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放缓电动化步伐,给中国电池企业带来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2:27
欧洲电动化进程与市场现状 - 欧洲电动化率从2025年上半年的23%攀升至26% 预计年底逼近29% 意味着每四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是纯电动车型 [3] - 欧洲在磷酸铁锂电池开发和生产上落后中国至少5年 这一差距可能延续至2030年 [4] - 2025年欧洲电动车销量预计达327万辆 但动力电池产能缺口高达70GWh 即便所有规划项目如期投产也难以填补 [4] 欧洲电池产业的结构性困境 - 技术路线单一化制约欧洲电动化 海外车企长期聚焦高端三元电池 对磷酸铁锂技术积累不足 导致中低端大众市场缺乏竞争力 [3] - 欧洲本土电池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约50% 迫使欧洲车企依赖进口电池 推高成本并加剧供应链安全风险 [4] - 瑞典企业Northvolt于2024年11月申请破产保护 其北美子公司2025年9月被宣告破产 导致欧洲本土几乎丧失量产合格磷酸铁锂电池的能力 [4] 中国电池企业的欧洲战略布局 - 宁德时代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规划产能达100GWh 建成后为宝马、奔驰、大众等30个欧洲品牌供货 [5] - 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集团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建设50GWh合资工厂 总投资41亿欧元 计划2026年底投产 满足本地需求并辐射全球市场 [5] - 宁德时代欧洲市场份额2024年1-10月达35% 预计2025年提升至40%以上 2027年有望突破50% [8] 技术合作与创新突破 - 宁德时代发布全球最高安全等级NP3.0技术平台及首款搭载该技术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神行Pro 在电池热失控时确保不扩散不起火 维持高压系统稳定供电超1小时 [3] - 与宝马Neue Klasse纯电平台合作提供定制化电池技术 不仅供应欧洲市场 还将于2026年同步登陆中国和北美市场 [7] - 与奔驰自2020年建立战略合作 先进技术深度集成至奔驰EQ系列 北美即将上市的EQE SUV沿用相同技术标准 [7] 全球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宁德时代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达37.5% 较2020年提升11个百分点 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8] - 与欧洲地区90%的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 [8] - 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满产后年营收预计达75亿欧元 占宁德时代2025年预期总营收约15% [6]
欧洲7月车市大涨,磷酸铁锂加速上车
高工锂电· 2025-09-10 10:36
欧洲汽车市场回暖与电动化趋势 - 欧洲新车市场7月同比增长5.9%至108.54万辆 为2024年4月以来最大涨幅 [3] - 增长主要得益于纯电动车和混动车型热销 电动化率从去年23%升至今年上半年26% [4] - 但前7月累计新车注册量同比仍减少0.04% 显示整体市场需求放缓 [4] 插电混动车型主导市场 - 7月欧洲混动车销量同比跃升52% 南欧因充电设施滞后更倾向插混方案 [5] - 西班牙受4亿欧元"Moves III计划"政策驱动 7月新车注册量飙升17.1% [5] - 预计西班牙全年新能源车占比超25% 北欧因充电完善纯电占比超80% [6] 纯电动车渗透率提升 - 欧洲纯电动车前7月销量增长25.9%至137.67万辆 份额从13.8%升至17.4% [7] - 7月单月销量增长33.6%至18.64万辆 占比17.2% [8] - 德国市场表现突出:7月纯电销量增长58%至4.86万辆 占比18.4% [8] 车企竞争格局变化 - 大众集团7月注册量增11.6% 电动车占比近30% ID系列成功拓展市场 [10] - 比亚迪7月注册量同比大增225.3% 排名22反超特斯拉(-40.2%) [10] - 比亚迪插混车型Seal U在欧洲前7月售出35,094辆 英国市场10个月销量破万 [12] 产品战略与本地化布局 - 欧洲小型车市场重要:销量前三为达契亚Sandero/雷诺Clio/标致208 [14] - 比亚迪计划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厂 2026年实现本地生产并推3-4款插混新车 [14] - 中国车企推长续航PHEV车型:奇瑞Tiggo 8 PHEV和领克08 EM-P续航达1100公里 [15][17] 电池技术转型 - 磷酸铁锂电池1-7月出口增42%至39.4GWh 占比40.8% [19] - 宁德时代NP3.0技术/神行Pro电池推动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 [18] - 大众2026年ID.2将首搭LFP电池 成本较三元电池低15%-20% [22][23]
领克再向插混市场发新牌
华尔街见闻· 2025-09-10 10:12
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周智宇 过去数年,领克凭借插混一次次实现销量的跃升,将其打造成为自己得心应手的领域。如今,在这一领 域,领克还在推出更多新产品。 9月8日晚,领克品牌首款中大型插电混动轿车10 EM-P正式上市。新车推出4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 17.38-21.18万元,限时优惠价16.38-20.18万元。 当晚发布的四个版本分别是120四驱 Halo、120四驱 Ultra、240四驱 Ultra、240四驱 Ultra运动版,均为 四驱车型。 续航方面,CLTC综合续航里程高达1400km,首搭38.2kWh神盾金砖超混电池,CLTC续航里程高达 240km,SOC 10%-60%充电时间最快小于13分钟,在不加油的情况之下,可满足城市的日常通勤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该电池在安全方面,也获得了诸多认证。今年8月,领克10 EM-P在中汽研新能源检验 中心,通过了行业首次带电六大串行极端场景测试,在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火灾实验 室,通过了行业首次电池包带电多点触发热失控安全测试。 在智能化方面,领克10 EM-P也贯彻了标配的理念。林杰坦言,"过去消费者可能认为领克其他方面都 ...
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两成 超豪华品牌法拉利大中华区“换帅”
中国经营报· 2025-09-10 09:49
人事任命 - 杨跃思将于2025年9月出任法拉利大中华区总裁 其拥有超过10年全球管理经验 曾负责欧洲、美洲及澳新市场业务 [2] - 杨跃思早期在意大利总部主管全球人力资源事务 2020年起担任法拉利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总裁 成功提升品牌区域影响力并推动业务可持续增长 [3] - 杨跃思同时担任法拉利保险服务董事会成员及澳大利亚Arise Racing GT车队董事 [3] 中国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仅356辆 同比下滑20% 为全球下滑最明显市场 同期欧洲和北美市场实现正向增长 [2][3] - 进口超豪华车销量自2023年起出现较大下滑 2025年上半年下滑态势仍明显 主要因超高端消费群体购买力下降 [3] - 公司持续向中国市场引入新产品包括旗舰V12发动机车型 并通过GT赛事、品牌体验活动及专属客户项目强化消费者连接 [4] - 在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增设展厅和服务中心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仓库设施扩容以优化供应链效率 [4] 财务状况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7.88亿欧元 同比增长4.4% 低于去年同期16.2%的增速 [4] - 第二季度净利润4.24亿欧元 同比增长3.0% 较2023年同期33.8%的增幅下滑超30个百分点 [4][5] 电动化战略 - 首款纯电车型从原定2025年10月发布推迟至2026年春季全球首发 首批客户交付预计在2026年10月 [6] - 第二款纯电车型从原定2026年底推迟至最早2028年上市 该车型被视为电动化战略真正转折点 原计划5年周期销量5000-6000辆 [6] - 混动车型占2025年第二季度总交付量的45% 产品组合持续向混动车型倾斜 [7] - 2030年目标实现碳中和 纯电和混动车型各占40%销量 仅保留20%燃油车份额 [6] 中国市场电动化机遇 - 纯电车型在中国市场按官方指导价30%的复合税率征税 较12缸车型税费降低约4倍 [7] - 公司称2025年将推出一款更适合大中华区市场的车型以改善市场状况 [7] - 6月在中国市场推出296 Speciale系列混动车型 配备3升V6引擎及电动系统 最大输出880马力 售价398.88万至439.88万元 [7] - 电动车型将配备专利性特定声音特征 每款车型拥有特定轰鸣声以保持品牌特性 [8]
全球首发!宁王新技术公布,多家中国电池公司亮相慕尼黑车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23:25
产品发布 - 宁德时代在德国慕尼黑全球首次推出电池领域最高安全等级的NP3.0技术平台 [1][3] - 公司正式发布首款搭载NP3.0技术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品神行Pro [1][8] - NP3.0技术平台集成八大核心技术 包括阻燃电解液 阻燃安全隔膜 纳米点包覆正极材料 电芯安全装置 气凝胶隔热垫 防火喷涂层 电路稳定控制技术 高压主动冷却技术和系统控制策略 [5] 技术特性 - NP3.0技术在极端热失控场景下能快速阻断热量在电芯间扩散 实现车辆高压不断电并维持1小时以上稳定动力输出 [5] - 该技术可实现热失控时不产生明火和烟雾 避免视线遮挡引发的二次事故 支持全场景安心驾驶 [5] - 技术具备更高安全冗余 更好满足L3/L4级智能驾驶对动力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高标准要求 [5] 产品性能 - 神行Pro电池采用Wave电芯和Cell to Body结构设计 系统成组效率达到76% [6] - 长寿命版电池具备758公里WLTP续航能力 拥有12年或100万公里超长寿命 行驶20万公里后衰减率仅9% [6] - 超充版电池具备683公里WLTP续航能力 峰值充电能力达12C 充电10分钟可补能478公里WLTP续航 [10] - 超充版在零下20℃环境下电量从20%充至80%仅需20分钟 [10] 市场战略 - 发布旨在响应欧洲市场电动化迫切需求 助力全球绿色交通加速转型 [3] - 磷酸铁锂电池以卓越安全性能和更具竞争力成本正成为欧洲汽车制造商电动化转型的战略选择 [6] - 公司已与欧洲超过90%的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 [10] - 在欧洲建立德国 匈牙利及西班牙在建三大生产基地 [10] 产能布局 - 宁德时代在欧洲布局年产能约170GWh [13] - 中创新航在欧洲布局年产能约15GWh 国轩高科约20GWh 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处于在建状态 [13] - 匈牙利工厂建成后100GWh电池产能将位居欧洲第一 [13] 行业背景 - 2025慕尼黑车展有近七成参展商来自亚洲 中国企业超过100家 [12] - 宁德时代过去五年间占据欧洲近半市场份额 [13] - 公司港股IPO募集资金净额406亿港元 约370亿元人民币 大部分用于匈牙利工厂项目建设 [13]
全球首发!宁德时代,大消息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23:04
技术发布 - 全球首次推出电池领域最高安全等级NP3.0技术平台 旨在积极响应欧洲市场电动化需求并助力全球绿色交通转型 [2] - NP3.0技术平台通过化学体系 结构层级 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的创新突破 集成八大核心技术包括阻燃电解液 阻燃安全隔膜 纳米点包覆正极材料 电芯安全装置 气凝胶隔热垫 防火喷涂层 电路稳定控制技术 高压主动冷却技术和系统控制策略 构建动力电池系统安全铁三角 [6] - 在极端热失控场景下 NP3.0技术能快速阻断电芯间热量扩散 实现车辆高压不断电并维持1小时以上稳定动力输出 支持安全驶离和应急避险 同时热失控时不产生明火和烟雾 避免二次事故 具备更高安全冗余 满足L3/L4级智能驾驶对动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高标准要求 [6] 产品特性 - 首款搭载NP3.0技术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品神行Pro采用Wave电芯和Cell to Body结构设计 系统成组效率达到76% 在安全 续航 快充 寿命四大维度实现突破 [7] - 神行Pro长寿命版电池具备758公里WLTP工况续航能力 拥有12年或100万公里超长寿命 创造全球乘用车电池寿命新纪录 行驶20万公里后衰减率仅9% 资产保值能力出众 [7] - 神行Pro超充版电池实现683公里WLTP工况续航 具备12C峰值充电能力 充电10分钟补能478公里WLTP工况 成为欧洲市场超充速度最快的磷酸铁锂电池 零下20℃环境下电量从20%充至80%仅需20分钟 [11] 市场布局 - 欧洲目前正向电动化加速转型 电动汽车价格 续航里程 电池寿命 充电便捷性及安全性仍是核心困扰因素 磷酸铁锂电池以卓越安全性能和更具竞争力成本成为欧洲汽车制造商战略选择 [6] - 公司已与欧洲超过90%的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 并在欧洲建立德国 匈牙利及西班牙在建三大生产基地 [11] - 公司在欧洲布局年产能约170GWh 中创新航布局15GWh 国轩高科布局20GWh 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处于在建状态 [15] - 过去五年间公司从零起步占据欧洲近半市场份额 [15] - 公司港股IPO募资净额40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70亿元 大部分资金用于匈牙利工厂一期和二期项目建设 建成后100GWh电池产能将位居欧洲第一 [15] 行业背景 - 2025慕尼黑车展参展600余家企业中近七成来自亚洲 中国企业超过100家 涉及整车 三电系统 汽车智能化软硬件 [14] - 中国汽车产业链公司在车展A2馆参展 包括已在欧洲建厂的中创新航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国轩高科四家电池巨头 [15]
长安汽车高管:未来35%的用户仍选燃油车
第一财经· 2025-09-07 12:34
行业前景与市场结构 - 新能源车快速发展但燃油车仍将保持35%的市场份额[2] - 全国私人充电桩截至7月底仅1249万个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限制新能源车普及[2] - 未来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销量结构预计为35:65[2]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长安汽车坚持燃油车与新能源并重的发展路径[2] - 推出第四代逸动燃油车型 官方指导价8.79万元起 该车型13年累计在全球101个国家销售190万辆[2] - 第四代逸动未来有望推出新能源版本以延伸产品矩阵[2] 组织架构与业绩目标 - 公司进行人事调整 杨大勇分管燃油车"引力"序列和新能源"启源"品牌[2][3] - 计划2030年实现年产销5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60%[3] - 2023年上半年总销量135.5万辆 新能源车达45万辆 占比33.21%[3]
蔚来技术输出迈凯伦,中国电动化技术授权潮起
高工锂电· 2025-09-07 10:55
中国电动化技术输出趋势 - 蔚来汽车与英国迈凯伦技术合作 第二季度技术服务收入达数亿元[3][4] - 小鹏汽车第二季度服务及其他收入13.9亿元 同比增长7.6% 主要来自与大众汽车合作[8] - 技术输出从产品贸易转向技术授权 体现中国电动化技术战略转变[5][7] 技术合作模式与案例 - 蔚来通过股东CYVN Holdings牵线与迈凯伦合作 开发4680大圆柱电池 预计2026年小批量量产[4][6] - 小鹏与大众合作升级 联合开发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CEA 2027年起拓展至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8] - 电池企业技术授权成为重要商业模式 如宁德时代与鹏程无限合作[9][12] 电池企业技术授权发展 - 技术授权模式最初为打开海外市场钥匙 现已成为低风险扩张方式[9][12] - 宁德时代技术授权鹏程无限 2024年储能系统出货总量近8GWh[12][13] - 亿纬锂能调整CLS模式 与5家系统集成商共建31GWh储能电芯产能[13] 大圆柱电池技术应用 - 国际车企纷纷选择大圆柱电池路线 奔驰采购157.5GWh的46系列圆柱电池[17][18] - 宝马第六代电动汽车平台采用大圆柱电池技术 计划2030年纯电动占全球销量一半[18] - 特斯拉4680电池计划受美国电动化放缓影响 Cybertruck上半年销量仅11,500辆[19] 中国电池企业技术突破 - 中创新航高功率磷酸铁锂R46大圆柱电池实现首家量产 主要客户吉利和东风[19] -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装车量超6万台 布局产能超70GWh[20] - 亿纬锂能携手宝马集团 实现欧洲大圆柱电池本土化供应[21] 全球市场拓展策略 - 技术授权模式在欧洲市场表现突出 如宁德时代与Fiat Chrysler探讨磷酸铁锂本土化生产[10] - 蜂巢能源考虑轻资产模式在欧洲布局产能 与欧洲电池企业合资合作[11] - 技术授权模式助力中国供应链分享全球市场机会 平衡投资风险与本土化利益[15]
长安汽车高管:未来35%的用户仍选燃油车
第一财经· 2025-09-07 10:43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杨大勇提出"人人适配新能源车"不现实 未来市场燃油车占比至少35% [1] - 公司坚持燃油车与新能源并重发展路径 杨大勇同时分管燃油车"引力"序列和新能源"启源"品牌 [1]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年产销500万辆目标 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60% [2] 市场数据与基础设施 - 全国私人充电桩截至7月底仅1249万个 无桩家庭仍适合选择燃油车 [1] - 公司预测未来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销量结构占比为35:65 [1] - 2023年上半年长安汽车总销量135.5万辆 新能源车达45万辆 占比33.21% [2] 产品布局与发展规划 - 长安引力序列推出第四代逸动车型 共三款配置 官方指导价8.79万元起 [1] - 逸动车型上市13年累计在全球101个国家销售190万辆 [1] - 第四代逸动未来有望推出新能源版本以延伸产品矩阵 [1] 组织架构调整 - 母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组建后 公司进行人事调整 [2] - 原执行副总裁叶沛升任常务执行副总裁 杨大勇接替分管"引力"和"启源"品牌 [2]
合资新能源车渗透率尚不足10%,金标大众迎来关键一年
第一财经· 2025-09-06 07:29
大众安徽战略推进 - 大众安徽推出两款新产品ID EVO概念车和与众06 采用金色VW标识与其他合资公司区分[2] - 大众安徽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唯一由德国控股的合资企业 计划到2030年实现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60%[2] - 2026年将推出3款新车 包括两款轿车和一款SUV车型 覆盖A级和B级市场[3] 合资品牌电动化现状 -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 但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不足10%[2] - 大众ID系列在合资新能源中销量居前 但规模较自主品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 - 合资车企本土化研发权限有限 导致产品难以满足中国用户对智能座舱和高阶智驾的需求[3] 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 - 2025年是智驾实现从1到10跨越的关键节点 特斯拉FSD、华为ADS等已打通技术路径[3] - 比亚迪等巨头正式入局智能化 2025年自主品牌有望通过电动化+低成本智能化实现降维打击[3] - 外资车企普遍规划2026年推出基于全新平台的智能汽车 搭载新电子架构并强化智驾功能[3] 合资车企转型路径 - 合资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能力、产品力和品牌认知尚未形成 电动化转型窗口期收窄[4] - 未来合资车企面临三条出路:坚定转型本土化、与中国车企合作补足短板、退出中国市场[4] - 2026年是决定金标大众市场根基的关键年 战略推进速度将直接影响市场地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