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期货新品种,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将至→
金融时报· 2025-08-16 03:18
上期所新产品上市 - 上期所即将上市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同时注册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1] -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填补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空白与现有纸浆期货形成浆—纸一体化风险管理链条[1] - 胶版印刷纸是文化印刷用纸典型代表具有市场体量大标准化程度高价格波动大等特点[1] 行业供需与市场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胶版印刷纸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产量948万吨表观消费量871万吨[1] - 国内文化用纸产能集中释放导致胶版印刷纸价格波动加剧价格中枢快速下移[2] - 造纸工业面临较大营收增长压力产业避险需求较高[1] 产业链风险管理 - 胶版印刷纸期货期权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精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工具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市场价格[2] - 与纸浆期货协同打造纸浆-胶版印刷纸完整风险管理链条实现原材料到产成品敞口闭环管理[2] - 企业可运用跨品种对冲策略实现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全链条利润管理[3] 绿色转型与政策导向 - 交割认证品牌遴选优先考虑绿色认证资质企业引导推行环保工艺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3] - 造纸行业已形成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循环废弃可回收的循环经济体系[2] - 国家政策明确推动造纸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清洁生产技术装备[2]
推进绿色技术转化示范应用 42项先进绿色技术和9项示范工程发布
解放日报· 2025-08-16 02:05
上海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目录及示范工程 - 上海市六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目录及示范工程清单(2025年版)》,遴选出42项先进绿色技术以及9项示范工程 [1] - 上海电力在行业内率先开展兼容燃煤+燃机烟气的CCUS技术示范,已累计捕集二氧化碳超14万吨 [1] - 老港炉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完成建设,促进垃圾焚烧后相关废弃物循环利用 [1] 上海市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建设 - 截至2025年6月,上海在工业领域围绕新能源汽车、氢能、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1] - 在建筑领域,累计推进绿色建筑4.37亿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1700万平方米 [1] - 在交通领域,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80万辆,推广规模居全球城市第一,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105万个、换电站254座 [1] - 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光伏装机达546万千瓦 [1] 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及活动 - 第三届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在徐汇西岸开幕 [2] - 南京东路街道将举办生态日主题手作体验活动 [2] - 打浦桥街道将举办"绿意逢秋,循环共生"主题集市 [2] - 长宁区多个街道将举办面向学生的环保知识科普活动 [2] - 静安区多个街道将举办文旅一体的低碳主题活动 [2]
市政府召开第160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我市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8-16 00:20
生态环境保护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 - 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化流域综合治理,完成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1] -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高水平建设生态环境权益"汉交所",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1] -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等重点改革,完善生态环保责任体系 [1] 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 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挖掘数字贸易潜力,发展数字技术贸易、数字产品贸易、数字服务贸易、数字订购贸易等细分领域 [2] - 培育壮大数字贸易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 [2] - 做强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打造数字贸易创新发展高地 [2] 交通强国建设 - 实施枢纽提能战略,重构开放通道、重塑物流体系,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2] - 打造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 [2] - 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做强"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2]
李强出席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开幕式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座谈会指出 扎实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20:18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来已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和行动,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1] - 该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契合新发展阶段特征,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科学指引 [1] - 理念推动中国创造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经济增长含“绿”量持续攀升 [1] 绿色发展路径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阶段,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 - 需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 -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2] 制度与全球合作 - 健全制度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保障,需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和内生激励作用 [2] - 以务实举措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携手各方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2] - 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思路、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 [1] 政策执行与社会动员 -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2] - 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阐释,营造崇尚生态文明浓厚氛围 [2] - 动员全社会积极行动,共建美丽中国,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2]
新华鲜报丨第三个生态日!大美中国日新月异
新华社· 2025-08-15 13:52
生态环境改善成果 - 我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1]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发展底色鲜明 [1] 城乡人居环境建设 - 北京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全覆盖,在森林碳汇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2] - 多措并举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包括加强排污口管理、实施无废城市和低碳城市试点 [2]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包括光盘行动、全民义务植树、垃圾分类和拒绝白色污染 [4] - 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 [4]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光伏+治沙"模式在多地推广,实现新能源开发、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发展"一举多得",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 [4]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56.8%下降到2024年的53.2% [4]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 中国为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间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7] - 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包括节水梯田模式在埃及运用、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在斯里兰卡落地等 [7]
期货市场大消息!胶版印刷纸期货等五品种获批
证券时报· 2025-08-15 13:40
上期所新产品上市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期所推出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包括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 [1] - 证监会要求上期所做好准备工作,确保相关品种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2] - 上期所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加速实现成熟期货品种期权覆盖 [1][7] 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的意义 - 胶版印刷纸是文化用纸的典型代表,具有市场体量大(2024年产量948万吨、消费量871万吨)、标准化程度高、价格波动大等特点 [8] - 我国是全球最大胶版印刷纸生产国和消费国,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 [11] - 该品种填补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空白,与纸浆期货形成"浆—纸"一体化风险管理链条,助力企业应对原材料成本波动和产成品价格不确定性 [8][11] - 通过交割品级选择、品牌准入等制度安排引导行业绿色转型,优先考虑具备绿色认证资质的企业 [9] 造纸行业现状与需求 - 造纸工业面临复杂市场环境,营收增长压力大,产业避险需求高 [8] - 2022年以来行业产能持续扩展,胶版印刷纸价格疲软,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12] - 期货工具可帮助上下游企业实现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利润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2] 产品功能与市场机制 - 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提供精准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形成公开透明价格发现机制,提升现货定价效率 [8][11] - 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货已成熟,期权推出将支持企业更精细化套保 [9] - 期货和期权同步上市让企业多工具选择,灵活匹配风险控制需求 [12] 行业绿色转型 - 造纸产业具有循环经济特征,已形成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循环的完整体系 [9] - 政策明确推动造纸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胶版印刷纸期货将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环保工艺应用 [9][11]
加快绿色技术转化,上海发布42项绿色技术、9项示范工程
第一财经· 2025-08-15 12:48
上海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上海发布42项先进绿色技术和9项示范工程,涵盖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产业 [1][2] - 上海电力开展CCUS技术示范,累计捕集二氧化碳超14万吨,老港炉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完成建设 [2] - 工业领域围绕新能源汽车、氢能、节能环保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建筑领域累计推进绿色建筑4.37亿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1700万平方米 [3] - 交通领域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180万辆(全球城市第一),建成充电桩105万个、换电站254座 [3] -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 [3]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 - 上海依托长江河口、湿地及农业生态系统形成"3+1"生态产品体系,包括河口岛屿、河网湿地、城市生态空间及绿色金融创新 [6] - 上海具备生态产品消费需求旺盛、交易市场基础好、转化支撑资源多等四大优势,但面临人均生态产品量有限的挑战 [7] - 重点开发三大领域资源:河口海岸带陆生水生资源、城市中心区生态空间、乡村振兴农业新质生产力 [7] - 建议建立智慧化管理机制和长三角供需平台,破解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困局 [7] 典型案例与成效 -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改造工业遗存,融合生态景观,2024年全园开放后接待游客491万人次(日均2.2万人次),吸引15家商业品牌入驻 [8] - 2025年举办61场活动(37场收费活动),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效益共赢 [8]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上市在即 完善浆纸产业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11:33
产品推出背景与意义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 以及燃料油 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注册 标志着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即将上市 [1] - 胶版印刷纸是文化用纸的典型代表 具有市场体量大(中国2024年产量948万吨 表观消费量871万吨) 标准化程度高 价格波动大等特点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胶版印刷纸生产国和消费国 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 [1][2] 产业需求与市场机制 - 近年来造纸工业面临较大营收增长压力 产业避险需求较高 胶版印刷纸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面临价格疲软 经营压力增大 [1][2] - 期货和期权产品将填补国内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空白 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精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 [1] - 该品种与现有纸浆期货形成"浆-纸"一体化风险管理链条 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成本波动和产成品价格不确定性 [2] - 期货市场具有公开透明的价格发现功能 将成为行业"锚定器" 提升现货定价效率 引导企业优化生产计划 [2] 产品设计与绿色转型 - 期货和期权同步上市增加了套期保值工具选择 能更好匹配企业风险控制需求和套保目标 [2] - 通过交割品级选择设置 交割认证品牌准入等制度安排 引导行业贯彻绿色循环发展理念 [3] - 在交割认证品牌遴选中优先考虑具备绿色认证资质的企业 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3] - 中国造纸协会与上期所自2020年以来就合约规则开展大量调研论证 深入研究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3] 市场基础与未来发展 - 燃料油 石油沥青和纸浆期货经过多年培育 已成为企业重要套期保值工具 具备市场流动性好 投资者结构成熟等特点 [3] - 推出期权产品后 企业可同步使用期货和期权工具开展更精细化套保 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3] - 上期所将落实风险防范要求 强化全过程监管 加强部委和行业协会沟通联动 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4]
期货市场大消息!胶版印刷纸期货等五品种获批
券商中国· 2025-08-15 09:49
上期所新产品注册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期所注册胶版印刷纸期货、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即将推出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 [1] - 上期所加速实现成熟期货品种期权覆盖,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 [1] - 证监会要求上期所做好准备工作,保障相关品种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2] 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的意义 - 胶版印刷纸是文化用纸典型代表,具有市场体量大(2024年产量948万吨、消费量871万吨)、标准化程度高、价格波动大等特点 [7] - 我国是全球最大胶版印刷纸生产国和消费国,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 [9] - 填补国内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空白,与纸浆期货形成"浆—纸"一体化风险管理链条,助力企业应对原材料成本波动和产成品价格不确定性 [7][10] - 通过交割品级选择、交割认证品牌准入等制度引导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优先考虑具备绿色认证资质的企业 [8] 造纸行业现状与需求 - 造纸工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营收增长压力较大,产业避险需求较高 [7] - 2022年以来行业产能持续扩展,胶版印刷纸生产商和经销商面临价格疲软、销售压力,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11] - 下游终端用户纸价走弱可能伴随纸张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不利于稳定经营 [11] 产品功能与市场机制 - 提供精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形成公开透明公允的市场价格 [7] - 价格发现功能将成为行业"锚定器",提升现货定价效率,引导企业优化生产计划 [10] - 企业可灵活运用跨品种对冲策略,实现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利润管理 [11] - 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货已成为企业重要套保工具,期权推出将支持更精细化套保 [8] 行业绿色转型 - 造纸产业已形成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循环、废弃可回收的完整体系 [8] - 国家政策明确推动造纸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 [8] - 新品种上市将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双碳"战略 [8][10]
活力中国调研日记|“吃”进垃圾,“吐”出燃料!看水泥厂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
搜狐财经· 2025-08-15 08:45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重庆启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 聚焦16个区县的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展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实践 [1] - 重庆海螺水泥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形成"垃圾-资源-产品"循环链 资源化率达95%以上 [7][10] - 公司建成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处置系统和日处理60吨厨余资源化项目 实现忠县生活垃圾100%处置 [5] 垃圾处理技术创新 - 重庆海螺建设全国首个水泥窑协同处理餐厨垃圾项目 采用"生物降解+高温焚烧"组合工艺 仅需2小时完成转化 [7] - 每吨垃圾可回收0.63%废铁 6.46%废渣作为水泥原料 提取6%工业用油脂 有机肥料产出比达23% [7] - 与传统填埋相比 项目减少用地1000余亩 消除渗滤液污染风险 年处理厨余垃圾1万余吨 累计处理约4万吨 [7] 环境效益数据 - 项目实现11.5万吨碳减排 节约4.2万吨标煤 [10] - 忠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023年将实现"零"填埋 [7] - 厨余垃圾处置形成完整产业链 油脂可替代燃煤作为水泥燃料 [3][5] 行业示范意义 - 水泥生产工艺与垃圾焚烧处理实现技术结合 为城市垃圾治理提供新思路 [5] - 项目为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作出示范 提供可复制的"绿色答案" [7][10] - 垃圾转化为"城市矿产"的实践 展现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