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

搜索文档
通信ETF(159695)近1年净值上涨45.63%,近一月新增规模同类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8-01 03:47
通信ETF表现 - 通信ETF盘中换手5.42%,成交590.67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1624.00万元 [3] - 通信ETF近1月规模增长326.37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通信ETF近1年净值上涨45.63%,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458/2943,居于前15.56% [3] - 通信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4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1.4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39% [3] 通信行业现状与展望 - 上半年通信业运行平稳,电信业务量收增长,5G、千兆、物联网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3] - 2025年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AI、量子通信、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3] 算力链表现与业绩 - 北美算力链(以"易中天"为代表)大幅跑赢国产算力链(中芯国际、寒武纪等),核心原因是业绩分化 [4] - 北美云厂商加码AI资本开支,海外光模块需求指引清晰,北美算力链中光模块、PCB业绩确定性增强,Q2以来业绩大幅上修 [4] 国证通信指数权重股 - 国证通信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8%,包括中际旭创(9.34%)、中国电信(8.56%)、新易盛(8.25%)、中国移动(7.82%)、中兴通讯(7.67%)等 [4] - 前十大权重股中传音控股涨跌幅最高(2.82%),中天科技涨0.65%,其余多数下跌 [6] 投资布局建议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通信ETF联接基金(019072)布局AI变革下的光通信投资机遇 [6]
保电“黑科技”在深亮相
深圳商报· 2025-07-29 23:48
核心观点 -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部署国内首套"全电鸿+量子通信"智慧保电系统 该系统通过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和量子加密技术实现供电设备全链路数字化监测与安全传输 提升保电效率并降低建设成本 [1][2] 技术应用 - 国内首套"全电鸿+量子通信"智慧保电系统实现108个保电场所、超百座变电站和数百条线路的数字化全景监测 [1] - 在残特奥会自行车赛场配电房安装数字化监测终端 实时监测设备温度和负荷变化 [1] - 对2000个监测终端安装电鸿系统 实现从220伏插座到500千伏高压设备的全链路状态监测 [2] - 构筑量子加密通信线路 通过通密一体技术复用升级现有设备 降低建设成本 [2] 系统特性 - 电鸿系统为行业首款电力物联操作系统 基于开源鸿蒙与欧拉系统开发 实现不同类型监测终端的数据互联互通 [2] - 量子加密技术为电力数据提供本质安全传输保障 属电力行业首次实际应用通密一体技术 [2] - 在重要场馆供电链路应用构网储能、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巡检等新技术 [2] 部署规模 - 系统覆盖深圳全市9个区 承接广东赛区约20%的竞技比赛和残特奥会项目 [1] - 电鸿系统首次在国内大型活动电力保障中实现大规模实战部署 [2]
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生效,头部金融巨头有望加速入场
选股宝· 2025-07-29 23:32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生效,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 [1] - 条例要求发行法币稳定币或锚定港元价值的稳定币需向香港金管局申领牌照,仅持牌机构可向零售投资者销售 [1] - 东北证券指出该条例旨在构建离岸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1] - RWA作为关键工具可提升资产交易效率,如香港代币化国债结算周期从T+2缩短至秒级,效率提升90% [1] - 波士顿咨询预测2030年全球RWA市场规模将达16万亿美元,极端乐观情况下可达68万亿美元 [1] - 民生证券表示传统银行如汇丰、花旗等正通过子公司或合资形式布局稳定币领域 [1] - 头部金融科技企业如蚂蚁国际等有望加速入场 [1] 技术发展 - 量子通信技术预计将成为稳定币生态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1] - 稳定币市场快速扩容将推动量子通信技术从实验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 [1] 公司动态 - 天阳科技推出"统一支付中心"解决方案,深度整合稳定币通道 [2] - 协鑫能科与蚂蚁数科合作完成国内首单光伏实体资产RWA [3]
通信ETF(159695)午后上涨2.35%,机构:2025年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
搜狐财经· 2025-07-29 05:30
流动性表现 - 通信ETF盘中换手率达16.27%,成交额1829.66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周日均成交1548.95万元 [3] 规模增长 - 通信ETF近1周规模增长100.09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收益能力 - 通信ETF近1年净值上涨45.57%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4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23.48%,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09% [3] 政策支持 - 上海市印发人工智能支持措施,计划发放6亿元算力券,降低智能算力成本并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 [3] 行业运行 - 上半年通信业运行平稳,电信业务量收增长,5G、千兆、物联网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4] -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4] 行业展望 - 2025年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AI、量子通信、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4] - 蜂窝物联网模组复苏回暖,基站、光缆线路、数据中心等通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4] 指数权重 - 国证通信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17%,包括中际旭创(9.34%)、中国电信(8.56%)、新易盛(8.25%)等 [4] 个股表现 - 中际旭创涨9.09%,天孚通信涨12.64%,新易盛涨5.36% [6] - 中国移动跌0.50%,中国联通跌0.18%,中天科技跌1.07% [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通信ETF联接基金(019072)布局光通信投资机遇 [6]
国富量子(00290)追投RTree:加注RWA赛道,构建数字资产全价值链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02:54
公司战略投资 - 公司于7月28日港股开盘前公告向RWA平台型科技公司RTree追加投资 以强化RWA领域战略布局和数字资产全链路闭环生态完整性 [1] RTree技术平台定位 - RTree业务定位为基于去中心化代币平台发展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业务 实现实物资产链上发行与流通 [3] - 技术架构包含数据层(物联网采集资产数据) 安全层(零知识证明/第三方托管钱包/电子签名法律协议) 底层链(以太坊主网) 执行层(智能合约管理) [3] - 2025年已上线艺术品抵押借贷服务和链上固定收益债券两类RWA业务 未来计划覆盖黄金/股票/ETF/期货期权等多元资产 [4] 业务协同效应 - RWA与稳定币被视为金融科技规模化落地突破方向 公司2023年作为创始股东布局圆币科技(2024年7月入选香港金管局稳定币发行人沙盒首批三家主体之一) 股价曾于6月2日涨20% 7月4-9日连续4日累涨近30% [5] - 计划将自有资产(高价值艺术品/贸易应收账款/信用证及票据等供应链资产)作为底层资产上链 以改善速动比率和资本收益率 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4.43亿港元艺术品资产及1.51亿港元应收贷款与贸易应收账款 [6] - 数字资产侧补全稳定币发行交易-数字资产资管-RWA应用全链路生态 量子科技侧推动量子通信/加密/算法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实现商业化 [6][7] - 与夸密量子及张文卓博士成立合资公司 开展量子随机数云服务基础设施研究及量子加密数字货币硬件钱包研产销 [7] 合规与牌照优势 - 持有香港证监会1/4/6/9号牌照及跨境QFI/CIBM/QDIE/QFLP/债券通资格 1号牌于2024年7月获VA升级(可向专业投资者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并为数字资产管理公司MaiCapital第一大股东(持有VA升级9号牌) [8] - 利用传统金融客户渠道与加密原生投资人网络推动双向用户转化 未来可能拓展艺术NFT收益共享机制/跨境贸易价值凭证Token化+DeFi借贷等Post-RWA产品形态 [9] 行业背景与机遇 - RWA通过区块链代币化传统资产(债券/房产/大宗商品等) 提供流动性提升(碎片化降门槛)/交易成本降低(智能合约自动化)/透明度增强(链上可追溯)/资产类别拓展(覆盖非标)四大价值主张 [3] - 香港在传统四大中心基础上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等新四大中心 为RWA融合传统资产与数字资产提供政策框架 [8][9]
上半年我国服务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向新向好态势继续巩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8 22:42
服务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90314亿元,同比增长5.5%,占GDP比重59.1%,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1]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2] - 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95172亿元,增速提升至5.7%,贡献率进一步升至61.2%[2] 细分行业增长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6%,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1.7个百分点[4] - 1-5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9.9%,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增长9.5%,其中电子商务服务增速达13.4%[4] - 文化和旅游消费显著增长:旅游游览服务交易额同比增31.9%,全国电影票房超292亿元(+20%),演唱会票房增约40%[3] 新兴动能发展 - 数字技术应用业1-5月营收同比增长11.2%,信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37.4%[4][5] - 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推动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8.5%,服务零售额增速(5.3%)高于商品零售0.2个百分点[2] 企业运营与投资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8.1%,利润总额快速提升,盈利面持续改善[2] - 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占服务业投资比重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5] 对外开放与贸易 - 1-5月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维修维护服务执行额增长46.5%[7]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96.4亿元,占外资总额比重超70%[7]
通信行业双周报(2025、7、11-2025、7、24):上半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20250725
东莞证券· 2025-07-25 10: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中国通信业运行平稳,电信业务量收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等用户规模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势较快 [3][38] - 2025年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AI等新质生产力方向释放增长动能,蜂窝物联网模组复苏,通信设施建设有望推进,带来新需求,建议关注相关企业机遇 [3][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通信行业行情回顾 - 申万通信板块近2周(7/11 - 7/24)累计上涨6.78%,跑赢沪深300指数3.31个百分点,涨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7位;7月累计上涨6.98%,跑输沪深300指数1.57个百分点;今年累计上涨17.04%,跑赢沪深300指数11.60个百分点 [3][11] - 除电信运营商板块,申万通信板块6个三级子板块近2周总体上涨,涨幅从高到低依次为:SW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14.31%)>SW其他通信设备(+3.97%)>SW通信应用增值服务(+3.79%)>SW通信终端及配件(+1.48%)>SW通信线缆及配套(+0.65%)>SW通信工程及服务(-1.37%) [3][13] 产业新闻 - Dell'Oro报告显示2024 - 2029年全球5G移动核心网市场预计以6%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市场预计以17%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目前全球39个国家/地区的70家移动网络运营商已部署5G SA网络,2025年新增5个5G SA商用网络 [16] - 中国移动2025 - 2027年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新建部分)集中采购项目,标包4接入交换机中标候选人为迈普通信、新华三、华为、锐捷网络,项目预估采购约3.33万台 [18] - 峰飞航空科技吨级以上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V2000CG获单机适航证,成为全球首架“三证齐全”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其2吨级航空器已完成超4万公里安全飞行,飞行轨迹覆盖多地及海外国家 [19] - 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1%,按上年不变价计算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截至6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亿户,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 [20] - IDC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6896万部,同比下降4.0% [21] 公司公告 - 中际旭创上半年预计净利36 - 44亿元,同比预增52.64% - 86.57%,因终端客户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资本开支增长带动高端光模块销售增加 [22][23] - 新易盛上半年预计净利37 - 42亿元,同比预增327.68% - 385.47%,受益于人工智能算力投资增长,高速率产品需求增加 [24] - 美格智能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7000 - 8500万元,同比增长109.07% - 153.87%,面向多领域产品出货量高速增长,高算力模组应用深入 [25] - 星网锐捷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8000 - 24000万元,同比增长43.81% - 91.75%,AI浪潮驱动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子公司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订单交付增加,费用管控有成效 [26] 行业数据更新 通信运营用户规模数据 - 2025年6月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约18.10亿户,同比上升2.66%,环比上升0.19% [27] - 2025年6月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约6.84亿户,同比上升4.98%,环比上升0.31% [28] 光纤光缆数据 - 2025年Q2光缆线路长度约7377万公里,同比增长9.91%,环比下降1.03% [29] - 2025年6月光缆产量为2478.70万芯千米,同比上升8.90%,环比上升10.75% [33] 5G发展情况 - 2025年6月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9.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7%,占比较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 [20][34] 通信板块本周观点 - 投资建议关注“技术商用+政策催化+业绩确定性”三大主线下的企业机遇 [3][38] - 建议关注标的有中国电信(601728.SH)、烽火通信(600498.SH)、长飞光纤(601869.SH)、威胜信息(688100.SH)等 [38]
服务业增势良好(锐财经·年中经济观察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4 22:28
服务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390314亿元 同比增长5.5% 占GDP比重59.1%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1][2]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 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 [2] - 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95172亿元 增速5.7% 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贡献率提升至61.2% [2] 细分领域增长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6% 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1.7个百分点 [4]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8.1% 连续2个月加速 其中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9.9% 电子商务服务增长13.4% [2][5]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高于商品零售0.2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比45.5% [2] 新兴动能发展 - 文旅消费显著增长:旅游游览服务交易额增31.9% 电影票房292亿元增20% 演唱会票房增40% [3][16] - 数字技术应用业营收增长11.2% 信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4% [5] - 绿色电力交易电量增长49.3% 全国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占比60.9% [17][18] 对外开放与投资 - 1-5月服务贸易进出口32543.6亿元增7.7% 维修维护服务执行额增46.5% [7]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96.4亿元 占外资总额超70% 过境免签国家扩至55国 [7] - 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 占服务业投资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 [5] 政策与创新支持 - 多地推进"好房子"建设:江苏推广42项住宅新技术 北京试点装配式建筑 [20][22] - 农业农村部推动稻渔综合种养 目标3-5年内实现高效绿色生产 [20] -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充电宝CCC认证监管 开展质量抽查 [19]
未来40年材料革命:这13大领域将重塑人类文明!
材料汇· 2025-07-24 15:52
金属材料 - 轻量化、智能化与功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突破传统合金性能极限,向多功能集成与可持续制造进化[3] - 先进高强轻合金(镁/铝/钛合金)通过纳米析出、织构调控实现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的"减重增效",2040年后拓扑优化+3D打印定制合金构件将成为主流[5] - 高熵合金(HEAs)兼具高强度、耐腐蚀、抗辐照特性,在核反应堆、深海装备领域不可替代,机器学习加速成分设计是核心突破点[5] - 智能金属如形状记忆合金(SMA)、磁致伸缩材料推动机器人柔性化[5] - 可持续冶金技术如氢冶金、金属闭环回收率2050年将超90%,重塑钢铁行业碳中和路径[5] 高分子材料 - 生物基与精准性能是未来焦点,解决塑料污染,实现分子级精准设计[7] - 可降解高分子如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性能逼近工程塑料,2040年替代50%包装材料,酶促降解技术突破将实现可控降解周期[9] - 高性能工程塑料如耐高温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支撑新能源汽车电机、半导体封装,自修复高分子延长器件寿命[9] - 智能响应聚合物如温敏/光敏水凝胶用于药物靶向释放,压电高分子赋能可穿戴设备[9] - 生物基单体合成利用CO₂、纤维素合成高分子,碳足迹降低70%[9] 陶瓷材料 - 结构陶瓷如碳化硅(SiC)、氮化硅(Si₃N₄)陶瓷基复合材料(CMC)成为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首选,耐温≥1600℃[13] - 功能陶瓷如固态电池氧化物电解质(LLZO)、核聚变堆第一壁防护陶瓷(SiCₓ)、超导陶瓷(YBCO)是清洁能源关键[13] - 增材制造技术如光固化3D打印实现复杂陶瓷构件,2050年成本降低至当前的1/5[13] - 多孔陶瓷用于高温过滤、催化载体支撑化工减排[13] 碳材料 - 石墨烯2030年后实现低成本量产,应用于超快传感器、柔性电极、海水淡化膜,掺杂改性解决零带隙瓶颈[17] - 碳纳米管(CNTs)构建轻质导电复合材料,替代铜线,是场发射显示器、太空电梯缆绳的候选材料[17] - 碳纤维(CFRP)如新一代国产T1100级碳纤维支撑大飞机、氢能储罐[17] - 碳基芯片如纳米碳管晶体管突破硅基物理极限,2070年或成计算主力[17] 复合材料 - 纤维增强树脂基(FRP)是汽车轻量化核心,碳纤维成本2050年降至$10/kg[21] - 陶瓷基(CMC)/金属基(MMC)是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刹车盘革命性材料[21] - 智能复合材料嵌入光纤传感器、压电元件,实现结构健康自监测(如桥梁、风机叶片)[21] - 仿生复合材料如贝壳结构启发的抗冲击材料用于防弹装甲[21] 先进材料 - 超材料如负折射率材料实现光学隐身,声学超材料降噪,机械超材料抗地震冲击[25] - 量子材料如拓扑绝缘体、二维磁性材料催生量子计算机与超低功耗芯片[25] - 液态金属如镓基合金用于柔性电路、可变形机器人,生物相容性版本适配神经接口[25] - 智能凝胶是环境响应型软体机器人核心驱动材料[25] 信息材料 - 半导体材料从硅基→三代半导体(SiC/GaN)→二维半导体(MoS₂)→拓扑材料迭代[29] - 光子晶体控制光路,实现光计算芯片替代电子芯片[29] - 磁存储材料如自旋电子学材料(CoFeB)突破存储密度极限[29] - 量子点材料是QLED显示、量子通信单光子源核心[29] 能源材料 - 光伏材料如钙钛矿电池效率突破30%,与硅叠层降低成本,有机光伏实现建筑一体化(BIPV)[33] - 电池材料如固态电解质(硫化物/聚合物)解决安全性,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降低资源依赖[33] - 储氢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MOFs)、镁基合金实现安全高密度储运[33] - 热电材料利用废热发电,ZT值2050年≥3[33] 生物医用材料 - 可降解植入物如镁合金/聚乳酸骨钉实现"无需二次手术"[37] - 组织工程支架如3D生物打印血管、器官雏形,材料引导细胞定向分化[37] - 靶向药物载体如智能水凝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实现精准治疗[37] - 神经接口材料如导电聚合物、石墨烯电极解码脑电信号,助力瘫痪治疗[37] 环境材料 - 吸附材料如MOFs、COFs高效捕获CO₂(≥5mmol/g),功能化硅胶去除重金属[41] - 催化材料如光催化分解VOCs(TiO₂改性),电催化还原CO₂制燃料[41] - 生态建材如固废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变储能墙体降低建筑碳排放[41] - 微塑料处理如磁性纳米材料靶向吸附水体微塑料[41] 建筑材料 - 低碳水泥如富贝利水泥、碳固化技术降低60%碳排放[45] - 自修复混凝土如微生物矿化/微胶囊技术自动填补裂缝[45] - 智能玻璃如电致变色调光+钙钛矿发电一体化窗体[45] - 3D打印建筑如地聚物材料快速成型应急住房[45] 材料表面工程 - 防护涂层如石墨烯防腐涂料、MAX相抗高温氧化涂层延长设备寿命[49] - 功能涂层如超疏水自清洁表面(仿荷叶)、防冰涂层(航空)、辐射制冷涂层(建筑)[49] - 表面织构化如激光微纳加工提升材料摩擦学/生物学性能[49] - 智能响应涂层如温度/pH值变化触发颜色或润湿性改变[49] 材料分析评价 - 原位表征技术如透射电镜(TEM)结合人工智能实时解析材料变形机制[55] - 材料信息学如机器学习预测未知材料性能,研发周期缩短70%[55] - 数字孪生构建材料服役全过程虚拟模型,预警失效风险[55] - 标准化数据库跨机构共享材料基因工程数据,避免重复研发[55]
2毫米厚玻璃硬盘年底量产
长江日报· 2025-07-24 00:25
玻璃硬盘技术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和湖北光谷实验室研发的玻璃硬盘技术容量高达360TB,可存储2.5万部高清电影,数据可永久保留 [2] - 该技术荣获2024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卓越奖,预计2024年底实现产业化,正与全国数据中心展开应用接洽 [2] - 目标应用领域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AI大模型训练数据存储及历史档案长期保存 [2] 单光子成像技术 - 光谷实验室在单光子成像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成像分辨率达到百万级,适用于深海、高空及医疗检测等弱光环境 [3] - 通过光学调制和信号处理突破物理探测器局限,实现数十万至百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图像恢复,并提升成像帧率 [3] - 技术可应用于量子通信密钥分发、深空探测暗弱目标识别等领域,目前正与医疗器械、遥感探测行业展开合作 [3] 光谷实验室创新成果 - 实验室已孵化九曜光电、英睿红外等科技企业,推动近百项研发课题,累计获得46项发明专利授权 [3] - 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准,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向生产线转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