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

搜索文档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碧水奔腾万里情——新时代长江治理的成就启示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
新华社· 2025-09-26 02:52
报告呼吁,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谋求可持续发展方 面,大家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各国应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着眼于全流域可持续发展,促进世 界江河文明交流互鉴。 报告全文1.6万余字,通过相关网站、期刊、社交媒体等平台以中英文面向全球发布。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以公共政策、国际政策研究为主攻方向,近年来围绕国内外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 战略性、储备性研究,形成了众多具有广泛影响的智库研究成果。 新华社武汉9月26日电(记者张阳)26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在湖北武汉召开的2025"大河对话"上面 向全球发布《碧水奔腾万里情——新时代长江治理的成就启示与世界意义》中英文智库报告。报告系统 阐释了新时代长江治理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科学方略和全球意义。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在继承传统治水智慧与历代治江经验的基础上,把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摆在压倒 性位置,准确把握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辩证关系,形成碧水浩荡东流、产业蓬勃发展、文化繁荣昌 盛、群众幸福安康的美好局面。 报告认为,新时代我国在长江治理的实践中已形成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善的治江方略,通过坚 持生态优先、辩证统一、区域协同 ...
中欧商界成功举办第四轮商业领袖圆桌对话 共探新机遇同创新空间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6 02:46
刘坚东指出,展望未来50年,中欧经贸合作将进入由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塑造的新阶段。绿色转 型是重要前沿,中欧企业在可再生能源、电动出行和可持续供应链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通过互学互鉴 和共同创新,必将推动合作更加具备韧性和包容性。 人民网布鲁塞尔9月25日电 (记者牛瑞飞)由欧盟中国商会与中国欧盟商会联合主办的第四轮"中 欧商业领袖圆桌对话"24日下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来自中欧金融、物流、能源、制造、科技、法 律、咨询等领域约50家企业和机构的80余名高级别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空间、新机遇,共创中欧经 贸合作的下一个50年"主题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在地缘经济演变与绿色转型背景下挖掘合作潜力、 拓展创新空间。 中国驻欧盟使团索鹏公使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欧委会贸易总司远东处代理处长马可·基鲁洛 到会致辞。欧盟中国商会会长、中银(欧洲)董事长刘坚东和中国欧盟商会主席、马士基集团北亚区首 席代表彦辞(Jens Eskelund)分别致欢迎辞。会议由欧盟中国商会秘书长方东葵和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 唐亚东(Adam Dunnett)联合主持。 索鹏在致辞中指出,中欧建交50年来,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实质是优势互补、 ...
和音:坚持共同发展才能破解时代难题
人民日报· 2025-09-26 02:46
当地时间23日,中方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办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宣布携手各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的新举措。会议发表声明,各方重申深化全球发展倡议合作的共识。全球发展事业面临诸多挑战之际, 中国坚持推动各方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为破解全球发展困境、加快 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始终主张共赢合作、共同发展,倡导携手做大发展蛋糕,全球发展倡议就生动诠释了这一理念。在 一些发达国家不愿履行发展筹资等承诺,甚至对国际发展机构撤资断供的背景下,全球发展倡议以实打 实的资源投入、合作行动推动共同发展繁荣。过去4年,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230多亿美元资金支持全球 南方发展振兴,开展1800多个合作项目。从技术合作到能力建设,从减贫教育到数字经济,从高产水稻 到菌草加工,从儿童营养健康到妇女经济赋能,倡议合作日益走深走实,为各国发展增添动能。实践充 分表明,聚焦共同发展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不仅有助于各国更好应对挑战,也能有力推动全球发展 事业向前迈进。 习近平主席郑重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 懈努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
过期食品 如何物尽其用
证券时报· 2025-09-26 02:46
目前,国内市场过期食品处理产业链明显滞后,虽有承揽过期食品销售批发业务的公司,也有一些 从事过期食品销毁服务的企业,但尚缺乏流通衔接渠道,业务网点覆盖面还不够广泛,便捷度还不够 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待提高。有相关预测显示,该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1亿元。但 据企查查数据,2021年我国临期食品相关企业总注册量有124家,而到2022年临期食品相关企业总注册 量却下降为62家,这说明行业生存状态并不尽如人意。而能够接纳处理过期食品的企业,更是凤毛麟 角,与市场潜在需求相去甚远。 张全林 近日,一段上海网红面包店被指夜间闭店时大量倾倒销毁成品面包的视频引发热议,有消费者指出 该店有浪费粮食之嫌。店长表示,根据公司规定,面包不可隔夜销售,目前也没有制度会在夜间降价销 售,一般就直接报损处理。 随着反食品浪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临期食品和过期食品的处置引起社会和行业的广泛关注。面包 不隔夜销售,也不降价处理,作为商家来说,是一种经营之道,可以理解。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过期 食品只是强调及时清理、无害化处理,涉及到二次利用并无强制性规定。但是,把过期食品当做垃圾倒 掉,这种处理方式的确是一种浪费,不宜提 ...
李强总理: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新华社· 2025-09-26 02:39
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由中方主办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并致 辞。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李强指出,要促进更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是全球面临的重大 挑战,亟需推动发展绿色转型。气候生态不分国界,地球家园需要共同守护。我们应当深化绿色发展战 略对接,加强全球新能源、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协作,携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 可持续发展。 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推动全球风电 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目前,中方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绿色能 源合作项目,有力支持了当地绿色发展。我们将继续以自身稳定、优质的新能源产品供给,为填补世 界"绿色缺口"作出中国贡献。未来5年,中方还将开展200个海洋发展合作项目,支持小岛屿国家提升可 持续发展能力,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清洁炉灶百千万工程",助力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 全文如下: 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
德国威能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全新亚太研发制造基地在锡启航
江南时报· 2025-09-26 02:36
2025年,德国威能迎来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周年。在这一重要节点,威能位于江苏无锡的全新亚太研发制 造基地正式全面亮相。作为威能集团在欧洲以外设立的唯一研发制造基地,该基地主要涵盖壁挂炉、热 水器等核心品类,不仅服务中国市场,还出口至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十余个国家,成为威能全球供应 链的重要战略支点。 "无锡新基地的定位远不止于一座生产工厂,更是一个集研发、测试和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是威 能在亚太地区的核心创新枢纽。"威能集团亚太区工业总经理郑良亚博士表示,"新基地实现了研发成果 向高质量产品的高效转化,并能稳定地交付到中国乃至全球的用户手中,推动威能在中国的运营效率与 综合竞争力迈上新的台阶。" 践行全球统一标准,德系精工为高品质护航 2007年,威能集团在中国的首家工厂于无锡投产,自此迈出本地化生产的关键一步。伴随中国采暖市场 的快速增长,威能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在无锡打造的全新工业基地正是威能在华投资的最新里程 (002219)碑。该基地占地面积超6.4万平方米,是威能在亚洲最大的工业基地,并配备5700平方米的 专业测试中心。基地延续德系精工的严格标准,同时结合本土化创新,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可靠、高效的 ...
建信期货镍日报-20250926
建信期货· 2025-09-26 02:24
行业 镍日报 日期 2025 年 9 月 26 日 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研究员:余菲菲 021-60635729 yufeifei@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25190 镍观点: 沪镍日内再度拉涨,主力 2511 较上日上周 1.08%报 122990。金川镍平均升水 较上日下跌 20 报 2300,国产电积镍升贴水报-100-200。8-12%高镍生铁均价较上 日下跌 0.5 至 955 元/镍点,电池级硫酸镍均价较上日上涨 50 至 28200 元/吨。印 尼 10 月将开启 26 年审批工作,RKAB 审批周期调整仍可能对明年初矿端供应形成 扰动,部分冶炼厂或在四季度提前备货锁定镍矿库存,预计年内镍矿深跌有限, 或会小幅上涨;NPI 在成本支撑和需求回暖预期下保持偏强,但是不锈钢终端改 善空间有限,镍铁企业利润修复明显,后续上涨空间或受限;双节备货需求支撑 镍盐价格保持偏强。整体来看,纯镍过剩压力仍存,但当前位置受镍矿以及成本 支撑也难深跌,近期 NPI 和硫酸镍价格偏强,继续关注印尼供应端消息,沪镍底 部支撑参考小幅上移至 12 万一线。 研究员:张平 021-6063 ...
聚焦创新与韧性 全球电子协会四大战略助力中国电子产业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02:05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5日电(汤彦俊)全球电子协会(Global Electronics Association,原IPC国际电子工业联 接协会)今日宣布,将在中国市场全面推进"四大战略":标准引领、技术创新、人才赋能、供应链韧 性。在全球电子产业快速变革的关键时刻,这一举措将以"创新与韧性"为核心,为中国电子产业的价值 升级与全球竞争力提升注入新动能。 人才赋能:每年培训与认证60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并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新一代复合型人才;供应链 韧性: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标准建设,增强供应链透明度与抗风险能力。 中国的机遇与角色:从制造大国到创新伙伴 产业响应与未来展望 电子产业是全球经济和科技进步的支柱性行业,产值已超过6万亿美元。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的 加速、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与全球供应链的深度重塑,中国电子产业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新的 机遇。如何在保持制造规模优势的同时,实现创新驱动与价值链攀升,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课题。 全球电子协会东亚区总裁肖茜表示:"中国不仅是全球电子贸易的重要枢纽,也是创新驱动的新兴力 量。我们希望成为桥梁,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完成从'制造中心'向'创新伙伴 ...
中国风电产业:从追风者到全球领航者
科技日报· 2025-09-25 23:54
美国的言论并不属实。中国风电产业装机规模、技术成就与全球份额等一系列客观数据见证了中国风电 产业的发展轨迹;在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球各地的中国风电设施昭示了中国对世界能源 转型的贡献。 百米高的白色风车在戈壁滩上巍然矗立,无人机沿着海岸线自动巡检海上风机叶片,人工智能算法正在 实时优化风电场群的电量输出……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场景,正是2025年中国风电产业的真实写照。 1500倍增长:从34万千瓦到5.21亿千瓦的跨越 中国风电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与2000年装机容量仅34万千瓦相比,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5.21亿千瓦,增长超1500倍。2020年, 风电新增装机首次超越火电;至2024年,风电新增装机已达火电的1.5倍。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达4331万千瓦,同比增长14.9%,连续第4年稳 居全球首位。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62万千瓦,连续第7年位居全球第一,持续引领全球海上风电 发展。 衡量风能的实际利用效能,发电量是最有说服力的指标。2024年,中国风力发电量已逼近一万亿千瓦时 大关 ...
鼎捷数智:打造领先的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实现从软件时代到数智时代的重大跨越 目标成为领先的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1] - 以推动中国软件及数智化市场整体进步为己任 聚焦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发展[1][4] - 践行"数智+绿色"双轴转型理念 将环境保护与低碳发展融入企业战略[4] 业务发展成果 - 累计为超50000家企业提供数智化转型服务 业务覆盖装备制造/半导体/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行业[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0.45亿元 同比增长4.08% 其中AI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25.91%[2] - 归母净利润4502.67万元 同比增长6.09%[2] - 在东南亚地区累计服务约800家企业客户 海外市场覆盖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4] 技术创新进展 - 2015年提出"智能+"战略 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 - 2022年推出雅典娜数智原生底座 2025年推出工业软件AI智能套件[2] - 推出业内首款AI技术融合的新一代PLM 具备图纸智能生成和企业知识库智能问答功能[2] - 未来将提升Agent协同调度能力和多模态能力 深入推进AI应用创新[5] 可持续发展实践 - 连续四年发布ESG报告 Wind ESG评级维持行业领先的"AA"级 在软件行业180余家企业中排名前2%[3] - 通过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能耗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4] -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各环节 包括驱动合作企业绿色转型和探索可持续公益模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