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恒玄科技(688608):公司简评报告:2025H1营收实现较快增长,看好AI眼镜时代新机遇
首创证券· 2025-09-17 12:52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26.58%,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6.45% [5] - 毛利率39.27%,同比提升6.08个百分点,净利率15.72%,同比提升6.08个百分点 [5] - 公司在智能手表市场快速扩展且份额提升,BES2800等新品上量推动增长 [5] - 产品向AI眼镜市场扩展,BES2700、BES2800芯片已在客户智能眼镜和无线麦克风项目量产 [5] - 研发新一代6000系列异构SoC芯片,预计2026年上半年送样,兼顾AI时代高性能和低功耗需求 [5]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8.65/12.52/16.45亿元,对应PE 50/35/26倍 [5] 财务数据 - 最新收盘价258.63元,总市值435.45亿元,总股本1.68亿股 [3] - 2024年营收32.63亿元(+49.94%),归母净利润4.60亿元(+272.47%) [5] - 预计2025年营收46.60亿元(+42.80%),2026年61.50亿元(+31.97%),2027年77.87亿元(+26.63%) [5] - 2025H1销售费用率0.99%(+0.01pct),管理费用率3.02%(-0.80pct),研发费用率20.37%(-0.63pct) [5] - 2024年毛利率34.7%,预计2025-2027年维持39.0%水平 [6] - 2024年ROE 7.3%,预计2025年12.5%,2026年15.8%,2027年17.8% [6] 业务概况 - 主营低功耗无线计算SoC芯片研发,产品包括无线音频芯片、智能可穿戴芯片、智能家居芯片和无线连接芯片 [5] - 下游客户覆盖三星、OPPO、小米、荣耀、vivo等手机品牌,哈曼、安克创新等音频厂商,以及阿里、百度、字节跳动、谷歌等互联网公司 [5] - 产品应用于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领域的低功耗智能终端 [5]
闪极科技人事“大地震”、AI眼镜产销成谜
搜狐财经· 2025-09-16 12:36
作者 | 趣解商业 郝文 "趣解商业"独家获悉,主导AI相关技术研发工作的闪极科技合伙人潘欣已经离职。 作为有多家科技大厂从业经历的明星技术人才,"技术大牛"潘欣的加入曾为闪极科技带来耀眼的技术光环与转型契机。 然而,从去年11月被曝加入闪极,到如今悄然离职,潘欣在这家创业公司的任职时间还不足一年,便从"技术中台"转为"过场人物";而随着这位曾被寄予厚 望的技术领军人物离开,闪极的AI眼镜等项目也就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图源:闪极发布会 此外,还有多位闪极科技离职及在职员工向"趣解商业"透露,在潘欣离职之前,闪极CTO周万程、闪极品牌总监、人力总监、销售总监、设计部负责人等一 众中高层骨干,以及国内市场品牌部几乎全体员工均已经在今年4月后相继离开;而另一位核心高管——闪极CMO吴浩然,也在近日正式离职。 值得一提的是,在潘欣被曝加入闪极的同期,闪极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光远投资领投,未来光锥前沿科技基金、边缘AI芯片公司云天 励飞跟投,融资资金主要用于闪极AI拍摄眼镜的项目;而此后在闪极AI眼镜发布会的前一日,也就是2024年12月18日,闪极科技再次宣布获得由绿洲资本 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 ...
康耐特光学(2276.HK)首次覆盖报告:国内领先的树脂镜片制造商 长期关注公司AI眼镜业务进展
格隆汇· 2025-09-15 20:12
公司概况 - 康耐特光学是国内领先的树脂眼镜镜片制造商 成立于1996年 总部位于上海 在上海 江苏 日本鲭江设有三大生产基地 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 [1] - 按2023年树脂镜片销售额计 公司位列全球第五 按2024年树脂镜片出厂销售量计 公司在中国树脂镜片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1] - 2024年公司收入20.6亿元 同比增长17%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84亿元 同比增长11% [1] - 公司业务涵盖标准镜片业务 功能镜片业务 定制镜片业务 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44% 37% 19% [1] 行业趋势 - 眼镜市场呈现量价齐升趋势 主要由于近视率和老视率提升 功能性需求增加 [2] - 中国镜片人均购买量从2019年的8.6副/百人增长至2024年的10.0副/百人 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3.6副/百人 [2] - 中国镜片人均支出从2019年的人民币21.2元/人增加到2024年的人民币27.1元/人 预计2029年将达到38.3元/人 [2] - 预计至2029年全球眼镜镜片制造厂商出厂销售额将增长至82亿美元 2024年至2029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8% [2] - 中国眼镜镜片出厂销售额将增长至297.5亿元 2024年至2029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5% [2] 核心竞争力 - 公司依托高折射率技术+C2M定制模式构建核心壁垒 [3] - 公司SKU超700万 覆盖1.499-1.74全折射率 国内首家量产1.74高折射率树脂镜片 绑定日本三井化学MR-174原料供应 [3] - C2M模式实现24小时定制交付 泰国基地有望于2026年投产强化全球化产能 [3] - 高毛利定制业务持续扩张 推动产品结构高端化升级 [3] AI眼镜业务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148.7万台 同比增长82.3% 同期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达49.4万台 同比增长116.1% [3] - 公司已突破超薄镜片与光波导片贴合核心技术 拥有技术先发优势 [3] - 目前与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客户合作研发进展顺利 [3] - 歌尔入股提供技术及资金赋能 [3] 财务预测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亿 7.1亿 8.8亿元人民币 [4] - 按照2025年9月11日股价 对应2025-2027年34倍 27倍 22倍市盈率 [4] - 2025-2027年公司市盈率低于可比公司的市盈率均值 [4] - 公司2025和2026年的PEG估值低于可比公司PEG均值 [4]
现象级“出圈”!Rokid Glasses×分众,进击AI眼镜千亿赛道
经济观察网· 2025-09-15 03:13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2030年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000亿美元 [2] - 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将增长26%至1280万台 中国市场将增长107%至275万台成为全球第一 [3] Rokid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AR行业领军者 业务覆盖全球80余个国家地区 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和2025 CES创新奖等荣誉 [3] - 新产品Rokid Glasses是全球最轻的全功能AI眼镜 重量仅49克 集成1200万像素相机 定向扬声器和光波导显示等硬件 [3] - 产品支持拍照录像 智能提词 多语种实时翻译 高德眼镜导航 看一下支付和会议纪要等功能 语音交互支持连续对话及场景自适应 [3] 市场营销战略合作 - 公司与分众传媒达成亿级战略合作 直击北上广深等全国核心城市主流消费人群 [2] - 分众传媒覆盖全国4亿主流人群核心生活空间 通过电梯电视和电梯海报等形式形成品牌引爆力 [4] - 合作采用硬科技加强媒介的协同模式 助力产品从科技圈爆款转型为大众消费品 [5] 行业发展趋势与影响 - AI眼镜行业正从实验室概念加速迈向消费级爆品 商业化潜力几何级释放 [5] - 科技产品创新需要高效传播渠道加持 中心化媒体成为技术领先走向市场畅销的关键环节 [5] - 行业推广模式将从参数轰炸转向场景化沟通 率先实现心智占领的品牌将在新竞争中抢占先机 [7]
蚂蚁集团发布AI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Rokid、小米等AI眼镜已率先应用
新浪科技· 2025-09-12 03:06
蚂蚁集团技术发布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 具备安全 交互 连接三大核心能力 致力于实现AI眼镜与智能体间安全可信即时信息交互 [1] - gPass开放蚂蚁金融级安全能力 支撑AI眼镜向用户超级助手演进 已适配Android和RTOS双系统芯片级安全方案 [2] - 技术已应用于rokid 小米 夸克 雷鸟等眼镜品牌 实现"看一下支付"功能 未来将在文旅 出行 医疗等场景释放潜能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AI眼镜功能处于基础交互阶段 如拍摄 翻译 提词及简单对话 整体能力与手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1] - 硬件算力有限 存储不足制约复杂功能运行 中低端产品难以动态加载应用导致生态扩展困难 [1] - 原生应用稀缺 交互逻辑独特带来高开发门槛 芯片与系统选型碎片化严重限制服务深化与普及 [1] 技术框架核心能力 - 安全能力借助可信身份流通 端到端加密 设备认证等技术确保"设备是本人" 构建信息安全传输屏障 [2] - 交互能力集成声纹 虹膜 指纹等无感核身技术 实现"用户是本人"的便捷安全验证 确保操作由本人完成 [2] - 连接能力智能识别用户时间与空间 支持与多种智能体即时安全消息交互 具备跨端同步 消息优化及多模态提醒功能 [2] 应用场景拓展 - 在医疗健康场景 用户可通过AI眼镜使用健康咨询 AI问诊 就诊提醒 药品解读等服务 [2] - 技术在保障隐私前提下实现无感伴随式健康陪伴新体验 提升服务可靠性与安全性 [2]
Rokid Glasses AI眼镜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消费电子ETF(561600)涨超1.6%冲击3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9-12 02:06
行业动态与产品发布 - Rokid与浙江工艺美术研究院联合打造的"铸浪为山"礼盒套装完成交付 Rokid Glasses AI眼镜成为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唯一入选贵宾纪念品的AI硬件产品 [1] - Meta或于9月18日Connect大会期间上新AI眼镜 预计新品将进一步推升AI眼镜市场热度 [1] - 小米AI眼镜销量大幅超预期 公司已将AI眼镜3年出货目标设定为500万台 [1] - 阿里夸克AI眼镜和字节眼镜或于年内发布 下半年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 [1] 市场表现与指数追踪 - 截至2025年9月12日09:42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强势上涨1.87% [1] - 指数成分股芯原股份(688521)上涨16.67% 景旺电子(603228)上涨10.00% 寒武纪(688256)上涨5.34% 兆易创新(603986)和立讯精密(002475)等个股跟涨 [1] - 消费电子ETF(561600)上涨1.64% 最新价报1.18元 冲击连续3日上涨 [1] - 截至2025年9月11日 消费电子ETF近1周累计上涨9.42% [1] 指数构成与产品信息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立讯精密、中芯国际、工业富联、京东方A、澜起科技、豪威集团、兆易创新、歌尔股份和东山精密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8% [2] - 消费电子ETF(561600)设场外联接基金 包括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894)、C(015895)和E(024557) [2]
跟踪报告:大朋发布VisionRayAI智能眼镜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1 08: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核心观点 - 大朋发布首款AI智能眼镜Vision Ray 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 产品定位轻量化、时尚与科技结合 [5][6] - 产品核心亮点为内置"Hey Sunny"AI助手 基于自研DPAI大模型 支持智能同传、备忘创建、会议纪要和AI视觉识别 [5][7] - 硬件配置追求轻量化与高性能平衡 重量仅46g 采用索尼IMX681传感器 支持4032×3024分辨率照片和1080p 30FPS视频录制 [5][9] - 2025年Q2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87万台 同比增长222% 行业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5] 产品概述 - 大朋Vision Ray于2025年8月28日发布 是公司在VR业务外拓展AI可穿戴市场的重要举措 [5][6][10] - 目标用户为年轻消费群体和户外创作人群 结合轻量化硬件与实用AI工具 [5][10] 功能与参数配置 - 影像系统:12MP索尼IMX681传感器 F2.2光圈 5P镜头 "鹰瞳"引擎提供HDR优化、EIS防抖和畸变矫正 [5][9] - 音频系统:定向空间音频技术 三麦克风阵列拾音 [5][9] - 硬件平台:紫光展锐计算平台 2GB内存 32GB存储空间 [5][9] - 连接性:支持Wi-Fi 5和蓝牙5.1 [5][9] - 电池与防护:210mAh电池 支持直充或眼镜盒充电 IPX4防水等级 [5][9] 行业与市场展望 - 2025年AI眼镜市场进入加速增长模式 Q2全球销量87万台 同比增222% [5] - 大朋通过Vision Ray推动AI眼镜生态建设 涵盖硬件研发、软件应用和内容创作 [5]
AI眼镜销量超预期,Meta被曝向供应链大幅加单
选股宝· 2025-09-07 14:57
行业动态 - Meta智能眼镜上半年持续热销 8月向高通等核心供应商加单20% [1] - 高通AR1芯片2024年总提货量将增加至1200万+ 大幅高于市场预估的2025年500万销售量 [1] - Meta将于9月发布首款配备显示屏的AI智能眼镜Celeste [1] - Ray-Ban Meta智能眼镜销售额同比增长逾两倍 [1] - Ray-Ban Meta 2025年全年出货量或达400-500万副 2026年有望突破1000万副 [1] - Meta与Oakley共同开发智能眼镜产品 2025年整体销量突破500万副为大概率事件 [1] - AI眼镜已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焦点 行业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7年迎来"量产大年" [1] - 包括Meta 苹果 小米 字节 阿里等厂商正布局AI眼镜领域 [1] - 机构认为AI眼镜已迈入规模化商用临界点 2025年将成为"爆发元年" [1] 公司业务 - 荣旗科技在智能眼镜领域提供检测装备和组装装备 客户包括苹果和Meta [2] - 长盈精密与Meta有合作关系 曾为Meta的Ray-Ban AI眼镜提供结构件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