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性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募、投、退全面回暖 深圳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展现新气象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18:59
募资端变化 -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场 2024年政府出资、引导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投资者数量同比增加16.74% 出资规模达2381.06亿元 [3] - 机构投资者实现"双提升" 截至2024年末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机构投资者达17110个 出资规模8358.5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0.76%和0.41% [3] - 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 前10%机构管理约74%基金规模 管理规模超50亿元的私募创投基金有6只 总规模686.48亿元 [3][4] 投资策略成效 - "投早"稳步推进 2024年末投资种子期、起步期企业项目9462个 同比增长4.28% [5] - "投小"力度加大 投资中小企业项目13732个(同比+3.87%) 初创科技型企业项目5678个(同比+8.86%) 在投本金987.58亿元(同比+9.03%) [5] - "投硬科技"领跑 高新科技企业投资项目10899个(同比+5.71%) 近3年年化增长率11.14% 其中航空航天与国防(23.54%)、半导体(13.21%)、生物科技(7.02%)增幅显著 [5][6] 产业布局聚焦 - 紧扣"20+8"产业集群规划 2024年末投向该领域项目4893个(同比+2.11%) 在投本金1109.97亿元(同比+0.96%) 重点布局工业母机、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6] 退出渠道改善 - 退出规模创新高 2024年退出项目1954个(近三年峰值) 实际退出金额588.31亿元(同比+70.28%) [7] - 协议转让和企业回购为主渠道 合计退出1369个项目(同比+107.11%) 金额338.36亿元(同比+81.25%) [7] - 公开市场退出强劲增长 IPO/新三板退出项目331个(同比+89.14%) 金额222.41亿元(同比+104.5%) 境外上市退出金额22.14亿元(达2023年10.87倍) [7][8] - 硬科技领域回报突出 化学制品(2.22倍)、半导体(2.00倍)行业平均退出回报倍数高于市场均值 [7]
青海赴沪招商 优势产业获青睐
中国新闻网· 2025-05-29 18:04
招商引资活动概况 - 青海省在上海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吸引98家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及在青投资企业、商协会代表参会,涵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1] - 现场设置300平方米特色展示区,展出300余种特色产品,包括枸杞原浆、青稞酒、羊肚菌、冬虫夏草等农副产品,提升青海对外形象与投资吸引力 [1] - 青海省商务厅组织16家重点企业召开供需对接座谈会,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推动会议成果转化 [2] 企业投资意向与计划 - 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计划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在青海开设首家餐厅,填补全国市场空白 [1] - 上海德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希望与青海企业合作开发48V与300V平台功能性原型机及智能农业软件系统,聚焦牦牛、藏羊、枸杞等特色产业 [1] - 无锡诺亚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拟通过技术转让、投资和建立合资企业,利用青海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开发零排放甲醇生产项目 [1] 招商引资成果 - 2023年一季度青海省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1个,签约金额达1081亿元,到位资金144亿元,实现签约落地新突破 [2]
河北石家庄:高质量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5-29 09:18
国企改革成效 - 石家庄市国资委监管企业7家 各级子企业600余家 资产总额达5700亿元 较组建之初增长57% 资产总额 利润总额 营业收入居全省首位 [1][2] - 2024年监管企业谋划实施项目350个 总投资3346.56亿元 完成投资582.41亿元 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产业集群项目投资同比增长83.69% [1] 产业布局优化 - 国企改革与城市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1] - 着力布局新兴产业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 优势产业延链 新兴产业建链 [1] 科技创新成果 - 构建"1+3+1"创新体系 研发投入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4年实施创新项目457项 完成研发361项 成果转化120项 [2] - 全系统拥有研发平台45家 其中国家级4家 省级12家 取得专利197项 较组建之初增长近两倍 [2] 管理机制完善 - 构建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完善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和授权放权清单 强化党的领导 董事会建设等重点领域政策引领 [3] - 形成"5+2"市属国有企业架构 监管企业进一步建章立制 规范运行 [2][3] 未来发展计划 - 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3]
徐冠巨:民营经济将迎来更稳定发展期
经济网· 2025-05-29 08:14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度支撑 - 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市场准入、科技创新、投融资支持、规范经营、服务保障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系统性法律制度支撑 [3] - 该法设专章强化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增强制度刚性及权威性,为保护民营企业权益提供全面法律基础 [4] - 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制定专门法律法规,如企业国有资产法、外商投资法,现民营经济也有对应法律 [3]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政企合力,规范民营企业经营 [4] - 支持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创业,鼓励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4] - 支持引导民营企业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在海外依法合规开展投资经营活动 [4] 企业实践案例 - 传化集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化学化工、智能物流产业优势,推进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创新发展 [5] - 传化集团从"市场出海"向"战略出海"升级,推动市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国内外一体化布局 [5] - 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企业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健康发展 [5]
“年度级别牛市”!中信证券最新研判!
天天基金网· 2025-05-29 03:28
宏观政策与改革契机 - 2025年将迎来"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聚焦经济走势、科技革命、财政关系等重大宏观问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财政扩张将聚焦消费回暖与价格修复,短期纾困与长期培育并举,基建投资通过隐债化解与转型升级回暖,地产调控注重供需再平衡 [1][2] - 政策将通过市场化出清与公平竞争环境改善制造业供需均衡,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金融、科技政策持续支持 [1][3] 经济与产业展望 - 全年GDP预计增长5%左右,出口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8%,社零增速4.5% [3][4] - 工业生产在"两新"和产投驱动下保持较快增速,但出口链就业压力与房价波动可能拖累消费表现 [3] - 货币政策8月后或进入宽松期,社融增速约8.1%,政府债发行节奏主导年中高点 [4] 全球环境与贸易影响 - 特朗普2.0时期全球或面临私人部门投资放缓,财政政策宽松对冲,成本推动型通胀侵蚀美国居民购买力 [2] - 美国补库支撑二季度"抢出口",但后续出口压力显现,关税或导致部分工业品降价及需求冲击 [3] - 欧洲消费需求疲弱,零售指数停滞,但欧盟"重新武装"计划与德国增支措施或于三季度兑现 [5][6] 资本市场与投资策略 - 中国权益资产将迎年度级别牛市,2025年四季度起全球政策周期同步或推动指数牛市,风格转向核心资产 [1][5][6] - 港股资产质量系统性提升,流动性改善,估值低位,配置比例应达45%以上,或先于A股启动牛市 [7] - 三大抗贸易战产业趋势:中国自主科技能力提升、欧洲重建国防与基建、中国内需提振与服务消费升级 [8] 周期与市场节奏 - 中美欧政策周期同步或带来宏观弹性,复盘显示周期同步上行阶段上证指数平均涨幅32.3% [6] - 关键时点为三季度末,中国或推内需刺激政策,美国聚焦中期选举,欧洲财政扩张效果显现,触发风格切换 [8]
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证券日报· 2025-05-28 23:59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 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 示范区 [1] -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 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 美丽宜居京津冀取得丰硕成果 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5] - 要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 坚持积极稳妥 稳中求进 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 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两手抓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疏解工作 [5] 农业与港口发展 -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 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 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 积极发展深加工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 [2] - 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 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 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打造多功能 综合性 现代化大港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 必须瞄准国家战略需求 系统布局关键创新资源 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 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3] -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 - 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要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 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6] 先进制造业集群 - 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把集成电路 网络安全 生物医药 电力装备 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6] - 要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提升科技创新增长引擎能力 [8] 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协同 - 要继续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推进区域内部协同 要唱好京津"双城记" 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 共同打造区域发展高地 [8] - 河北要发挥环京津的地缘优势 从不同方向打造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 北京 天津要持续深化对河北的帮扶 带动河北有条件的地区更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 [8]
西南证券董事长姜栋林:主动融入改革大局 打造“投资+投行+研究”的大投行生态圈
上海证券报· 2025-05-28 18:11
资本市场新政解读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资本市场建设等多维度发力,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决策部署 [2] - 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围绕"稳定市场,服务实体,深化改革"主线,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政策"组合拳",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将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 [2] 券商角色与战略 - 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和"服务商",需全力服务国家战略、护航投资者权益、赋能实体经济升级,为构建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贡献力量 [2] - 券商应主动融入改革大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国家战略 [3] 服务国家战略 - 券商应深度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投资+投行+研究"的大投行生态圈,建立科创企业成长性评估体系 [3] - 构建覆盖企业"培育—上市—并购"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打通从天使融资至并购重组全链条融资通道,全力支持"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 [3] 投资者为本 - 券商需加速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依托专业投研能力优化资产配置方案,引导客户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4] - 严格落实适当性管理要求,杜绝误导销售、短期炒作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4] 风险防控 - 券商需构建多层次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业务风险全流程动态管理,加强科创板、并购重组等领域专业能力建设 [4] - 严格履行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入口关,强化并购重组、两融业务等重点领域风险监测 [4] 债市"科技板"建设 - 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鼓励债市"科技板"建设 [5] - 券商可作为主承销商挖掘高科创潜力发行主体,定制科创债发行方案 [6] - 券商可通过发行科创债直接向科技创新领域注资,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入场 [6] - 券商可开展科创债做市报价服务,提升市场流动性,助力资金高效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6]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券商需坚定拥护政策导向,夯实市场发展根基 [7] - 券商应深度融入国家战略,践行金融向实使命,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7] - 券商需秉持"投资者为本"理念,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筑牢风险防控底线,推动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提升 [8]
“年度级别牛市”!中信证券最新研判!
证券时报· 2025-05-28 13:09
宏观政策与改革契机 - 2025年将迎来"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聚焦经济走势、科技革命、财政关系等重大宏观问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3] - 财政扩张将聚焦消费回暖与价格修复,短期纾困与长期培育并举,基建投资有望回暖,地产调控继续供需再平衡 [1][3] - 政策将通过市场化出清与公平竞争改善制造业供需均衡,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金融、科技政策支持 [1][3] 经济与出口预测 - 基准情形下二季度美国补库将支撑中国"抢出口",但后续出口或走弱,全年出口预计增长2.5% [4] - 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在中高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延续调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达3.8% [4] - 消费端受政策透支效应、就业压力和房价波动影响,全年社零增速或为4.5%,全年GDP有望实现5%增长 [4] 货币与金融展望 - 货币政策8月后可能进入宽松阶段,社融增速由政府债主导,全年增速预计8.1% [4] 权益市场牛市预期 - 中国权益资产将迎年度级别牛市,2025年四季度起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周期同步,港股和A股或现指数牛市 [1][6] - 2000年以来中美周期同步上行阶段上证指数平均累计收益率达32.3%,标普500达43.5% [6] 港股与核心资产配置 - 港股资产质量系统性提升,流动性长期改善,估值低位,合理配置比例应超45% [7] - 市场风格将从中小票题材轮动转向核心资产趋势性行情,优质公司分化将超越行业分化 [8] 产业趋势聚焦方向 - 三大抗贸易战产业趋势:中国自主科技能力提升、欧洲重建国防基建、中国内需提振与服务消费升级 [8] 关键时点与政策共振 - 三季度末或迎中美欧政策周期共振,中国或推消费刺激政策,欧洲财政扩张效果显现,触发指数牛市开端 [9]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证券日报网· 2025-05-28 11:51
公司战略与主业发展 - 通用技术集团聚焦先进制造与技术服务、医药医疗健康、贸易与工程服务三大主业深化改革[1] - 公司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业化转型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主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1] - 国务院国资委将支持公司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1] 机床产业发展方向 - 要抓住机床更换升级的上升周期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利合作[2]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智改数转 加快突破核心技术 优化产品结构 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2] 医药医疗健康领域布局 - 立足自身禀赋加强专业化运营、精益化管理 塑造中央企业办医新优势[2] - 培育医药医械发展新动能 探索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 提供更优质安全可靠的健康产品和服务[2] 经营与改革措施 - 持续加大拓市增收、降本增效力度 严格成本管理和质量管控[2] - 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2] 党建工作要求 - 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2]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2]
2025年内地中期宏观经济展望
中信证券· 2025-05-28 05:18
股票市场 - A股周二震荡走低,沪指跌0.18%报3340点,深成指跌0.61%,创业板指跌0.68%下破2000点[18] - 港股周二反弹,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0.43%及0.38%,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48%[13] - 美股周一休市后大涨,标指创两周来最大涨幅,道指涨1.78%报42343点,标指升2.05%报5921点,纳指大涨2.47%报19199点[3][11] - 欧股连续两日上涨,泛欧Stoxx 600指数上涨0.37%,英国富时100指数和德国DAX指数均上涨0.71%,法国CAC 40指数微涨0.14%[3][11] 外汇/商品市场 - 周二国际原油期货下跌1%,纽约期油下跌1.04%报60.89美元/桶,布伦特期油下跌1.0%报64.09美元/桶[5][30] - 国际金价回落2%,纽约期金下跌1.9%报3300.4美元/盎司,G - 10货币兑美元普跌[5][30] 固定收益市场 - 周二美国国债上涨,收益率曲线走平,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0个基点报3.98%,10年期下跌6.7个基点报4.44%[6][33] - 亚洲债券延续坚挺,利差收窄1 - 3个基点,中国投资级债券利差收窄1 - 2个基点,韩国投资级债券利差收窄2 - 3个基点[6][33] 宏观经济展望 - 预计2025年内地全年GDP有望实现5%增长,经济或呈现“生产偏强、投资回升、消费稳健、出口仍具韧性”特点[7] 板块及个股策略 - 美股下半年有望回归基本面交易,建议关注科技、公用事业、医疗保健、金融行业[10] - 港股下半年预计延续反转行情,建议关注科技巨头、创新药、消费新方向、非银金融、高股息资产、地产板块[16] - A股未来一年有望迎来年度级别牛市,建议重塑港A配比,回归核心资产,聚焦三个长期趋势[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