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内需
icon
搜索文档
刘元春:适当宽松政策应尽快落地,更多关注微观机制
搜狐财经· 2025-05-22 15:29
"从4月份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弹性和韧性,许多指标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对是否需要进一步政策放松的预期存在分歧。"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在日前举行的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总第78期)上表示,出口并未出现大 幅下滑、公共预算财政收入虽未完全转正但已显著收窄,因此,市场对政策进一步放松出现了不同看法。 刘元春认为,应该重新梳理当前所面临的冲击,尤其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评估的重点包括:出口在常态下的变化趋势、中美谈判的最终结果,以及关税谈判 后中美博弈可能进入的新阶段。 适当宽松的政策近期应尽快落地 刘元春分析,从内部来看,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靠前发力,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落地,这些政策是可以预见的,做好自己的事,最为 关键的是稳定国内大循环的基本盘。 刘元春指出,基本盘的稳定不仅在于扩大消费,更在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因为其对整体宏观稳定具有系统性影响。因此,国务院和中办对近期城市更新改 造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要求,要求到6月份各项政策全面落地。这些政策涉及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老旧城区、老住房、棚户区改造等,已上升到新 的 ...
摩根大通:当前中国仍有进一步降息降准的必要
快讯· 2025-05-22 03:13
中国经济三驾马车 - 出口贡献或有所减弱 消费和投资因政策支持而增强 [1] - 消费仍是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之一 提振消费仍需政策加码 [1] 政策调整方向 - 2025年以来政策调整进入下半场 [1] - 财政政策方面 中央财政仍有空间 通过扩张支持稳增长 [1] - 货币政策方面 当前仍有进一步降息降准的必要 [1] - 自2024年9月后 央行将稳定地产 资本市场作为金融稳定政策的优先内容 [1] 经济结构再平衡 - 扩大内需 扩大消费成为主要经济工作任务之首 [1]
更好满足青年群体消费需求(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5-21 21:59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扩大内需既关系经 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要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 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 的拉动作用。"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随着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青年群体的消 费能力、消费理念、消费模式等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持续加大。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4— 35周岁青年人口约4亿。持续释放青年群体消费潜力,更好满足青年群体消费需求,能够有效带动消费 市场创新升级,助力内需潜力释放。 重视青年群体消费新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青年群体对生活品质、环境氛围等 更加敏感,对新鲜事物接受度普遍较高。他们的消费新需求折射出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消费市场带 来了新机遇。从国民经济循环看,消费是提质扩容的终点,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起点。把握好消费升级 与产业升级的逻辑关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把 握青年群体对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消费的需求,不仅有利于培育服 ...
专访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扩大服务消费、稳楼市是提振内需的重中之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4:21
中国经济运行态势 - 前4个月宏观经济数据表现良好 包括GDP 工业产出值及零售数据等 超出年初预期 [3] - 美国关税战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尚未完全反映 年内经济运行仍存在压力 [3] - 需要政策端更多发力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对冲外部风险 [3] 新一轮金融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证监会联合推出新一轮一揽子金融政策 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1] - 政策延续去年"924"系列措施 包括进一步降准降息 优化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3] - 新增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支持等增量措施 出台动作更积极主动 力度更大 [3] 扩大内需措施 - 商品消费表现良好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挥积极作用 [4] - 服务业消费仍有提振空间 应成为下一阶段重点 [4] - 建议短期刺激与长期结构性改革结合 提高社会福利保障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4] - 需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优化服务消费供给 增加公众假期天数 落实带薪休假 [4] - 房地产投资对整体投资影响较大 稳住楼市是提振内需的重中之重 [5]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 - 大湾区推出多项金融创新举措 包括"前海金融30条""横琴金融30条""南沙金融30条" [6] - 政策优化港澳居民内地金融服务 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支持 [6] - "南沙金融30条"针对航运业 数字行业及高端制造业提供金融创新与扶持 [6] - 需突破两种制度三套法律体系的障碍 加强顶层设计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7]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应充分利用 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6]
前4月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发布 稳定增长 彰显发展韧性
四川日报· 2025-05-21 00:17
生产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1% [1] - 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1% 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4%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8 8% [2] - 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增长面超85%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 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0 0% [2][10] - 智能手表产量同比增长92 7%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66 7% 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5 6% [2][15] - 四川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前4月增加值累计增长18 8% [11] 消费 - 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85 9亿元 同比增长5 3% [4][11] -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9 2%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16 4% 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3 0% 饮料类同比增长2 7% 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15% [4][12] 投资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 2% [5][8]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 9% [5][11]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28 6% [13] 行业表现 - 汽车制造业前4月产量达1 3万余辆 同比增长75% [10]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0 0% [2][10] - 智能手表 锂离子电池 汽车等新兴产业产量增速显著 [2][15] 政策与产业基础 - 四川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汽车企业和商贸企业 [13] - 四川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31个制造业门类 产业体系完整 [15] - 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持续推进 [15]
财政政策加大力度稳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5-20 22:49
财政政策基调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 - 2025年财政政策将持续发力,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2]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4.4%,支出进度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 [2] 政府债券发行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一季度已发行12394亿元 [4] -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首批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4] - 新增政府债券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同比增加2.9万亿元 [4] 消费刺激措施 - 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等类别零售额同比增长38.8% [5] - 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金额较去年增加1倍 [5] - 首批810亿元资金已下达地方,4月份追加第二批810亿元 [5] 重点领域支持 - 专项债券聚焦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农林水利等公共设施投资 [6]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明显快于全国总体增速 [8]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 [8] 政策协同效应 - 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对重点领域消费贷款给予贴息 [9] - 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对不裁员企业给予稳岗返还支持 [9] - 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9]
降息 + 降准 + 调公积金利率!1 年期LPR、5 年期以上LPR均下调 10 个基点!
搜狐财经· 2025-05-20 10:29
货币政策调整 - 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至3.00%,5年期以上LPR下调10个基点至3.50% [1] - 央行5月7日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5月8日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1] - 5月15日降准落地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预计带动企业贷款利率下行0.1-0.2个百分点 [2] 企业融资影响 - 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有望从3.65%降至3.5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利率进入3.8%-4.2%区间 [2] - 1000万元普惠贷款每年可节省利息1万元,5000万元制造业贷款5年节省利息超25万元 [2] - 科创企业贴息贷款额度提升至5000万元,绿色信贷利率低至2.8% [5] 房地产市场 - 5年期以上LPR下调至3.5%,北京首套房贷利率从3.15%降至3.05%,二套利率从3.35%降至3.25% [3] - 100万元30年期贷款月供减少54元,总还款额减少近2万元 [3] -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5年以上首套利率降至2.6%,上海100万元30年期贷款月供减少约140元,总利息节省5万元 [3] 存款利率变化 - 国有六大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0.95%,活期利率降至0.05%,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别降至1.25%、1.3% [4] - 20万元三年定期存款利息减少约1500元 [4] - 专家建议采用"阶梯式存款+多元化配置"模式,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约2%,储蓄国债利率约2.8% [4] 资本市场反应 - LPR公布后沪深300指数开盘上涨0.8%,银行、地产板块领涨 [5] - 沪深300市盈率12.6倍,股息率3.6%,处于历史低位 [5] - 供应链金融平台接入后,核心企业确权的应收账款融资利率直降1% [5] 政策展望 - 下半年可能继续实施降息降准,全年新增信贷、社融有望同比多增 [6] - 美联储暂停加息为中国提供更大政策空间,2008年和2019年中美货币政策存在协同或独立调整先例 [6] - 需警惕银行息差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泡沫风险 [6]
存款利率、LPR同日下调,专家表示有利于对冲外需放缓 稳定经济运行
快讯· 2025-05-20 09:27
LPR报价下调分析 - 5月LPR报价在连续6个月保持不动后首次下调 符合市场预期 [1] - 下调根本原因是4月中美关税战骤然升级导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 宏观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1] - 政策目标是通过扩大内需对冲外需放缓 稳定经济运行 [1] 政策影响 - LPR下行将带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调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1] - 成为现阶段扩投资、促消费的重要发力点 [1] - 有助于缓解计入物价因素后的实际贷款利率偏高现象 激发企业和居民内生融资需求 [1]
中信建投:4月销售表现相对平淡 土地市场热度较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07:34
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 4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降幅较3月扩大2.0个百分点 [1][2] - 高能级城市中40城新房4月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5月1-16日同比上升1% [1][2] - 房地产开发投资7826亿元,同比下降11.5%,降幅较3月扩大1.5个百分点 [1][2][3] - 新开工面积48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降幅较3月扩大4.2个百分点 [1][2][3] - 竣工面积25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2%,降幅较3月扩大16.7个百分点 [1][2][3] 土地市场表现 - 房企在核心城市保持较高拿地热情,一线和二线城市宅地出让溢价率分别为14%和18% [1][3] - 一线城市宅地出让金额同比下降54.8%,二线城市同比上升10.6% [3] 行业趋势与投资建议 - 地产销售进入淡季,市场企稳势头需进一步巩固 [1][2] - 外部冲击下扩大内需将成为长期战略,地产支持性政策力度有望提升 [3] - 看好板块配置价值,推荐A股和港股多家房企及商业地产公司 [3]
国有大行下调三年五年期存款利率25个基点,LPR下调10基点
华夏时报· 2025-05-20 02:25
LPR调整 - 5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均较前期下调10个基点[2] - 此次下调打破连续近半年"按兵不动"局面,符合市场预期,与5月7日央行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形成联动[2] - 2024年1年期LPR累计下调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调60个基点[5] - 本次调整是2024年10月以来首次同步下调,彼时两期限品种均降25个基点[3][4] 政策背景与影响 - 调整主因4月中美关税战升级,需通过降息扩大内需对冲外需放缓[6] -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助于缓解实际利率偏高问题,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6][7] - 对100万30年期房贷测算显示,月供减少54元,总还款额减少1.9万元[8] -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为商业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调打开空间[10] 银行利率联动调整 - 国有大行及招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至0.95%,活期利率降至0.05%[2][11] - 3个月至五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25个基点,7天通知存款利率从0.45%降至0.30%[12][13][14] - 广州和厦门部分银行提前上浮房贷利率基点,但随LPR下调后首套利率分别回落至3%和3.05%[9] 行业预期与展望 - 分析师预计下半年可能继续降息,因外需不确定性和国内物价偏低[10][11] - 存款利率将跟随1年期LPR平均下调0.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得到缓解[11] - 当前房贷利率处历史最宽松水平,二季度被视为购房窗口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