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

搜索文档
LP周报丨中国诚通联手江苏,100亿投向新材料
投中网· 2025-07-19 04:39
中国诚通动态 - 中国诚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设立规模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江苏)基金,重点投向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4] - 中国诚通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中国华通物产企业集团,2005年转型为资产经营公司,2016年牵头设立规模3500亿元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目前基金投资板块规模超6500亿元 [5] - 近期与海淀区、辽宁省、江苏省等地合作设立产业基金,拓展投资范围 [5] 募资动态 -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完成首关募资26.17亿元,70%资金投向"从0到1"阶段的硬科技项目,30%投向成长类项目 [8] - 长石资本硬科技三期基金完成三关募资7.28亿元,LP包括卓胜微、迈为股份等上市公司及创始人,一期基金DPI接近2倍,IPO命中率超50% [9][10] 新基金设立 - 江苏省设立100亿元诚通科创基金,联动国家级资本与地方力量推动产业升级 [12] - 安徽国控高校成果转化创投基金成立,规模1亿元,由科大硅谷引导基金等出资 [13][14] - 南京溧水产业发展基金成立,规模30亿元,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 [15] - 云南先进制造业母基金完成注册,规模50.08亿元,投向绿色铝、新能源、硅光伏等"新三样"产业 [18] - 安徽国控未来材料基金完成备案,规模10亿元,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等领域 [22] - 陕西金资工融电子信息基金成立,规模10亿元,为西北首只AIC基金,专注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卡脖子"技术 [24] GP招募 - 江苏省海洋经济股权投资基金公开遴选GP,规模20亿元,目标202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4200亿元 [26] - 马鞍山市智创股权投资基金招募GP,总规模10亿元,要求子基金规模不低于2亿元且返投1.2倍 [27][28]
中国化学(601117) - 中国化学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1-6月)
2025-07-18 10:30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公司总合同金额2060.92亿元[3][6] - 建筑工程承包业务合同金额1986.35亿元[3] - 勘察设计监理咨询业务合同金额15.94亿元[3] - 实业及新材料销售业务合同金额54.89亿元[3] - 境内合同金额1646.08亿元,境外414.84亿元[6] 6月大额合同 - 纳米比亚海芬绿氢(绿氨)项目合同约143.45亿元[7] - 阿联酋住宅开发项目合同约21.92亿元[7] - 光电新能源智慧5G路灯项目合同22.73亿元[7] - 新疆聚甲醛项目EPC合同11.26亿元[7] - 神华包头项目EPC合同8.55亿元[7]
新材料50ETF(159761)涨超1.3%,供需格局改善或支撑细分领域景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03:27
新材料行业投资机会 - 新材料行业需求稳定且全球供给主导 重点关注三氯蔗糖、农药、MDI、氨基酸等细分领域 [1] - 内需驱动下 制冷剂、化肥、民爆、染料等子行业有望对冲关税冲击 [1] - 有机硅和氨纶等产能先投放的子行业或优先恢复 其中有机硅周涨幅达1.9% 企业预售订单显著增加 库存压力减轻 [1] - OLED材料、催化材料、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也值得关注 [1] - 基础化工板块近期表现较强 子行业中有机硅、合成树脂、民爆制品涨幅居前 [1] - 氯化钾市场因低库存和现货偏紧支撑价格 DMF因供需向好报价持续上探 [1] - 新材料行业在供需格局改善和新兴应用推动下具备结构性机会 [1] 新材料50ETF及指数 - 新材料50ETF跟踪的是新材料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先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材料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该指数聚焦于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材料行业 重点配置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领域的企业 以反映新材料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投资产品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新材料主题ETF发起联接A(014908) 国泰中证新材料主题ETF发起联接C(014909) [1]
运用“技术流”激活“增长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7 21:50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的科技金融战略 -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是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的核心战略方向,公司致力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金融动能 [1] - 公司深刻领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投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根首都科创沃土 [1] 讯众通信的上市与邮储银行的支持 - 讯众通信于2025年7月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作为中国最大的全栈式云通信服务提供商和少数能提供AI驱动通信服务的企业,其上市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4]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自2018年起与讯众通信合作,2022年发放科创信用贷助其渡过经营压力,2024年发放分行首笔大额"技术流"贷款,支持其加速发展 [4] - 除融资支持外,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为讯众通信提供结算、社保卡办理、代发工资、高管私人银行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支撑其港股上市战略 [4] "技术流"评价体系与行业聚焦 - 邮储银行创新"技术流"评价体系,解决科技企业"准入难""测额难""授信难"问题,北京分行已服务百余家科技型企业,累计授信近百亿元 [5] - 公司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六大行业,结合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通过服务模式迭代和产品创新支持首都重点产业发展 [5] 数智化转型与金融服务创新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以数字化、数智化为引领,2024年启动"U亿算"算力贷平台项目,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6] - 针对科创企业重股权投资的特点,公司推广投贷联动业务模式,落地全国首笔投贷联动放款,推出"U聚投"股权估值模型 [6] - 截至目前,北京分行服务的科技型企业客户超两千余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两百亿元 [6] 政银企联动与生态圈建设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强化政银企合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市工商联等平台建立合作,对外强化与政府出资的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商业合作 [7] - 对内与中邮证券协同构建"投商行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造"银+政+企+研+投"生态圈,支持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7] - 下一步,公司将深化公私联动、投贷联动、条线联动三大联动,做强综合服务,打造金融服务资源池,提供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 [7]
金固股份(002488) - 002488金固股份调研活动信息20250717
2025-07-17 09:30
公司基本情况 - 以汽车车轮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选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2] - 重视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形成完善综合研究、开发体系 [2] - 研发的阿凡达铌微合金强度高、韧性好、成本低、碳排放量低,加工成形后经阿凡达工艺处理,强度最高能达 2000MPa,为钛合金 2 倍左右、铝合金 5 倍左右,可替代多种金属材料,已在车轮行业大规模量产应用 [2] - 阿凡达低碳车轮外观新颖、轻量化等特点突出,已进入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拿到多家新能源车企定点,加快产能建设 [2][3] - 成立横向应用事业部,引入专业人才团队,探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行业产品开发和应用场景 [3] 问答环节 阿凡达产线海外扩产规划 - 根据市场需求及在手订单情况,围绕核心客户完善产能布局,弥补产能缺口,满足订单需求 [4] - 国内市占率稳步提升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为海外主机厂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产品与服务 [4] 机器人产业规划 - 围绕主营业务,基于现有技术加大研发,对接推进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行业项目合作,共同研发产品,优化设计 [5] - 运用制造业产业化和行业整合经验优势,在相关行业拓展新材料应用,加大资源投入,深化多领域应用,以技术创新驱动长期价值增长 [5][6] - 引入专业人才组建专项团队,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发展储备技术力量 [6]
非典型FA的生存法则
搜狐财经· 2025-07-17 04:40
公司战略转型与危机应对 - 2017年9月公司调整战略聚焦新能源汽车赛道 18年上半年三个项目通过投决会 交易额达数十亿 [2] - 2018年行业遭遇补贴退坡 安全事件频发 外资竞争加剧 导致三个项目连续出现问题 公司9个月无回款 创始人连续6个月借钱发工资 [2] - 创始人通过裁员缩减至5-6人实现断臂求生 六个月后行业回暖 停滞项目恢复 一年后业务版图扩展至新能源 新材料 半导体 高端装备等领域 [2] 困境企业融资服务方法论 - 江苏半导体企业案例:技术突破但融资受阻 创始人信心崩溃 公司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创始人重建信心 厘清技术工艺精度 生产效率 成本等核心优势 8个月后完成融资 [4][5] - 山东新材料企业案例:融资计划泄露导致高管抵触 股东矛盾激烈 公司通过三步策略解决:1)稳定老股东关系 2)构建信息安全体系 3)重塑融资基本面 5个月后完成融资 [6][7] - 30%项目为"水下项目" 通过拆解梳理修复复杂案例 形成独特问题解决能力 筛选标准包括拒绝夸大预期 财务数据不实及不尊重资本市场的企业 [8][9] 差异化业务模式 - 采用"电销式"项目推荐 因投资人平均每天仅用30秒阅读BP 电话推荐可在3-5分钟内精准传达项目价值 打开率高 丢失率低 需提前微信预约降低骚扰感 [12][13] - 与传统"撒BP"模式对比 深度维护买方资源 部分合作升级为投资策略建议和版图开拓 避免被简单视为掮客 [13][14] 驻场服务价值体系 - 驻场服务解决融资中的预期 认知 情绪等非专业问题 包括材料打磨 估值谈判 尽调协助 条款协商等全流程参与 [16] - 典型案例1:协调董事长与高管间沟通障碍 形成统一信息出口 避免数据不一致引发的信任危机 [17] - 典型案例2:调和创始人强势性格与投资机构沟通冲突 通过预期管理 共同兴趣挖掘促成合作 [18] - FA行业渗透率仅5% 公司目标提升至30% 通过"沉入交易"将服务价值从掮客升维至困境破局者 [18] 企业文化与行业定位 - 团队基因融合"中二"精神与伙伴羁绊 坚持"难而正确"路径 不摘低垂果实 专注深度服务 [10][18] - 行业标签为"路子野" 源于非典型的电话推荐模式与驻场服务哲学 重新定义FA价值 [12][18]
特斯拉Model Y L官宣!特朗普称暂不打算解雇鲍威尔……盘前重要消息一览
证券时报· 2025-07-17 00:18
政策与规划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 [1][2] - 商务部发布通知落实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鼓励加大在华投资 [2] - 河南省出台措施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引导资源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方向集聚 [4] 能源与农业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达15.06亿千瓦,较去年增加0.55亿千瓦 [3] - 7家骨干钾肥流通企业联合倡议增加钾肥供应、降价让利销售,推动肥价回归合理水平 [1][3] 金融市场 - 香港交易所刊发讨论文件,拟缩短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3]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8] - 山推股份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4] 汽车与科技 - 特斯拉Model Y L将于今年秋季上市交付,是一款大六座豪华纯电SUV [1][7] - 英伟达CEO表示中国开源AI正成为全球AI革命的催化剂,数百项目采用Omniverse平台构建数字孪生 [4] - 欧盟中国商会汽车工作组与欧盟机构就电动汽车关税政策等议题进行交流 [5] 公司动态 - 精工钢构签约沙特5.5亿元吉达体育场及周边体育村项目,用于足球世界杯赛事 [9] - 美迪凯拟20亿韩元收购海硕力、INNOWAVE VIETNAM 100%股权,进入三星供应链 [12] - 广生堂GST-HG131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11] - 钟薛高食品新增破产审查信息 [15] 行业研究 - 锡价中枢有望抬升,供给偏紧叠加需求景气,建议布局手握优质资源的龙头企业 [16] - 价值股在下半年仍具吸引力,高分红、高股息股票可能受青睐 [17][18]
菲利华20250716
2025-07-16 15: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菲利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布局** - 公司业务集中在航空天、半导体、光学和新兴方向四大领域,以石英为核心切入不同下游应用领域 [2][3] - 航空天领域生产石英纤维用于战机、导弹整流罩等,拓展到复杂结构件;半导体领域从新型材料拓展到形制品;光学领域布局面板和 IC 光掩膜基板精加工;新兴方向开发超薄型电子布和透明陶瓷 [3] 2. **收入利润情况** - 2023 - 2024 年收入利润主要来源于航空天和半导体领域,半导体领域占整体收入一半,材料占 80%,制品占 20%,未来光学及新兴方向将成核心成长来源 [3][4] - 2025 年纯主业盈利约 5.5 亿元,明后年主业增长率超 35%,电子部业务未来两到三年有望达现有业绩两倍,整体盈利能力有成长潜力 [3][14] 3. **航空天领域** - 石英纤维用于高超音速飞行器,因耐高温(可达 1200 度,熔点约 2000 度)、透波性能好、隔热性能好而适用 [4] - 自 1979 年开始伴随客户研发,40 多年技术积累形成主导供应地位,正拓展副材结构件市场,增强盈利能力 [5] - 航天领域核心业务从材料拓展到分系统配套,提升配套级别 [6] 4. **半导体领域** - 半导体石英产业链分矿砂、材料、制品和设备认证四个环节,公司在材料和制品环节有核心竞争力 [7][8] - 2011 年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五家通过海外原厂设备商认证企业,全球市占率约 15%;制品环节全球市占率约 1% - 2%,正在进行东京电子认证,有望提升份额 [8] 5. **光学领域** - 掩模板精加工业务分面板和 IC 两部分,面板掩模板国内缺精加工环节,合肥光威负责补缺口;IC 掩模板全产业链国内无法实现,公司在济南光威布局打破海外垄断,是未来核心市场重要来源 [9] 6. **新兴方向** - 电子布用于 CCL 覆铜板,公司生产的新电子布采用石英纤维,性能优越,满足马 9 级别覆铜板需求 [10] - 竞争优势在于子公司中一新材的织布能力和公司 40 多年航空天石英纤维研发经验;计划到 2027 - 2028 年具备年产 2000 万米产能,一两年内需求可能翻倍增长 [10][11] - 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开发透明陶瓷,重量和厚度为普通钢化玻璃一半,防弹性能两倍,正在中试,是未来应用新方向 [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透明陶瓷产品重量轻、厚度薄,防弹性能优越,有望替代钢化玻璃在装甲车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3] - 公司电子部业务核心能力体现在原材料石英纤维和织布技术上,有八九年技术积累 [12]
有机硅行业专家电话会
2025-07-16 15:25
行业与公司 * 有机硅行业 [1] 核心观点与论据 需求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有机硅需求增速接近20% 主要受益于电子电器领域高温胶需求增长及欧洲市场出口量增加 [1] * 预计下半年需求增速将放缓至8%-10% 受建筑行业表现不佳影响 但新能源 新材料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长显著 [1] * 2024年表观消费量增长20% 相比2023年的11%显著提高 增速主要由电子电器特别是高温胶需求推动 欧洲市场出口量增加显著 [18] * 海外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领域 随着半导体和AI技术发展 对特种硅胶和定制硅胶的需求增加 硅油冷凝液在芯片降温方面应用广泛且需求快速增长 [21] * 建筑行业是最大下游市场但近期表现不佳 新能源 新材料领域需求增速预计可达18%以上 [8][17] * 纺织 光伏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也是重要消费市场 但光伏行业因过剩问题预计增速不会太快 日用品受消费降级影响可能放缓 [17] 价格与成本利润 * 当前DMC价格约为11,000元/吨 生产成本在10,500至10,700元/吨之间 盈利空间较小 [1][9] * 工业硅价格上涨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部分企业通过自供工业硅和氯甲烷降低成本压力 [1][3][9] * 深加工产品价格与利润空间更高 例如DMC售价11,000元/吨 而深加工后的高温胶售价为12,000元/吨左右 越往下游延伸利润越高 [16] * 2025年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跌趋势 6月中下旬DMC实际成交价格跌至每吨1万元的历史新低 随后小幅反弹 目前处于缓慢上涨阶段 [2] * 近期DMC价格上涨驱动因素包括工业硅等上游原料涨价 供应端支撑(如企业检修消耗库存)以及供需矛盾逐步好转 [4] 供给与产能 * 国内有机硅产能约344万吨 占全球总产能的70%左右 [13] * 2025年无新增DMC产能投产 供应端增长主要依赖现有企业提高开工率 [1][12] * 2026年规划新增产能包括新疆奇亚一期80万吨单体等项目 但除新疆奇亚外其他项目因建设周期问题存在不确定性 [1][12] * 陶氏预计2026年退出40万吨单体产能(折合20万吨中间体)对全球供给影响有限 国内现有产能开工率稍提高即可补充 反而利好国内出口 [1][6] * 有机硅行业暂无强制减产政策 大规模降负荷或产能退出的可能性较低 因行业仍略微盈利且大部分单体厂还涉及其他产品作为补充 [7] 开工率与库存 * 当前行业开工率约为72%-73% 部分企业停车或降负荷生产 [1][11] * 预计下半年开工率将提升至80%左右 驱动因素为供需矛盾缓解 "金九银十"需求旺季及出口增加 [1][11] * 工厂库存正在缓慢下滑 目前统计接近5万吨 实际库存略高于此 但相比四五月份已显著下降 预计8月份随订单交付将继续减少 [20] * 每月消费量约为20万吨 因此当前出货压力不大 [20] 下游产品结构 * 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中 高温胶占比约40% 主要应用于建筑和电子电器领域 [3][15] * 室温胶占比30% 用于电子电器和建筑领域 [3][15] * 硅油占比12%-15% 广泛应用于日化 纺织品防静电处理及食品加工消泡剂等领域 [3][15] * 其他如硅树脂 偶联剂等小品种约占10% [15] * 高温胶还用于汽车发动机 航空航天及国防等高温环境中的密封圈及模具制造 [15] * 偶联剂用于橡胶 塑料及复合材料 并增强轮胎耐磨性能 树脂用于耐高温绝缘漆及涂料 全球年产量约10万吨 [25] 其他重要内容 原材料与生产工艺 * DMC生产主要使用工业硅和氯甲烷 每吨DMC需要约0.52到0.53吨工业硅(部分企业工艺改进单耗可降至0.5以下) 氯甲烷平均单耗约为1.6吨 [22] * 各单体厂间生产工艺差别不大 但装置时间长短影响损耗及费用均摊 进而影响利润空间 [10] 市场展望 * 下半年市场表现预计优于上半年 驱动因素包括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减弱 "金九银十"需求旺盛 单体厂可能逐步实施减产计划 以及国家政策对光伏行业的影响可能传导至有机硅领域 [5] * 工业硅价格短期内可能因期货市场支撑而上涨 但长期走势因供需面未明显改善需谨慎观望 [3][24] * 有机硅作为工业硅下游消费占比约30%多 与多晶硅相近 对有机硅价格支撑作用明显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