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政策与改革契机 - 2025年将迎来"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聚焦经济走势、科技革命、财政关系等重大宏观问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财政扩张将聚焦消费回暖与价格修复,短期纾困与长期培育并举,基建投资通过隐债化解与转型升级回暖,地产调控注重供需再平衡 [1][2] - 政策将通过市场化出清与公平竞争环境改善制造业供需均衡,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金融、科技政策持续支持 [1][3] 经济与产业展望 - 全年GDP预计增长5%左右,出口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8%,社零增速4.5% [3][4] - 工业生产在"两新"和产投驱动下保持较快增速,但出口链就业压力与房价波动可能拖累消费表现 [3] - 货币政策8月后或进入宽松期,社融增速约8.1%,政府债发行节奏主导年中高点 [4] 全球环境与贸易影响 - 特朗普2.0时期全球或面临私人部门投资放缓,财政政策宽松对冲,成本推动型通胀侵蚀美国居民购买力 [2] - 美国补库支撑二季度"抢出口",但后续出口压力显现,关税或导致部分工业品降价及需求冲击 [3] - 欧洲消费需求疲弱,零售指数停滞,但欧盟"重新武装"计划与德国增支措施或于三季度兑现 [5][6] 资本市场与投资策略 - 中国权益资产将迎年度级别牛市,2025年四季度起全球政策周期同步或推动指数牛市,风格转向核心资产 [1][5][6] - 港股资产质量系统性提升,流动性改善,估值低位,配置比例应达45%以上,或先于A股启动牛市 [7] - 三大抗贸易战产业趋势:中国自主科技能力提升、欧洲重建国防与基建、中国内需提振与服务消费升级 [8] 周期与市场节奏 - 中美欧政策周期同步或带来宏观弹性,复盘显示周期同步上行阶段上证指数平均涨幅32.3% [6] - 关键时点为三季度末,中国或推内需刺激政策,美国聚焦中期选举,欧洲财政扩张效果显现,触发风格切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