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

搜索文档
2025年5月金融数据点评:5月隐债置换继续下拉新增贷款数据,稳增长发力带动新增社融连续第6个月同比多增
东方金诚· 2025-06-16 09:24
金融数据概况 - 2025年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同比少增3300亿;新增社融22894亿,同比多增2271亿;5月末M2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3%,增速较上月末高0.8个百分点[4] 新增贷款情况 -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季节性多增3400亿,同比少增3300亿,拖累月末贷款余额增速下滑至7.1% [7] - 5月企业贷款同比少增2100亿,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700亿;短贷同比多增2300亿;票据融资同比少增2826亿 [8][9] - 5月居民贷款同比少增217亿,其中短资同比少增451亿,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32亿 [9] - 今年1 - 5月新增贷款累计10.68万亿,同比少增4600亿;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8% [10] 新增社融情况 - 5月新增社融环比季节性多增1.13万亿,同比多增2271亿,支撑月末社融存量增速持平于8.7% [11] - 5月社融同比多增主要受政府债券融资拉动,同比多增2367亿;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211亿;外币贷款同比多增622亿 [11][12] M2和M1情况 - 5月末M2同比增速为7.9%,较上月末放缓0.1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为2.3%,增速较上月末加快0.8个百分点 [14] 未来趋势判断 - 预计6月新增社融持续同比多增,存量社融和M2增速加快 [5] - 预计下半年央行继续实施降息降准,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有充足空间,全年新增信贷、社融有望同比多增 [5][15]
5月金融数据点评:信心与盈利是点燃信用扩张的关键火种
联储证券· 2025-06-16 09:02
社融情况 - 5月新增社融2.29万亿,同比多增2271亿,存量增速持平前值8.7%,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外币贷款同比多增是支撑项,实体信贷持续偏弱是拖累项[1][9] - 新增人民币贷款5960亿,同比少增2237亿,企业有效融资需求未实质好转[12] - 政府债券新增1.46万亿,同比多增2367亿,普通国债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支撑社融[12] - 企业债券新增1496亿,同比多增1211亿,产业债为主要贡献,城投债净偿还[13] - 外币贷款新增135亿,同比多增622亿,或因美元走弱和企业外贸预期改善[13] 信贷情况 - 企业部门新增短期贷款1100亿,同比多增2300亿;新增中长期贷款3300亿,同比少增1700亿,企业倾向“保运转”[21] - 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减少208亿,同比多减451亿,消费意愿不强;新增中长期贷款746亿,同比多增232亿,与地产销售边际转暖一致,但楼市信心恢复偏缓[2][21] M1与M2情况 - M1增速环比回升0.8个百分点至2.3%,因去年基数低和企业“留现金不投资”[3][35] - M2增速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7.9%,与存款利率调降和财政资金释放慢有关[3][36] 展望与风险 - 下半年金融数据或“结构分化+缓步修复”,社融增速有望在8.5%-9.0%区间波动,需关注地方化债、居民信心和关税风险[6][44]
社融保持同比多增,M1增速在低基数上显著回升
交银国际· 2025-06-16 06: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新增社融同比多增,考虑化债影响,社融同比多增反映供给端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弱,预计受益于低基数,3季度货币、社融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数据 -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少增3300亿元,少增主要来自企业中长期贷款 [1] - 居民短期贷款减少208亿元,同比少增451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746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连续3个月同比多增 [1] - 企业短期贷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多增230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300亿元,同比少增1700亿元;企业票据融资新增746亿元,同比少增2826亿元 [1] - 非银机构贷款净新增589亿元,同比多增226亿元 [1] 社融数据 - 5月新增社融2.29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同比多增2271亿元,同比多增主要来自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 [1] - 政府债券发行达1.46万亿元,同比多增2367亿元,主要来自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表外融资同比稳定,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211亿元 [1] 货币数据 - 5月M1增速为2.3%,环比显著回升0.8个百分点,因2024年同期规范资金空转形成低基数,预计后续有望延续回升势头 [1] - M2增速为7.9%,环比略降0.1个百分点;社融余额增速为8.7%,环比持平 [1] 存款数据 - 5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18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多增主要来自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 [1] - 5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增500亿元,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同比分别多增3824和1167亿元,非银机构存款新增1.19万亿元,为近年新高,同比多增300亿元 [1] 交银国际金融行业覆盖公司 - 对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公司评级为买入,给出收盘价、目标价、潜在涨幅、发表日期和子行业等信息 [14]
中银晨会聚焦-20250616
中银国际· 2025-06-16 02:2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仍是5%左右,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支撑基建、设备更新投资,促进消费扩容,托底房地产投资;年初至今社融同比增速维持较高水平,但人民币贷款和企业融资需求偏弱值得关注 [9] 市场表现 市场指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377.00,跌0.75%;深证成指收盘价10122.11,跌1.10%;沪深300收盘价3864.18,跌0.72%;中小100收盘价6338.53,跌1.03%;创业板指收盘价2043.82,跌1.13% [3]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石油石化涨2.05%、国防军工涨1.72%、公用事业涨0.48%;美容护理跌4.12%、传媒跌2.53%、食品饮料跌2.37% [4] 6月金股组合 - 包括顺丰控股(002352.SZ)、安集科技(688019.SH)、佰仁医疗(688198.SH)、岭南控股(000524.SZ)、青岛啤酒(600600.SH)、索辰科技(688507.SH) [5] 5月金融数据点评 社融情况 - 5月新增社融2.29万亿元,高于预期,存量同比增长8.7%;新增人民币贷款5960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 [6] - 社融多增分项主要是政府债券和企业债,表内融资弱,直接融资强,政府债券融资强劲,对企业融资需求有挤出 [6] - 从存量结构看,5月与4月比,政府债券占比上升0.2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和汇票占比下降 [7] 货币供应量 - 5月M2同比增长7.9%,较4月降0.1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3%,较4月升0.8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12.1%,较4月升0.1个百分点 [7] - 5月活期存款环比降0.23%,定期存款环比升0.39%;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及一揽子货币政策使M0和M1同比增速上行 [7] 存款情况 - 5月金融机构新增存款2.18万亿元,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多增幅度大,居民和非银存款也多增,存款搬家趋势延续 [8] 贷款情况 - 金融机构5月新增贷款6200亿元,中长贷和企业贷新增幅度大;与去年同期比,新增贷款少增,票据和企业中长贷少增明显 [8] - 内需弱、美国关税预期不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影响企业经营和融资需求,间接影响居民加杠杆意愿 [8]
流动性与机构行为跟踪:央行呵护资金面态度明确
浙商证券· 2025-06-15 12: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资金面未来一周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下降、税期扰动,但央行呵护,预计维持均衡偏松运行 [1] - 存单未来一周到期规模超万亿,央行二次投放使发行压力边际减弱,收益率或震荡下行 [1] - 机构行为上基金成利率债主要买盘、农商行成主要卖盘,10 年和 30 年国债活跃券走势背离,国开债换券行情轮动快 [1][3] 周度流动性跟踪 资金复盘 - 统计期内 7 天期逆回购资金到期 9309 亿,央行投放 8582 亿,净回笼 727 亿,OMO 存量降至 8582 亿,二次预告下周开展 4000 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0] - 统计期内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贬值 1.52 个基点 [10] - 过去一周国债净融资 2620.6 亿,年初至今完成全年计划 46.6%;新增地方债发行 83.72 亿,年初至今完成 38.6%,置换隐债特殊再融资债已发行 1.68 万亿,完成 84.2% [13] - 统计期内国股行融出规模升至 4.5 万亿以上,货基理财融出规模下降,非银系融入规模小幅下降;资金价格 DR 系列走低、R 系列走升,流动性分层小幅抬升但处低位;全周资金面“量升价跌”,周四、周五边际收敛,全周均衡 [15] 存单复盘 - 一级市场统计期内同业存单净融资 -1622.60 亿元,发行总额 10413.70 亿元,到期量 12036.30 亿元,未来三周到期量分别为 10216.40、11378.10、2457.90 亿元,一级发行利率小幅走低至 1.6744% [18] - 二级市场核心买盘增持,货基卖转买,大行减持,城商行/农商行买转卖,保险等增持,收益率周内震荡小幅下行,收益率曲线小幅走陡,1M - 1Y 期限存单收益率分别变化 -1.78BP - -0.91BP [20] 下周关注 - 资金面 5 月社融显示信贷需求弱企稳,政府债支撑 6 月财政支出,央行月中二次投放 4000 亿 6M 买断回购,全月净投放 2000 亿,预计市场定价利多信号但幅度小于 6 月 6 日;未来一周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下降、税期扰动,资金面预计均衡偏松 [24] - 存单供给端过去一周净融资为负,央行投放缓解负债压力,一级利率下行;需求端核心买盘需求转强,二级市场收益率下行;未来一周到期规模超万亿,发行压力边际减弱,收益率或震荡下行 [25] 周度机构行为跟踪 近期机构资负端思考 - 10 年和 30 年国债活跃券走势背离,因供给节奏错开、一级市场配置情绪弱及机构拉久期诉求,6 月下半旬 10 年国债无发行压力、资金价格波动,30 年国债难持续优胜 [27] - 国开债换券行情轮动快,新券发行规模达 3500 - 4000 亿停发、2500 - 3000 亿成活跃券,2025 年新券发行快、成活跃券时间早,新券波动大,10 年国开 - 10 年国债利差波动大,老券安全性高 [28] 机构二级成交重点回顾 - 大行过去一周净买入 3 年以内国债约 776 亿元 [31] - 基金成利率债主要买盘,过去一周净买入约 1604 亿元,农商行成主要卖盘之一,净卖出约 1092 亿元 [31] - 存单主要买盘是货基等,卖盘是城商行等 [31] - 信用债主要非银买盘净买入规模抬升,基金增量最多,3 年以内净买入规模稳定,5 年以上波动大,过去一周放量明显 [31] - 2 年以下二级债基金净卖出约 49 亿元,理财等净买入;2 - 5 年二级债主要买盘放量,基金净买入约 362 亿元,银行体系净卖出;5 - 10 年成交清淡 [31] 债市微观结构高频数据跟踪 - 6 月 13 日 10Y 国开 - 10Y 国债期限利差 5.92bp 震荡走阔,1Y 国开 - R001 利差 1.87BP,短债收益率略高于资金价格 [33] - 节前一周债市杠杆率 107.72% 环比抬升 [35]
资产配置报告:财政发力支撑总量,M1增速回升
国海证券· 2025-06-15 06:34
货币指标表现 - 5月M1同比增长2.3%,较前值提升0.8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回落至7.9%[3] - 5月各项存款同比多增5000亿元,居民存款增加4700亿元,企业存款减少4176亿元,财政存款新增8800亿元,非银机构存款新增1.19万亿元[3] 社融与信贷情况 - 5月社融新增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71亿元,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是主要贡献项[3] - 5月人民币信贷新增62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企业短贷同比多增2300亿元,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1700亿元[3] 信贷结构特点 - 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受化债置换效应影响显著,居民中长期贷款连续三个月同比改善但持续性待察[3] 风险提示 - 经济增速、财政支持规模、化债力度与进度可能不及预期,央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有不确定性,债券市场可能异常波动[3]
社融由财政支撑——2025年5月金融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6-13 14:47
社融情况 - 5月社融规模增量为2 29万亿元 同比多增2271亿元 主要依靠直接融资支撑 [2] - 政府债券融资规模1 46万亿元 同比多增2367亿元 但多增额缩减 [2] - 企业债券净融资1211亿元 同比多增1211亿元 [2] - 人民币贷款增加5960亿元 同比少增2237亿元 持续拖累社融 [2] - 非标融资中信托贷款同比少增51亿元 未贴现承兑汇票同比少减169亿元 委托贷款同比少增158亿元 [2] - 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多增41亿元 [2] 信贷表现 -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 同比少增3300亿元 [5] - 居民部门贷款新增540亿元 同比少增217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08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746亿元 [5] - 居民短贷同比多减451亿元 中长贷同比多增232亿元 [5] - 企业部门贷款增加5300亿元 主要由中长贷和短贷贡献 票据融资较弱 [5] - 企业短贷增加1100亿元 同比多增2300亿元 中长贷增加3300亿元 同比少增1700亿元 [5] - 票据融资增加746亿元 同比少增2826亿元 [5] 货币供应 - 5月M2同比增速7 9% 较上月回落0 1个百分点 [7] - 财政性存款增加8800亿元 同比多增1167亿元 [7] - 居民存款增加4700亿元 同比多增500亿元 [7] - 企业存款减少4176亿元 同比多增3824亿元 [7] - M1增速反弹至2 3% 较上月回升0 8个百分点 [7] - M2与M1增速差收窄至5 6% [7] 经济环境 - 有效融资需求暂显不足 企业贷款受化债替代效应和关税政策影响 [1] - 居民加杠杆意愿未明显增强 财政政策有待加力提效 [1] - 财政资金拨付带动M1增速反弹 企业现金流改善 [1] - 政府债发行前置和低基数效应推动M1回升 [1] - 社融存量增速稳定在8 7% 剔除政府债券后增速回落 [7]
5月金融数据解读:如何理解5月金融数据?
浙商证券· 2025-06-13 13:48
信贷情况 - 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62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存量同比增速降至7.1%[3] - 居民贷款增加540亿元,同比少增217亿元,短期贷款回落,长期贷款小幅多增[3] - 企业贷款增加5300亿元,同比少增2100亿元,是信贷主要拖累项[5] - 非银贷款增加589亿元,同比多增226亿元,受去年低基数影响[8] 社融情况 -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3万亿,同比多增2271亿元,月末增速持平上月为8.7%[9] - 增量结构中最大正贡献是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主要拖累是人民币贷款[9] 货币供应情况 - 5月末,M2增速为7.9%,回落0.1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为2.3%,提升0.8个百分点,M2 - M1剪刀差进一步缩小[11][12] - 5月末M0同比增速12.1%,提升0.1个百分点,体现经济修复的结构性失衡[13] 货币政策情况 - 预计2025年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有一次50BP降准以及20BP降息[2][15] 风险提示 - 美国二次通胀概率升温,提高货币政策决策难度[16]
金融数据速评:降息当月为何贷款偏少?
华福证券· 2025-06-13 13:32
贷款情况 - 5月新增贷款6200亿,同比大幅少增3300亿,贷款余额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至7.1%[3] - 5月居民中长贷新增746亿,同比多增232亿;短贷净减少208亿,同比多减451亿,居民户贷款同比少增217亿[3] - 5月企业中长贷新增3300亿,同比少增幅度扩大至1700亿;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合计同比少增546亿[3] 社融情况 - 5月新增社融2.29万亿,同比多增2248亿,社融存量同比持平于8.7%[4] - 5月新增政府债券1.46万亿,同比多增2367亿;新增企业债券1496亿,同比多增1211亿;表外三项合计同比多减40亿[4] 货币情况 - 5月M2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至7.9%,M1同比回升0.8个百分点至2.3%[5] - 5月居民和企业存款同比分别多增500亿和3824亿,财政存款同比多增1167亿[5] 市场观点 - 房地产市场未稳固,基建投资受压制,内生信用融资需求降温难扭转[5] - 政府需持续财政和债务扩张,维持6月再度降息10BP预测[5] - 广州优化房地产政策,配合降息有望推动市场企稳并带动消费[5]
4月金融数据点评:关税冲击影响信贷需求
中银国际· 2025-05-20 00:45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关税冲击影响信贷需求 居民及企业融资需求均较弱 [1] - 红利仍然是银行的主线 关注银行股投资价值 建议关注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 [1] 社融数据表现 - 4月社融余额同比增长8.7% 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 [1][2] - 4月社融增量1.16万亿元 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略少于万得一致预期1.26万亿元 [1][2] - 政府债券净融资9729亿元 同比多增1.07万亿元 [1][2] - 企业直接融资增加2731亿元 同比多增838亿元 [2] - 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合计同比多减310亿元 委托贷款略降2亿元 同比少减91亿元 信托贷款下降77亿元 同比多减219亿元 [2] - 未贴现银票下降2794亿元 同比少减1696亿元 贡献同比多增 [2] 信贷需求状况 - 4月全口径人民币贷款增量2800亿元 同比少增4500亿元 [1][3] - 4月人民币贷款新增884亿元 同比少增2465亿元 [2] - 居民信贷减少5216亿元 同比多减50亿元 短期贷款减少4019亿元 同比多减501亿元 中长期减少1231亿元 同比少减435亿元 [3] - 企业贷款新增6100亿元 同比少增2500亿元 短期贷款少增700亿元 中长期贷款少增1600亿元 [3] - 票据贴现新增8341亿元 同比少增40亿元 成对公贷款主要贡献来源 [3] 货币供应量变化 - 新口径M1增速1.5% 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4] - M2增速8.0% 环比回升1.0个百分点 [1][4] - M2-M1剪刀差走阔1.1个百分点至6.5% [1][4] - 4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400亿元 同比大幅少减3.48万亿元 [4] - 非银存款高增1.57万亿元 同比多增1.90万亿元 [4] - 财政存款新增3710亿元 同比多增2729亿元 [4] - 居民存款减少1.39万亿元 同比少减4600亿元 [4] - 企业存款减少1.33万亿元 同比少减5428亿元 [4] 资金活化程度 - M1与M2剪刀差走阔 资金的活化程度较低 [1][4] - 关税冲击下企业经营投资活跃度偏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