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联名

搜索文档
名创优品MINISO携手环球影业,再掀“侏罗纪”IP联名热潮
江南时报· 2025-07-09 14:55
电影IP联名营销 - 公司在中国热映电影《侏罗纪世界:重生》期间将MINISO LAND全球1号店升级为"侏罗纪世界"主题门店并推出超50款IP联名新品 [1] - IP联名产品在上海首映礼成为焦点导演加里斯·爱德华兹选购"霸王龙PENPEN"公仔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热播形成流量转化 [2] - 联名系列包含公仔、包袋、文具等全品类商品注重"实用性与收藏性并重"的设计理念其中PENPEN与霸王龙的创意融合款吸引年轻消费者 [2] IP联名战略布局 - 公司已与环球影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累计合作超过150个国际知名IP覆盖动漫、影视、游戏等领域 [3] - 2025年南京MINISO SPACE将通过场景化陈列、限量款发售等方式打造"可购物的主题乐园" [3] - 公司通过IP联名实现三重突破:产品维度开发独家设计、渠道维度构建主题空间、文化维度促进跨圈层传播 [3] 全球化与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采用"全球IP+中国供应链+本地化运营"模式为行业提供国际化样本 [3] - 未来将通过国际顶级IP联名项目持续加码兴趣消费赛道从单一产品合作扩展到全生态运营 [3] - 公司正在重新定义IP联名的商业价值与文化内涵目标打造全球领先的IP趣味好物平台 [3]
72起IP联名,半年烧钱上亿,新茶饮营销为何“高投入低热度”?
36氪· 2025-07-02 03:09
IP联名行业现状 - IP联名已成为新茶饮行业争夺流量的核心战场,2025年上半年仅新茶饮行业就发生72起联名事件 [1] - 动漫/游戏/形象IP持续领跑,占比近40%,其中动漫IP14个、卡通形象IP9个、游戏IP5个 [3] - 头部品牌分化明显:瑞幸将"联名+推新"玩成常态,喜茶却转向"0联名"高端策略 [1] IP类型与商业逻辑 - 动漫/游戏IP具有强圈层穿透力,但同质化问题严重,如《哪吒2》联名仅复用角色形象导致审美疲劳 [4] - 明星IP商业逻辑迭代,从贴图式代言升级为"情感资产运营",如王俊凯联名小卡在二手市场持续流通 [6] - 剧集/文创IP多通过平台分发,如腾讯视频在剧集开播前半年启动商业化合作,美团锁定文旅资源 [8][9] 联名成本与效果 - 新茶饮品牌营销支出激增:瑞幸2025Q1营销开支达5亿元(+22.4%),霸王茶姬3亿元(+79.6%) [12] - 联名呈现"短期脉冲式增长,长期边际效应递减"特征,如霸王茶姬搜索量半年环比减少41% [13][14] - 部分联名沦为"赔本赚吆喝",腰部品牌被迫跟进"军备竞赛"但回报有限 [16] 品牌差异化策略 - 瑞幸建立联名长期玩法:与产品研发配合,定期限时回归热门IP如"线条小狗"(4次联名) [13] - 喜茶战略转型:2025年暂停联名,转向高端艺术合作如英国皇家歌剧院,但效果尚未显现 [16][18] - 平台分包模式存在局限性:品牌需被动接受IP档期,面临"一IP多品牌"稀释效应 [9] 行业挑战与趋势 - 联名投入激加剧行业分化,支付能力成为核心变量 [12] - 过度依赖联名导致"流量狂欢掩盖产品硬伤",市场出现同质化厌倦情绪 [16] - 未来需建立三大能力:精准筛选IP、价值共创产品创新、长效IP生态运营 [20]
深圳又添一家上市公司!周六福正式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7 16:23
上市里程碑 - 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上市,股票代码为06168 HK [1][2] - 上市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将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平台优势拓展发展空间 [4] 公司业务与产业链 - 公司是集研发设计、批发零售品牌加盟于一体的大型珠宝集团,扎根罗湖20多年,构建了坚实的全产业链 [5] - 公司将前沿设计理念融入珠宝创作,通过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与加盟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产品 [5] 经营业绩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布局4125家线下门店,并拓展东南亚市场,在泰国、老挝、柬埔寨开设4家海外加盟店 [7] - 国内门店数量位列中国珠宝品牌第五位,全年营收达57 18亿元,其中线上渠道贡献占比40% [7] - 线上渠道复合年增长率达46 1%,两项指标均居全国性珠宝公司首位 [7] IP战略 - 公司构建了强大的IP联名矩阵,包括联名顶级文化IP"颐和仙境"、推出"寻愿九华"系列、跨界国民经典动画"葫芦兄弟" [9] - 多圈层IP联名策略成功打通不同年龄层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使珠宝成为承载文化与情感的价值载体 [9] 品牌荣誉 - 公司入选"亚洲品牌500强",以中国珠宝品牌身份参与国际竞争 [11] - 在产品设计与工艺创新方面屡获殊荣,包括"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和"'天工精制'金奖" [11] 未来规划 - 公司将借助香港资本市场推进运作体系优化与革新,持续拓展门店销售网络 [13] - 计划丰富产品矩阵以满足多样化需求,提高全链路经营效率,完善供应链管理能力 [13] - 未来将以夯实品牌根基为核心,提升产品创新力与品牌竞争力,为行业全球化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13]
从“一骑红尘”到“杯杯爆款”,《长安的荔枝》带火荔枝茶饮
长沙晚报· 2025-06-19 16:18
茶饮行业荔枝新品销售火爆 - 茶百道荔枝新品上市一小时销量达5万杯,当日中午突破10万杯,登顶全国门店销量榜首 [1] - 瑞幸咖啡"荔枝冰萃"和"长安的荔枝冻冻"两款新品供不应求,多家门店中午前售罄 [3] - 茶百道门店反映荔枝冰奶占日销量的70-80%,需加班准备原料 [5] 荔枝原料供需格局变化 - 2024年荔枝总产量同比上涨111%,批发价降至5元/斤,长沙"妃子笑"最低10元/3斤 [6] - 市场出现妃子笑、桂味、白糖罂等多品种供应,实现"荔枝自由" [6] - 茶饮品牌单杯产品使用19颗新鲜荔枝,原料处理工作量显著增加 [3] IP联名营销效应 - 瑞幸与《长安的荔枝》联名推出"转运小马"周边,成为社交平台热门话题 [7][9] - 联名杯套文案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被网友称为"大唐浪漫余韵" [10] - 电视剧热播带动线下荔枝消费,消费者形成"追剧+消费"的沉浸式体验 [6] 产品创新方向 - 茶饮品牌推出荔枝冰奶、海盐荔枝冰茶等创新组合 [3] - 瑞幸将荔枝元素融入咖啡品类,开发"荔枝冰萃"等跨界产品 [3] - 行业通过"原料可视化"策略(如整颗荔枝入杯)增强产品吸引力 [3]
从“酱香拿铁”到“长安的荔枝系列”,2025年的联名也要追求性价比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14:53
联名营销现状 - 瑞幸与《长安的荔枝》联名新品上线首日多地门店售罄,荔枝汁断货导致次日补货困难 [1] - 联名周边"转运马"在二手平台被炒至299元,原为免费赠品 [3] - 美团预售券单价11元售出3.4万张,抖音两款新品单价12.9元累计售出9万张兑换券 [3] 行业联名数据 - 2024年奈雪累计联名24次,喜茶等品牌全年联名约10次,全行业联名营销超200次 [3] - 瑞幸2023-2025年联名次数分别为15次、25次、9次,2024年联名带动月均交易客户数达7180万(同比+48.5%),新增客户超1亿 [5][6] - 2024年瑞幸销售及营销费用Q1同比+63.4%至3.26亿元,Q3因《黑神话:悟空》联名单季费用达5.89亿元(占营收5.8%) [5] 联名成本与效果 - 头部IP授权费达千万元级,成本包含授权费、销售分成、研发及推广 [5] - 现象级爆款如"酱香拿铁"单日销售破亿,但2025年尚未出现同等量级案例,同质化联名导致边际效益递减 [6] - 消费者行为分化:部分为收集周边购买联名产品,部分坚持刚需消费不受影响 [6] 行业趋势变化 - 2025年联名势头降温,从"卷量"转向"卷质",更注重前期品牌筛选与策划 [7][8] - 高频联名对运营要求高,曾出现预售超卖、系统崩溃等负面事件 [8] - 联名目的多元化:除流量与销售外,部分联名侧重品牌力建设,但收益难量化 [8] 核心观点 - IP联名仍是重要营销工具,但行业从粗放投入转向精细化运营,强调质量而非数量 [9]
LABUBU上海限时快闪店开业,优衣库联名款提前官宣
第一财经· 2025-06-17 12:20
LABUBU商业运作 - LABUBU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开设限时快闪店"THE MONSTERS怪味便利店",时间为6月中旬至7月底,同步在北京、广州和成都设置 [1] - 快闪店采用预约制,每天10点开放预约,次日指定时间进店,6月17日预约1秒内抢空 [1] - 每批进店客人约十几位,限购20分钟,每款商品每人限购一件,现场未出现拥堵 [2] 优衣库联名合作 - 优衣库宣布与泡泡玛特IP "THE MONSTERS"第五次合作,推出LABUBU联名服装,发售时间为8月29日 [2] - 联名产品包括成人款T恤99元、儿童款79元、亲子卫衣149元和199元 [2] - 2022年4月首次联名的LABUBU印花T恤原价99元,部分二手平台价格已翻倍至近200元 [2]
开业即断货!泡泡玛特珠宝店,最贵单品近2万元,包装盒都缺货
搜狐财经· 2025-06-17 05:40
泡泡玛特珠宝业务表现 - 泡泡玛特珠宝品牌popop北京首店正式营业 此前全球首店已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业 [1] - 北京门店货量充足 但LABUBU、Hirono、MOLLY三个爆款系列已出现断货 LABUBU手链即将售罄 [1] - Hirono系列中 项链和刻有Hirono头像的手镯是该IP最畅销产品 库存消耗迅速 [3] - 门店一小时内成交十余单 客单价普遍超过400元 绿色包装盒出现缺货需紧急调货 [5] - 最贵单品价格近2万元 产品溢价明显 [6] 市场热度与二级市场表现 - LABUBU系列引发年轻人抢购 "买LABUBU比买黄金还赚钱""LABUBU隐藏款年收益率超300%"等词条冲上热搜 [12] - 有黄牛通过转售LABUBU产品一周赚取37万元 [10] - 泡泡玛特股价年初至今涨幅达210% [14] 跨界合作与IP拓展 - 泡泡玛特与优衣库合作推出THE MONSTERS系列联名服饰 包含Labubu图案的短袖T恤、长袖卫衣等 售价79元至199元 预计2025年8月29日发售 [17] - 此前泡泡玛特旗下IP CRYBABY与地素时尚旗下d'zzit品牌合作推出联名系列 包含卫衣、毛衣、外套等服饰 [20]
优衣库将与LABUBU联名
观察者网· 2025-06-16 10:27
优衣库与泡泡玛特联名合作 - 优衣库宣布将于8月29日推出与泡泡玛特人气IP "THE MONSTERS"的全新合作系列,主打LABUBU产品 [1] - 2022年4月优衣库曾与"THE MONSTERS"合作推出LABUBU印花短袖T恤,售价99元,目前部分转售平台价格已接近500元 [4] - 优衣库与泡泡玛特合作历史:2022年"THE MONSTERS"联名UT、2023年MOLLY主题系列、2024年DIMOO动物王国系列 [4] - 此次联名有望复刻2019年KAWS联名款发售时的火爆场景 [6] 优衣库财务表现 - 2025财年上半年(截至2月底)收入1.79万亿日元(约890.30亿元),同比增长11.96% [8] - 同期净利润2335.66亿日元(约116.13亿元),同比增长19.22%,创历史最佳业绩 [8] - 增长主要来自日本本土、东南亚/印度/澳洲、北美及欧洲市场 [8] - 大中华区(含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销售额下降3%,经营利润下降9% [8] - 中国大陆市场销售额下降4%,经营利润下降11% [8] 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优衣库创始人认为中国大陆业务挑战在于未能成为"地域大众喜爱的店" [8] - 针对中国市场提出四项改进措施:突出品牌价值、强化区域季节性商品应对、提高店铺质量、培养经营人才 [8] 联名策略变化 - 优衣库此前与泡泡玛特联名通常在4月推出,此次LABUBU联名改至8月 [9] - 业内人士透露联名推进周期会受IP方进度影响 [9]
IP联名、跨界金银,冲击港股的铜师傅能否走出新曲线
华尔街见闻· 2025-06-14 09:35
公司概况 - 铜师傅是中国铜制文创工艺品行业龙头,市占率35%,2024年营收5.51亿元[1] - 公司定位"高性价比铜制工艺品",毛利率30%-35%,净利率13.8%[10][14] - 线上直销占比70%,天猫/京东铜制文创品类销量第一,客单价750元,复购率56%[13][14] 商业模式 - 采用"引流品+高客单价产品"组合:39元铜葫芦年销20万件(亏损200万),带动百元/千元级产品销售[12] - 爆品策略成效显著:铜葫芦系列三年累计收入超1亿元,齐天大圣系列累计收入8950万元[13] - 营销成本控制严格:销售费用率12.5%(行业平均30%),广告费控制在5%以内,店播ROI达1:25-1:40[14] 资本与股东 - 获小米生态链两轮投资:2017年A轮1.1亿元(顺为/小米领投),2018年B轮3.1亿元[7][8] - 顺为资本与小米集团分别为第二、第三大股东[9] - IPO前股权转让估值较两年前下跌85%[2] IP运营策略 - 自有IP聚焦传统文化(神话/民间传说),授权IP占比1/3但销售额仅占1/15[15] - 2024年新增《哪吒》《蝙蝠侠》等IP合作,哪吒系列半月销售额近千万元[16][17] - IP授权费高昂(如哪吒2授权费900万元),粉丝群体与目标受众存在差异[18][19] 行业与竞争 - 铜制工艺品市场规模16亿元,仅为潮玩市场的3%,城市渗透率2.34%[22] - 行业年增速7.3%,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6.54%[23] - 主要竞争对手"朱炳仁·铜"市占率差距仅3.2个百分点[38] 产能与供应链 - 产能利用率超99%,2024年达101.7%[35] - 铜价上涨压力显著:吨价从2022年6.71万元涨至7.5万元,材料成本占比50%[31][32] - 生产依赖熟练技工,非标产品打样周期长,存在交付延迟问题[34][37] 扩张计划 - 渠道向线下倾斜:现有9家直营店+68家经销店,计划三年新增30家直营店[14] - 拓展黄金文创业务(毛利率16%),推出塑胶潮玩/银制品子品牌[25][29] - IPO募资拟建3.1万平米研发中心,新增200名技工,升级生产设备[38]
一季度品类消费与用户情绪数据监测报告发布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5 06:36
消费市场趋势 - 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三大趋势:提振消费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扩大内需,网络热点内容激发消费者讨论热情,品质与服务升级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1] - "开年焕新""以旧换新补贴"等活动以优惠价格刺激消费,提升产品销量 [1] -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定制技术进步,为玩具模型与乐器等细分市场注入活力 [1] - 游戏行业通过分享短视频、举办电竞赛事等形式增强用户黏性 [1] - 旅游出行借助"AI定制行程""小众目的地探索"等话题增加讨论热度 [1] 消费品类销售数据增长 - 2025年一季度销售数据增长指数排名前10的消费品类为电脑数码、家用电器、医疗健康、家居家装、办公设备、玩模乐器、食品生鲜、母婴用品、宠物用品和运动户外 [2] - 电脑数码消费数据增长指数为4.33,电商平台"开年焕新"促销叠加"以旧换新"补贴及分期免息等政策降低消费门槛 [2] - 家用电器消费数据增长指数为3.75,消费者对便捷、智能和健康生活的追求及节能补贴政策普及推动集成型、节能型"厨卫大电"品类销售额增长 [2] 消费品类话题热度增长 - 第一季度话题热度增长最快的10个品类为电子游戏、旅游出行、艺术收藏、图书音像、金融服务、本地生活、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电脑数码和玩模乐器 [2] - 电子游戏一季度总话题讨论量为257.97万,"游戏日常"等热门话题讨论内容聚焦产品价格与消费体验 [3] - 玩模乐器一季度总话题讨论量为19.08万,"日常拆盲盒"等热门话题彰显"盲盒经济""IP联名"潮流玩具的流行趋势 [3] 消费者满意度 - 第一季度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消费品类为艺术收藏,正向评价比例达97.8% [3] - 电子游戏正向评价比例为86.4%,负向情绪比例为13.6%,主要集中于游戏卡顿、付费物品定价争议 [3] - 玩模乐器正向评价比例为89.1%,负向情绪比例为10.9%,主要源于盲盒随机性强、"隐藏款"概率争议及低价模型品控问题 [3] 行业动态 - 项目组将持续发挥消费领域大数据监测优势,加强消费领域研究成果输出与应用转换,助力市场释放多样化、差异化的消费潜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