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

搜索文档
于震荡中寻转机!万亿南向过香江,港股ETF“铁三角”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05 07:58
南向资金流入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超万亿港元达10,064.35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8,078.69亿港元 [2][3][4] - 南向资金在横盘震荡期间持续买入 近3月流入3,515.89亿港元 近6月流入7,183.23亿港元 [3][4] - 资金行业分布集中于金融、医药、科技 形成港股市场"铁三角" [4] 港股科技板块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近一年收益达88.18% 最大涨幅10.38% 表现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60.18% [5][6] - 该指数聚焦科技创新领域 剔除汽车、家电、医药行业 涵盖六个恒生二级科技行业 [5] - 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规模超35亿元 为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产品 嘉实同类产品管理费仅0.3% [6] 港股创新药板块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年内涨幅超100% 包揽场内翻倍基前列 如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涨108.65% [6] - 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中期业绩亮眼 近70家营收同比增长 近40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约10家扭亏为盈 [7]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后去除医药外包服务公司 纯度提升 汇添富和工银相关ETF规模领先 [7] 港股非银金融板块 - 港股通非银指数年内涨幅超40% 42家券商中37家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十大头部券商营收均超百亿元 [8] - 港股通非银ETF规模接近200亿元 年内规模增长超24倍 为广发基金独家跟踪产品 [8][10]
超1万亿!南向资金创历史纪录,这些股年内净买入居前
天天基金网· 2025-09-04 11:26
南向资金流动与港股市场结构变化 -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额突破1万亿港元大关,达10057亿港元(约9336亿元人民币),刷新年度净买额历史纪录 [5] - 南向资金已成为港股的"稳定器",内地投资者话语权显著提升,改变了过去由国际机构投资者和本地资金主导的离岸市场格局 [5] - 南向资金偏好高股息资产,重点配置金融、能源、电信板块,近两年这些板块估值得到显著提升 [5] 南向资金重点配置个股表现 - 阿里巴巴-W最受青睐,年内累计净买入861亿港元,持股市值达2230亿港元,股价年内涨幅超65% [5] - 美团-W获净买入579亿港元,持股市值1054亿港元,但股价年内调整明显跌幅近34% [5] - 建设银行位列第三,获净买入485亿港元,持股市值2568亿港元,股价表现较强累计涨幅近26% [5] - 腾讯控股、中芯国际、招商银行、比亚迪股份、理想汽车等多股获净买入均超200亿港元 [5] 港股市场当日交易表现 - 9月3日港股高开低走小幅收跌,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55亿港元 [5]
今日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13.7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46
具体来看,港股通(沪)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11.37亿港元,港股通(深)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2.36 亿港元。(数据宝) 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 | 港股通(沪)(亿港元) | 11.37 | | --- | --- | | 港股通(深)(亿港元) | 2.36 | | 港股通合计(亿港元) | 13.74 | (原标题:今日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13.74亿港元) 今日(9月4日)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13.74亿港元,较前一日增加2.72亿港元,占南向资金 今日成交额的0.93%。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7.06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04 10:37
买入成交额 (亿港元) 港股通(深) 281.30 288.11 -6.81 港股通(沪) 457.66 443.79 13.87 合计 738.96 731.90 7.06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亿港元) 卖出成交额 (亿港元) 成交净买入 9月4日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额1470.86亿港元,成交净买入7.06亿港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9月4日恒生指数下跌1.12%,南向资金合计买入成交738.96亿港元,卖出成 交731.90亿港元,合计成交额1470.86亿港元,全天成交净买入7.06亿港元,连续5日净买入。 具体看,港股通(沪)买入成交457.66亿港元,卖出成交443.79亿港元,合计成交额901.45亿港元,成 交净买入13.87亿港元;港股通(深)买入成交281.30亿港元,卖出成交288.11亿港元,合计成交569.41 亿港元,成交净卖出6.81亿港元。(数据宝)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概况 ...
南向资金丨优必选获净买入8.28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09-04 09:59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7.06亿港元 [1] 净买入前三公司 - 优必选获净买入8.28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7.03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5.5亿港元 [1] 净卖出前三公司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11.58亿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6.88亿港元 [1] - 快手-W遭净卖出5.41亿港元 [1]
9月4日恒生指数收盘下跌1.12%,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7.06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8:21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盘25058.51点 下跌284.92点 跌幅1.12% [1][2] - 国企指数收盘8937.09点 下跌112.93点 跌幅1.25% [1][2] - 红筹指数收盘4201.16点 下跌29.58点 跌幅0.7% [1][2]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7.06亿港元 [1]
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突破万亿港元说明什么
证券日报· 2025-09-03 16:21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9月3日南向资金净流入55.08亿港元 恒生指数站稳25000点 [1] - 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10057.29亿港元 突破万亿港元大关 [1] 流动性贡献 - 南向资金成为港股流动性关键驱动力 港股通2025年上半年日均成交金额1110亿港元 接近2024年同期三倍 [2] - 年内南向资金日均流入63.4亿港元 远超2024年日均34.7亿港元水平 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 [2] - 南向资金在港股总成交额占比持续攀升 2025年上半年达23% 高于2024年17.3%/2023年14.1%/2022年11.8% [2] 投资偏好特征 - 南向资金偏好高股息/低估值/高成长板块 持股比例超20%个股共81只 集中在医疗保健/金融/工业/信息技术领域 [2] - 持仓路径从信息技术转向新消费 再转向医疗保险和金融板块 体现战略性配置提升 [3] 港股市场吸引力 - 港股拥有互联网平台/创新药企/新消费/AI概念等稀缺性优质资产 长期受资金关注 [3] - 2025年59只港股新股中13只纳入港股通 集中在消费/科技/医药等热门板块 增强结构性吸引力 [3]
南向资金年内增持前10个股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4:41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与趋势 - 截至9月2日收盘,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10002.21亿港元,创2014年港股通开通以来新高 [1] - 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市场达4.7万亿港元,2015年至今始终保持净流入状态 [4] - 2024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8079亿港元,为2015年1277.77亿港元的6.35倍 [4] - 高盛将2025年南向资金预测规模从1100亿美元上调至1600亿美元(约1.25万亿港元) [4] 市场影响力与结构变化 - 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占港股比重从开通初期5%提升至当前36%,月度占比持续维持在30%以上 [5] - 南向资金改变港股投资格局,推动市场关注科技等高成长性板块,优化投资结构与估值逻辑 [8][9] - 内地投资者交易占比持续提升,南向资金成为港股市场的"稳定器" [9] 资金配置方向与偏好 - 今年以来增持前十大个股为阿里巴巴(126.7亿港元)、腾讯控股、美团、中国人寿、理想汽车、友邦保险、中国平安、比亚迪股份、晶泰控股和东阳光药 [8] - 重点配置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互联网公司、高分红价值股及创新生物医药公司 [8] - 行业集中分布于金融(稳定股息与资产质量)、科技(低估值与AI驱动)及生物医药(创新成长潜力) [8] 驱动因素分析 - 港股估值优势显著且拥有大型科技股、新消费股等独特投资标的 [6] - 高股息标的提供稳定现金流回报,央行互换便利政策间接提振高息股表现 [6] - 政策红利与IPO市场升温注入市场活力 [6] - 长期配置价值凸显,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及中概股回归重要平台 [6] 机构行为演变 - 南向资金从散户主导转变为公募、保险、私募等专业机构主导 [10] - 2025年基金半年报显示主动股混基金在港股配置比例达15.59%,较2024年末上升3.99个百分点 [10] - 主动加仓方向集中于医药生物和电子等行业 [10] 市场展望 - 若美元指数进入贬值通道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港股或迎来阶段性表现机会 [11] - 2025年港股迎来科技创新驱动与资金流入共振窗口期,具备估值修复与盈利改善双轮驱动收益空间 [9]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55.08亿港元,阿里巴巴-W净买入24.8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4:22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60%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1154.43亿港元 其中净买入55.08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23.07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32.02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86.44亿港元 为最高成交额个股 [1][2] - 腾讯控股成交48.94亿港元 中芯国际成交48.25亿港元 [1] - 长飞光纤光缆成交30.45亿港元 涨幅12.61% [2] - 石药集团成交7.31亿港元 涨幅4.47% [2] 资金流向 - 净买入前三位:阿里巴巴-W(24.89亿港元) 小米集团-W(6.99亿港元) 美团-W(5.70亿港元) [1][2] - 净卖出前三位:腾讯控股(4.71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4.06亿港元) 中兴通讯(2.04亿港元) [1][2] - 阿里巴巴-W获连续9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68.28亿港元 [2] ETF表现 - 恒生医药ETF(159892)近五日上涨1.70% [5] - 该ETF最新份额59.2亿份 减少4400万份 [5] - 主力资金净流入5298.7万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