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全景式展现中国海洋发展图景 《向海而行》今日开播
央视新闻· 2025-06-08 07:41
节目概况 - 系列节目《向海而行》将于6月8日—12日在CCTV-1播出 央视频 央视网同步上线 [1] - 节目围绕"资源宝库""逐梦深蓝""耕海牧渔""碧海银滩""蓝色脉动"五大主题展开 [4] - 通过20余个鲜活故事串联中国海洋发展实践 [6] 内容亮点 - 展现南海"深海一号"能源站 "蛟龙"号 "奋斗者"号深潜器等科技成就 [6] - 记录福建澳角村产业转型 厦门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保护等生态实践 [6] - 呈现辽宁大连LNG船技术突破 全球开源海洋环境预报模型等国际合作 [6] - 包含"明阳天成号"漂浮式风电 可燃冰试采等硬核科技突破 [8] - 展示海南三沙生态修复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等民生案例 [8] 制作特色 - 深入码头 实验室 养殖工船等一线场景采访科研人员 渔民等群体 [8] - 运用航拍延时 数据可视化 动画演示等技术手段 [11] - 通过"雪龙2"号 "梦想"号等"国之重器"镜头展现科技发展 [11][14]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15] -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多个产业跻身全球前列 [15]
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7 03:12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活动 -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8日 这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 [1] - 活动旨在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海洋强国重要论述 提升全民海洋意识 [1] 主场活动安排 - 自然资源部联合海南省政府在海口市举办主场活动 [1] - 配套活动包括海洋文化研讨和"雪龙2"号公众开放日 [1] - 将制作发布主题宣传片 海报等新媒体产品 [1] 宣传推广措施 - 组织中央媒体进行主题采访 [1] - 联合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成员单位 涉海高校等开展公益宣传活动 [1] -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林草 地调等宣传资源开展科普活动 [1] 跨部门协作要求 - 强调推动"四个融合" 加强与宣传 网信 教育 科技等部门合作 [2] - 联合共青团 科协 媒体 科研院所等组织扩大宣传影响力 [2] - 要求注重节俭务实 力戒形式主义 [2]
2025年中国深海科技产业研究报告:深蓝引擎:万米深海技术突破与海洋经济新格局
头豹研究院· 2025-05-26 12: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深海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国家战略需求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深海领域进入关键突破期 [2] - 中国海洋经济迈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将持续推动技术攻关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2] 各部分总结 深海产业发展背景 - 中国深海主要分布于南海和东海,蕴含丰富资源,2013 - 2025年深海科技经历战略升级,沿海城市形成特色产业布局,但核心技术仍需突破,未来将推进“三深”技术联合应用 [3] 民用领域发展前景 - 中国深海产业涵盖四大装备系统和六大支撑技术,核心技术待突破,预计到2030年产业规模从2024年近20,000亿元增至30,000亿元,年均增长10.6% [4] 军用领域竞争格局 - 全球无人作战系统发展,美国等国推进无人潜航器研发,美军年度研发预算达3.3亿美元,构建水下攻防体系,中国HSU001列装标志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5] 深海界定标准与中国管辖海域空间分布特征 - 深海定义多维度分异,军事和资源开发领域标准不同,世界石油大会有分类体系,深海区域占地球表面积65%,中国管辖深海主要在东海和南海,海洋权益体系逐步完善但维护面临挑战 [8] 深海科技战略意义 - 深海科技是国家战略新领域,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支撑,全球70%重大油气田在深水区,深海蕴含丰富生物资源,中国管辖深海有战略意义,开发可减少资源依赖等 [11] 深海科技政策演进 - 2013 - 2025年中国深海科技政策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创新,“十四五”规划列为重大科技课题,2025年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力于装备自主可控和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14] 沿海城市海洋产业规划 - 深圳聚焦深海科技创新,浙江推进港口经济升级,厦门强化产业支撑体系,青岛布局重点产业集群,上海完善海洋观测网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8][19] 深海资源 - 深海蕴藏丰富金属矿产、生物和能源资源,金属矿产包括多金属结核等,生物资源有220万种动物和10亿种微生物,能源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 [22][23] 深海探测技术 - 中国深海探测技术在深潜器等方面取得进展,但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全球形成“三深”技术体系,中国需加强自主创新和联合应用 [26][27] 深海水下装备体系 - 深海水下装备体系包括四大系统,支撑技术体系涵盖六大领域,构成完整技术装备保障能力 [29][31] 深海科技产业链 - 深海科技产业链由上游、中游、下游环节构成,上游关键部件国产化率低,中游有完整产业布局 [34] 深海水下施工作业装备 - 水下施工作业装备涵盖多领域,美欧占据优势,中国突破2,500米级技术,装备向智能化等方向发展,需攻克多领域技术难题并注重环保 [39][41] 中国深海经济预测 - 预计2030年中国深海经济生产总值达近3万亿元,年均增长10.6%,海洋油气等领域成为增长主要动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44] 美军深海战略与中国应对 - 美海军提出深海对抗战概念,构建水下攻防体系,中国海军水下作战体系建设加速 [46][48]
2025年中国深海科技产业研究报告:深蓝引擎——万米深海技术突破与海洋经济新格局
头豹研究院· 2025-05-26 1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深海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国家战略需求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深海领域进入关键突破期 [2] - 中国海洋经济迈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将持续推动技术攻关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2] 各部分总结 深海产业发展背景 - 中国深海主要分布于南海和东海,蕴含丰富资源,从2013 - 2025年,深海科技经历战略升级,沿海城市形成特色产业布局,但核心技术仍需突破,未来将推进“三深”技术联合应用 [3] 民用领域发展前景 - 中国深海产业涵盖四大装备系统和六大支撑技术,核心技术待突破,预计到2030年产业规模从2024年近20,000亿元增至30,000亿元,年均增长10.6% [4] 军用领域竞争格局 - 全球无人作战系统发展,美国等国推进无人潜航器研发,美军年度研发预算达3.3亿美元,构建水下攻防体系,中国HSU001列装标志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5] 深海界定标准与中国管辖海域空间分布特征 - 深海定义多维度分异,军事和资源开发领域基准不同,世界石油大会有分类体系,深海区域占地球表面积65%,中国管辖深海主要在东海和南海,海洋权益体系逐步完善但维护面临挑战 [8] 深海科技战略意义 - 深海科技是国家战略新领域,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支撑,深海开发涉及多维度,全球70%重大油气田在深水区,中国管辖深海有战略意义,可减少资源依赖等 [11] 深海科技政策演进 - 从2013 - 2025年,中国深海科技政策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创新,“十四五”规划将其列为重大科技课题,2025年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14] 沿海城市海洋产业规划 - 深圳聚焦深海科技创新,浙江推进港口经济升级,厦门强化产业支撑体系,青岛布局重点产业集群,上海完善海洋观测网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8][19] 深海资源 - 深海蕴藏丰富金属矿产、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金属矿产包括多金属结核等,生物资源有220万种动物和10亿种微生物,能源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 [22][23] 深海探测技术 - 中国深海探测技术在深潜器等方面取得进展,但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全球形成“三深”技术体系,中国需加强自主创新和联合应用 [26][27] 深海水下装备体系 - 深海水下装备体系包括四大系统,支撑技术体系涵盖六大领域,构成完整技术装备保障能力 [29][31] 深海科技产业链 - 深海科技产业链由上游、中游、下游环节构成,上游关键部件国产化率低,中游有完整产业布局 [34] 深海水下施工作业装备 - 水下施工作业装备涵盖多领域,美欧占据优势,中国突破2,500米级技术,装备向智能化等方向发展,需攻克多领域技术难题并注重环保 [39][41] 中国深海经济预测 - 预计2030年中国深海经济生产总值达近3万亿元,年均增长10.6%,海洋油气等深海业务是增长动力,各领域占比上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44] 美军深海战略与中国应对 - 美海军提出深海对抗战概念,构建水下攻防体系,中国海军水下作战体系建设加速 [46][48]
振华重工: 振华重工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9 09:49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定践行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参建的南美首个智慧港口秘鲁钱凯港顺利开港 [2] - 公司全面打造港口机械、海工装备、钢结构三大核心主业,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强化战略系统谋划,坚持以港为基、以钢为纲,明确公司"123456"发展思路,系统梳理产品线,启动公司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案的编制 [3] - 公司获评"双百"行动2023年度考核"标杆"全国第6名,强化三项制度改革,完成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授予工作 [3] - 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全面梳理形成港机、海工、钢结构三大产品系列,成立新产品委员会,强化公司主业相关领域新产品开发 [4] - 加快推进公司国际化建设,系统规划海外分支机构设置,明确海外分支机构主要功能作用,优化对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 [4]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44.56亿元,同比增长4.62%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5.34亿元,同比增长2.60% [6] - 港口机械业务中标项目金额总计为40.01亿美元,海工和钢结构相关业务中标项目金额总计为20.83亿美元 [6] - 实现利润总额约为人民币9.37亿元,同比增长19.39% [6]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4.36%,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 [6]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强化科技创新布局,围绕港机、海工、钢结构和智慧港口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制定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工作方案》等专项工作方案 [4] - 明晰公司"12345""科技振华"建设工作思路,研制了国内首台套成立绿色低碳研究所 [4] - 取得行业首张港机产品碳足迹核查证书,两项"揭榜挂帅"项目成功孵化8项港机单机子系统 [4] - 编制完成数智振华建设三年工作方案,明确公司数字化转型思路、目标和路径 [4] - 完成两级生产指挥中心一期建设,实现对项目全过程全要素监控、监测和监管 [4] - 47个智能制造项目有序推进,实现首条重型智能化涂装生产线投产 [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建设 - 报告期末公司董事会共有董事10人,其中内部董事4人,外部董事6人(含独立董事4人) [7] - 外部董事在财务金融、装备制造、经营管理、机械工程、智能制造领域造诣深厚 [7] - 全年合计召开董事会会议12次,审议通过71项议案,召开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27次,审议通过55项议案 [6] - 报告期内获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 [7] - 持续完善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公司"1+N"治理制度体系,2024年新增《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2项制度,修订《公司章程》等3项制度 [7] 行业分析与市场前景 - 传统港机市场增量总体有限,国内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化大流量港口的自动化码头新建及改造需求加大 [18]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港口设备需求旺盛,国家加快布局智慧港口与智慧航道建设 [18] - 持续推进内河运输建设,整机采购和自动化设备需求将逐步释放,港口升级改造也将迎来机遇 [18] - 海工市场有所回暖,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带来新机遇,海洋油气、清洁能源装备需求旺盛,海工装备市场空间较大 [18] - 钢结构市场地方投资基建项目大规模缩减,公路、铁路桥梁市场略有下滑 [18] -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绿色低碳环保是行业主流趋势,国内钢结构市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18] 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发布公告115份,其中临时公告63份,上网公告文件48份,定期报告4份 [15] - 2024年共有4家机构出具11篇公司相关研究报告,公司资本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16] - 再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央企ESG·先锋100指数",首次入选"长三角ESG·先锋50"榜单 [16] - 荣获"鲸牛奖·ESG治理先锋"、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ESG杰出案例、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等奖项 [16]
新风口!这一板块,批量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3-21 04:03
海洋经济赛道表现 - 海洋经济赛道成为A股新风口,板块延续强势表现,邵阳液压20%涨停,安诺其、海默科技、海兰信涨超10%,振华重工、开创国际、润邦股份、大连重工、中信重工、巨力索具、神开股份、亚星锚链、东方海洋等涨停 [2][4][11] - 深海科技板块午间休市报1250.83点,上涨90.28点(+7.78%),成交额222.24亿,换手率19.77%,流通市值1384.64亿 [6] - 渔业板块午间休市报836.41点,上涨41.85点(+5.27%),成交额17.60亿,换手率10.56%,流通市值196.80亿 [8] - 海工装备板块午间休市报2563.54点,上涨120.25点(+4.92%),成交额455.82亿,换手率4.29%,流通市值9399.33亿 [10] 海洋经济政策与行业前景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对GDP的拉动作用达11.5%,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2]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12] - 深海科技领域融合多学科技术,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支撑,涵盖探测开发装备制造、资源利用及生态保护等 [13] - 天风证券认为,在"海洋强国"战略驱动下,蓝色债券等创新型金融工具正成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12] 新股新亚电缆表现 - 新股新亚电缆上市开盘涨400%,单签收益达1.48万元 [14][15] - 公司是华南地区知名线缆企业,主要产品为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及架空导线,深度绑定南方电网等下游龙头企业 [15] - 公司积极拓展特种电线电缆产品至汽车、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在研项目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和机器人电缆 [15][16]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63亿元、30.13亿元、28.34亿元,归母净利润1.11亿元、1.64亿元、1.35亿元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