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延伸

搜索文档
晶升股份筹划收购北京为准控股权 股票今起停牌
巨潮资讯· 2025-08-26 00:58
交易概况 - 晶升股份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北京为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 并拟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26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 交易处于初步筹划阶段 标的公司估值、交易金额、支付比例等核心条款尚未最终确定 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关联交易需待后续审计评估后明确 [2] 公司业务背景 - 晶升股份专注于半导体级晶体生长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包括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碳化硅单晶炉及其他定制化设备 客户覆盖上海新昇、金瑞泓、三安光电、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2] - 北京为准成立于2014年 是电子制造测试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构建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业务体系 以北京深圳上海西安为核心节点建立全国服务网络 曾为多个国内外主流手机品牌的数亿部手机提供测试设备和技术支持 [2] 协同效应分析 - 双方资源高度互补 晶升股份半导体设备技术可支持北京为准测试设备性能提升和产品迭代 北京为准成熟销售网络和电子制造客户资源可助晶升股份拓展半导体设备新应用场景并加速市场渗透 [3] - 北京为准紧跟通信技术变革持续创新 2018年4G测试设备出口东南亚非洲市场 2019年推出5G测试设备T6290E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2021年实现设备规模化应用超2000台 [3] 战略意义 - 本次收购是晶升股份实现产业链延伸的关键步骤 通过整合北京为准电子制造测试技术与服务能力 有望构建"设备研发—生产制造—测试服务"一体化布局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盈利水平 [3] - 交易若顺利完成将强化晶升股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竞争力 同时打开电子制造测试新增长空间 为我国半导体与电子制造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提供新模式 [4]
切入千亿元宠物食品赛道 庄园牧场正式推出宠物食品品牌“萨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4 12:41
公司战略与业务拓展 - 庄园牧场子公司甘肃多鲜供应链推出宠物食品品牌"萨费" 以独创"奶牛肉"为核心差异化原料切入宠物食品赛道 [1] - 公司拥有11座标准化自有牧场 实现从源头把控肉料品质与全程可追溯 重新定义"净源主粮标准" [2] - 品牌预计10月起全面启动专业渠道铺设 加速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战略布局 [5] 产品优势与技术创新 - "萨费"全系产品原料体系获得8大国家级认证 包括富硒产品 有机食品和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等认证 [5] - 采用西北特产冻梨经发酵提取酵素 搭配黄芪 大枣等地域性原料 提出基于中医药理的宠物健康解决方案 [5] - 奶牛所食牧草产自富硒土壤有机牧场 杜绝转基因豆粕和饲料边角料 执行严苛6S管理体系 [3]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2023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达1900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38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5% [2] - 产品高端化 成分透明化和功能专业化成为新一轮竞争焦点 养宠人对成分可追溯性关注度达15.2% [2][5] - 欧盟2023年召回宠粮23批次中71%因肉源污染 美国FDA报告显示67%宠粮肉源溯源模糊 [2] 市场竞争与差异化定位 - 国内宠物食品市场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 供应链透明度低等痛点 绝大多数品牌使用鸡肉作为主要蛋白来源 [2] - ZIWI巅峰和"萨费"等品牌以高蛋白 低敏的牛肉作为核心成分 打造高端宠物主粮产品 [2] - 养宠人对适口性关注度达25% 用户口碑关注度24.6% 与"萨费"透明肉源定位高度契合 [5]
收购破产船厂一度亏损近14亿元 厦门象屿如何念好造船“生意经”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20:1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66.7亿元同比减少20.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8亿元同比减少9.86% [3] - 造船业务实现净利润5.44亿元占公司总净利润比例近40% [3] - 造船业务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营业收入47.37亿元同比增长42.62% 毛利率22.56%同比增长13.56个百分点 [10] 造船业务发展历程 - 2016年通过控股子公司象屿海装进入造船赛道 累计经历6年亏损期亏损总额近14亿元 [3][9] - 通过司法拍卖方式收购两家破产船厂:2017年1月以5.7亿元收购明德重工(资产估价14.7亿元) 2024年8月以4.4亿元收购宏强重工(资产评估价3.53亿元) [3][6] - 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获得214艘造船订单 已交付121艘 在手订单93艘 [3] 战略布局与协同效应 - 收购船厂旨在发挥金属板块产业链延伸战略 利用大宗商品经营与物流业务基础为造船业务提供原材料供应支持 [8] - 通过盘活明德重工(擅长化学品船建造)和宏强重工(拥有长江岸线码头资源)形成完整造船产能 [6][7] - 造船业务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行业周期性风险 拓宽供应链企业运营边界 [4] 产能与资源整合 - 启东象屿海装(原宏强重工)占地53万平方米 配备3座船台/1座码头/8万平方米车间 最大龙门吊起重能力600吨 [5] - 当前启东象屿海装在手持单16艘 满产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 [6] - 象屿海装主要生产10万吨以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及工程船 [6]
赞宇科技(002637) - 2025年8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2 07:3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53亿元,同比增长41.7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6.35% [2] - 资产总额85.86亿元,较年初增长8.29% [2] - 负债总额47.62亿元,较年初增长15.55% [2] - 资产负债率55.47%,较年初上升3.48个百分点 [2] - 计提信用减值准备2434.11万元,资产减值准备1245.59万元,合计减少利润总额3679.70万元 [3][4] 主营业务表现 - 表面活性剂业务收入29.87亿元,同比增长56.14%,毛利率5.31%(提升0.46个百分点) [3] - 油脂化学品业务收入34.21亿元,同比增长30.36%,毛利率7.15%(下降0.7个百分点) [3] - 印尼杜库达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2亿元 [4] 产能与供应链 - 洗护用品OEM/ODM总产能达110万吨 [3] - 江苏镇江基地:10万吨液体洗涤剂产能 [3] - 河南鹤壁基地:50万吨洗护用品OEM/ODM产能 [3] - 四川眉山基地:50万吨洗护用品OEM/ODM产能 [3] - 印尼杜库达工厂具备棕榈油原料采购价格、税收政策、运输成本等优势 [4] 技术与研发 - 设有中国轻工业磺化表面活性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表面活性剂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研发平台 [4] - 2025年上半年在新型特种表面活性剂、合成酯开发及传统工艺优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4] - 产品技术优势体现在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和产品创新领域 [5] 战略规划 - 坚持表面活性剂、油脂化学品、洗护用品OEM/ODM三大主业协同发展 [5] -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 [5] - 目标成为全球卓越的化学品制造服务商 [5] 风险管理 - 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以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4] - 通过供应链动态调整库存头寸减少原料价格波动影响 [2]
民生证券给予南钢股份推荐评级,2025年半年报点评:Q2盈利同环比高增,产业链延伸新突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7:23
核心观点 - 民生证券给予南钢股份推荐评级 基于产品销量增长和高端产品突破 [2] 财务表现 - 产品销量环比增加 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大幅增长 [2] 业务发展 - 高端产品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增长 [2] - 产业链延伸取得新突破 [2]
南钢股份(600282):2025 年半年报点评:Q2盈利同环比高增,产业链延伸新突破
民生证券· 2025-08-21 06:3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89.44亿元同比减少14.06% 归母净利润14.63亿元同比增长18.63% [1] - 2025Q2营收145.92亿元环比增1.66% 归母净利润8.85亿元环比大增52.94% [1] - Q2钢材销量237.20万吨环比增11.90% 中厚板销量131.70万吨为主要增量 [2] - Q2毛利率14.52%同比提升2.52pct 环比提升2.73pct [2] - 拟每股分红0.1186元 合计派现7.31亿元占H1净利润50% [2] 产品结构优化 - 高端产品销量占比达29.77%同比提升2.64pct 毛利贡献46.67%同比增3.19pct [3] - 高端产品毛利率20.26%同比提升2.32pct [3] - 抗酸管线钢通过沙特阿美认证 供货中东油气项目4万吨 [3] - 国内首创-70°C海上风电用钢 供货中东海工项目 [3] 产业链延伸突破 - 金安矿业取得范桥矿探矿权 建成全国首条9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线 [4] - 实现6系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与纳米级铁红量产 超纯铁精粉(品位71.5%)产量4.2万吨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7.98/30.23/34.40亿元 对应PE为10x/10x/8x [4] - 2025年预测营收620.42亿元同比增0.4% 净利润率4.51%同比提升0.85pct [5][9] - 2026年预测营收678.57亿元同比增9.4% ROE提升至10.12% [5][9]
雪祺电气:核心业务是冰箱、商用展示柜等制冷设备的ODM制造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08:43
核心业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核心业务为冰箱及商用展示柜等制冷设备的ODM制造 [1] - 2024年收购无量智能实现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关键布局 [1] - 通过收购切入PCB及家电控制板等核心部件领域 [1] 收购协同效应 - 收购无量智能有效降低PCB采购成本 [1] - 显著缩短家电控制板等核心部件的交付周期 [1] - PCBA业务已初步实现降本增效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依托无量智能进行产能升级 [1] - 通过技术迭代提升整体竞争力 [1] - 产业链整合成为公司重要发展战略 [1]
正帆科技拟11.2亿收购延伸产业链 标的公司未来三年累盈不低于3.93亿
长江商报· 2025-08-18 23:51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11.2亿元现金收购汉京半导体62.23%股权,标的公司100%股权估值18亿元[1][5] - 收购溢价显著,较标的公司账面净资产2.57亿元溢价约6倍(增值率640.46%-710.43%),最终协商估值18亿元[1][6] - 交易对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93亿元[1][12] 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旨在延伸产业链,强化产品拓展、技术研发及运营协同,推动OPEX业务发展(2024年OPEX收入占比31%)[1][7][9] - 标的公司专注高纯石英及碳化硅陶瓷材料,客户涵盖半导体晶圆厂及太阳能设备制造商,与公司泛半导体服务业务高度协同[6] 公司财务表现 - 归母净利润连续9年增长,2024年达5.28亿元(较2016年增长2415%),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8.23%至3442万元[1][8][9] - 营收从2016年5.8亿元增至2024年54.69亿元(增幅842.93%),2025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17.77亿元显示订单充足[8][10] - 截至2025年一季度,货币资金20.91亿元,有息负债24亿元(短期8.1亿元),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资22亿元[10][11] 标的公司经营情况 - 汉京半导体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5.09亿元、4.61亿元,净利润1.17亿元、8715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320万元[11] - 标的资产由原汉科半导体核心团队创立,2024年11月完成业务资产转移,具备特种陶瓷及石英材料制造技术[6]
海大集团(002311):持续成长的农牧白马
招商证券· 2025-08-17 13:0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目标价71.76元,当前股价58.53元[1][2] - 给予2025年24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71.8元[5]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以水产料为核心业务,饲料外销量全球首位,水产预混料连续21年国内销量第一[5] - 2024年营业收入1146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64%)[12] - 饲料业务收入占比80%,毛利占比69%,为主要利润来源[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7/58.6/66.3亿元,CAGR+13%[5][6] 竞争优势分析 - 研发投入占利润比重26%,处于行业绝对领先水平[5][29] - 原料成本比行业低3.9%,饲料成本优势显著[5][40] - 构建"种苗-饲料-动保"全产业链闭环,提供全流程服务解决方案[5][11] -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2.8个百分点,2024年收入143亿元(CAGR+38%)[101][102]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水产料渗透率仅27%,显著低于猪料(76%)和肉禽料(90%)[72][73] - 特种水产品(鲈鱼/鳜鱼等)过去5年CAGR达8.6-15%,带动高端料需求[72][81] - 规划2030年海外销量720万吨(CAGR+20%),已在越南/印尼/埃及等布局[5][101] - 主要水产品价格回升(草鱼+20%),有望提振水产料需求[84][86]
收购破产船厂一度亏损近14亿元 厦门象屿如何念好造船“生意经”?
中国经营报· 2025-08-17 12:13
公司业绩与业务转型 - 2024年厦门象屿营业收入约3666.7亿元,同比减少20.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18亿元,同比减少9.86% [3] - 造船业务实现净利润5.44亿元,占总净利润近四成 [3] - 造船业务始于2016年,通过子公司象屿海装收购宏强重工和明德重工两家破产船厂 [3] - 跨界造船业务经历6年亏损期,累计亏损近14亿元,2023年扭亏为盈 [3] - 截至2024年6月底,象屿海装累计签下214艘造船订单,已交付121艘,在手订单93艘 [3] 造船业务发展历程 - 2017年1月象屿海装以5.7亿元收购明德重工资产(估价14.7亿元),主要生产10万吨以下环保节能船舶 [6] - 2024年8月象屿海装以4.4亿元收购宏强重工资产(评估价3.53亿元),成立启东象屿海装,满产年产值有望突破30亿元 [5][6] - 宏强重工拥有53万平方米厂区、3座船台和600吨起重能力,明德重工曾是知名化学品船造船厂 [5][7] - 启东象屿海装目前在手订单16艘,推动设备智能化升级并盘活当地资源 [6] 战略布局与行业协同 - 公司管理层表示造船业务对冲了行业周期性波动,拓宽了供应链企业运营边界 [4] - 收购破产船厂旨在发挥金属板块产业链延伸优势,为造船业务提供原材料供应支持 [8] - 象屿集团与南通通宝船舶合作建造不锈钢化学品船,2016年下水2250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运输船 [9] - 象屿海装2023年营业收入47.37亿元,同比增长42.62%,毛利率22.56%,同比增长13.56% [10]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2021年起船舶行业进入景气周期,象屿海装2021-2023年分别获得26艘、35艘和37艘新订单 [10] - 公司通过盘活破产船厂资源,从无到有建立造船板块并成为重要利润来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