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施耐德电气尹正:告别效率为王 全球供应链开启韧性、高效、绿色并行新篇章
中国新闻网· 2025-07-14 21:17
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 - 施耐德电气连续三年荣登Gartner"2025年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榜首[1] - 评估标准涵盖财务绩效和ESG实践成果[1] - 公司启动为期三年的供应链影响力计划 包括员工创新 可持续供应链体系构建 行业质量引领和高绩效运营[1] 供应链发展趋势 - 供应链从后台支撑系统转变为战略竞争前线阵地[1] - 中国作为全球唯一全工业门类国家 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器和创新源[1] - 供应链逻辑从效率为王转向效率 韧性 绿色三维平衡[2] - 欧盟CBAM碳关税和ESRS E1披露机制倒逼全链减碳[2] 新型供应链构建路径 - 技术创新方面 AI应用提升生产效率20% 交付时间缩短67% 人均产出提高82%[7] - 管理创新方面 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净零碳 帮助供应商2025年减碳50%[7] - 生态创新方面 供应商系统100%数据连接 零件不良率降低84%[8] - 90%员工将掌握数字化技能 成为供应链升级生力军[8] 施耐德电气供应链实践 - 采用"多中心"战略布局 中国本土采购率达90%以上[6] - 上海普陀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端到端灯塔工厂"[7] - 中国区供应链已帮助供应商减碳53%[7] - 通过"零碳计划"和数字化培训推动供应链转型[7][8] 中国供应链发展前景 - 中国产业链转型升级决定全球产业链未来格局[1] - 中国正成为全球产业链升级重要动力[9] - 中国供应链将更加高效 韧性 绿色和开放[9] - 推动中国供应链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9]
链博会上看鲁商:“一盘货”链接世界,新生态共创未来
齐鲁晚报· 2025-07-14 00:08
公司参展与供应链创新 - 公司将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展示"鲁商一盘货"创新实践和新型供应链模式[1] - 新型供应链模式包含"产品共研、渠道共融、生态共建、金融共赋"四大要素[1] - 公司以供应链平台为中枢整合旗下银座超市、福瑞达、一卡通等产业资源并链接外部合作伙伴[1] - "一盘货"思维打破传统资源分散模式实现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协同[1] 消费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定位为"品质消费引领者、美好生活服务商"致力于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4] - 通过"鲁商生活"小程序实现千万级用户平台的全渠道运营一体化[4] - "鲁商大会员"体系链接400+线上品牌优化产品结构[5] - 在快手电商、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业务单场销售额突破千万[5] 外贸转型与国内消费 - 公司通过"国货直通车"和"外贸优品精选专区"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7] - 该举措使消费者以惠民价格获取国际标准商品[7] - 引进厄瓜多尔虾、巴基斯坦带鱼等进口海鲜丰富商品供给[5]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 通过"三同供应链平台"和"鲁商全球购"平台实现需求预测与库存优化[9] - 大数据分析使银座超市实现蔬菜瓜果当日售罄减少滞销与浪费[9] - 数字化引擎提升库存周转效率降低仓储成本[9] 战略定位与社会价值 - 供应链新模式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9] - 公司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发挥国企顶梁柱作用[9] - 供应链体系贯通国内外市场实现产业赋能与民生温暖[9]
零售业迭代:人人乐摘牌退场,比优特37天开14店
新浪财经· 2025-07-09 08:02
人人乐退市分析 - 公司于2025年7月4日从深交所摘牌,结束15年上市生涯,停牌前股价0.36元/股,总市值从巅峰136亿元萎缩至1.58亿元 [1][3] - 退市直接原因:2024年净资产-4.04亿元,审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触发退市条款 [3] - 业绩暴雷:2025年1月预告2024年盈利4.1亿至4.6亿元,实际亏损1729.65万元 [3] - 经营持续恶化:2024年关闭45家门店、转让15家,仅新开1家,直营门店从巅峰150家缩减至32家 [4] - 历史自救失败:2016年出售长沙物业、2019年转让子公司获利1.92亿元,但核心业务仍萎缩,西安曲江国资入主后6年三换董事长 [4] 比优特扩张策略 - 37天内在黑龙江集中开设14家新店,平均每2.6天开1家,包括接手永辉超市关闭的门店 [3][5] - 扩张后门店总数达95家(黑龙江50家、辽宁38家、吉林7家),"已开+落定"门店达100家 [5] - 核心策略:生鲜直采减少中间环节,采用自营模式掌握商品控制权,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5] 零售行业趋势 - 粗放扩张模式失效:人人乐代表的老牌巨头因电商冲击、管理混乱陷入"亏损-卖资产"循环 [4][6] - 区域零售突围路径:比优特通过供应链精细化(生鲜直采)和经营模式创新(自营制)实现逆势扩张 [5][6] - 行业迭代方向:未来属于"快而准""专而精"模式,传统联营制被自营模式取代 [6]
安徽:引进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 探索发展共享云仓等物流组织新模式
快讯· 2025-06-30 06:52
政策导向 - 安徽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 重点发展制造业与现代物流结合 [1] - 政策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施 搭建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系统 [1] 行业创新 - 探索共享云仓 共同配送 统仓统配等物流组织新模式 [1] - 引进培育面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 [1] 企业协同 - 加强物流企业与外贸企业 制造业企业供需对接 [1] - 推动产品出海 提升供应链管理精益化水平 [1]
厦门:创新供应链 链出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6-20 02:59
供应链现代化发展 - 厦门已孕育超2.3万家供应链相关企业,总体规模接近4万亿元,培育出建发、国贸、象屿三家跻身世界500强的行业龙头 [1] - 厦门供应链企业从传统贸易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整合集采销、仓储、物流、金融、信息等多元服务 [2] - 厦门国企在全球设立120余家境外机构,构建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网络 [2] - 厦门推出"建发云钢""国贸云链""象屿智慧物流平台"等数智化平台,设立300亿元供应链协作基金强化金融服务 [3] 供应链赋能实体经济 - 国贸以钢材一体化供应链方案助力厦门地铁钢材配送提速至24小时内 [2] - 建发搭建"浆纸一体化"模式精准匹配造纸企业产销需求 [2] - 象屿打造粮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涵盖"种、收、储、运、销、加"全环节 [2] - 厦门供应链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关键技术,如建发托管祥光铜业获得"旋浮铜冶炼"技术 [4] 创新机制与产业升级 - 厦门首创"研发准备金+考核加回"机制,2025年市属国企研发投入预算同比增23.6% [5] - 推进职务成果赋权改革,科研人员可持有最高80%成果所有权 [5] - 撬动参股基金规模超4000亿元,过半投向战略性新兴与未来产业 [5] - 厦门锚定"4+4+6"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重点领域 [6] 全球资源整合 - 厦门三大国企联手国际矿业巨头,打通铜资源从矿山开采到港口运输的一体化通道 [6] - 建发采用"托管经营+重整投资"模式盘活祥光铜业,近三年实现产值700亿元 [7] - 象屿以铝产业链为基础打造象屿铝业,推动全产业链向绿色、高附加值升级 [7]
渣打禤惠仪:金融正成为推动供应链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
快讯· 2025-06-19 03:18
供应链与产业链变化 - 供应链加速提升 产业链发生调整 贸易和资金流向改变 [1] - 区域性贸易往来大幅提升 [1] 全球资金配置趋势 - 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扩大 海外基金在中国资产配置有提升空间 [1] - 中国资金在海外资产配置也有很大提升空间 [1] 避险情绪与货币需求 - 货币多元化需求显著提高 [1] - 人民币在交易结算 投资对冲方面的需求显著提高 [1] 金融科技发展 - 金融科技创造新的贸易支付系统及运作模式 [1] 金融推动产业升级 - 金融成为推动供应链创新 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 [1] - 金融机构通过股权投资 风险资本 绿色债券等方式支持初创企业和科技项目 [1] - 资金支持帮助科技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业运用 [1]
Is It Too Late to Buy Fastenal Stock?
The Motley Fool· 2025-06-09 09:05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自动售货机分销工业必需品如螺母螺栓、安全眼镜和手套等常被制造商忽视的小型产品[1][4] - 采用技术驱动服务模式 在客户设施内安装自动售货机 并设立现场商店和电子商务平台提升便利性[5] - 自动售货机数量从2015年55,000台增至当前约130,000台 2023-2024年增长12.2% 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2.4%[8][9] 财务表现 - 连续25年支付并增加股息 过去十年股息年化增长率为12% 偶尔支付特别股息[2][12] - 股息支付率达收益的80% 但资本支出较少且零净负债[12] - 过去三年股价上涨67%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累计回报超13,000%[2] 客户结构 - 全国客户占2024年总销售额63% 但单一客户贡献不超过5% 客户集中风险较低[10] - 目标市场可支持超过170万台自动售货机 增长潜力巨大[9] 增长前景 - 华尔街预计长期收益年均增长率略超10%[13] - 业务易受关税政策影响(因大量产品源自非美国地区)和经济衰退冲击(制造业客户需求放缓)[14] 估值水平 - 市盈率达42倍 对于预期10%收益增长率的企业偏高[15] - 市盈增长比率约4.0 显著高于2.0-2.5的合理区间[15]
不止于配送,顺丰展示服装鞋帽供应链创新实践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服装鞋帽行业面临全球竞争新格局,出海过程中亟需兼具效率与成本优势的跨境供应链服务以突破物流瓶颈、缩短市场响应周期 [2] - 行业受潮流和季节影响显著,换季商品周转效率低易导致库存积压或断货风险 [5] - 退换货问题成为运营成本黑洞和消费者体验痛点,高退货率与逆向物流效率低下是双重挑战 [6] - 门店直配场景存在季节性需求波动与固定配送频次冲突、小批量高频次需求导致物流成本较高等矛盾 [8] 公司解决方案与案例 跨境供应链服务 - 针对某服装品牌跨境业务痛点(资源整合难、质检经验不足、海外仓履约时效紧),派遣专业团队深入客户仓库学习质检标准,联动仓储运营中心成立专项小组 [2] - 依托全国前端集货网络优势整合多地代工厂,推出"集中发运备货+退供服务"一体化方案,有效提升备货效率与质检精度,缩短海外仓履约周期 [2] 智能仓储系统 - 集成AI视觉分拣、动态库存算法和自动化立体库等技术,帮助服装企业降低库存周转天数,覆盖B端供货和C端配送需求 [5] - 为某库存高企的服装品牌优化仓库布局、缩短作业动线,依托直营仓网资源动态匹配业务波峰波谷需求,最终实现库存分流、时效达标与降本增效 [5] 逆向供应链创新 - 以"三级智能仓网+全链路运配服务+科技系统赋能"为核心重构逆向供应链,为某运动品牌定制深度返修服务 [6] - 通过三级仓库网络实现就近退货质检,制定精细化分级分类标准处理专业后整服务,二次质量评估后符合标准商品可直接上架销售,加快库存周转速度 [6] 门店直配优化 - 凭借17万条支干线网络100%覆盖全国地级市,智能分配最优线路和调拨资源,灵活制定计价降低企业成本 [8] - 为某品牌建立精细化运营机制、增加每日收转频次、延长最晚揽收时间,方案落地后货物库存比例下降、周转效率显著提升 [8] 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技术赋能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推动行业供应链向更高效、智能、环保方向迈进 [8]
ÖarmiLk吾岛王炜建:创新来自供应链端,作为坚定“装备派”,我们不妥协
财经网· 2025-05-14 03:3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专注于希腊酸奶浓稠型滤乳清产品细分市场 在几千亿乳业规模中差异化竞争[1] - 定位乳基餐食公司 以牛奶为基底进行深加工 未来将逐步扩大品类覆盖[20] - 目标客群为GDP前60城市消费水平最高的10%人群 强调蛋白质单克性价比的高质价比策略[18][19] 产品创新与研发 - 国内首创饮用型希腊酸奶新品 每百毫升含7克高蛋白 突破传统勺吃型形态[20][21] - 坚持传统滤乳清工艺 拒绝膜浓缩技术 确保高蛋白含量与口感[20] - 自建坚果烘焙车间 11种原材料无添加烘烤 虽初期亏损但带动主产品增长[17] 供应链与产能建设 - 河北邯郸工厂采用"小步快走"扩建策略 2020-2025年累计投入4.2亿元 预留空间按需增设备[2][12] - 工厂设备洁净等级远超行业标准 单个阀门成本达2万元 罐装设备投入超500万元[5][6] - 冷链运输半径覆盖全国 邯郸至广州专车30小时直达 支持36天保质期(内测可达60天)[5][6] 市场与渠道策略 - 包装设计含中英文核心信息 已进入香港市场 为出海预留优势[3][4] - 差异化产品自主生产 基础品承接OEM代工 与渠道自有品牌形成互补[10][11] - 小红书推广酸奶甜品化吃法 拓展乳基餐食场景 如蘸酱、涂抹等创新食用方式[22]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0年投产至今持续亏损 年均工厂投入1亿元 主要通过设备贷款等非股权融资支持[23][25] - 2024年1-4月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1/3 预计年内实现盈利[26] - 香草味酸奶等小众产品保留策略 虽盈利贡献低但复购率超行业水平[16][17] 行业趋势洞察 - 现制酸奶连锁依赖上游供应链支持 公司已为蓝瓶咖啡等高端品牌供应原料[8] - 消费者对营养成分表关注度提升 蛋白质单价计算成为新兴购买决策因素[18][19] - 保质期延长依赖前处理设备升级 行业存在新旧设备并存的迭代周期问题[7]
2025国补京东白条找靠谱商家新政引爆消费秒到:用户可自定义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5-03 13:30
国补新政激活消费新势能 - 国补新政推动手机市场迎来消费拐点,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消费体验 [1] - 京东依托"十节甘蔗"理论,从采销到服务全链条创新,解决以旧换新中的物流、售后等"最后一公里"难题 [1] 京东供应链创新 - 京东推出"送装拆收"一体化服务,快递员可现场激活新机、拆卸旧设备并完成数据迁移,全程耗时不到30分钟 [6] - 该服务使数码产品换新周期缩短40%,用户满意度达98.7% [6] - 京东物流拥有近40万配送人员,并首创逆向物流体系,支撑服务落地 [6] 技术赋能与风控 - 京东推出"AI+区块链"双保险机制,通过物流大模型和区块链存证技术实现设备真实性验证,准确率达99.97% [7] - AI图像识别系统可在0.8秒内完成设备合规性校验,有效拦截翻新机套取补贴行为 [7] - 京东金融"天盾"风控系统通过10万+风险特征模型实时拦截异常交易,资金损失率控制在0.02%以下 [12] 下沉市场覆盖 - 京东已建成2.8万个县域服务点,偏远地区配送时效缩短至2.5天 [8] - 通过"乡镇服务站"提供上门验机和白条分期服务,降低下沉市场消费门槛 [8] 金融创新激活消费 - 京东白条"补贴+分期+风控"三位一体模式推动数码品类交易额同比增长215%,其中24期免息分期订单占比达63% [10][11] - "信用修复"机制允许用户通过履约记录提升额度,已有超过80万用户因此获得更高消费权限 [12] - 推出"以旧换新环保积分",用户每参与设备回收可获得50元消费券及200碳积分,推动手机回收率从17%提升至35% [12] 政企协同与数据驱动 - 京东对接商务部全国统一平台,实现补贴发放准确率99.6%,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3倍,补贴到账时间缩短至实时 [13] - 基于国补消费数据,京东联合厂商推出"国民性价比机型",某品牌5G手机首月销量突破50万台 [14] - 在云南怒江搭建"数字惠农驿站",实现"消费升级+产业振兴"双向循环 [15] 行业生态重构 - 国补政策与供应链能力深度耦合,推动"价格让利-体验升级-产业转型"完整价值链形成 [16] - 京东与政府、厂商三方协同重构产业价值链,提升政策执行效率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