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
icon
搜索文档
风劲帆满,破浪新章丨创业邦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评选启动
创业邦· 2025-05-19 03:13
全球化布局与中国企业创新 - 生成式AI浪潮催生大批C端应用产品,包括文生视频、智能教育助手、生产力工具和虚拟陪伴伙伴,展示中国创新潜力 [1] - 供应链能力支撑消费品类升级,如多模态AI眼镜、环保潮流服饰、智能咖啡壶和庭院机器人,"中国智造"满足全球消费需求 [1] - B端技术如数字孪生、工业仿真和3D打印成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支点,工业机器人作为新兴出海力量崭露头角 [1] - 碳中和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迭代,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加速出海,中国新能源企业构建全球绿色转型力量 [1] 中国企业全球化角色演变 - 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中国企业从"跟随者"转变为"弄潮儿",引领产业变革并重塑全球供应链体系 [2] - 2023年创业邦评选"2023出海企业创新价值榜单TOP100",包含70家创新品牌和30家创新服务商 [2] - 2024年制造业从产能出海转向产业生态出海,创业邦联合中汽信科评选"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70家优秀企业 [2] 2025全球化新势力评选 - 发起"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寻找将本土经验升维为全球解决方案的高价值创新企业 [2] - 关注具有中国基因和全球化战略眼光的"Born Global"和"Day One Global"商业主体 [2] - 评选设置"引领型"和"成长型"两个组别,从业务运营、财务数据、本土化布局和海外市场影响力等维度综合评估 [2] - 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评选正式启动 [3]
西南证券:给予国电南瑞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18 06:29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574.17亿元,同比增长11.2%,归母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6.1%,扣非归母净利润73.89亿元,同比增长6.2% [1] - 2025年Q1营收88.95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14.1%,扣非归母净利润6.09亿元,同比增长11.1% [1] - 2024年销售毛利率26.7%,净利率14.2%,同比分别下降0.1pp和0.6pp;2025年Q1毛利率24.2%,净利率7.8%,同比分别下降0.5pp和持平 [2] 业务发展 - 智能电网业务2024年收入284.7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29.5%,同比提升0.6pp,在智能电网主配网调度及监控自动化系统等领域优势显著 [2] - 海外收入32.79亿元,同比增长135.14%,显示出强劲的国际业务增长势头 [2] - 数能融合业务2024年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22.4%,布局人工智能算法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3] 行业与战略 - 能源低碳业务2024年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26.4%,在水电自动化技术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42.0亿元、719.8亿元、789.8亿元,产品技术实力领先,网内外业务持续扩张 [3]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目标均价28.12元 [6]
国电南瑞:盈利能力稳定,网外业务快速发展-20250518
西南证券· 2025-05-18 0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盈利能力稳定,网外业务快速发展,产品技术实力领先,网内外业务持续扩张,业绩有望稳定增长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574.17亿元,同比增长11.2%;归母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6.1%;扣非归母净利润73.89亿元,同比增长6.2% [1] - 2024年Q4单季度营收251.04亿元,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105.8%;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77.9%;扣非归母净利润30.55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78.5% [1] - 2025年Q1营收88.95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14.1%;扣非归母净利润6.09亿元,同比增长11.1%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42.0亿元、719.8亿元、789.8亿元 [6] 业务情况 - 2024年智能电网收入284.7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29.5%,同比增长0.6pp,国内业务有望受益于电网投资建设加大;海外收入32.79亿元,同比增长135.14% [6] - 2024年数能融合业务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22.4%,强化数能融合,有望提供业绩新增量 [6] - 2024年能源低碳业务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26.4%,具备行业领先解决方案,未来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 [6] 盈利预测假设 - 预计2025 - 2027年智能电网交付订单增速分别为8%/8%/5%,毛利率稳定 [7] - 预计2025 - 2027年融合项目交付订单增速分别为10%/15%/15% [7] - 预计2025 - 2027年低碳绿色能源交付订单增速分别为25%/20%/15% [7] 分业务收入成本预测 |业务|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智能电网收入(百万元)|28468.13|30745.58|33205.23|34865.49| |智能电网增速|11.05%|8.0%|8.0%|5.0%| |智能电网毛利率|29.5%|29.5%|29.5%|29.5%| |融合项目收入(百万元)|12364.9|13601.3|15641.5|17987.8| |融合项目增速|11.05%|10.0%|15.0%|15.0%| |融合项目毛利率|22.4%|22.0%|22.0%|22.0%| |低碳绿色能源收入(百万元)|12185.3|15231.6|18277.9|21019.6| |低碳绿色能源增速|26.43%|25.0%|20.0%|15.0%| |低碳绿色能源毛利率|23.0%|24.0%|24.0%|24.0%| |工业互联网收入(百万元)|2867.5|3010.9|3161.4|3319.5| |工业互联网增速|-9.51%|5.0%|5.0%|5.0%| |工业互联网毛利率|27.4%|26.5%|26.5%|26.5%| |集成及其他收入(百万元)|1437.7|1509.6|1585.0|1664.3| |集成及其他增速|-23.89%|5.0%|5.0%|5.0%| |集成及其他毛利率|33.7%|37.0%|37.0%|37.0%| |其他业务收入(百万元)|93.8|103.22|113.55|124.90| |其他业务增速|4.79%|10.00%|10.00%|10.00%| |其他业务毛利率|63.44%|60.00%|60.00%|60.00%| |合计收入(百万元)|57417.3|64202.1|71984.7|78981.5| |合计增速|11.3%|11.8%|12.1%|9.7%| |合计毛利率|26.7%|26.7%|26.6%|26.4%|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7417.25|64202.15|71984.66|78981.5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610.12|8438.36|9678.53|10523.66| |每股收益EPS(元)|0.95|1.05|1.20|1.31| |净资产收益率ROE|15.45%|14.97%|15.01%|14.38%| |PE|24|22|19|17| |PB|3.70|3.24|2.84|2.50| [2]
研判2025!中国综合性文化中心行业相关政策、投资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新技术催生数字演艺等新业态,为公众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8 00:05
行业概述 - 综合性文化中心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功能包括社会宣传教育、科学文化普及和群众文艺活动组织,通常包含剧场、展厅、图书馆等设施 [2] - 按功能定位可分为基层服务型、文化展示型、多馆合一型三大类 [2] - 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4年投资规模达210.16亿元,同比增长6.13% [1][12] 技术应用 - VR/AR、AI技术深度赋能产业链,包括AI辅助创作、数字孪生复原文化遗产、沉浸式演艺和智能导览系统 [1] - 技术融合催生数字演艺、云上展厅、AI艺术教育等新业态,提升用户体验 [1] - 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实现亿级文献在线访问,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引领文博数字化转型 [14] 行业发展历程 - 1978-2000年为萌芽阶段,文化设施以单一功能为主,市场化程度低 [4] - 2001-2010年进入标准化建设阶段,基层文化中心配备图书馆等设施 [4] - 2011-2020年推进数字化与多元化,引入AR导览等技术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4] - 2021年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强化智能化场景化服务如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 [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场馆建设、文化活动器材、文化资源创意及技术支持 [7] - 中游为运营服务环节,下游为参观者 [7] - 相关企业涵盖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备供应(森海塞尔、欧司朗)、技术支持(华为、中兴)等领域 [2] 政策支持 - 2024年《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数字经济与旅游业融合,目标2027年完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 [9] - 2024年《"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年工作方案》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11] - 2025年将推出旅游日惠民活动,包括门票减免、消费券包等激励措施 [11] 重点机构经营 - 国家级机构如国家博物馆(143万件藏品)、故宫博物院在文化保藏与数字化方面领先 [14][16] - 上海文化广场2024年举办334场演出(+32.54%),吸引观众41.28万人次(+43.96%) [19] - 区域性中心如深圳龙岗文化中心采用"文化+科技+商业"融合模式 [14] 发展趋势 - 政策驱动技术融合,如北京推动AI、区块链等技术赋能文化新业态 [21] - 市场需求多元化推动服务创新,包括引进国际演出和开发自主IP产品 [22] - 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行业绿色转型,注重环保建筑和传统文化传承 [23]
数字赋能重塑未来教学课堂:AI大模型让爱因斯坦“走进”中小学
央视网· 2025-05-16 10:25
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 - AI大模型技术在中小学课堂的应用包括虚拟人物对话和动态数形转换 提升学习兴趣和抽象概念可视化 [3] - 智慧书法平台通过云端记录和AI碑帖比对实现书写评分与笔法分析 适用于终身教育场景 [5] 职业与高等教育技术突破 - 数字孪生与增强现实技术构建深海作业虚拟实践平台 支持1500米深度精准模拟教学 [7] - 月球科研教学平台整合3D打印 沉浸式沙盘和AI助教系统 实现数字教材与虚拟实验融合创新 [7] 技术赋能教学创新 - 动态数形转换技术将数学公式几何图形转化为可视化内容 改造传统黑板功能 [3] - 虚实结合技术突破空间限制 使极端环境教学从"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及" [7]
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启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6 08:25
大湾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大会 - 大会聚焦"博物馆与社会参与""博物馆文旅融合""博物馆建设运营趋势"三大议题,汇聚500余名博物馆馆长、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 [1][2]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3年举办25个展览,访客超30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亿港元 [2] - 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技术重塑博物馆形态,AI导览、VR技术等创新应用成为趋势 [2] 文博科技企业展示 - 力天文化科技集团推出MR智能导览眼镜,计划与南越王博物院合作上线墓室场景体验项目 [3] - 快语科技公司定制AI导览讲解小程序,已服务南越王博物院、滕王阁等文旅场馆,并推出数字人互动功能 [3] "博物馆之夜"活动 - 活动通过全息投影、动态舞台与演员互动,呈现韶关从马坝人时期到现代都市的历史画卷 [4] - 晚会融合舞蹈、古诗吟唱、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现韶州地区历史文化底蕴 [4] 主题展览与特色活动 - 韶关市博物馆推出《风度得如九龄否》特展,展出200余件唐代文物 [5] - 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推出《古虞名郡 风度韶州》等展览,展示韶关历史地位 [5] - 主会场举办"南粤鉴真"公益行、文创研学荟、博物馆主题游径首发团等活动 [6]
2000多年前的“新衣”长这样!马王堆文物研究成果上新
央视新闻· 2025-05-16 03:08
2000多年前的"新衣"什么样? T形帛画为"赶时髦"进行过改绘? "枕巾"为何新证为"坐垫"? 今天(5月16日) 湖南博物院发布 湖南博物院数据中心主任何也介绍,基于对文物本体超高清数据采集工作,协同创新团队采用数字化建模、搭建AI辅助工具等技术手段,做出两件"赭黄色 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孪生模型,一件还原出印花敷彩丝绵袍两千多年前的"新衣"状态,另外一件仿制文物出土之后、保存至今的"旧衣"状态。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复原关键环节展现。 马王堆研究新成果 ↓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数字孪生模型首次亮相 5月16日上午,"湖南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数字仿真复原"项目最新研究成果在湖南博物院发布,"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孪生模型首次亮相。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数字孪生模型还原"新衣"和"旧衣"。 这一项目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与文物研究学术成果相结合,数字复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迄今所见最早的印花、敷彩 相结合的丝织衣物。 衣料上的纹样繁复精美,藤本植物的枝蔓为印花,蓓蕾、花穗和叶子为彩绘,呈现出"千花千面"的特点,展现出我国西汉服饰纺织、印染的 ...
5G技术赋能工业互联网实现新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5-16 01:03
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融合 - 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正通过5G网络重构工业生产范式 [1] - 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性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数字智造的跨越式突破 [1] 生产流程优化 - 钢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5G专网实现炼钢炉、轧机等核心设备云端连接,每秒百万级数据点实时采集与传输 [3] - 5G网络1毫秒级时延特性使远程操控中心对高温炉膛进行毫米级精度动态调控,吨钢能耗降低8%,产品不良率下降至0 3‰ [3] - "数字孪生+实时控制"模式推动生产过程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3] 产业协同与供应链重塑 - 港口集团5G智能物流系统连接岸桥起重机、无人集卡等设备,单船作业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36小时,年吞吐量提升40% [3] - 平台接入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共享订单、库存等数据使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60%,库存周转率提高25% [3] - "端到端"数字化协同推动产业链从线性结构向网络化生态演进 [3] 创新应用与新业态 - 汽车工厂5G全连接工厂部署3000余个5G终端节点,实现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智能协同 [5] - 5G+机器视觉系统实时检测0 1毫米级焊缝缺陷,准确率达99 99% [5] - 5G+AGV系统使定制化车型生产周期缩短30%,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压缩至18天,市场响应速度提升150% [5] 规模化应用挑战 - 工业级5G模组价格较商用初期下降90%,但单套设备改造成本仍达数十万元 [5] - 不同行业对网络时延、可靠性要求差异显著,需建立分业分级技术规范 [5] - 工业控制系统与开放网络深度融合对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5] 政策与未来展望 - 中国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计划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打造20个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6] - 5G-A、工业大模型等新技术突破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演进 [6] - 5G技术驱动的工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6]
公立医院数字化成效显现,AI有这些“可为”和“不可为”
第一财经· 2025-05-15 12:48
医疗AI大模型应用现状 - 截至4月中旬全国已有超420家医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其中三甲医院占比54.3% [1] - AI技术主要应用于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如智能分诊、导诊、医生资源调度等 [3][4] - 部分医院AI医保控费系统一年剔除超80万次不合理收费,节约超9000万元医保费用 [5] 医疗AI大模型应用案例 - 温医大附一院预约分诊智能体上线后服务超110万名患者,总体预约精准率超95% [5] - 华中地区某三甲医院智能问诊系统筛选的加号患者诊断通过率达90%以上,其中80%需手术且恶性肿瘤阳性率80%以上 [7] - 检验报告智能解读系统使15%患者因线上科普信息重新返院治疗,2024年网络门诊问诊量达42万人次 [7] 医疗AI大模型技术挑战 - 大模型存在幻觉问题,医学伦理对机器错误零容忍 [8] - 现有医疗大模型以单模态为主,而医学诊断需要多模态数据决策能力 [9] - 大模型推理资源开销大且响应慢,限制其使用 [9] 医院数字化转型现状 - 公立医院仍处于局部数字化阶段,核心医疗和服务模式尚未实现根本性变革 [10] - 信息化应用在提高医院服务和管理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诊疗环节数字化水平仍有限 [3][10] -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仍是医院最需要信息系统解决的问题 [4] 未来发展方向 - 数字孪生医院平台建设,包括6G与量子计算、脑机接口与全息投影等技术应用 [11] - 聚焦专科、专病领域AI辅助系统,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 [11] - 探索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包,如结直肠癌患者全病程管理套餐定价1500-2500元/年 [12]
金奥博(002917) - 002917金奥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2:18
产业布局 - 围绕“民爆一体化、精细化工、智能制造、金奥博智慧云”四大业务板块开展业务 [1][2] - 智能制造板块拓展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技术应用,扩大非民爆领域市场份额,参与“无人化、少人化”建设 [1] - 民爆一体化板块打造“产、供、爆、研、用”五位一体产业生态链 [1] - 精细化工板块研发生产表面活性剂及复合油相,扩大在石化、纺织印染等领域应用 [2] - 智慧云板块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智能网络监管和应急管理平台,为少人化、无人化工厂打基础 [2] 发展战略 - 坚持创新推动变革,智造引领发展,优化、深化、升级发展战略 [2] -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管理融合,推行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模式 [2] - 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2][6] 市场份额与客户群体 - 是国内民爆智能装备龙头企业,与国内大型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4] - 将智能装备拓展到食品、包装、精细化工等领域 [3] - 在海外地区建设20多条生产线,出口多项业务,扩大国际品牌影响力 [3][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94%;净利润3572.2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7% [3][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2,137,101.37元,同比增长13.94%;营业利润43,120,071.08元,同比增长124.39%;净利润38,098,579.96元,同比增长107.43%;基本每股收益0.1044元/股,同比增长149.1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5%,较去年同期增加1.3% [5][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1,317,507.33元,同比减少1.19%;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569,409.27元,同比增加383.90% [6] AI技术应用 - 将AI技术应用于业务发展,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控 [4] - 工业炸药无人化产线工艺技术及装备项目采用AI视觉识别、智能监控等技术和设备 [4] 下游合作情况 - 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民用爆破行业相关产品和服务,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 [4] - 与国内大型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海外建设20多条生产线 [4] 海外业务布局 - 海外订单分直接与海外客户签订和与国内大型装备出口集团签订两种方式 [6] - 利用技术和装备优势在海外建设20多条生产线,打造良好品牌影响力和服务信誉 [3][6] - 积极推进和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3][6] 现金流管理 - 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工具,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加强现金流管理 [6] - 采取措施保障充足现金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