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搜索文档
用电负荷连创新高,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3:44
电力供需形势 - 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电力保供体系面临高温考验 [1]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创历史新高,突破15亿千瓦,最高达15.08亿千瓦,较去年增加0.57亿千瓦 [3] - 江苏、山东、广东等19个省级电网负荷46次突破历史新高 [3] - 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可能突破15.5亿千瓦,8月上旬高温天气将进一步加大电力供应压力 [4] 电力供应保障措施 - 上半年全国新增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超2亿千瓦,新增水电、气电、煤电等支撑调节性电源3000万千瓦 [4] - 新投三回跨省区输电通道,增加跨区输电能力1600万千瓦 [4] - 7月以来新增投产支撑调节性电源超1000万千瓦,电煤、天然气等一次燃料供应充足 [4] - 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电力供需形势监测研判,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一省一策指导电力保供工作 [5] 绿色能源发展 - 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全年充电量预计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相当 [1] - 上半年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可交易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8] - 绿证交易规模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其中单独交易绿证2.42亿个、绿色电力交易对应绿证1.07亿个 [8] - 绿证价格稳步回升,上半年均价5元/个,6月均价达6.5元/个,较最低价增长4.4倍 [8] 分布式绿证核发进展 - 截至6月底核发分布式发电项目绿证8927万个,但核发覆盖率仍有待提高 [9] - 国家能源局在浙江、河南、广东试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推进项目建档立卡和电量数据归集 [10] - 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是绿证实现"全覆盖"的攻坚难点,需加强计量和常态化管理 [9]
美国将缺席十年来最重要的气候峰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0:00
COP30大会背景 -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办 [1] - 大会将评估各国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展 并制定未来10年全球气候议程 [1] - 选址贝伦市旨在突出亚马孙雨林保护议题 预计成为讨论热点 [1]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1月20日签署行政令 宣布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 退约将于2026年1月27日生效 [2] - 美国国务院已裁撤所有气候相关职位 包括解雇最后一位气候谈判代表 [2] - 此举可能导致美国代表团因缺乏官方认证而缺席COP30 [2] 全球气候治理影响 - 专家认为美国缺席将削弱各国信任与合作 形成"危险的真空" [3] - 欧洲国家可能将美国退出视为"倒退的许可证" 贫穷国家或对进程失去信心 [3] - 美国在气候谈判中立场矛盾 既宣扬减排目标又推动化石燃料开发 [3]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 - 中国正在建设510吉瓦公用事业规模风电和光伏项目 已并网装机达1400吉瓦 [4] - 中国清洁能源规模是美国的五倍 形成压倒性优势 [4] - 中国将绿色技术作为国家经济战略核心 预计在COP30上发挥更大领导作用 [5] 国际专家观点 - 气候科学家指出中国已具备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能力 [5] - 美国前气候谈判代表认为中国将以不同方式领导气候事务 [5] - 学者批评美国从未严肃对待能源转型 称其作为气候政策伙伴是"愚蠢幻想" [5]
10 Reasons to Buy and Hold This High-Yield Energy Stock Forever
The Motley Fool· 2025-07-31 08:20
股息吸引力 - 股息收益率达6% 显著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2%和能源行业平均的3.4% [2] - 连续30年以加元计价的股息持续增长 体现长期支付可靠性 [4] 财务实力 - 拥有投资级信用评级 体现强劲财务基础 [5] - 能够以合理成本从债务市场获取资金 [5] 商业模式 - 主营能源基础设施资产(如管道) 通过收取使用费产生稳定收入 [7] - 业务需求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关联度低 因能源输送为现代生活刚需 [7] 行业地位与增长策略 - 北美中游能源领域龙头企业 市值约1000亿美元 [8] - 通过收购小型同业及内部资本投资实现增长(资产升级与容量扩张) [9] - 近期收购道明尼能源旗下三家受监管天然气公用事业 增强现金流稳定性并向清洁能源转型 [10] 能源转型布局 - 增加天然气业务占比 同时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 [11] - 持有欧洲大型海上风电场及其他清洁能源资产 为未来能源需求变化做准备 [11] 投资便利性 - 相比MLP结构(如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 公司采用传统企业架构避免复杂税务申报 [13] - 美国投资者可通过免税账户(如Roth IRA)避免加拿大所得税 具体依赖券商操作配合 [14] 综合评估 - 业务优势覆盖股息可靠性、财务稳健性、行业地位及能源转型战略 [15] - 尽管存在汇率导致的股息波动风险 但整体投资吸引力显著 [14][15]
机构密集调研国机精工 公司人形机器人轴承与半导体材料等进展受关注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06:59
公司概况 - 国机精工主要业务涵盖轴承业务、磨料磨具业务和供应链业务,其中轴承业务和磨料磨具业务是核心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 [1] - 公司拥有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均为行业唯一综合性研究机构,科研实力雄厚 [1] - 7月下旬以来公司披露三次投资者活动记录表,超五十家机构投资者调研,反映市场对高端制造领域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的高度期待 [1] 风电轴承业务 - 当前风电轴承业务订单饱满,订单同比大幅增长,未来计划继续适度扩大产能 [2] - 在建"大功率风电精密轴承产能提升技术改造项目"预计2027年产能全部到位,届时可支撑8亿元至11亿元营收规模 [2] - 全球清洁能源需求增长及政策支持推动风电产业链发展,公司凭借研发背景和产品竞争力有望实现显著营收增长 [2] 人形机器人轴承业务 - 公司已将机器人轴承纳入"十五五"业务板块规划,未来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如交叉滚子轴承、薄壁轴承、角接触轴承等 [2] - 目前尚未直接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建立商务关系 [2] 人造金刚石业务 - 大单晶金刚石产品如散热材料、光学窗口片等2023年形成小批量销售,首次实现从实验室研发到现实应用的突破 [3] - 金刚石作为半导体材料是公司远期规划,目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长远看发展空间较大 [3] - 人造金刚石业务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功能化应用突破为半导体应用打开想象空间 [3]
中国冲击全球首个“电力王国”,年发电量直逼10万亿度
搜狐财经· 2025-07-31 05:32
行业规模与全球地位 - 中国年发电量突破10.1万亿千瓦时,居全球第一 [1] - 煤电装机规模超过美国和印度总和 [5] - 光伏装机量占全球53%,风电增量连续15年全球第一 [7] - 特高压工程形成"19交20直"格局,线缆总长度可绕地球赤道一圈 [8] 基础设施与技术突破 - 特高压输电实现跨3000公里输送电能,损耗率低于7% [8] - 2024年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加5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贡献4.1亿千瓦 [10] - 国家电网调度中心采用AI算法实现全国用电实时调控 [12] - 2025年将上线虚拟电厂系统,覆盖空调、充电桩及工业用电大户 [12] 能源结构转型 - 2023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比达82.6%,非化石能源占比87.3% [14] - 发电量增量主要依靠风光等清洁能源 [16] - 电力成为可交易工业资产,通过错峰生产和虚拟电厂实现供需平衡 [12] 区域发展与挑战 - 江苏夏季用电负荷创14996万千瓦新纪录 [10] - 浙江江苏等工业发达地区用电需求爆增,湖北四川等水电富集区受极端天气影响存在供电风险 [17] - 全国电力供需呈现"平衡偏紧"状态,需应急调度应对局部短缺 [17] 国际比较与出海战略 - 美国因基础设施老化导致风电输送能力不足 [19] - 德国因补贴政策失误导致海上风电项目烂尾 [19] - 2024年中国变压器出口增长70%,电表出口增长10% [21] - 电力设备出口覆盖东南亚、非洲及南美市场,改善当地供电条件 [21] 未来发展趋势 - 沙漠光伏、海上风电及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 [23] - 构建"电力社会"愿景,实现电力像WiFi一样自由流动 [23] - AI驱动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将彻底解放人力 [23]
以实干担当铸琼岛重器
海南日报· 2025-07-31 01:33
公司战略与项目定位 - 华能集团在海南重点打造"五大基地、两大产业" 其中昌江核电二期工程是核心项目之一 [1] - 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技术 建设两台单机容量120万千瓦核电机组 [7] - 项目总投资已完成近300亿元 是海南有史以来最大的电力工程投资项目 [5][7] 能源供应与环保效益 - 项目投产后年输送清洁电量超180亿千瓦时 占海南省总电量30% [2][7] - 每年减少标煤消耗63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68万吨 [7] - 将使海南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占比最高省份 助力提前实现"双碳"目标 [2] 工程建设进展 - 全力冲刺2025年首台机组并网目标 为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能源保障 [2] - 协调近万名产业工人推动项目建设 对标对表全年目标任务 [2] - 项目定位为"十四五"时期开工的大型压水堆核电项目 [7] 产业链与社会效益 - 发挥链长作用带动130余家上下游企业联合创新 [5] - 通过"家门口就业工程"实现2200余名群众本地就业 吸纳400余名应届毕业生 [6] - 在昌江县七叉村开展产业帮扶 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持续盈利 [5] 品牌与文化建设 - 打造"华彩昌核"品牌 秉承"红绿蓝"三色文化理念 [3] - 通过核电科普活动吸引超1万人次参观交流 覆盖周边中小学及社区 [5] - 公司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 [6]
中经评论:“人造太阳”照进商业化征程
经济日报· 2025-07-31 00:07
公司成立与战略定位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于7月22日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 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 并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1] - 公司作为推进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 标志着核聚变从科研探索纳入国家战略性产业布局的关键一步 [1] 技术优势与能源潜力 - 可控核聚变通过模拟太阳聚变机制释放能量 具有能量密度大、原料资源丰富、放射性污染低、安全性好等优势 [1] - 该技术可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 被视为人类能源终极解决方案 [1] 商业化加速动因 - 中国自1983年提出"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 当前核能进入最重要战略机遇期 [2] - 过去10年全球核聚变研究迎来黄金窗口期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进入关键装配阶段 欧美私营公司实现高温超导磁体等突破 [2] - 聚变能可提供稳定低碳的基荷电源 是国家能源安全压舱石和应对气候变化终极武器 [2] - 美国、德国、英国均发布国家聚变战略 中国组建国家队以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占据主动权 [2] 资源整合与运营模式 - 控股股东中核集团拥有丰富工程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 为商业化提供坚实支撑 [3] - 中国石油昆仑资本、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股东入局 促进技术研发、工程建设、资本运作全链条深度融合 [3] - 采用"技术+资本"双平台模式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分散研发风险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初创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生态 [3] 商业化挑战 - 技术处于发展初期 研发周期长达数十年 投入以千亿元计 不确定性强 [4] - 产业化进展周期长 短期盈利可能性较低 存在商业化落地失败风险 [4]
“人造太阳”照进商业化征程
经济日报· 2025-07-30 22:20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于7月22日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将核聚变从科研探索纳入国家战略性产业布局的关键一步 [1] - 公司定位为推进我国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 [1] - 公司将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形成"技术+资本"双轮驱动模式 [3] 可控核聚变技术特点 - 可控核聚变通过模拟太阳的聚变机制,以受控方式释放能量,具有能量密度大、原料资源丰富、放射性污染低、安全性好等优势 [1] - 与核裂变相比,可控核聚变被视为人类能源终极解决方案,可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 [1] 核聚变商业化加速背景 - 我国1983年提出"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当前进入最重要战略机遇期 [2] - 过去10年全球核聚变研究迎来"黄金窗口期",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进入关键装配阶段,欧美私营聚变公司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2] - 聚变能可提供稳定低碳的基荷电源,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终极武器" [2] - 美国、德国、英国等已发布聚变能国家战略,我国组建"国家队"旨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占据主动权 [2] 公司股东结构与功能 - 控股股东中核集团拥有丰富工程经验和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为聚变商业化提供坚实支撑 [3] - 股东包括中国石油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中国核电等,形成技术研发、工程建设、资本运作、产业应用全链条生态体系 [3] -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分散研发风险,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初创企业,形成"大企业主导、中小企业协同"生态格局 [3] 商业化挑战 - 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发展初期,技术突破需长期研究和巨额资金投入(千亿元级),不确定性强 [4] - 产业化周期长,短期内实现盈利可能性低,存在商业化落地失败风险 [4] - 需要科研持续攻关、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和政策长期稳定支持 [4]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在世界屋脊上追风:探访全球海拔最高在运风电项目
央视网· 2025-07-30 13:22
项目概况 - 三峡集团在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建设全球海拔最高的在运行风电项目 措美哲古风电场 海拔范围5000-5200米 最高机位达5157.8米[1][3] - 项目定位为中国清洁能源向超高海拔地区发展的里程碑 同时作为科研示范项目承担技术探索与验证使命[1][5] 技术突破 - 攻克超高海拔环境技术难题:解决空气含氧量稀薄导致叶片推力衰减问题 克服电气设备因散热困难易损的挑战[3] - 采用差异化设备选型策略:一期工程选用两家厂商两种风机类型进行对比测试 二期选定性能更稳定的3.6兆瓦双馈型风机提升发电效率[5] - 实现西藏首个风电场主电网接入:联合多家权威机构攻克薄弱电网结构下的并网技术 通过多轮测试优化实现安全稳定并网运行[5] 行业意义 - 打破"高原不适合搞风电"传统认知 填补国际超高海拔风电领域技术空白[6] - 创建可复制的成功样板:从设备选型 电气设计到运行策略形成完整技术方案 为同类项目提供实践经验[3][5] 社会经济效益 - 项目建设带动当地就业: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 运营期持续开展帮扶工作[8] - 为高原地区提供稳定清洁能源:项目并网运行后为西藏电网注入绿色电力 提升能源供应安全性[5][8]
辉煌60年 我们的家园│在世界屋脊上追风:探访全球海拔最高在运风电项目
央视网· 2025-07-30 11:57
项目概况 - 三峡集团措美哲古风电场位于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平均海拔5000-5200米,是全球在运行的海拔最高的风电项目[1][4] - 风电场最高机位海拔达5157.8米,刷新我国风电建设史纪录[4] - 项目采用"缺氧不缺精神"的建设理念,克服高原极端环境挑战[1] 技术突破 - 项目面临空气密度不足导致叶片推力衰减、电气设备散热困难等技术难题[4] - 作为我国首个超高海拔风电科研示范项目,通过对比测试两家厂商两种风机类型,最终选择性能更稳定的3.6兆瓦双馈型风机[5] - 项目团队从设备选型、电气设计到运行策略进行大量技术攻关,创造可复制的成功样板[4] 电网接入 - 该项目是西藏首个接入主电网的风电场[5] - 针对西藏电网结构薄弱特点,联合多家权威机构攻关,实现安全稳定并网运行[5] 行业意义 - 项目打破"高原不适合搞风电"传统认知,填补国际超高海拔风电技术空白[6] - 为清洁能源在高原复杂电力环境中的稳定供应提供范例[5] 社会效益 - 项目建设带动当地就业,实现"家门口就业"[8] - 项目运营后持续开展帮扶,为当地经济民生注入新动能[8] - 推动高原地区绿色能源开发,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