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按揭贷款

搜索文档
中信银行上半年净利364.78亿增2.78%,不良率持平
新浪财经· 2025-08-27 12:0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属于股东净利润364.78亿元 同比增长2.78% [2] - 营业收入1057.62亿元 同比下降2.99% [2] - 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1% 较一季度增幅提升2.45个百分点 [2] - 利息净收入712.01亿元 同比下降1.94% 非利息净收入345.61亿元 同比下降5.08% [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1.88元 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 [2] 资产负债规模 - 资产总额98584.6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42% [2] - 贷款及垫款总额5801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43% [2] - 客户存款总额61069.07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3286.76亿元 增长5.69% [2] - 一般对公贷款余额29930.44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3133.77亿元 增幅11.69% [4] - 人民币一般对公贷款余额28873.74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2967.57亿元 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4]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671.34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6.49亿元 增长0.98% [3] - 不良贷款率1.16% 与上年末持平 [3] - 拨备覆盖率207.53% 较上年末下降1.90个百分点 但较一季度上升0.42个百分点 [3] - 公司不良贷款率(不含票据贴现)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3] - 个人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不良余额增加6.36亿元 [3] 业务发展 - 新发放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3957.05亿元 [4] - 个人按揭贷款投放1172.90亿元 同比增长19.61% [4] - 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18303.74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49.62亿元 [4] 盈利能力指标 - 净息差1.63% 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5] - 净利差1.60% 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5] - 生息资产收益率3.33% 同比下降0.50个百分点 [5] - 付息负债成本率1.73% 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5] 资本充足水平 - 资本充足率13.47% 较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5] - 一级资本充足率10.94% 较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 [5]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49% 较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 [5] - 杠杆率6.98% 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满足监管要求 [5]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债券对贷款的替代效应继续显现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9
核心观点 - 5月金融数据显示M2同比增长7.9%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前5月累计18.63万亿元 政府债券发行和低利率环境推动融资增长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1][2][3][8] 货币与信贷总量 - M2余额325.78万亿元 同比增长7.9% 较上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 [1]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6.32万亿元 同比增长7.1% [1] -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5月累计18.63万亿元 同比多增3.83万亿元 [1] 政府债券融资 -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前置 一季度净融资规模超3.8万亿元 同比增加2.5万亿元 [2] - 5月新增专项债规模4432亿元 创年内单月新高 [2] - 全年计划新增政府债券近12万亿元 规模创历史新高 [2]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资金同比增长16.7% 显著高于其他资金来源 [6] 企业债券融资 - 5月企业债券融资增加 5年期AAA级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平均1.97% [3] - 低利率环境推动企业加大债券融资力度 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3] - 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出台 民营和科创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拓宽 [6] 贷款需求驱动因素 - 政策利率下调带动LPR下行 企业提款意愿明显增加 [4] - 外部环境变化推动外贸企业信贷需求 中美关税协议促信贷需求落地 [4] - 房地产市场回暖和消费促销活动支撑个人按揭贷款增长 [4] 债券对贷款的替代效应 -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置换贷款 去年四季度超2万亿元 今年超1.6万亿元 对应置换贷款约2.3万亿元 [5] - 专项债在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项目中部分替代银行贷款 [6] - 社会融资规模中债券和贷款占比近九成 二者存在互补替代关系 [5] 信贷结构优化 -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42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8]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5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8] - 制造业和消费类行业贷款占比上升 房地产和建筑业占比下降 [8] - 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服务消费行业 [8]
房贷增速创八年来新低 经营贷入楼市花样翻新
北京商报· 2025-07-28 03:02
房地产贷款监管成效 - 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0.5% 增速创八年来新低 [2] - 房地产信托余额同比下降13.6% 连续22个月下降 [2] - 理财产品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规模同比下降36% [2] - 银行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资金规模连续15个月下降 同比降26% [2] - 个人按揭贷款中首套房占比达91.8%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2] - 住房租赁市场贷款同比增长31% [2] 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治理 - 银保监会去年以来配合各地出台130多项房地产调控措施 [1] - 三部门联合发布防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 [4] - 排查发现存在拆借资金全款买房后申请经营贷偿还、多账户流转套现、虚构贷款用途等违规手段 [4] - 部分银行存在贷前审核不到位和贷后资金管理不足问题 [4] - 中介机构提供材料包装、过桥资金等服务协助规避监管 [4][5] - 对确认挪用经营贷的借款人将压缩授信额度、收回贷款并报送征信系统 [6] 中小银行房地产贷款动态 - 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8] - 6家国有大型银行全部实现集中度下降 [8] - 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上升 主要因争抢大型银行退出市场份额 [8] - 中小银行介入房贷市场因房地产贷款额度大、期限长、利率高、抵押品安全且不良率低 [8] - 银保监会对新增房贷占比高的银行实施名单制管理 督促控制贷款增速 [9] 房地产金融政策导向 - 保持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避免房价大起大落 [3] - 维持对违规业务高压态势 防范房地产业务风险 [3] - 将防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作为常态化监管工作 [6] - 通过加强银行微观授信业务管控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6]
中国银行研究院:净息差下降趋势收窄 商业银行利息业务下行趋势将缓解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1 11:56
商业银行净息差现状与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 43%,同比下降0 1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趋势有所收窄 [1] -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已基本释放,LPR基准调降主要在一季度体现,对二季度后净息差影响较小 [1] - 新发放贷款价格企稳:2025年3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 26%(同比降0 47pct,环比降0 08pct),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 13%(同比降0 56pct,环比升0 04pct) [1] 净息差压力来源 - LPR下调推动存量贷款(个人按揭、对公贷款)重定价 [2] - 隐性债务化解工作置换高成本存量债务 [2] - 需求疲软导致银行同业竞争加剧,信贷价格承压 [2] 缓解净息差压力的因素 - 2025年5月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五大行活期存款利率降5bp至0 05%,1/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降15bp/25bp至0 95%/1 3%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和营业收入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 [3]
社融增量多,透露哪些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6:53
金融运行总量 - 广义货币(M2)余额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维持中高速增长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26.16万亿元,同比增速8.7%,与上月持平 [1] - 年初以来社融增量18.63万亿元,同比多增3.83万亿元 [1] 政府债券融资 - 5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29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增加1.46万亿元,占比超60% [1] - 5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4432亿元,创今年单月新高 [1] - 特别国债自4月下旬开启发行,成为政府债券支撑社融增长的核心力量 [1] - 今年以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已发行超1.6万亿元 [1] 企业债券融资 - 5月企业债券净融资规模突破1400亿元,延续二季度回暖趋势 [2] - 科技板新政实施后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积极性提升,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占比上升 [2] - 5月5年期AAA级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平均1.97%,较4月下降 [2] 居民贷款结构 - 5月居民贷款新增540亿元,短期贷款连续三个月负增长,中长期贷款明显增加 [2] - 长期贷款增加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市场交易边际改善,个人按揭贷款投放增多 [2] - 5月超半数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提升,部分头部房企销售增幅大于30% [2] 货币供应结构 - 5月末M1同比增长2.3%,较上月增长0.8个百分点 [3] - 5月新增人民币存款同比增幅较大,理财产品资金向居民存款和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回流 [3] 政策展望 - 央行将继续坚持总量加结构的货币政策调控基调 [3] - 总量上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 [3] - 结构上创设更多结构性工具,加大定向再贷款投放力度 [3]
国有大行下调三年五年期存款利率25个基点,LPR下调10基点
华夏时报· 2025-05-20 02:25
LPR调整 - 5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为3.00%,5年期以上LPR为3.50%,均较前期下调10个基点[2] - 此次下调打破连续近半年"按兵不动"局面,符合市场预期,与5月7日央行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形成联动[2] - 2024年1年期LPR累计下调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调60个基点[5] - 本次调整是2024年10月以来首次同步下调,彼时两期限品种均降25个基点[3][4] 政策背景与影响 - 调整主因4月中美关税战升级,需通过降息扩大内需对冲外需放缓[6] -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助于缓解实际利率偏高问题,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6][7] - 对100万30年期房贷测算显示,月供减少54元,总还款额减少1.9万元[8] -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为商业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调打开空间[10] 银行利率联动调整 - 国有大行及招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至0.95%,活期利率降至0.05%[2][11] - 3个月至五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25个基点,7天通知存款利率从0.45%降至0.30%[12][13][14] - 广州和厦门部分银行提前上浮房贷利率基点,但随LPR下调后首套利率分别回落至3%和3.05%[9] 行业预期与展望 - 分析师预计下半年可能继续降息,因外需不确定性和国内物价偏低[10][11] - 存款利率将跟随1年期LPR平均下调0.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得到缓解[11] - 当前房贷利率处历史最宽松水平,二季度被视为购房窗口期[10]
降准正式落地 将对楼市产生积极影响
证券日报网· 2025-05-16 13:04
降准政策落地 - 央行宣布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个百分点 [1] - 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6.2% [1] - 降准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减轻居民购房压力 促进购房需求释放 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改善房地产企业资金面 [1] 房地产行业影响 - 降准将增强银行可贷资金 房地产相关贷款业务仍是商业银行投放重点领域 个人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将获得更多支持 [1] - 2023年9月央行曾降准0.5个百分点 结合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政策 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支撑 [1] - 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收购存量商品房等工作有望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金融支持住房消费动力充足 [2] 房地产市场现状 - 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 降幅比2023年全年收窄9.9个百分点 [2] -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中 国内企业贷款4441亿元 降幅比1-2月收窄3.8个百分点 [2]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 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2] 政策展望 - 稳楼市政策需持续发力 巩固前期效果 对稳定居民财富效应、提振社会预期具有重要作用 [2] -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 - 未来更多资金支持配套政策将逐步落地 促进住房需求释放 改善企业资金压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