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供应链
icon
搜索文档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 | 加力稳外资!我国全力打造全球投资强“磁场”
新华社· 2025-08-05 08:08
外资规模与增长 - "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并提前半年完成目标 [1] - 新设外资企业数量比"十三五"期间多出2.5万家 [1]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 [2]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 [2] 外资来源地投资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 [7] - 瑞士对华投资增长68.6% 日本增长59.1% 英国增长37.6% 德国增长6.3% 韩国增长2.7% [7] - 美国企业在第三届链博会展商数量同比增长15%且六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7] 外资产业结构升级 - 2024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人民币 [4] - 电子商务服务业外资增长127.1%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 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长36.2% 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增长17.7% [4] - 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4] -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经费2013-2023年增长达86.5% [6] 重点外资项目案例 - 安利公司启动5年21亿元人民币在华投资计划用于生产基地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4] - 上海新认定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5家外资研发中心 [5] - 56个外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36.8亿美元覆盖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 [5] - 丰田汽车在上海金山区独资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基地 [7] 政策与营商环境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 [7] - 累计制定/修订/废止法规文件500多部 [7] - 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和各级外资工作专班 [7] - 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并推进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 [7] 外资企业评价与战略定位 - 毕马威报告强调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地位和消费市场潜力 [2] - 跨国公司称中国为"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热土"及"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2] - 安利公司将中国定位为全球供应链枢纽、创新源发地和战略增长引擎 [4] - 保赫曼公司表示将重点发力跨境电商和康养领域 [5]
菜鸟的全球化阳谋:3.62亿减法背后的万亿乘法
格隆汇APP· 2025-07-31 09:20
交易概述 - 申通快递拟以3.62亿元收购菜鸟旗下浙江丹鸟物流100%股权 [1] - 交易规模相对较小(申通2024年营收471.69亿元,菜鸟2025财年营收约1012.72亿元)但具有战略协同意义 [1] - 交易推动申通品质快递网络升级 同时使菜鸟更聚焦国际物流与科技主业 [1] 菜鸟战略调整 - 出售丹鸟源于国内自营快递业务与"国际物流+科技"新战略协同性有限 [3] - 资源将密集投向国际物流与物流科技领域 [4] - 战略基于"懂电商、懂物流"双基因:阿里海外年度活跃消费者突破3亿 数字化能力需全球杠杆释放 [3] 国际物流市场机遇 - 2024年全球电商规模达6.3万亿美元(同比+9%) 其中跨境电商1.98万亿美元(同比+20%) [5] - 2027年全球包裹出货量预计达2560亿件 2024年全球快递物流市场规模2.63万亿元(CAGR6.6% 2030年达3.85万亿元) [5]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2.15万亿元(同比+16.9%) 国际货邮量同比增29.3% 海外仓超2500个(总面积3000万㎡) [6] 菜鸟全球化布局 - 构建端到端全球智慧物流网络:覆盖200多国 18个海外分拨中心 跨境仓网超300万㎡ [8] - 年处理跨境包裹超15亿件 服务商家超10万个 [8] - 在欧洲/北美/亚太18国运营超40个海外仓 提供全渠道供应链解决方案 [11] - 在墨西哥实现核心城市三日达 部分区域两日达 [11] - 中东海湾六国互发网络最快3天送达 [11]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国内头部效应凸显:申通整合丹鸟后市占率与服务能力双升 [13] - 市场分层清晰化:顺丰(时效高端)、中通圆通(性价比网络)、极兔百世(普惠件)、申通(品质电商件) [14] - 菜鸟以轻资产模式(合资/技术赋能/网络接入)快速编织全球网络 [16] - 战略定位为出海基础设施提供者(卖水人与修路者) [16] 产业演进方向 - 中国物流从规模竞赛转向技术壁垒、服务分层与全球化能力精耕 [17] - 菜鸟通过减法聚焦国际蓝海 申通通过加法实现品质跃迁 [18] - 行业进入从量到质的竞合新阶段 [18]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最新的展望报告是基于全球供应链将避免重大中断的假设。
快讯· 2025-07-31 06:37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最新的展望报告是基于全球供应链将避免重大中断的假设。 ...
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全球供应链 大宗商品需求复苏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期货日报· 2025-07-31 02:37
全球经济与大宗商品需求 - 上半年欧洲经济回暖、美国经济维持韧性、日韩经济偏弱,发达经济体大宗商品需求增速企稳 [2] - 新兴经济体除印度维持较高增速外,其他经济体增速走弱,大宗商品需求增速略有下降 [2] - 美国对其他国家暂缓加征关税窗口期进入最后1天倒计时,市场对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需求预期存在较大分歧 [2] 铜市场 - 上半年伦铜价格宽幅波动,均价在9500美元/吨左右,COMEX期铜虹吸作用使期限结构由Contango转为Back [3] - 预计美联储下半年降息1到2次,最早或出现在9月份,我国经济复苏节奏逐步加快 [3] - 铜关税落地前铜现货仍将流入美国约18万吨,我国上半年原料进口规模35万吨,未来增长概率偏低 [3] - 机构下调今年铜精矿产能增量预期,从年初60万吨下调至23万吨,湿法铜产能增量约3万吨 [3] - 下半年全球精铜预计增产32万吨(增幅2.4%),其中国内增产25万吨,海外增产7万吨 [3] - 上半年铜消费增速7%高于近年平均水平3%,海外需求增速1%~2%,下半年精铜预计供应过剩27万吨 [4] - 预计伦铜价格波动区间9200~10000美元/吨,沪铜74000~81000元/吨,极端情况下伦铜或跌至8800美元/吨 [5] 铝市场 - 上半年氧化铝期货价格核心运行区间2850~3400元/吨,铝价基本面稳健偏强运行 [6] - 国内铝矿库存转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供应缺口需增加进口,全球市场无明显供应缺口 [6] - 我国全年电解铝供应增量预计120万吨(增幅2.8%),全球市场基本处于供应小幅过剩格局 [6] - 预计全球铝需求增速4%约180万吨,我国下半年供需基本平衡,海外需求环比改善 [7] - 预计氧化铝现货价格波动区间2850~3400元/吨,铝价19500~20500元/吨,高点或触及21000元/吨 [7] 镍市场 - 上半年沪镍价格下跌后回升至产业企业成本线附近,镍铁、不锈钢冶炼利润降至近两年低位 [8] - 印尼镍矿价格由涨转跌,出口配额超出预期,上半年已发放约3亿吨与冶炼产能增量基本匹配 [8] - 上半年不锈钢需求不佳,下半年预期依然偏弱,硫酸镍量价偏弱需求预期不乐观 [9] - 预计沪镍价格波动区间105000~128000元/吨,伦镍14000~15800美元/吨,建议逢高做空 [10] 锡市场 - 上半年锡价呈现"冲高回落再震荡"走势,全球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5% [11] - 下半年预计全球供应增量0.35万吨(增幅1.8%),若缅甸产能放量国内产量有望回升 [11] - 上半年全球终端需求增速4.7%,下半年受补库动能衰减等因素影响预计降至2% [11] - 预计伦锡价格波动区间30000~36000美元/吨,沪锡240000~290000元/吨 [12] 铅市场 - 上半年沪铅均价16975元/吨同比下降0.7%,表现弱于去年同期 [13] - 预计下半年海外矿价持续修复,国内产量增长4%,全球产量增长2.4% [13] - 全年原生铅产量有望增长9.5%,再生铅产量预计下降4.8% [13] - 预计沪铅价格波动区间16500~17800元/吨,伦铅1920~2150美元/吨 [14] 黑色系商品 - 上半年黑色系商品价格单边下行,粗钢需求预期偏悲观 [15] - 预计6-12月粗钢需求同比下降1.5%,日均需求下降5.6%,全年减产约1000万吨 [15] - 下半年铁矿石需求预期走弱,炼焦煤供应持续增长、需求下降 [15] - 预计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区间76~85美元/吨,内盘铁矿石656~730元/吨 [16] 碳酸锂市场 - 上半年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下跌22%至62260元/吨,行业进入产能出清阶段 [17] - 预计2025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量167万吨同比增长23%,下半年供应压力持续增加 [17] - 预计国内碳酸锂全年需求量115.7万吨LCE,下半年需求量61.8万吨LCE [18] - 预计下半年碳酸锂价格波动区间50000~70000元/吨 [19] 工业硅市场 - 上半年工业硅价格单边下行,多晶硅价格跌破行业完全生产成本线 [20] - 预计下半年工业硅产量207万吨,全年394万吨,开工率有望企稳回升 [20] - 预计2025年全球金属硅需求量449万吨同比下降13% [20] - 预计下半年工业硅期货价格波动区间6500~9500元/吨 [21]
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释放了哪些信号?
央视新闻· 2025-07-28 10:59
美欧新贸易协议对欧盟的影响 - 欧盟贸易政策自主性受限 可能以自身利益为代价作出单方面让步 [1] - 关税增加将冲击欧盟经济 不利于欧洲本土就业和产业发展 [1] - 协议本质是欧盟以经济让步换取战略喘息 暴露其在美欧博弈中的被动地位 [3] 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冲击 - 全球贸易成本上升 商品成本增加将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 [2] - 协议架空WTO非歧视原则 削弱WTO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 - 导致全球贸易规则碎片化 可能使全球贸易重回丛林时代 [2] 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 通过原产地认证和标准化机制限制转口贸易 构建排他性贸易集团 [2] - 迫使国家和经济体选边站队 改变全球供应链布局和流向 [2] - 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将受到进一步影响 [2] 对能源市场格局的重塑 - 除冲击俄罗斯外 还将冲击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等传统能源出口国的市场份额 [3] - 重塑全球能源市场格局 [3] 科技领域竞争格局变化 - 欧盟在芯片领域的投资承诺与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形成正面竞争 [3] - 科技领域竞争与合作格局将发生新变化 [3] 长期经济影响 - 高关税和产业补贴竞赛可能成为新常态 [3] - 长远推升成本增长 [3] - 全球经济虽获暂时稳定 但供应链不稳定性加剧 [2][3]
专访联合国贸发会议汉森 :AI提升贸易便利化和供应链效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7 23:48
人工智能在供应链和贸易便利化中的作用 - 人工智能可以提升风险管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加快货物流通,减少等待时间,最终降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成本 [1] - 到2033年,人工智能将发展成为价值4.8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相当于德国当前的经济总量 [2] - 联合国贸发会议通过研究并推广全球最佳实践(如中国的实践)来促进人工智能应用,以帮助其他国家受益 [2][4] 贸易便利化的进展与挑战 - 过去十年贸易便利化最重要的突破是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有效实施,该协定于2017年2月生效,确立了全球贸易便利化的最低标准 [4] - 当前贸易便利化的巨大差距在于跨境数据交换未被纳入《贸易便利化协定》,未来需增进各国数据流通以缩短贸易时间并降低成本 [5] - 数字化工具的完善可以节省时间、减少错误、降低成本,帮助中小企业更轻松地参与全球供应链 [6] 供应链韧性与包容性 - 供应链正常运转时不易被察觉,但在新冠疫情等扰动下,各国需重新思考物流和贸易便利化的调整 [1] - 中国贸促会等组织在推动全球供应链韧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见解 [7] - 联合国贸发会议期待与中国深化合作,围绕构建更可持续、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全球供应链联合举办活动 [7] 科技与供应链发展 - 科技对贸易便利化及供应链的韧性、可持续性、包容性至关重要,需确保所有国家和个人从供应链发展中受益 [2] - 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国际与国家层面需合作,以实现更包容、数字化、可持续的供应链,尤其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受益 [2]
时评:链博会丨链接世界,共筑经济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7-25 07:22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5年7月16日在北京开幕 主题为"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2] - 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由中国贸促会主办 自2023年起每年举办一届 [2] - 吸引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企业参展 设置"6链1展区" 包括先进制造 智能汽车 绿色农业 清洁能源 数字科技 健康生活和供应链服务 [2] - 首创设立"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 集中发布参展企业的新产品 新技术 新工艺 新场景 [2] 中国供应链地位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0.5万亿元 占全球30% 连续15年位居世界首位 [3] - 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3万亿元 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 [3] - 苹果公司第三次携手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 麦当劳中国带着11家供应商伙伴参展 英伟达首次亮相并联合生态伙伴展示AI终端成果 [3] -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 207个中类 666个小类 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5] 供应链发展趋势 - 中国产业链 供应链正从"硬件输出"向"软硬结合"升级 从规模优势向质量效益跃升 [3] - 特斯拉展示一体化压铸技术 中国供应链创新正在重新定义全球产业合作模式 [4] - 数字科技链展区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 [5] 开放合作举措 - 中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4]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8.7万列 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 [4] - 中国积极参与数字经济 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4] - 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 [5] 参展企业生态 - 参展企业包括通用电气 特斯拉等国际巨头 华为 宁德时代等中国领军企业 以及大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多元主体共生的生态是中国供应链韧性的源泉 [5]
德州仪器、恩智浦三季度业绩展望均未及预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1:13
德州仪器财报分析 - 第二季度营收44 48亿美元 同比增长16% 略超市场预期 [1]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44 5亿至48亿美元 低于部分分析师预测的48亿美元上限 [1] - 三季度每股收益指引中值1 48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 50美元 [1] - CEO指出关税和地缘政治扰乱供应链 汽车行业复苏疲软 [1] - 第二季度初期美国需求强劲 客户可能因国际形势增加库存 但后期订单回落至正常水平 [1] - 2025年全年营收峰值目标仍保持200亿美元以上 [1] - 因业绩指引不及预期 股价盘前下跌逾11% 抹去年内大部分涨幅 [1] 恩智浦财报分析 - 第二季度营收29 26亿美元 同比减少6% 环比增长3% [2] - 车用芯片业务营收17 29亿美元 环比增长3% 占总营收一半以上 [2] - 工业与物联网芯片营收5 46亿美元 环比增长7% [2] - 行动芯片营收3 31亿美元 环比减少2% [2] - 通信基础设施与其他产品营收3 20亿美元 环比增长2% [2]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30 5亿至32 5亿美元 中点高于华尔街预期但低于部分分析师33亿美元预测 [2] - 保守展望反映汽车芯片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 供应链扰乱导致客户订单不确定性 [2] - 股价连续两日下跌 累计跌幅约4 95% [2][3] 行业动态 - 两家芯片大厂均对第三季度给出保守展望 显示汽车芯片行业面临挑战 [1][2] - 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因素正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结构 [1][2] - 汽车行业需求疲软直接影响芯片厂商业绩表现 [1][2]
全球供应链五大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7-23 11:08
全球供应链合作现状 - 全球供应链合作大于分歧 促进因素多于促退因素[3] - 主要经济体供应链政策对全球供应链布局与安全运转影响越来越大[1][6] - 中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大局和方向 美国企业和机构参展数量比上届增长15%[8][14] 供应链技术发展与转型 - 全球供应链数字化和绿色转型能力不断提升 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推动进入新发展阶段[6]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行走速度提升30% 搭载与车辆同源的AI技术[14] - 技术创新对全球供应链驱动作用越发显著[3] 企业供应链实践案例 - 宝钛集团是中国唯一通过空客、赛峰、庞巴迪等航空企业认证的钛生产企业[1]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国产化率达95%以上 400多家本土一级供应商构成供应链生态系统[14] - 苹果第三次携手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2] 供应链基础设施与规则 - 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持续提高 海运互联互通波动回升 铁路航空管道运输能力稳步增强[3] - 国际经贸规则侧重全球供应链包容发展 多双边贸易协定为抵御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制度保障[3][4] - 供应链韧性指数自2022年连续两年下降 2024年有所上升但未恢复至2021年水平[6] 地缘政治与监管挑战 - 欧美反垄断执法掺杂地缘政治和保护主义考量 对中国企业造成不公平对待[16] -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实施后 海尔完成首个中国企业FSR收购申报成功案例[16][17] - 关税及地缘政治因素干扰供应链稳定 部分企业暂停对美国发货[15][16]
黄仁勋称全球供应链不存在“彻底脱钩”可能性,陈挥文呛赖清德:还坚持“非红供应链”?
环球网资讯· 2025-07-23 04:39
全球供应链与AI行业 - 全球供应链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不存在彻底脱钩的可能性 [1] - 大陆市场对英伟达而言独一无二 若不参与后果难以预测 [3] - 大陆AI市场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 华为等创新企业将推动发展 [3] 英伟达与华为的竞争关系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表示非常钦佩与尊重华为 视其为对手而非敌人 [3] - 华为是推动中国大陆AI发展的关键企业之一 [3] 全球AI人才分布 - 全球约有一半的AI研究人才集中在中国大陆 [3] - 黄仁勋提到全世界从事AI研发的人才有一半是华人 [3] 台湾地区的供应链策略争议 - 民进党当局力推的非红供应链策略被质疑过于理想化 [4] - 赖清德主张的与非红供应链实质是想打造完全与中国大陆脱钩的产业链 [4] - 两岸经济脱不了钩 断不了链 强行脱钩断链将损害台湾企业和民众利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