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战略

搜索文档
恒立液压(601100):公司简评报告:营收创历史新高,线性驱动项目进入批产阶段
东海证券· 2025-04-30 06: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液压件龙头,挖机泵阀市场份额提升,非挖产品持续放量,并推进国际化和电动化战略 考虑募投项目资本开支与费用扩张以及国际贸易波动影响,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7.52/30.72/34.71亿元(原2025 - 2026预测29.62/34.35亿元),EPS对应当前股价PE为35.91/32.17/28.48倍,维持“买入”评级[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3.90亿元,同比增长4.51%;实现归母净利润达25.09亿元,同比增长0.40%;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2.83%和26.76%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22亿元,同比增长2.56%;实现归母净利润达6.18亿元,同比增长2.61%;本期预计派发现金红利9.39亿元[7] - 2024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2.31%、6.30%、7.75%和 - 1.40%,各项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同比分别增长0.24pct、1.80pct、0.02pct和2.70pct[7] 公司战略成效 - “多元化”战略显成效,2024年实现历史新高收入93.90亿元,得益于挖掘机液压泵阀产品市场份额提升、非工程机械行业产品持续放量以及海外市场持续开拓 液压油缸产品收入小幅增长,液压泵阀及马达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63%,海外销售收入20.74亿元,同比增长7.61%[7] 公司项目进展 - 线性驱动项目进入批产阶段,使用募集资金14亿元推进建设,筹备期完成数十款产品研发,2024年9月产线设备具完整加工能力,目前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7] - 海外墨西哥工厂建设进入试生产,达产后预计贡献新增产能价值约17.03亿元,可缓解国际贸易风险[7]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389.69|10436.28|11559.55|12729.76| |同比增长率(%)|4.51%|11.15%|10.76%|10.1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08.71|2752.08|3072.19|3470.81| |同比增长率(%)|0.40%|9.70%|11.63%|12.97%| |EPS摊薄(元)|1.87|2.05|2.29|2.59| |P/E|39.40|35.91|32.17|28.48|[6] 三大报表预测值 |报表|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百万元)|7883|9769|11588|138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1028|778|778|778| | |应收票据及账款(百万元)|1973|2044|2248|2458| | |存货(百万元)|1765|1920|2083|2240| | |预付款项(百万元)|157|174|192|211| |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1026|1101|1211|1321|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3830|15786|18100|20826| |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8|9|9|10| | |固定资产(百万元)|3889|3746|3474|3083| | |在建工程(百万元)|1084|1284|1434|1534| | |无形资产(百万元)|439|450|459|467| | |商誉(百万元)|1|1|1|1| |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388|377|379|380| |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5808|5865|5755|5474| | |资产总计(百万元)|19639|21651|23855|26301| | |短期借款(百万元)|15|5|5|5| | |应付票据及账款(百万元)|1136|1118|1180|1231| |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2228|2321|2474|2628| |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3379|3444|3658|3865| | |长期借款(百万元)|0|0|0|0| |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431|400|400|400| |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31|400|400|400| | |负债合计(百万元)|3810|3844|4059|426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15775|17749|19734|21968| |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54|58|62|68| |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15828|17807|19796|22036|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百万元)|19639|21651|23855|26301| |利润表|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390|10436|11560|12730| | |营业成本(百万元)|5368|6009|6635|7266| |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90|99|110|118| | |销售费用(百万元)|217|230|254|280| | |管理费用(百万元)|592|600|647|700| | |研发费用(百万元)|728|772|850|923| | |财务费用(百万元)|-131|-236|-293|-347| |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54|-50|-50|-50| | |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13|-12|-12|-12| | |投资收益(百万元)|-1|1|1|1|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203|0|0|0| | |其他经营损益(百万元)|125|157|127|140| | |营业利润(百万元)|2786|3058|3423|3869| |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14|15|15|15| | |利润总额(百万元)|2800|3073|3438|3884| |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288|316|361|408| | |净利润(百万元)|2512|2756|3077|3476| |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4|4|5|5|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2509|2752|3072|3471| | |EPS(摊薄)(元)|1.87|2.05|2.29|2.59|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479|3098|3436|3848| | |投资(百万元)|-754|250|-1|-1| | |资本性支出(百万元)|-1063|-619|-469|-319| | |其他(百万元)|-1284|18|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3100|-351|-468|-318| | |债权融资(百万元)|-185|-12|0|0| | |股权融资(百万元)|0|0|0|0| | |其他(百万元)|-603|-1021|-1150|-129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788|-1034|-1150|-1299| | |现金流净增加额(百万元)|-1673|1887|1818|2231|[8]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营业总收入增长率|4.5%|11.1%|10.8%|10.1%| | |EBIT增长率|-4.0%|15.6%|10.9%|12.4%|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0.4%|9.7%|11.6%|13.0%| | |总资产增长率|9.7%|10.2%|10.2%|10.3%| |盈利能力|毛利率|42.8%|42.4%|42.6%|42.9%| | |销售净利率|26.8%|26.4%|26.6%|27.3%| | |净资产收益率|15.9%|15.5%|15.6%|15.8%| | |总资产收益率|13.4%|13.4%|13.5%|13.9%|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19.4%|17.8%|17.0%|16.2%| | |流动比率|4.09|4.58|4.95|5.39| | |速动比率|3.46|3.91|4.26|4.69| |估值比率|P/E|39.40|35.91|32.17|28.48| | |P/B|6.27|5.57|5.01|4.50|[8]
车展速递|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发布,含混动与纯电两种动力共三款车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3 09:18
产品发布 - 雷克萨斯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新一代ES车型 包括混合动力ES 300h和纯电车型ES 350e及ES 500e [1] - 纯电车型基于GA-K平台开发 配备大容量电池 ES 500e搭载智能全轮驱动系统DIRECT4 可智能调节前后轮扭矩分配 [1] - 新一代ES配备雷克萨斯智能安全辅助系统 扩展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减速支持场景并集成驾驶员监控系统 [1] 本土化战略 - 新一代ES以中国需求为研发原点 研发团队从IN CHINA FOR CHINA角度进行现地调研 最大化体现中国客户需求 [3] - 公司推出RCE体制 让中国工程师担任首席工程师 将中国电动化和智能化元素融入开发 [4] - 雷克萨斯首个海外纯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研发制造基地正式落户上海金山区 [4] 电动化布局 - 雷克萨斯作为高端品牌承担技术先锋使命 公司双线并进强化本土化竞争力 [4] - 除已上市的广汽丰田铂智3X外 公司推出预售的一汽丰田bZ5和首发搭载鸿蒙座舱的铂智7车型 [4] - 计划2025年上市全新电动化车型 并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5] 产能与销量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在中国生产至少250万辆汽车 [5] - 2024年丰田在华销量177.6万辆 同比下滑6.9% 雷克萨斯在华销量超18万辆 同比增长0.3% 成为国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进口豪华汽车品牌 [5]
兰博基尼“超凡之作”Temerario申城首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2 01:31
产品发布与核心特点 - 公司于4月21日在上海发布全新超级跑车Temerario 展出两辆专属涂装车型(Blu Marinus蓝色和Verde Mercurius绿色配轻量化套件)[1] - 新车搭载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和三台电机 综合输出功率达920马力 最高时速343公里/小时 零至百公里加速仅需2.7秒[5] - 发动机转速可达10000转/分 为全球首款量产超跑实现该技术指标[5] - 提供13种驾驶模式组合 首次引入Drift漂移模式 满足多场景驾驶需求[6] - 通过轻量化套件实现车身减重超过25千克 提升空气动力学效率[8] 电动化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完成全系车型混动化布局 Temerario成为HPEV高性能混合动力系列第二款超级跑车[3][5] - 现场同步展出混动车型Urus SE(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超级SUV)和Revuelto(首款HPEV高性能V12插电式混合动力超跑)[3] - 混动化技术实现同等性能下更低排放 公司成为细分市场最具可持续性超级跑车品牌[3] 中国市场战略与里程碑 - 本次活动同步庆祝公司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二十周年(2005-2025)现场揭幕二十周年专属品牌标识[3] - 中国内地被定义为亚太地区核心市场 过去十年呈现非凡发展[5] - 公司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数字化互动持续提升本地客户服务 满足技术前瞻性市场需求[5] 设计与技术突破 - 新车采用"核心标志性"设计语言 包含六边形车灯、飞行员体验内饰及锐利线条 保留品牌基因[8] - 应用全新铝制白车身结构 承受混合动力单元压力 兼顾机械性能与减重效果[8] - 通过Ad Personam项目提供超过400种车身颜色和涂装定制选项[8] 合作伙伴生态 - 普利司通作为轮胎独家合作伙伴 为Temerario定制全系列轮胎 强化赛道及日常性能[9] 品牌活动与高层参与 - 发布会选址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原祥生船厂)凸显工业美学与历史传承[3] - 公司主席兼CEO、首席营销销售官、首席技术官、亚太区负责人及中国区总经理全员出席[1] - 现场设置品牌历史墙 回顾2005年开设首家授权经销商及Super Trofeo赛事入华等里程碑[3]
【浙江鼎力(603338.SH)】北美业务短期承压,其他海外市场放量+新品拓展保障持续增长——2024年年报点评(陈佳宁/汲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1 09:09
公司业绩表现 - 24年公司实现营收77.99亿元,同比+23.56% [4] - 归母净利润16.29亿元,同比-12.76%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16.38亿元,同比-9.36% [4] 产品收入结构 - 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营收29.56亿元,同比+20.84%,占比41.21% [5] - 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营收34.44亿元,同比+14.41% [5] - 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营收7.72亿元,同比+53.14% [5] 地区收入分布 - 中国境内营收16.49亿元,同比-22.23% [5] - 中国境外营收55.23亿元,同比+43.83% [5] 毛利率变化 - 主营业务毛利率33.68%,同比-1.06pcts [5] - 臂式产品毛利率30.2%,同比+1.48pcts [5] - 剪叉式产品毛利率35.52%,同比-2.96pcts [5] - 桅柱式产品毛利率38.81%,同比-2.85pcts [5] - 境内业务毛利率26.39%,同比+0.89pcts [5] - 境外业务毛利率35.86%,同比-3.99pcts [5] 业务发展亮点 - 臂式产品海外销售收入同比+46.99% [5] - 年产4000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已结项,产能逐步放量 [5] - 六期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项目总投资17亿元,年产2万台新能源设备 [6] 战略布局 - 全系列产品完成电动化,全臂式系列为业内首创 [6] - 全球唯一实现无油全电环保型剪叉系列批量化生产 [6]
财报季|史蒂芬·温克尔曼:兰博基尼用“慢”赢得了史上最“快”的好成绩
中国经营报· 2025-03-24 07:07
核心观点 - 兰博基尼在2024年取得历史最佳业绩 营业额首次突破30亿欧元达30.9亿欧元 营业利润创8.35亿欧元新高 同比增长15.5% 交付量达10687台 [1] - 公司通过全系混动化转型、保持产品稀缺性及品牌价值投入实现逆势增长 平均订单排期约1.5年 [3] - 坚持中长期视角应对行业变革 2025年将推出首款纯电车型 2026年实现全球市场全系混动化 [7][8] 行业变革态势 - 全球汽车业面临结构性调整 传统制造岗位以每周3%速度消失 智能座舱工程师需求暴增200% 影响约280万人职业迁移 [1] - 行业处于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阶段 挑战与机遇并存 [3][4] 产品战略 - 成为首家实现全系混动化的超跑制造商 产品线包括Revuelto、Urus SE及即将亮相的Temerario [3][7] - 注重功率重量比优化 在电动化增重背景下通过技术升级保持性能优势 [10] - 驾驶体验为核心研发方向 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提升客户响应效率而非削弱驾驶本质 [8][9] 市场定位 - 坚持"需求高于产能"原则维持产品稀缺性和保值率 [3][6] - 中国年轻消费群体偏好多元化 公司通过品牌调性创新而非盲目跟风应对区域市场变化 [10] - 客户购车动机持续聚焦设计、性能及品牌信赖度 实现方式随技术演进不断革新 [9] 企业理念 - 以"造钟而非报时"为长期发展理念 拒绝路径依赖 [1][2] - 将挑战视为发展机遇 注重在地缘政治及经济变化中保持战略定力 [3][6] - 通过"帮助用户造梦"建立情感共鸣 强化品牌价值 [4][9]
最好的路摆在大众面前:成为中国新能源车的海外代理人
晚点LatePost· 2024-11-13 14:36
核心观点 - 大众集团面临销量下滑和财务萎缩,计划关闭德国三家工厂并裁员近万人,同时全员降薪10%,打破其2029年前不裁员承诺[5] - 中国市场占据大众40%业务权重,但大众电动车项目已失去分享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崛起红利的机会[6] - 大众电动化战略的核心逻辑是依托中国市场实现规模化,但MEB平台车型在华表现不佳,导致战略调整[21][45] - 大众通过控股大众安徽、成立VCTC、与小鹏汽车战略合作等方式,转向低成本获取中国新能源车技术和方法论[51][55][56] - 大众电动化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在欧美市场与丰田竞争,重新夺回全球市场份额[58][59] 大众集团现状 - 2024Q3汽车生产量6632万辆同比-34%,销售量6463万辆同比-44%,交付量6524万辆同比-28%[11] - 营业利润129亿欧元同比-205%,销售收入2373亿欧元同比+09%[11] - 拟关闭德国三家工厂并裁员近万人,全员降薪10%,打破不裁员承诺[5] 中国市场重要性 - 2016年大众以1030万辆全球销量首次登顶,其中中国市场贡献398万辆[14] - 2017-2019年大众全球销量维持在1070-1100万辆,中国连续超400万辆[14] - 相比丰田中国销量占比仅17%,大众高度依赖中国市场[15] 电动化战略演变 - 2015年因"排放门"事件投入70亿美元启动MEB平台研发[20] - 2016年发布"TOGETHER–Strategy 2025"电动化转型战略[21] - 原计划2015-2025年投入1500亿欧元,但MEB平台在华表现不佳导致战略调整[45][49] - SSP平台推出时间推迟至2026年后,整合MEB、PPE等平台技术[47] 战略调整举措 - 2020年取得江淮大众75%股权并更名为大众安徽,规划年产能35万辆[43] - 2023年成立VCTC缩短30%研发周期[51] - 2023年7月以7亿美元入股小鹏499%股权,联合开发两款B级纯电车[55] - 2024年与小鹏深化合作至EEA架构和CMP平台开发[56] 未来竞争格局 - 预计2026年大众全球销量将缩量至700万辆级别,与丰田差距扩大[59] - 欧美市场将重新成为大众核心业务权重(50%销量),需通过电动车争夺燃油车份额[59] - 大众可能成为连接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与欧美市场的理想渠道商[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