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

搜索文档
全国“服务消费季”在南京启动江苏千场活动激活消费新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6-04 23:08
全国服务消费季启动 - 2025年全国服务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 由商务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 江苏省商务厅与南京市政府承办 全国联动推出160余项重点活动 [1] - 江苏省同步启动"苏新服务·惠享生活"服务消费促进系列活动 全省范围内将开展1600余场精彩活动 [1] - 商务部发布《2025年全国服务消费季活动方案》 以"乐享美好服务 共创幸福生活"为主题 12个中央部门 13家全国性行业协会 各地方和头部平台企业参与 [1] - 江苏推出"服务消费惠享礼包" 在养老托育 餐饮家政 文旅体育 电影等方面提升惠民力度 [1] - 南京推出"宁享服务"消费臻选指南 集中展示文旅融合新地标 传统品牌焕新故事 新兴消费热点及主客共享的品质生活圈 [1] 服务消费场景创新 - 南京红山动物园通过"动物科普+文创消费+夜游经济"模式 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 文创收入占比达25% [2] - 苏州康养集团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承接运营3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 - "漫游苏适圈"互动集市成为服务消费创新"微缩实验室" 串联百姓生活各方面 [2] - 南京团市委开设44个夜校办班点 覆盖热门商圈 开设非遗手工 求职技能等百余门特色课程 累计服务青年超6万人次 [3] - 大经中医药自研智能脉诊仪 舌面诊仪及AI医生已服务全国上千家医疗机构或康养中心 [3] 江苏服务消费发展举措 - 江苏商务系统将围绕服务消费领域精准发力 推动服务消费向高质量跃升 [4] - 机制建设方面 全面落实《江苏省促进服务消费若干措施》 围绕餐饮 文旅 体育等20项重点任务 动态出台细化政策 [4] - 活动矩阵构建方面 全年计划联动各市各部门举办超千场促消费活动 包括第五届"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 "扬州早茶文化周" "江苏非遗美食周"等 [4] - 消费场景创新方面 计划培育超百个商文旅体健深度融合消费场景 开发"门票+"跨界产品 打造美食旅游打卡地与文旅餐饮IP [5] - 消费空间拓展方面 扩大电信 医疗 文化等领域开放 依托南京首店经济 养老服务规范创新 吸引入境消费 [5]
文商旅体样样俱全 1600余场活动带你漫品苏韵
搜狐财经· 2025-06-04 15:56
活动概况 - 2025年全国"服务消费季"暨"苏新服务·惠享生活"活动在南京启动,主题为"乐享美好服务,共创幸福生活",全国推出160余项重点活动,江苏省开展1600余场活动 [2] - 商务部发布《2025年全国服务消费季活动方案》,通过省市联动、政协企合作聚焦服务消费提质增量 [2] 服务消费现状 - 江苏省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3%,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重点领域包括住餐、文旅、养老托育、电影、体育等 [2] - 服务消费热点涵盖餐饮、旅游、演艺、博物馆、健康养生等多元化需求 [2] 品牌与科技展示 - 本土品牌如南京随园糕团、卫岗奶业、鸡鸣汤包创新亮相,外贸优品与米其林必比登美食参展 [2] - 前沿科技企业如亿嘉和机器人、硅基智能数字人、大经中医AI诊疗参与展示 [2] 政策与礼包 - 江苏省发布"服务消费惠享礼包",覆盖养老托育、餐饮家政、文旅体育、电影等领域 [3] - 南京推出"宁享服务"消费指南,展示文旅新地标、传统品牌焕新及新兴消费热点 [3] 场景创新案例 - 南京红山动物园"服务消费创新'顶流'实践"和苏州康养集团"中外合作扩大康养服务供给"入选全国十大实践案例 [3] - 案例体现服务消费多元场景融合的探索成效,为行业提供示范 [3] 互动体验集市 - "漫游苏适圈"集市融合国潮品牌与外贸优品,覆盖全生命周期需求,包含甜蜜经济、健康消费、老字号焕活等十大元素 [4] - 设置300平方米家居家电家纺样板间,展示助老机器人、AI中医诊疗、智能护理床等科技适老化应用 [4] 政策支持 - 江苏省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设立工作专班并推出超20项增量政策,涵盖首发经济、夜经济、银发经济等 [5] 未来计划 - 江苏省商务厅将推动商文旅体健深度融合,培育超百个服务消费融合场景 [6] - 联合文旅厅打造美食旅游打卡地和文旅餐饮IP,联合体育局开展"跟着赛事品美食"联动,联合电影局推进"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 [6]
十张图看清中美消费差异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4 06:46
消费结构 -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GDP为39.9%,远低于美国的67.9%[3][7] -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46.1%,低于美国的68.5%[3][10] -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中文化娱乐、金融保险占比分别为3.2%、0%,低于美国的10%、8.1%[14] 收入分配 - 中国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为52.8%,略低于美国的54.6%[3][17] - 中国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56.5%),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为8.3%,美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20%左右[3][22] 储蓄与支出压力 - 2023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为43%,远超美国的17.4%[3][25] - 2024年中国房价收入比为28.5,远高于美国的3.3[3][29] - 中国将一个孩子抚养至18岁的成本/人均GDP的比值为6.9倍,仅次于韩国,高于美国的4倍左右[3][30] 养老与消费年龄 - 2023年中国养老金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资产规模占GDP比重为8%/4%/0%,美国为10%/79%/57%[3][34] - 中国男性/女性消费高峰分别在33岁/40岁,美国为53岁/48岁[3][35]
瞭望 | 化服务消费潜力为强劲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6-04 06:17
扩大服务消费的战略意义 - 服务消费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等领域,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2] - 我国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一季度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3.4%,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2]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4%,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催生"互联网+医疗""沉浸式文旅"等新模式 [3] 服务消费市场发展现状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从2013年5246元增至2024年1.3万元,增长148%;服务消费市场规模从7.2万亿元扩至18.3万亿元,增长2.6倍 [7] - 2024年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3189元,占居民消费比重超10%;银发经济规模突破7万亿元,占GDP 6% [8][9] - 入境游客达1.3亿人次增长60.8%,入境消费942亿美元增长77.8%,免税店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促进资源集聚 [4] 政策推动与结构升级 - 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解决服务消费场景短板问题 [6] - 针对养老托育等领域供给不足,发布《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升服务质量 [7] - 全国已有150多家外资医疗机构和1500多名境外医务人员短期执业,推动医疗领域开放 [9]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多层次供给体系,推进物联网、AI等技术赋能生活性服务平台,建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 [11] - 加快完善文旅、家政、养老等领域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12] - 建设城市级服务消费大数据平台动态调配资源,加强社区商圈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 [13]
2025年全国“服务消费季”暨“苏新服务·惠享生活”活动在宁启动
南京日报· 2025-06-03 23:45
全国服务消费季活动启动 - 2025年全国"服务消费季"暨"苏新服务·惠享生活"活动在南京启动 12个中央部门、13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及头部平台企业参与 推出160余项重点活动 [1] - 江苏省发布服务消费惠享礼包 涵盖养老托育、餐饮家政、文旅体育、电影等领域 南京发布首版"宁享服务"消费臻选指南 覆盖12个领域近200个臻选点位 [2] - 活动同步开设"漫游苏适圈"主题市集 设置5大互动体验区 融合健康消费、银发经济、数字消费等10大元素 吸引百余品牌参与 [3] 服务消费创新实践 - 红山森林动物园入选服务消费场景创新实践十大案例 通过"体验经济""IP经济""融合经济"转型 游客量从2023年660万增至2024年近800万 外省游客占比50% [5] - 南京市建立服务消费"1+N"政策体系 打造线上平台及多元活动 红山动物园案例为全国服务消费融合创新提供借鉴 [5] - 活动现场展示苏宁易购仿真机器人、智能诊脉仪器等科技产品 米其林美食、房车露营体验区及飞盘射箭等运动项目吸引市民参与 [3] 绿色与数字消费融合 - 市集依托玄武湖生态优势 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通过SGS认证实现碳中和并发放纪念卡 [4] - 设置江苏闲鱼循环市集 展示数码回收、宠物玩具等循环经济产品 配置支付宝碰一碰设备创新数字消费场景 [4] 南京服务消费发展规划 - 计划培育餐饮家政服务品牌 建设文旅特色街区、体育产业基地及银发经济"区中园"等载体 [6] - 创新打造"跟着电影品美食""小剧场+商业mall"等融合场景 构建"南京艺术节""宁青Yeah校"等活动矩阵 [6] - 提升"我的南京"App数字化服务能力 优化普惠便捷的消费环境 [6]
促消费,要假日井喷也要细水长流
深圳商报· 2025-06-03 22:43
深圳旅游业表现 - 端午假期三天全市接待游客416.1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21.8% [1] - 深圳入选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名,热门入境游目的地前十名,国内亲子游目的地第七位 [1] - 清明假期接待游客331.25万人次,同比增长9.8%,旅游收入21.55亿元,同比增长11.4% [1]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696.36万人次,同比增长36.3%,旅游收入54.32亿元,同比增长40.8% [1]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 - 服务消费如旅游的增长空间没有限制,相比实物消费和耐用品消费更具增量潜力 [2] - 国际经验显示服务性消费在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时将出现较快增长,深圳及周边城市已达到这一水平 [3] - 深圳需要探索非节日假期推动服务性消费的方法,如打造类似"苏超"的全民参与体育赛事 [2] 体育赛事经济 - "苏超"以全民参与+城市荣誉理念打破职业联赛高门槛,比赛场场爆满,超越中超上座率 [2] - 深圳今年以来举办乒乓球亚洲杯、足球U20、深港马拉松赛等赛事,带来消费新活力 [2] - 深圳需要高端体育赛事和全民参与赛事相结合,让体育经济全年保持活跃 [2] 服务消费发展策略 - 深圳可与湾区城市联手共同做大日常性服务消费 [3] - 日常服务消费与假日消费相结合能为深圳消费带来更大增量 [3] - 文化、娱乐、演出等领域也可深挖日常性服务消费潜力 [2]
促进服务消费提质升级(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民盟中央开展二〇二五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人民日报· 2025-06-03 21:32
服务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 - 服务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增量来源 在稳增长、惠民生、促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 调研组的实地考察 - 调研组赴四川、海南围绕"优化政策与机制促进服务消费"开展重点考察调研 [1] - 在四川调研了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天府长岛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 重点关注文创IP联动与数字产业发展 [2] - 在海南调研了海口国际免税城、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骑楼老街 考察旅游消费与数据跨境业务 [2] - 调研范围覆盖四川内江、自贡、乐山、成都及海南海口、文昌、琼海、陵水、三亚等地 [3] 行业与公司案例 - 自贡灯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青城双姝"、"齐天大圣"等IP吸引游客 [2] - 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孵化出"哪吒"IP 推动数字文创领域产业化发展 [2]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开设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 但面临产教融合不足问题 [4] - 文昌国际航天城已入驻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 26家卫星产业集群企业签约 火箭发射成为旅游热点 [4]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推进可重复使用火箭项目 包括海上发射回收系统等 [5] 政策与市场发展 - 四川省通过文化IP与创新活动驱动消费升级 实现服务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7] - 海南自贸港结合地域特色与政策优势 服务消费呈现特色化、多元化、国际化特征 [7] - 建议拓展旅游消费空间 培育体育、演艺、免税等新业态 推动消费国际化 [7] - 强调发挥政策制度优势 打造高质量消费环境 带动海外高端消费回流 [7]
服务消费的新特征(国金宏观孙永乐)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03 05:43
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增速变化 - 2023年服务零售同比增长20%,显著高于商品零售5.8%的增速,但2024年两者差距缩小至3个百分点(服务零售6.2%,商品零售3%)[2]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增长1.5个百分点,2025年1-4月商品零售增速4.7%与服务零售5.1%几无差距,3月商品零售增速一度反超[2] 文化娱乐与餐饮服务修复情况 - 2023年文化娱乐和餐饮服务同比增速分别为39.2%、27.6%,占居民现金消费比重升至3.7%、8.7%[5] - 2024年两者增速延续至10.6%、8.4%,占比进一步升至3.9%、8.9%,但文化娱乐消费修复程度仅达2019年107%,显著低于服务消费整体136%的水平[5] 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差异 - 2024年城镇居民旅游人数和收入修复至2019年的97.7%、103.8%,高于农村居民的81.4%、84.7%[10] - 农村居民更倾向商品消费,2024年食品、衣着、生活用品支出增速分别为5.9%、4.9%、5.2%,均高于城镇居民对应增速[10] 节假日旅游集中化趋势 - 2024年五一、十一和春节旅游人数及收入占比达26%、27%,虽低于2020年36%、35%的峰值,但仍高于疫情前22%-23%的水平[11] 人均旅游消费平台期特征 - 2023年人均旅游消费修复至2019年90%后进入震荡期,2025年仍维持该水平[12] - 海外经验显示服务消费填坑后增速趋稳,如美国餐饮住宿消费增速稳定在1%,休闲服务消费稳定在3%[12] 餐饮消费分层表现 - 2024年限额以下餐饮消费增速6.3%显著高于限额以上3%,但年末限额以上增速回升可能与补贴政策相关[16] - 下沉市场餐饮表现更优:山东等6省市增速超6.9%,而广东、北京、上海增速低迷(北京-4.9%,上海餐饮住宿-5.4%)[18] - 茶饮行业分化明显:蜜雪冰城(三线及以下门店占比57.4%)利润增长39.8%至44.5亿元,奈雪的茶(一线及新一线占比70.6%)亏损9.2亿元[18]
舌尖上的金融 商业银行助燃餐饮消费“烟火气”
金融时报· 2025-06-03 01:54
餐饮行业金融支持案例 -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为沙茶面店提供"兴闪贷"信用贷款 10分钟内完成资金发放[1] - 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通过"商户云贷"为卤鹅企业提供200万元纯信用贷款 日产量从500只提升至6000只[2] - 农业银行台州黄岩支行为老牌餐厅授信1000万元 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5] - 工商银行陕西分行为肉夹馍加工厂发放"潼关肉夹馍特色e贷"300万元 支持日产饼胚25万张产能[6] - 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向螺蛳粉原料种植户授信超8000万元 支持70家经营主体入驻平台[7] -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通过三维评估模型为炒鸡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破解传统抵押困局[7]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创新"一链三环"金融服务模式 覆盖上游原料供应到下游市场营销全产业链[2] - 截至4月末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为荣昌区15个镇卤鹅产业提供信贷支持超2000万元[2] - 建设银行通过"善新贷""善科贷"支持8家科技型企业 提供超2000万元信贷[3] - 智能分拣系统使生产效率提升60% 单条生产线日处理量达1万只 降低人工成本40%[3] - 银行组织开展电商运营培训 为50余家卤鹅商户开通线上渠道 带动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210%[3] 产业升级与消费促进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促进生活服务消费[1] - 服务消费加快增长是经济转型必然趋势 需要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提高服务能力[1] - 餐厅引入智能烹饪设备和冷链保鲜系统 实现厨房设备和店面环境全面升级[5] - 五一假期餐厅客流量突破2000人次/天 通过抖音直播团购活动吸引大量顾客[5] - 餐饮业是促消费、稳就业重要阵地 金融服务赋能消费复苏和舌尖经济发展[5]
中信建投:关税担忧短期或压制市场情绪 聚焦服务消费、新消费
智通财经网· 2025-06-02 23:46
关税影响与市场情绪 - 美国再次发出关税威胁,钢铝关税从25%提升至50%,短期或压制A股市场情绪 [1] - 相比4月初对华有效关税幅度或无法更加极端,市场对关税正逐步脱敏 [1] - 关税担忧再起,但中国基本面韧性将为市场提供底部支撑 [1] 工业企业与制造业表现 - 4月工业企业利润改善,"两新"与消费激励政策拉动下游消费增长并支撑中游设备制造业 [1] - 5月PMI制造业整体景气回暖,出口订单反弹,新动能和消费品行业表现突出 [1] - 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速持续加快,拉动作用显著,价格拖累延续但趋于平稳 [2] 消费与内需循环 - 政策端发力消费扩容、增质提效,总基调聚焦内需提振、政策催化与消费复苏 [3] - 服务消费、新消费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动能,中长期看好内需循环 [3] - 短期外部不确定性倒逼内循环加速,聚焦服务消费、新消费、反关税方向 [1][3] 高股息板块与分红机会 - 6月为A股分红集中释放关键节点,金融、公用事业、能源等行业易吸引中长期资金 [2] - 高股息板块凭借稳定现金流与高股息率,可能带动阶段性估值修复 [2] - 需警惕分红后资金兑现压力,部分投资者存在"分红前布局、到账后获利了结"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