地变身万顷林海,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绿色奇迹" [3] - 浙江"千万工程"让乡村实现美丽蝶变,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3] - 长江禁渔后,江豚跃出江面的身影重现,祁连山麓雪豹频繁现身,生态系统日益向好 [3] 全民参与生态治理 - 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呼吁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 [2] - 从餐桌上的"光盘行动"到日常生活中的"无塑生活",从选择"绿色出行"到对物品进行"旧物改造",越来越多的人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活 [3] -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汇聚起来便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为美丽中国增添了最鲜活的注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