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管理

搜索文档
新华保险:资产、负债两端增长强劲,需关注净资产下降;维持买入-20250430
交银国际· 2025-04-30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华保险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2][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华保险2025年1季度资产、负债两端均增长强劲,但需关注净资产的下降,资产负债管理仍有改善空间,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36港币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新华保险收盘价为27.40港元,目标价为36.00港元,潜在涨幅为+31.4% [1] - 新华保险52周高位为35.50港元,52周低位为14.36港元,市值为134,247.69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为13.41百万,年初至今变化为16.10%,200天平均价为25.89港元 [6] 财务数据 - 收入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71,547、132,555、131,771、136,587、140,75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33.8%、85.3%、-0.6%、3.7%、3.0% [3] - 净利润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8,712、26,229、23,506、24,875、26,06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59.5%、201.1%、-10.4%、5.8%、4.8% [3] - 每股盈利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2.79、8.41、7.53、7.97、8.35人民币,同比增长分别为-59.5%、201.1%、-10.4%、5.8%、4.8% [3] - 市盈率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9.2、3.1、3.4、3.2、3.1倍 [3] - 每股内含价值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80.29、82.84、87.98、94.64、102.15人民币 [3] - P/EV方面,2023 - 2027E均为0.3倍 [3] - 市账率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0.76、0.83、0.92、0.86、0.78倍 [3] 业务指标 - 寿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2023 - 2027E分别为-15.5%、-0.5%、4.0%、3.0%、2.0% [8] - 合同服务边际,2023 - 2024分别为169,004、175,867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3.6%、4.1% [8] - 新业务价值率假设(基于首年保费),2023 - 2027E分别为6.8%、14.7%、13.9%、14.2%、14.1% [8] - 净投资收益率(计算),2023 - 2027E分别为3.36%、3.04%、2.94%、2.87%、2.83% [8] - 总投资收益率(计算),2023 - 2027E分别为1.81%、5.36%、4.63%、4.27%、4.03% [8] - 新业务价值,2023 - 2027E分别为3,024、6,253、8,522、8,848、9,46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4.8%、106.8%、36.3%、3.8%、6.9% [8] - 寿险内含价值,2023 - 2027E分别为250,510、258,448、274,489、295,292、318,719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2.0%、3.2%、6.2%、7.6%、7.9% [8] - ROAE,2023 - 2027E分别为8.6%、26.1%、25.7%、27.7%、26.6% [8] - 每股分红(人民币元),2023 - 2027E分别为0.85、2.53、2.27、2.40、2.51 [8] - 分红率,2023 - 2027E均为30.1% [8]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E新业务价值原预测为6,470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8,522百万人民币,变动为31.7%;2026E原预测为6,794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8,848百万人民币,变动为30.2% [9] - 2025E新业务价值率原预测为14.5%,新预测为13.9%,变动为-0.5%;2026E原预测为14.3%,新预测为14.2%,变动为-0.1% [9] - 2025E寿险内含价值原预测为272,436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274,489百万人民币,变动为0.8%;2026E原预测为290,328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295,292百万人民币,变动为1.7% [9] - 2025E总投资收益率原预测为4.58%,新预测为4.63%,变动为0.05ppt;2026E原预测为4.24%,新预测为4.27%,变动为0.03ppt [9] - 2025E归母净利润原预测为22,591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23,506百万人民币,变动为4.1%;2026E原预测为23,840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24,875百万人民币,变动为4.3% [9] - 2025E ROAE原预测为23.5%,新预测为25.7%,变动为2.2ppt;2026E原预测为23.7%,新预测为27.7%,变动为4.0ppt [9] 行业覆盖公司 - 交银国际金融行业覆盖公司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多家公司,新华保险评级为买入,收盘价27.40港元,目标价36.00港元,潜在涨幅31.4% [13]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9 23:16
主要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总保费人民币3,544.09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续期保费为人民币2,469.75亿元(同比增长9.7%),新单保费为人民币1,074.34亿元(同比下降4.5%),短期险保费为人民币414.94亿元(同比增长19.2%)[7] - 退保率为0.29%,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达51.72%,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7] -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7][8] - 总投资收益为人民币537.6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2.75%),净投资收益为人民币442.47亿元(净投资收益率2.60%)[7] 资产负债与偿付能力 - 截至2025年3月末,总资产达人民币69,763.90亿元,投资资产为人民币68,191.73亿元(较2024年底均增长3.1%)[8]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6.1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9.34%,连续27个季度保持A类风险综合评级[8] 业务发展策略 - 保险业务在高基数下保持稳定,深化资负联动管理,优化产品结构(两全险、年金险、终身寿险、健康险均衡发展)[7] - 销售队伍总人力为64.6万人(个险销售人力59.6万人),队伍优增率与留存率同比提升,新型营销模式试点推进[7] - 权益投资注重均衡配置,固收投资把握利率抬升机会,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7] 公司治理与重大事项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等8项议案,包括关联交易项目(银发基金投资)及"南向通"债券投资计划[11][15][16] - 监事会确认季报编制合规,未发现信息披露违规行为[18]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公司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保险业新"国十条",聚焦主责主业,推进高质量发展[7] - 战略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寿险公司,强调规模、价值、结构、安全协同发展[8]
邮储银行首启代理费主动调整 资本计量高级法落地在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12:13
文章核心观点 邮储银行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回应市场关切问题,国家注资和推进高级法落地将突破资本瓶颈,代理费优化调整,通过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应对低利率环境,定增兼顾各方利益且不影响2024年度分红,有望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5][7] 分组1:业绩发布会参会人员 - 邮储银行新任董事长郑国雨、行长刘建军等出席2024年业绩发布会并回应市场关切问题 [1] 分组2:资本补充与代理费调整 - 国家将邮储银行纳入特别国债首批注资行,财政部和战略股东增资1300亿元,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同时加快推进高级法落地以突破资本瓶颈 [2] - 邮储银行将延续相关原则,在去年“被动调整”后今年首次启动代理费“主动调整” [2] - 3月30日邮储银行公告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拟募资1300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3] 分组3:资产负债管理与业绩表现 - 2024年邮储银行营业收入3491.33亿元,同比增长1.81%;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同比增长0.24%;资产总额突破17万亿元,增长8.64%;负债总额突破16万亿元,增长8.69%;利息净收入增长1.53%,净息差1.87% [4]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0%,不良贷款生成率0.84%,拨备覆盖率286.15% [5] - 2025年邮储银行将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灵活性和主动性,包括提升贷款均衡配置能力、巩固负债核心竞争力、实施非信贷配置策略 [5] - 邮储银行将向更稳健均衡韧性的发展模式转型,建立更稳健收入模式、均衡业务结构等六个方面体系 [6] 分组4:定增相关情况 - 邮储银行定增采用“锁价定增+溢价发行”方式,在年度分红后进行,不影响现股东2024年度分红 [7] - 1300亿元是邮储银行成立以来最大规模融资,静态测算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 [7] - 邮储银行采用“政策定向支持+市场化增量融资”方式,财政部拟认购1175.8亿元成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和中国船舶分别认购78.54亿元和45.66亿元 [7] - 后续将稳妥推进增资工作,推进资本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化运用,构建“资本补充—转型发展—价值创造”正向循环 [8]
昔日“对公之王”如何重回巅峰?浦发银行高管给出这些打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03:27
文章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2024年业绩报告展现业务转型成效,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但对公和零售业务面临压力,各业务板块有不同发展策略和挑战 [1][6][9] 整体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剔除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同比增加15.55亿元,增长0.92%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 [1] 对公业务 - 确立数智化战略体系,重塑对公领域竞争力,资产结构升级,压降低效资产超500亿元,战略赛道业务增量近六成,定价有韧性 [2]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36%,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上升13.45个百分点,为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 [2] - 2025年实行白名单机制,建立黑名单企业,争取3到5年夯实信贷客户基础,提升资产质量 [3] - 深化资产负债管理,调节中长期定期存款核算规模折扣系数,规范业务,优化同业活期占比,调整贷款结构 [3][4] 零售业务 - 2024年对公业务营业净收入610.81亿元,零售业务营业净收入544.35亿元,零售业务增长乏力 [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28.16亿元,同比减少16.37亿元,下降6.69%,信用卡及透支余额3702.2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99% [6] - 个人客户1.57亿户,个人存款余额15503.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01.64亿元,增长12.33%,AUM个人金融资产余额3.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20万亿元,零售贷款余额1.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243.19亿元,增长1.31% [6] - 优化客户分层为16个等级,明确零售渠道定位,提供综合服务方案,加快数智化进程 [7] - 2024年零售贷款不良率为1.61%,高于对公贷款,信用卡及透支业务不良率最高为2.45% [7] - 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以控新降旧为主线,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加大不良清收处置力度 [8] 金融市场业务 - 2024年投资损益为291.41亿元,同比增长4.23%,在非息收入中占比由50.74%提升至52.01% [9] - 未来从强配置转向强交易,搭建交易生态,挖掘跨期、跨市场、跨品种多元化交易结构 [9][10]
银行利率再现“倒挂”!你的收益正在缩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1 15:00
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蔓延 - 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农商行均出现存款利率长短倒挂现象 [2] - 工商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1.90%高于五年期1.55%,利差达35个基点 [4] - 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三年期与五年期零存整取利率均为1.00%持平 [4] - 农业银行三年期1.50%与五年期1.55%利差仅5个基点 [4] - 平安银行二年期利率1.70%高于三年期1.55%,六个月品种1.45%接近三年期 [5] - 广州农商行一年期利率1.85%高于两年期1.75%和五年期1.60% [5] 利率倒挂原因分析 - 银行主动优化存款结构以降低负债成本,强化资产负债管理 [6] -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强烈 [6] - 银行通过压低长期存款利率应对优质资产稀缺和贷款短期化矛盾 [6] - LPR连续五个月维持不变(1年期3.1%、5年期3.6%)强化降息预期 [7] - 存款利率调整反映银行预判未来融资成本下降趋势 [7] 货币政策展望 - 2025年货币宽松仍是方向,降准概率大于降息且可能1-2个月内落地 [8] - 当前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6.6%仍存下行空间 [9] - 央行可能运用公开市场操作、MLF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9] - 政府工作报告和央行表态明确"适时降准降息"政策导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