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 发行进度已超60%
证券日报· 2025-08-02 00:21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8月1日财政部续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350亿元,票面利率2.10%[1] - 7月份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060亿元(20年期400亿元+30年期1660亿元),为年内单月发行规模第二[1] - 截至8月1日已累计发行7960亿元,完成全年1.3万亿元计划的61%[1] 财政政策与资金投向 - 超长期特别国债体现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加速释放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1] - 国家发改委已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 - 第三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10月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完成全年3000亿元计划[2] 经济影响分析 - 投资端:直接拉动基建投资,促进建筑/钢铁/水泥等产业链扩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2] - 消费端:通过补贴降低购买成本(如智能家电),撬动消费增量并推动消费结构升级[3] - 兼具经济"稳定器"(短期平稳运行)和"催化剂"(长期增长动能)双重作用[3]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4年省本级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辽宁日报· 2025-08-01 01:12
2024年辽宁省本级财政决算核心数据 - 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8亿元 完成预算98.1% 收入总计5031.3亿元 支出总计5031.3亿元 实现收支平衡 [1]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5亿元 完成预算110.8% 收入总计1350亿元 支出总计1350亿元 [1]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4亿元 完成预算113.1% 收入总计5.6亿元 支出总计5.6亿元 [2] -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413.3亿元 完成预算96.7% 支出3467.2亿元 当年收支结余-53.9亿元 年末滚存结余614.8亿元 [2] - 全省政府债务余额14019.5亿元 其中省本级政府债务余额932.3亿元(一般债务463.6亿元 专项债务468.7亿元) [2] 财政政策与资金管理 - 统筹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 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 科学安排"两重""两新"资金 [5] - 加强财政和金融政策协同 促进重大建设项目配套融资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5] - 强化"四本"预算统筹 加强一般公共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有机衔接 [7] - 依法依规组织收入 严禁征收"过头税费" 强化预算约束 杜绝无预算支出 [7] 财税体制改革方向 - 健全现代预算制度 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 强化各类收入管理 [6] - 加快实施零基预算改革 打破支出固化格局 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6]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匹配程度 [6] - 持续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培植壮大财源 推动高质量发展 [6] 预算绩效管理 - 将绩效评价贯穿事前评估 事中执行和事后运用全过程 [8] - 强化绩效指标设置与财政支出标准衔接 科学设置绩效目标 [8] - 健全新政策新项目事前评估机制 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和分析 [8] - 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作为优化预算安排和完善财政政策的重要参考 [8] 风险防控措施 - 全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完善资金足额优先保障机制 [9] - 严格财政暂付款管理 落实"只减不增"要求 [9] - 统筹财政资源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坚决杜绝新增政府隐性债务 [9] - 加快融资平台数量压降和转型发展 健全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 [9] 监督机制强化 - 加强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同 规范权力运行 [11] - 围绕重大战略落实 重大政策实施 重大项目推进开展审计监督 [11] - 聚焦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暂付款管理 债务管理等方面开展重点监督 [11] - 对违法违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形成财经监督威慑效应 [11]
中原期货晨会纪要-20250731
中原期货· 2025-07-31 02: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7月31日的商品市场进行跟踪,涵盖宏观指标、主力合约等多方面数据,同时梳理宏观要闻,并对农产品、能源化工、工业金属、期权金融等主要品种给出晨会观点,为投资者提供市场动态及投资参考[2][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商品指数每日市场跟踪 - 宏观指标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恒生指数、SHIBOR隔夜、美元指数下跌,纳斯达克指数上涨,美元兑人民币(CFETS)持平[2] - 主力合约方面,COMEX黄金、LME铝、CBOT玉米、NYMEX原油、ICE布油等上涨,COMEX白银、LME铜、LME锌等下跌[2] - 国内金属方面,铁矿石、热轧卷板等部分品种上涨,黄金、白银、铜等多数品种下跌[2] - 化工品种方面,沥青、原油、燃油、PX、LPG等上涨,焦煤、焦炭、天然橡胶等下跌[5] - 农产品方面,白砂糖、黄玉米、玉米淀粉、棉纱等上涨,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等下跌[5] 宏观要闻 -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落实财政和货币政策等[8] - 国新办安排育儿补贴资金预算,8月31日前各地开放申领[8]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强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9] - 外交和商务部长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强调稳定中美经贸关系[9] - 上海住建委将制订城市更新行动方案[9] - 部分焦企决定上调焦炭价格[10]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控制新增产能,治理无序竞争[10] 主要品种晨会观点 农产品 - 花生市场供需双弱,短期偏强震荡但不改下跌趋势[12] - 油脂市场成交清淡,基差基本稳定,近期预计震荡[12] - 白糖市场内强外弱,8月加工糖到港或施压,建议观望[12] - 玉米市场供需双弱,建议区间操作[12] - 棉花市场预计偏弱运行,建议逢高偏空[13] - 生猪市场供大于求,预计区间震荡[13] - 鸡蛋市场现货稳定,期货修复基差,08合约回避多单[14] 能源化工 - 烧碱下方支撑强,关注9 - 11反套[16] - 尿素市场价格持稳,关注1720 - 1800元/吨区间[16][18] 工业金属 - 铜价近期或调整,铝价短期高位震荡[18] - 氧化铝盘面或偏强运行,警惕宏观情绪影响[18] - 螺纹钢和热卷盘面承压,关注支撑位[18] - 铁合金按区间震荡思路操作,产业卖保注意资金控制[19] - 双焦震荡调整[19] - 碳酸锂建议观望,反弹至压力位可试空[19] 期权金融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行业板块涨少跌多[19] - 沪深300、上证50、中证1000股指期货及期权有不同表现,投资者关注套利和波动率机会[19][21]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下半年宏观政策仍将保持稳增长取向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14:33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苑)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 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 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适时加力方面,我们判断下半年视实际情况需要,宏观政策有可能在稳增长方向出台新的重大增量措 施。"王青分析,这包括实施更有力度的降息,财政政策"三箭齐发"——上调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 特别国债发行、提高新增专项债额度等。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意味着尽管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偏强,但下半年宏观政策仍将保 持稳增长取向,其中财政政策基调依然是"更加积极"。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08:27
宏观政策导向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1]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1] -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及稳定外贸 [1] 内需释放措施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通过保障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 [1]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扩大有效投资 [1] 深化改革与创新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力新兴支柱产业 [2]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2]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2] - 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并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2] 对外开放与外贸支持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2] - 强化受冲击较大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并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2] -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并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2] 风险防范与市场建设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2] - 有力有序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2]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与包容性以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2]
中共中央政治局: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快讯· 2025-07-30 06:06
中共中央政治局: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最新发声!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5:11
财政政策工具与实施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形成实物工作量[1]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1]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超过90%[1]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已下达6583亿元[1] - 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 各地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5个百分点[2] 扩大内需与消费支持 - 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 完善养老 育幼 文化 旅游等服务消费政策体系[2] - 完善免税店政策 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发展[2] - 出台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2] - 持续推进"两重"项目建设 支持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城市更新行动[2] 民生保障支出安排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安排接近4.5万亿元 同比增长6.1%[3]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接近4.5万亿元 同比增长5.9%[3] - 中央财政已下达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1万亿元[3] - 实施稳岗返还 税费减免 就业补贴等政策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3] - 抓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3] 财税体制改革 - 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意见 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4] - 研究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4] - 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4] - 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 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4]
蓝佛安最新署名文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03:59
财政政策与作风建设 - 财政部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点工作,通过理论学习、问题查摆和整改整治强化作风建设 [3][4] - 建立"宝塔型"责任体系,强化党组织书记责任,压实"一岗双责",形成上下协同抓作风建设的局面 [4] - 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等制度举措,在资金分配、项目评审等关键环节扎牢制度笼子 [5]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万亿元,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7] - 截至6月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9.29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超90%,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下达6583亿元 [7] - 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4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7] 扩大内需措施 - 上半年分两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 [9] - 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9]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9][11]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4790亿元,同比增长9.1% [10] - 支持26个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35个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10] - 安排2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企业设备更新 [10] 民生保障投入 - 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和5.9% [11] -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700元 [11] - 中央财政已下达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1万亿元,稳步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 [11] 财税体制改革 - 推动关税、增值税立法,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出台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 [12] - 在16个中央部门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比上年下降5% [12] - 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县级为主的分级保障责任体系 [1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截至6月底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8万亿元,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14] -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完善专项债券资金监管,推动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 [14] - 对违法违规举债和虚假化解隐性债务问题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14] 未来政策方向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16]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 [16] -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发展,出台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17]
蓝佛安: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2:40
财政政策方向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3] - 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 16万亿元 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2]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3] 扩大内需措施 - 上半年分两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带动5大品类商品销售额超过1 6万亿元 [2] - 不断完善支持养老 育幼 文化 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政策体系 完善免税店政策 [3] - 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 出台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截至6月底累计发行新增置换债券3 8万亿元 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 5个百分点 [2] - 还本付息压力大幅减轻 财政空间得到释放 [2] 民生保障领域 - 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 实施稳岗返还 税费减免 就业补贴等政策 [3] - 加大教育发展支持力度 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 [3]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 [3] 财税体制改革 - 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意见 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 [4]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增强地方自主财力 [4] - 研究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4]
财长部署下半年财政四大工作重点: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第一财经· 2025-07-30 02:00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 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 运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 - 2025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2.9万亿元[1] - 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3] 财政资金执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万亿元 保持较大强度[2]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超90%[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已下达6583亿元[2] 财政政策工具与空间 - 统筹运用专项资金 税收优惠 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产业升级[3] - 下半年广义财政空间超7万亿元 含赤字4.03万亿元 专项债2.24万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7450亿元[3] - 财政增量政策工具箱包括增发国债 特别国债 专项债券及盘活存量资产等举措[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去年新增6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隐性债务 截至6月底累计发行置换债券3.8万亿元[4] - 已使用置换资金3.44万亿元 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4] -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依法合规推进政府投资项目[4] 消费与内需支持 - 以促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 出台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4] - 支持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4] 民生保障措施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5] - 预计每年发放育儿补贴1000-1200亿元 拉动社零增长0.14-0.2个百分点[5] - 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9.2% 教育支出增5.9% 卫生健康支出增4.3%[6] 养老金与财政补助 -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6] - 中央财政已下达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1万亿元[6] 财税体制改革 - 研究制定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意见 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6]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研究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6] - 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研究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