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业
icon
搜索文档
热力、活力、潜力——四川消费走势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8-05 09:37
"趁着暑假来避暑,孩子玩得很开心,下次还想来!"登上峨眉山金顶,来自福建的游客杨女士很是兴 奋。暑期旅游旺季以来,四川峨眉山秀美的景色让游客流连忘返,今年7月接待游客量已超76万人次, 同比增长22.3%。 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底蕴,四川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从三星堆的"神秘之旅",到中超赛场的"金牌球市";从年轻人"此生必驾318",到银发群体坐着火车看 世界……随着政策加码,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今年上半年,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1.4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热力:文旅融合释放充沛动能 成都市体育局局长王毅表示,今年成都预计举办承办国际和全国性高水平赛事超80项,体育消费总规模 有望达800亿元、体育产业总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 今年以来,四川省重点调度监测1879场赛事活动,带动1161.42万人次参与,初步测算带动经济效益 61.65亿元。今年前5个月,四川省体育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3%。 在乡村田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麦吉村从深山羌寨蝶变为农文旅综合体,"云上麦吉"民宿带动 30名村民就业;在时尚前沿,成 ...
“苏超”前六轮线下营收近380亿元出行餐饮场景中省外游客支出占比不低
新华日报· 2025-07-29 22:42
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较好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近6.7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10,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对照年初省人代会确定的41项 计划指标,22项指标进展顺利,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等7项指标快于序时进 度;外贸进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等15项指标达到或基本达到序时进度 要求。 在促消费稳投资方面,报告指出,"苏超"前六轮比赛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 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关于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 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中也肯定了"苏超"赛事激发活力的做法,并透露,在近380亿元服务营收 中,出行、餐饮场景的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分别达28.8%、19.7%。省人大财经委建议,继续打造更多集 观赛、美食、互动娱乐等于一体的"第二现场",组织开展老字号、外贸优品等展销活动,更好发挥赛事 撬动作用。 7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半年报"显 ...
促消费,要假日井喷也要细水长流
深圳商报· 2025-06-03 22:43
深圳旅游业表现 - 端午假期三天全市接待游客416.1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21.8% [1] - 深圳入选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名,热门入境游目的地前十名,国内亲子游目的地第七位 [1] - 清明假期接待游客331.25万人次,同比增长9.8%,旅游收入21.55亿元,同比增长11.4% [1]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696.36万人次,同比增长36.3%,旅游收入54.32亿元,同比增长40.8% [1]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 - 服务消费如旅游的增长空间没有限制,相比实物消费和耐用品消费更具增量潜力 [2] - 国际经验显示服务性消费在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时将出现较快增长,深圳及周边城市已达到这一水平 [3] - 深圳需要探索非节日假期推动服务性消费的方法,如打造类似"苏超"的全民参与体育赛事 [2] 体育赛事经济 - "苏超"以全民参与+城市荣誉理念打破职业联赛高门槛,比赛场场爆满,超越中超上座率 [2] - 深圳今年以来举办乒乓球亚洲杯、足球U20、深港马拉松赛等赛事,带来消费新活力 [2] - 深圳需要高端体育赛事和全民参与赛事相结合,让体育经济全年保持活跃 [2] 服务消费发展策略 - 深圳可与湾区城市联手共同做大日常性服务消费 [3] - 日常服务消费与假日消费相结合能为深圳消费带来更大增量 [3] - 文化、娱乐、演出等领域也可深挖日常性服务消费潜力 [2]
6月至9月海南将举办上百项旅文体活动
海南日报· 2025-05-31 01:01
夏季旅游促消费活动 - 海南将在6月至9月推出上百项旅文体活动 主题为"清凉一夏 海南度假" [1][2] - 活动涵盖旅游节庆 文化演艺 体育赛事等多个领域 [2][3] - 端午假期将举办龙舟赛事 热带雨林健步走 登山夜跑等12个市县参与 [2] 活动具体内容 - 旅游节庆包括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 海南省旅游发展大会 亚洲小姐竞选全球总决赛 [3] - 文化演艺包括陈奕迅演唱会 伯牙钢琴艺术节全国总决赛 [3] - 体育赛事包括尾波冲浪世界杯 全国沙滩摔跤对抗赛 中国摩托艇公开赛 [3] - 其他活动包括《开始跳舞吧》全球总决赛 三亚国际非遗文化生活节 [3] 活动意义 - 为游客提供多元化 个性化选择 [3] - 通过优惠降低游客旅行成本 [3] - 进一步激发旅游市场活力 [3]
展现魅力 激发活力(观沧海)
人民日报· 2025-05-24 21:52
盛事经济成效 - 2024年香港举办超过240项盛事活动,吸引旅客逾200万人次,带来约75亿港元消费额及45亿港元经济增加值[1] - 盛事经济有效带动旅游、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收益,将"人气"转化为"财气"[1] - 启德体育园成为推动盛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体育赛事提供全新舞台[3]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香港特区政府2023年起将盛事经济作为重要举措,2024年3月成立"盛事拓展专组"提供全方位支持[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2] - 香港拥有中西文化荟萃优势,着力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2] 行业影响与优势 - 香港享有"亚洲盛事之都"和"国际会展之都"美誉,盛事活动巩固其"魅力之都"影响力[1]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连续举办9届,成为国际政商重要交流平台[3]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促进三地文化融合,展示人文湾区新风貌[3] 未来发展潜力 - 香港在金融、贸易、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2] - 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为举办各类盛事提供不竭动力[3] - 香港通过国际盛事展示国际大都会魅力,传播中国声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