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技术

搜索文档
大模型厂商变现难,科大讯飞却把AI学习机卖爆
钛媒体APP· 2025-08-27 02:21
核心观点 - AI硬件市场呈现割裂状态 新产品涌现但规模化销售产品较少 科大讯飞AI学习机实现收入大幅增长 验证专业大模型与刚需场景结合的商业潜力[2] - 公司通过"专业大模型技术+刚需场景产品力+全渠道营销能力"三位一体战略 走出一条商业化成功路径[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AI学习机收入同比增长104% 毛利同比增长116%[2] - 在高端学习机领域保持销售额销量双第一[2] 技术优势 - 发布业界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 用更少算力实现一流效果[3] - 70B参数版本对标DeepSeek R1和OpenAI o1 国内率先支持"快思考"和"慢思考"双模式[4] - 最新版本以小一个数量级参数对标OpenAI o3 幻觉治理准确率大幅领先业界主流模型[4] - 打造"1+N"大模型体系 教育为重点行业 形成核心技术护城河[4] - 与中国教科院合作打造数学智能教师系统等产品[5] - 高考测试中以更小参数量取得国产大模型最好成绩[5] 产品功能 - 构建从答题批改到因材施教辅学的完整AI核心链条[5] - AI 1对1精准学新增互动式问诊规划功能 可自动分析知识掌握情况[7] - AI 1对1答疑辅导新增支持小学数学 初中语文和数学[7] - AI 1对1互动课覆盖幼小初学段 包含各场景体系化课程[7] - 平均减少学生近一半无效练习时间[7] - 首发AI心灵伙伴与减压绿洲功能 关注心理健康[7] 营销策略 - 构建高端品牌+全域覆盖营销体系[8] - 线上渠道提供购买便捷性 线下近2000家门店提供体验场景[11] - 新增广告中一大半为品牌广告 包括赞助《最强大脑》等头部IP节目[8] - 邀请孙俪担任品牌代言人提升可信度[10] - 采用中心城市与下沉市场并举的渠道策略[11] 行业地位 - 入选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镇馆之宝"唯一教育方向AI产品[2] - 独家与教育部考试院成立联合实验室 深度参与高考主观题评分[5] 市场前景 - 学习机在中国家庭渗透率仅5%-6% 远低于手机电脑[15] - 中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接近2亿 教育投入为家庭刚需[15] - AI学习机正升级为集知识传递能力培养情感陪伴于一体的综合教育终端[15]
AI联动,分分钟响应…平台如何迅速干预心理危机?中科院专家这样说
扬子晚报网· 2025-08-26 13:15
公司自杀干预措施 - 快手平台于2018年底开始利用AI技术开展自杀干预 并于2021年8月正式组建自杀干预社会救助小组 形成从AI技术识别 公众反馈快速预警到整合评估用户内容的全流程7X24小时干预机制 [3] - 平台自杀干预流程要求小组在接到预警后10分钟内完成风险评估并报警 对未达报警标准用户进行沟通安抚 无风险用户纳入观察期 [3] - 公司于去年5月上线"种太阳计划" 通过技术识别联动警方干预 并联动媒体 心理健康专家及专业创作者进行心理健康科普 相关科普直播和短视频观看量超千万人次 [4]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平台于3月底接入大模型技术升级预警系统 基于大模型的意图洞察与风险定位能力可自动锁定直播高危风险信息 直通干预小组 [3] - 大模型自动生成风险摘要与关键信息链 使研判效率提升超50% 核实时间成本缩减至分钟级 实现风险信号及时干预和分钟级救助响应 [3] 行业专业培训体系 - 公司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团队为自杀干预小组开展系统培训 内容包括风险评估 共情倾听和安全计划制定等实用技能 [1][2] - 培训强调危机干预目标是降低短期风险而非长期人格转变 需通过长周期心理咨询消除自杀意念 [2] - 针对干预人员情绪管理 培训系统讲解注意转移 幽默化解 认知重构等六大方法 强调情绪是可管理资源 [2]
康冠科技2025年半年报:AI赋能成效显著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62%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06:3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35亿元,同比增长5.0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10.62% [1] - 基本每股收益0.55元 [1] - 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微增0.32个百分点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0亿元,同比增长180.43% [1] 业务表现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9.81%,出货量同比增长9.26% [1] - 创新类显示产品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39.16%,出货量同比增长48.05% [1] - 智能电视实现营业收入36.34亿元 [1] - 智能交互平板在生产制造型供应商中的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 [1] - 创新类显示产品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 [1] - 智能电视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2.61个百分点 [1] AI技术应用 - KTC品牌与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达成全面合作,随心屏系列与AI交互眼镜全面接入豆包大模型 [2] - 皓丽品牌通过"AI+软件+系统+硬件"四位一体打造全场景AI协作闭环 [2] - FPD品牌通过AI算法赋能镜面显示技术 [2] - AI大模型对终端显示产品渗透率提升,AI赋能对创新类显示产品的提升有望进一步体现 [2] 研发与产能 - 研发费用投入2.9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2] - 拥有有效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证书1414项,其中发明专利118项 [2] - 研发团队1682名专业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0.32% [2] - 深圳和惠州智能制造中心约75万平方米 [2] - 车载模组产线已正式投产 [2] 股东回报 - 2025年6月进行2024年度利润分配,并预告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计划 [3]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0元(含税) [3] - 预计现金红利占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超65% [3]
康冠科技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增近11% AI赋能成效显著再添中期分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4:1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35亿元同比增长5.06% 扣非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10.62% 基本每股收益0.55元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微增0.32% 创新类显示产品毛利率增1.14% 智能电视毛利率增2.6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亿元同比增180.43% [2] - 拟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3.60元 现金分红比例超半年度归母净利润65% [4] 产品表现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9.81% 出货量增9.26% [1] - 创新类显示产品收入8.98亿元同比增39.16% 出货量增48.05% 营收占比首次突破10%达12.95% [1][2] - 智能电视收入36.34亿元 [1] 技术研发 - 研发费用投入2.90亿元同比持平 拥有有效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414项 其中发明专利118项 [4] - 研发团队1682人占员工总数20.32% 深圳惠州智能制造中心扩至75万平方米 车载模组产线正式投产 [4] 市场地位 - 智能交互平板在生产制造型供应商中出货量全球第一 移动智慧屏同类出货量全球第一 [3] - 全球TV代工市场出货量居行业第五 KTC品牌中国线上显示器销量第四 电竞显示器销量第三 [3] 战略合作 - KTC品牌与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全面合作 随心屏与AI眼镜接入大模型 [2] - 皓丽品牌通过"AI+软件+系统+硬件"打造全场景AI协作闭环 FPD品牌以AI算法赋能镜面显示技术 [2]
数字化“贷”动新型工业 金融壹账通让“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环球网· 2025-08-25 12:08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明确推动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 要求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并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1] - 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3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 数字化技术已成为管理庞大客群的必选项[1] - 信贷数字化核心在于全链条技术协同 覆盖尽调-审批-风控-运营完整闭环 成为金融机构突破转型瓶颈的关键方向[1] 技术解决方案与创新 - 金融壹账通打造端到端数字化信贷体系 通过AI与大数据实现主动风险管理与智能决策 助力银行降本增效[2] - 大模型智能尽调方案实现80%自动化报告生成 撰写质量提升70% 支持超100种尽调材料自动校验[2] - 语音大模型4.0支持混合语言及方言识别 响应速度小于200毫秒 智能视觉技术整合多模态能力实现实时反欺诈分析[3] - AI抵贷方案将客户经理产能提升约6倍 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约1天[4] 场景化应用案例 - 智能视觉反欺诈产品在汽车金融公司应用 实现零售贷款面审自动审批通过率超70% 累计放款超10亿元 拦截欺诈金额70万元[4] - 湘银房抵贷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累计进件22410户 投放金额61.1亿元 贷款额度达房产评估价100% 年化利率3.15%-6%[5] - 国际银行小微信贷系统实现全流程闭环 人工处理时间缩短70% 境外市场贷款处理效率提升60% AI风控能力提高50%[5] 普惠金融与社会价值 - 数字化信贷推动普惠金融逻辑重构 从"看清单个客户"转向"群体风险排序" 通过数据整合降低风控成本[6] - 数字SME信贷系统10秒完成活体检测与身份核验 整合企业纳税水电数据 让无抵押物中小企业凭"数据信用"获贷[6] - 累计服务超200万家中小企业 带动普惠贷款余额达32.93万亿元 并将数据信用模式延伸至三农领域[6] 量化成果与行业范式 - 湘银房抵贷累计投放61.1亿元 在贷余额42.22亿元 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7] - 数字化信贷范式包含端到端系统破解效率瓶颈 数据信用拓展普惠边界 场景化方案落地实体需求[7] - 行业需向产业场景深度融合演进 对接产业链数据 通过大模型实现策略生成 突破跨机构数据协同[8]
讯飞医疗(2506.HK)中报信号:营收稳健跃升,以技术壁垒抢占价值高地
格隆汇· 2025-08-25 03:30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人工智能医学指南数量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持续增长,行业对AI的认知、重视与规范化需求日益提升 [1] -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于7月底审议通过,推动AI医疗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生态化发展的新阶段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6% [5][7] - 净亏损为7408.6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收窄42.86% [5][7] - 毛利润为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6% [7] GBC三端业务发展 - G端业务中基层业务收入8381.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 [8] - 区域解决方案业务收入5762.5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78.1% [8] - 核心产品"智医助理"覆盖全国697个区县、超7.5万个基层机构,累计完成超10.1亿次AI辅助诊断 [8] - B端医院业务短期回落10.0%,但需求有望在下半年集中释放 [8] - 医院解决方案在全国500余家等级医院落地,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在全国20余家龙头医院应用 [8] - C端业务收入1.04亿元人民币,稳健增长10.1% [8] 技术研发与创新 - 3月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X1,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在诊断推荐、健康咨询等核心医学任务中表现超越GPT-4o及DeepSeek R1 [12] - 6月推出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及升级版AI健康助手"讯飞晓医APP" [12] - 8月21日星火医疗大模型以100.2分登顶MedBench榜单,在复杂医学推理、医学语言理解、医疗安全和伦理等多项核心能力位居第一 [13] - 讯飞晓医APP慢性病主动管理功能可为高血压、高血糖等患者自动跟踪关键指标、评估心肾风险并生成个性化干预方案 [15] 行业生态与标准化 - 公司在安徽省打造中国最大的区域影像数据互联互通互认的影像云平台,接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并实现异地读取数字医疗影像胶片 [9] - 上半年超1970家医疗机构和超3300名专家在安徽省影像云平台上注册,开展远程会诊服务量近980万次,数据服务使用量超1.3亿次 [9] - 5月参与编写《医疗场景下大模型应用效果评测专家共识》,7月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研制,主导10项子标准的制定 [16] 资本市场认可 - 万家健康产业基金将讯飞医疗列为第六大重仓股 [20] - 招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43.59港元;招商证券国际重申"增持"评级,目标价141.5港元;国泰海通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上调至154.48港元 [20] - 多家券商目标价对应超30%潜在上涨空间 [20]
同花顺(300033):好于预期 交投业绩弹性显现
新浪财经· 2025-08-24 14:39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总收入17.8亿元 同比增长28.1% 归母净利润5.0亿元 同比增长38.3% [1] - 2Q25归母净利润3.8亿元 同比增长47.3% 环比增长217% [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流入27.2亿元 同比增长73.1% 期末合同负债23.1亿元 较24年末增长55.7% [3] 分业务收入结构 - 增值电信业务收入8.6亿元 同比增长11.9% 占比48.3% [1] - 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收入6.4亿元 同比增长83.2% 占比36.0% [1] - 软件销售及维护业务收入1.1亿元 同比增长7.7% 占比6.2% [1] - 基金销售及其他业务收入1.7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占比9.4% [1] 盈利能力分析 - 增值电信业务毛利率83.2% 同比提升0.78个百分点 [2] - 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毛利率93.4% 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 [2] - 软件销售及维护业务毛利率81.1% 同比提升0.89个百分点 [2] - 基金销售及其他业务毛利率85.4% 同比基本持平 [2] 费用管控情况 - 研发费用5.8亿元 同比下降1.9% 研发费用率32.6% 同比下降9.98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3.3亿元 同比增长38.2% 销售费用率18.8% 同比上升1.37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1.2亿元 同比增长8.8% 管理费用率7.0% 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前景 - 2025年7月同花顺炒股票APP月活3501万人 较年初下降3.5% 位居证券服务类应用龙头 [3] - 问财投资助手升级为自主规划推理智能体 显著减少幻觉与格式错误 [4] - 建立并开源全球首个金融大语言模型评估基准BizFinBench 包含10万+条高质量中文金融问答数据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亿元/30.1亿元/33.7亿元 同比增长46%/13%/12% [4]
全志科技(300458):市场需求回暖 下游产品加快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8-24 10:39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13.37亿元,同比增长25.82%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5.36% [1] - 销售费用率1.72%,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2.09%,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0.57%,同比下降4.2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0.18亿元,同比增加0.05亿元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9.38/35.80/43.08亿元,归母净利润3.49/4.90/6.41亿元 [4] 业务进展 - 扫地机器人、智能汽车电子、智能视觉等细分领域营收实现较快增长 [1] - 完成新一代普惠型智能平板芯片A333验证与量产 [2] - 实现MR536芯片在扫地机产品的大规模量产,发布新一代控制型机器人芯片MR153 [2] - 完成新一代智慧安防芯片V861回样与验证 [2] - 完成第二代智能投影H723系列芯片试产和超微型投影H135系列芯片量产 [2] - 新一代智能电视芯片TV323完成样品验证 [3]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持续打造高性能通用异构计算平台,完善AI算法及应用落地 [2] - 积极探索AI多媒体及显示技术,研发AI型智能解码及显示产品 [3] - T527V前装定点项目方案落地并拓展新客户,T736智能座舱方案开始交付 [3] - 积累智能座舱、全数字仪表、AR-HUD、智能激光大灯等车载智能模块解决方案 [3] - 积极探索大模型在车载智能化应用的机会,投入研发全车智能化技术 [3] 市场与客户拓展 - 市场需求回暖推动下游产品落地加快 [1] - 在智能汽车电子市场拓展新客户并开展新定点项目洽谈 [3] - 与国内头部车企合作研发智能车载解决方案 [3]
小米集团(1810.HK):全生态协同发力 盈利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 2025-08-23 02:4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15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5% [1] - 经调整净利润10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75.4% [1] - 营收与净利润均小幅超出彭博一致性预期 且创历史新高 [1] 智能手机业务 - 智能手机收入45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2.1% [1] - 平均销售单价1073.2元 同比下降2.7% [1] - 智能手机出货量4240万台 同比增加0.6% [1] - 毛利率11.5%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 - 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3.6% 优于行业下降3.8%的表现 [2]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收入387.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4.7%创历史新高 [2] - 毛利率22.5% 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2] - 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 同比增长60% [2] - 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 同比增长25% [2] - 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 同比增长45% [2] 互联网服务 - 收入91.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1% [2] - 毛利率75.4% 虽同比略有下降但仍为利润核心贡献板块 [2] - 全球月活用户7.312亿 同比增长8.2% [2]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二季度交付新车81302辆 创历史新高 [2] - 首款SUV车型YU7系列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 [2] - 平均销售单价25.37万元人民币 同比提升10.9% [2] - 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 [2] 战略与增长动力 - 业绩高增源于智能手机高端化与份额提升 AIoT生态规模效应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突破三大动力 [1] - 高端化+全生态+全球化战略有效执行 [3] - 大模型技术落地与人车家生态协同有望打开新增长空间 [3]
高凌信息: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0: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5,204,928.82元,同比增长15.55%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069,253.96元,同比下降46.99%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4,147,832.28元,同比改善2.90%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057,124.76元,同比改善8.51%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47%,同比下降13.89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进展 - 军用电信网通信设备业务完成一体化传输交换平台(ISTP)产品原型机研制,并开展系统测试 [22] - 网络内容安全业务在浙江、陕西、福建、河北、宁夏等省市实现业绩突破,尤其在三大运营商的涉诈卡治理和固网语音质检业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3] - 环保物联网应用业务中噪声自动监测设备覆盖全国28个省份,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3%,国内行业排名第二 [24] - 网络空间内生安全业务完成新一代关键基础设施弹性架构的原型设计,并在教育行业完成首单业绩突破 [2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参与7项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发布行业标准17项 [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已获授权专利204项,其中发明专利167项,软件著作权357项 [32] - 在通信技术领域,公司突破多制式端到端话音加密通信技术,解决传统加密中"网络侧可破解"的痛点 [38] - 在网络内容安全领域,公司构建"多源信号融合分析"算法模型,初步具备实战能力 [22]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新质战斗力的提出及信息支援部队的成立,为军事通信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预期带来通信系统的持续更新升级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政策出台,推动噪声污染防治市场扩容,带动噪声污染整体解决方案等市场需求提升 [7] - 《网络弹性法案》在欧盟正式公布,公司基于内生安全理论完成新一代关键基础设施弹性架构的原型设计 [24] - 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持续推进,公司依托电信网语音与数据分析能力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拓展业务 [8] 人才与组织管理 - 公司新增2位珠海市高层次人才和1位珠海市产业青年优秀人才 [28] - 职工职称认定方面,1人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2人获得中级工程师职称、8人获得助理级工程师职称以及1人通过计算机软考中级 [28] - 公司实施销售提成即时性原则和年度经营效益激励政策,提升销售团队签单效率和回款速度 [27] - 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及经营管理层人员选聘工作,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29] 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 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核心能力升级"为战略主线,依托五个募投项目、围绕四大业务方向展开攻坚 [20] - 在军事通信领域,公司遵循"着力打造从固网向移网、有线向无线延伸的通信保障能力"的基本原则 [21] - 公司积极推进融合反诈和社会综合治理业务,电信诈骗保险商业模式也在务实推进 [25] - 公司制定并发布《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明确现金分红预期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