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

搜索文档
“闪电”提交注册,锡华科技主板IPO闯进“注册关”
北京商报· 2025-09-08 01:59
公司上市进展 - 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于9月5日过会并于9月6日提交注册 冲击上市进入最后一关 [1] - 公司主板IPO于2023年5月17日获得受理 2023年6月13日进入问询阶段 [1] 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大型高端装备专用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1] - 产品结构以风电齿轮箱专用部件为主、注塑机厚大专用部件为辅 [1] 募集资金用途 - 拟募集资金约14.98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投资于风电核心装备研发中心及产业化项目(一期) [1] - 募集资金同时用于风力发电机主齿轮箱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项目 [1]
可孚医疗冲刺港股:上半年营收15亿利润降10% 张敏夫妇控制54%股权
搜狐财经· 2025-09-07 03:34
公司上市与股价表现 - 可孚医疗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 此前已于2021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2] - 深交所上市时发行4000万股 发行价93.09元 募资37.24亿元[2] - 上市首日即破发 当前股价41元 市值85.65亿元 较发行价下跌56%[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96亿元 较上年同期15.59亿元下降4%[4]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1.67亿元 较上年同期1.85亿元下降9.7%[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9.77亿元 28.54亿元 29.83亿元[3]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11.27亿元 11.73亿元 15亿元[3] - 2022-2024年期内盈利分别为3亿元 2.53亿元 3.12亿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42亿元[5] 股息分配 - 2025年5月30日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44亿元 每10股A股12.0元[2]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7年 是一家综合性家用医疗器械企业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2] - 专业从事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 生产 销售和服务[2] 股权结构 - 张敏及聂娟夫妇为实际控制人 合计控制公司53.94%股权[9] - 长沙械字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0.69%[8] - 张敏直接持股5.79%[8] - 长沙科源同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5.79%[8] - 张志明直接持股3.48%[8]
“三大航”中报营收增长仍亏损 川航冲击2028年上市还需“空中加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4:35
三大航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中国国航营收同比增长1.56% 归母净利润亏损18.06亿元 [2] - 东方航空营收同比增长4.09% 归母净利润亏损14.31亿元 [2] - 南方航空营收同比增长1.8% 归母净利润亏损15.33亿元 [2] - 春秋航空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4.35% 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实现盈利 [2] 四川航空财务数据披露 - 注册资本106亿元 总资产747.28亿元 净资产负5.36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2.18亿元 净利润亏损8.02亿元 [1][2] - 2020年亏损24.76亿元 2021年亏损18.21亿元 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46.10亿元 2023年曾扭亏为盈 [2] 四川航空上市计划与障碍 - 南方航空与川航集团2024年签署协议推动四川航空2028年完成上市 [3] - 2023年底股东同比例增资120亿元 南方航空出资46.8亿元 [3] - 当前净资产为负且持续亏损 不符合主板上市财务标准 [4][5] - 科创板虽放宽盈利要求但仍需证明持续经营能力 [5] - 港股主板同样存在盈利要求 全球主流交易所均注重财务健康 [5] 四川航空经营发展举措 - 品牌价值1025.87亿元位列2025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第122位 较去年提升12.4% [5] - 运营300余条航线 年运输旅客超3000万人次 货邮量超30万吨 [6] - 探索航空运输"干支互动、干支联动"协同模式 [5] - 推动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 加快向现代物流集成商转型 [5] - 推动航空食品与头部企业合作 探索新发展路径 [5]
怀柔医药科技企业拟北交所上市,思睦瑞科获北京医药基金参股
搜狐财经· 2025-09-03 12:0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北京思睦瑞科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5月9日 注册资本6384.1958万元 法定代表人韦鹏 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 [1] - 公司属于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 是一家具有大样本 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 运营及数据管理和统计专业服务能力的医药研发CRO企业 [1][2] - 公司控股股东为北京思睦万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为18.58% [1] 资本运作历程 - 公司曾于2022年6月向深圳证券交易所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 但于2023年12月撤回申请文件并终止IPO审核 [1] - 公司于2025年4月3日提交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申请 并于2025年7月28日取得挂牌函 [1] - 公司最新于2025年9月2日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 拟北交所上市 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1] 股权结构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82.23% 主要股东包括思睦万生(18.58%) 韦鹏(12.60%) 百奥塞斯(12.06%) 德福悦安(6.89%) 淄博昭峰(6.46%) 李艳萍(6.03%) 方略知睦(5.54%) 黄海波(5.15%) 北京医药基金(4.69%) 李惠葵(4.22%) [2] - 所有股东均不存在质押或其他争议事项 [2]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4.46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4.18亿元 同比下降6.35% [3] - 2023年净利润9511.76万元 2024年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增长6.88% 呈现增利不增收态势 [3] - 综合毛利率显著提升 从2023年的37.50%增长至2024年的43.00%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19.01%下降至2024年的13.89%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从2023年的4607.3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6028.92万元 [3] 业务分析 - 收入下滑主要因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降低导致相关业务收入减少 [4] - 剔除公共卫生事件业务影响后 临床试验运营服务收入呈现增长趋势 从2023年的2.4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81亿元 [4]
佳都科技拟港股主板上市,加速海外业务布局
巨潮资讯· 2025-09-03 09:47
公司战略举措 - 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品牌形象[2] - 加快国际化战略实施及海外业务布局并增强境外融资能力[2] - 优化资本结构和股东组成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49.2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5.2%[2] - 归母净利润为1.35亿元较去年同期-1.9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506万元同比上升324%[2] 执行进展 - 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时机完成H股发行与上市[2] - 正与中介机构商讨相关具体工作但细节尚未最终确定[2]
至信股份闯上市,计划募资约1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43
上市计划与募资用途 - 公司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募资总额13.29亿元[1] - 其中10.29亿元用于冲焊生产线扩产能及技术改造项目(覆盖重庆、宁波、安徽基地)[1] - 另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 主营业务与客户结构 - 主营汽车冲焊件及相关模具开发、加工、生产和销售[3] - 为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安福特、蔚来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等整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3] - 配套宁德时代、英纳法、伟巴斯特等零部件供应商[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20.91亿元→25.64亿元→30.88亿元 三年累计增长47.7%[3][4] - 净利润显著提升:7069万元→1.32亿元→2.04亿元 三年增长188.5%[3][4] - 扣非净利润同步增长:5225万元→1.20亿元→1.85亿元[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3.85% 较2022年6.17%大幅提升[4]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2024年末资产总额37.89亿元 较2022年31.51亿元增长20.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改善:2022年2.17亿元→2024年4.19亿元[4] - 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2024年母公司口径52.17% 与2022年52.15%基本持平[4] 业务构成分析 - 冲焊零部件收入占比超90%:2022年17.33亿元(90.74%)→2024年27.70亿元(95.93%)[4] - 研发投入占比稳定:2022年4.20%→2024年3.98%[4]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实际控制人为陈志宇、敬兵夫妇 累计控制83.75%表决权[6] - 设立至信衍数(控股平台)、甬龢衍/大数衍丰(税收优惠平台)、宁波煦广(家族持股平台)等多层架构[6][7] - 陈志宇之女陈笑寒通过宁波煦广间接持股0.18% 并担任公司董事兼董事会秘书[6][7] 历史沿革与增资记录 - 公司前身至信有限成立于1995年 初始注册资本52万元[5] - 历经多次增资:2000年增资至500万元→2020年注册资本达1.5亿元→2023年增至1.62亿元[5][6] - 2022年引入宁波明傲等员工持股平台 2023年新增宁波止域等投资方[5][6]
格力宿敌创业39年圆梦港股,上市首日破发
搜狐财经· 2025-09-02 13:53
公司上市表现 - 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价为17.42港元/股 首日股价跌破发行价至16.480港元/股 下跌5.40% 总市值256.62亿港元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名称源于英语单词ox(牛) 象征拓荒牛精神 创始人郑坚江196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贫困家庭 初中辍学后从事底层工作 25岁以2000元贷款承包钟表零件厂开启创业 [4] - 1994年正式进军空调行业 同年格力董明珠成为销售主管 2000年起尝试多元化发展 进入地产/医疗/投资领域 曾因汽车产业投资失败造成上亿元损失 [4] - 2002年公布《空调制造成本白皮书》 将1.5匹空调售价压低至1880元 以价格策略成功破局 2012年成为行业最早做电商的空调企业 2018年线上销售排名第一 [4] - 公司从1986年成立到主板上市历时39年 郑坚江现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三星医疗/奥克斯国际/奥克斯电气 [12][15] 行业竞争格局 - 奥克斯与格力持续十余年竞争 涉及专利战/人才战/舆论战 2013年董明珠首次公开指责奥克斯挖走人才 [8][9] - 2015年起双方至少有58起诉讼纠纷 其中45起为专利侵权案件 2017年格力专利诉讼获奥克斯赔偿4000万元 创行业纪录 [10] - 2019年格力实名举报奥克斯空调不合格 奥克斯反击称不正当竞争并报案 双方曾围绕日本压缩机专利诉讼 奥克斯一审获赔2.2亿元但二审因专利无效败诉 [10] - 格力举报和诉讼重创奥克斯品牌形象 影响IPO进程 奥克斯2016年曾登陆新三板但一年后退市 2018年启动A股上市未果 2025年转战港股最终成功 [11] 渠道战略演变 - 格力主攻线下 构建庞大分销网络 在全国设立约3万家专卖店 [5] - 奥克斯早期侧重线上 2018年线上销售第一 后线下发力 网点一度超过4万个 [4][6] 财务表现对比 - 2024年格力营收同比下滑7.31% 而奥克斯营收增速达23.45% [14]
宿迁出台20条举措全周期护航企业上市 打造资本市场"宿迁板块"
扬子晚报网· 2025-09-02 12:17
政策框架 - 宿迁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六大方面20条高含金量政策 旨在通过全周期服务体系加速打造资本市场宿迁板块 [1] - 政策建立市县两级上市后备企业梯队 通过差异化培育方案实行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以加快重点企业上市进程 [1] 企业支持措施 - 针对股改辅导报审等关键节点提供一企一策服务 依法依规化解土地确权证照补办等历史遗留问题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1] - 深化与沪深北交易所及区域股权市场合作 畅通在辅在审企业沟通渠道 联合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组建上市顾问团队提供公司治理财务规范等专题培训 [2] - 创新双挂钩制度 由市级部门与县区负责人共同走访服务企业 [2] 资金与创新支持 - 构建政府投资基金加国企基金加市场化基金的多元投资体系 通过战略合作推动批量式股改服务 [2] - 重点支持企业科创能力建设 覆盖专利申请高层次人才引进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提升资本竞争力 [2] 上市后发展策略 - 鼓励已上市企业通过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产业链 发挥集群带动效应 同时强化内控制度与风险监测 [2] - 市县两级联动举办资本市场专题活动 整合金融科技人才等资源以扩大宿迁板块影响力 [2]
奥克斯电气登陆港交所首日破发,奥克斯电气上市募资约40亿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6:15
公司上市表现 - 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02580 HK [1] - 上市首日低开 截至中午12点股价跌7%至16 2港元 股 跌破17 42港元 股的发行价 [1] - 公司当前市值252 26亿港元 [1] 募资与战略规划 - 上市募资约40亿港元 [1] - 募资拟用于加速全球化布局 [1] 行业竞争环境 - 国内空调价格战让公司承压 [1]
宜品集团递表港交所 海通国际和中信建投国际为保荐人
搜狐财经· 2025-09-01 23:41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宜品集团是一家专注于羊奶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乳制品企业 为全年龄段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 [1] -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市场和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均排名第二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牟先生、康旺投资和启旺投资 合计持有约75.11%股份 [1] 产业链与生产能力 - 公司拥有从自有牧场、原料采购到生产、品牌推广的完整产业链 [1] - 公司在西班牙的工厂是全球最大的羊乳清粉生产商之一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17.62亿元人民币 [1] - 同期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8亿元、1.72亿元人民币 [1] 上市进展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和中信建投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