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

搜索文档
打造“小精专优”双选会,民办大学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
新京报· 2025-06-17 08:42
此外,通过与企业深入交流,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学校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 力。"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100多家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让非毕业年级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单位的实习 项目中,锻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马浩辉表示。 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破解企业用人困境 毕业生初次就业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在助力学生就业方面有哪些"秘诀"? "学校的规模不算大,2025年毕业生的数量在一千人以下。我们会把毕业生分为几类:国内考研的、出 国深造的、自主创业的、征兵入伍的、求职就业的。对于有就业意愿,但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 学校一对一地了解学生诉求。利用现有已开发的实习实训基地,以及校企合作单位,精准给学生推荐岗 位。"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就业服务与校企合作中心主任马浩辉表示。近日,记者从北京金融科技学院了 解到,学校深入推进"五共同"模式校企合作,打造"小精专优"双选会,为学生的职业道路全方面"保驾 护航"。 一对一了解学生诉求,精准推荐岗位 5月21日,北京金融科技学院一场"小精专优"就业双选会让2025届毕业生张宏阳印象深刻。不同于大型 的招聘会,这场双选会的规模不算很大,现场并不 ...
高校与企业共建协同育人平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6 21:13
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 清华大学组织"应聘行"校企实践活动 每年近40支队伍600余人次毕业生参与 消除就业信息差提升人岗匹配度 [1] - 近5年清华大学2300余名毕业生赴制造业能源业就业 数量逐年增加 [1] - 中国人民大学走访410余家高质量用人单位 定向挖掘1100余个就业岗位 对接近百家就业实习实践基地 [2]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 高校采用"订单式""项目式"培养模式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获批5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2] -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开发实践教学课程 开展学科研究和产业开发 [2] 企业招聘动态 - 京东2025届校招提供1.8万个岗位 核心岗位薪资提升20% [3] - 京东启动"顶尖青年技术天才计划" 覆盖多模态大模型机器学习等6大前沿技术领域 [3] - 京东新增"大模型+"广告智能投放 AI+医疗服务等新兴岗位 无人机飞行师等新职业 [3] - 京东外卖业务已签约10万名全职骑手 计划扩招至15万名 骑手月收入近2万元含五险一金 [3] - 京东体系员工总数超72万人 其中一线员工超50万人 [3]
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
河南日报· 2025-06-16 00:38
(2025年5月29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告 第54号 《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已经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5月29日 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5年5月3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本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 育类型定位。 第四条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 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 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 实 ...
百校联百园 千企促就业
广西日报· 2025-06-13 02:06
人才供需对接活动概况 - 2025年广西"百校联百园 千企促就业"人才供需对接活动由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资委、园区办联合主办,85所高校、20个园区、128家企业参与 [1] - 活动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关键工作探讨,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为深度合作筑牢根基 [1] - 企业代表介绍行业发展趋势与用人需求,高校依据学科优势探讨培养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1] 双选会数据与服务 - 双选会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涵盖制造业、互联网、计算机、机械、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收到简历2300余份 [2] - 现场设有"一站式"求职加油站,提供政策咨询、权益维护、职业咨询、简历指导、智慧就业五大服务 [2] - 线上双选会持续至7月7日,入驻企业1105家,提供岗位7800余个、就业机会超4.5万个 [2] 政策支持与区域合作 - 全区14个设区市和3家区外人社部门解读留桂就业政策,包括最高超8万元的人才补贴、住房保障及创业扶持 [2] - 产业园区代表介绍园区概况、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高校展示学科特色及毕业生留桂就业情况 [2] 政府推动就业举措 - 广西推动学科专业优势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促进高校毕业生与重点园区、优质企业高效匹配 [3] - 目标为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持续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3]
《鼎天鬲地》演绎北京考古故事
北京青年报· 2025-06-12 05:56
话剧《鼎天鬲地》演出与影响 - 话剧《鼎天鬲地》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出品,是2025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中唯一由高职院校创排的作品[2] - 该剧讲述年轻女考古队长夏青桐带领团队扎根北京西周燕国都城遗址的故事,展现当代考古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守护[2] - 剧目已打磨演出3年,完全由北戏学生出演,曾在北戏少儿戏剧场、天桥艺术中心、国家话剧院等演出[2] - 该剧于2023年获北京大学生戏剧节银奖,2024年入选北京市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评审"重点项目"[2] 教育意义与人才培养 - 北戏院长吴蕾表示,该剧旨在让学生通过排演过程汲取正确价值观与家国情怀,激励艺术工作者责任使命[3] - 剧目以年轻人演绎年轻人,成为培养艺术人才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3] - 戏剧影视系探索出以老带新、以剧目实践反哺教学的人才培养路径,已有四届学生参与演出[4] - 该剧设AB两组演出,让更多学生有上台机会,部分学生从群演成长为男二号、男一号[4] - 学生通过参与演出和幕后工作,如舞台监督等角色,获得多方面成长[4] 创作过程与专业支持 - 为创作该剧,师生多次前往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观摩学习,编剧方雨舒曾住进考古队体验生活[5] - 剧目在艺术加工的同时保持考古专业领域的严谨性,力求不误导观众[5] - 创作得到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全方位专业支持,并邀请行业专家担任艺术指导[6] - 校企合作联动机制为作品创作提供支持,成为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6] 未来发展计划 - 北戏将以该剧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行业联动,培育更多艺术人才与精品力作[6] - 该剧作为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内容进行了片段展示[6] - 未来可能开发研学旅游路线,在房山区实现驻场演出或打造沉浸式演出剧场[6]
北京民企持续发挥就业“稳定器”作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0 22:04
百度招聘计划 - 未来三年计划开放21000个实习岗位并提升实习转正率 [1] - 已面向在校学生开放超3000个暑期实习岗位其中87%与AI相关 [2] - 校招生参与核心业务与AI研发包括无人驾驶机器学习大模型AI应用等领域 [2] 滴滴司机招募与补贴 - 去年数百万名网约车司机通过滴滴获得收入 [2] - 今年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其中10亿元用于司机补贴优化收入和权益保障10亿元用于乘客补贴 [2] - 针对退役军人司机听障司机等重点群体推出定制化支持计划并提供培训服务 [2] 校企合作与就业联动 - 北京体育大学与安踏集团共建"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每年提供百余位学生参与研究实习 [3] - 校企合作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生通过举重鞋研发项目获得安踏录用 [3] 民营经济就业贡献 - 民营经济贡献中国经济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 [2] - 北京民营企业持续发挥就业"稳定器"作用 [1][2]
坚持“以体为本”,北京体育大学校企协同促学生精准就业
新京报· 2025-06-10 14:24
校企合作促就业 - 北京体育大学与安踏集团共建"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已有2025届6名毕业生入职安踏集团及其子品牌,13名同学到京东就业 [1] - 学校与安踏、李宁、乔丹、京东等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协议,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并畅通就业渠道,合作企业到校开展招聘活动 [5] - 校企合作项目包括挂牌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合作举办区域性全国性体育赛事、联合开展博士后培养,常态化为学生提供校内外就业实习实训机会数百个 [5] 运动科技研发成果 - 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成立三年以来,每年数十个科研团队的百余位学生参与研究和实习实训,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 -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参与举重鞋研发项目,为我国举重队在巴黎奥运会斩获五金提供支持,毕业生顺利获得安踏集团录取 [4] - 研发中心设备涵盖人体运动与健康多方面研究,如运动与睡眠、防摔倒研究、运动生化领域研究、人体姿态判断等 [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了解企业人才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并创新微课程,为企业定制化培养急需人才 [6] - 在体育工程领域优化课程,突出实习实训,强化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丰富研发一线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 [6] - 邀请企业高管走进课堂介绍就业市场需求,校友返校开展就业创业宣讲,带学生到企业参观调研 [6]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 教育学院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参与打造品牌赛事,如少儿田径比赛,全程参与规则制定、比赛组织及课程设计 [5] - 学生通过鞋类测试形成报告,访谈运动员、教练员及奥运冠军,为鞋类设计和创新提出建议并获得企业认可 [4] - 校企合作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前了解企业需求和文化,降低求职成本和难度 [4][5]
发挥就业“稳定器”作用!百度、滴滴等“大厂”支持重点群体就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9 16:01
就业稳定措施 - 百度计划未来三年开放21000个实习岗位并提升实习转正率 [1] - 滴滴针对退役军人司机、听障司机等重点群体开通针对性招募并投入10亿元用于司机补贴 [1] - 百度已面向在校学生开放3000+暑期实习岗位其中87%与AI相关 [1] 人才招聘与校企合作 - 滴滴走进北京、西安等多所高校举办校园宣讲会并与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联合举办"校企交流日"活动 [2] - 北京体育大学与安踏集团共建"北体安踏运动科技研发中心"每年提供百余位学生参与研究和实习实训 [2] -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邓成通过校企合作项目顺利获得安踏集团录取 [2] AI领域招聘重点 - 百度校招生参与核心业务与AI研发包括无人驾驶、机器学习、大模型、AI应用等领域 [1] - 百度实习生深度参与公司重点项目如"秒哒"生成式应用开发平台的技术研发 [1] 重点群体支持 - 滴滴为退役军人司机、听障司机等重点群体提供定制化支持计划和相应培训 [2]
企业的高质量、高价值创造需要与员工的 职业教育、职业周期和收入水平相匹配
经济观察网· 2025-06-09 10:0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企业需通过优化分配制度、提升员工技能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在于共享发展成果、消除职业歧视和加强职业教育 [2][3] 分配制度与员工收入 -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企业需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员工 [3] - 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良好的员工收入水平和稳定工作期限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伍德和老干妈案例证明专业娴熟的员工队伍对质量传承的关键作用 [4] - 比亚迪2023-2024年部分部门薪资涨幅1.36%至1.43% 绩效占比36% 京东五年累计提供7万个毕业生岗位 2023年近50%校招生获得晋升 [5] 职业歧视与技能提升 - 需批判与清除职业歧视 尤其制造业需改变年轻人对行业的底层就业观念 车工、焊工等岗位持续位列"最缺工"职业前十 [6] - 企业需投入员工职业技能培训 制定职业成长计划 新能源行业通过校招快速培养人才 晶澳科技人员需求年增30%-40% 每年招聘1000-2000名应届生 其中35%有海外背景 [7] 职业教育与校企合作 - 德国2019年有128万名学徒 99.5%完成学徒后获得工作 超过50%公司计划继续雇用学徒 [8] - 中国制造业存在人才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问题 需加强校企合作 京东反馈合作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华中数控与多所职业院校建立联合培养项目 [9] 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 制造业招人难根源在于员工缺乏成长空间和企业未实现高端化 日本SAKURA PAXX公司通过分部门决算和改善活动提升员工自主能力 [10] - 制造业需提升技术精密度而非规模 中国高端数控机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瑞士Magerle公司仅几十名员工 年产量30余台高端磨床 订单排至几年后 [11]
政企校同向发力 构建就业大格局
北京青年报· 2025-06-05 18:14
高校就业合作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例如在中铁建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以党建为引领 结合学校教育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 为学生实习实践 职业发展 前沿研究 实地考察提供高水平供需对接平台 [1][2] - 学校持续开展访企拓岗工作 加强学科领域的课堂外培养 定期开展就业双选会 邀请重点企事业单位来校开展人才招聘工作 建立"就业单位-学校-学生"三方反馈机制 不断优化就业措施和服务 [3] - 2022-2024届毕业生共计807人 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71% 毕业去向落实率逐年稳步提高 [3] 企业就业举措 - 美团2025年面向校园提供超1.5万个岗位 其中应届毕业生超6000人 有转正机会实习生4000人 日常实习生5000人以上 [4] - 美团创新应用数字化招聘手段 利用带岗直播 模拟面试 对话行业"大咖"等形式 2025年上半年总部接待老师 学生参访近千人次 参与全国100多所高校的宣讲会 双选会共100多场 [4] - 近两年美团平均每年入职超过6000名应届校招生 覆盖所有业务部门和岗位序列 技术 产品及商业分析序列中超过70%校招生入职第一年完成首次晋升 两年左右成为团队骨干员工 [4][5] - 美团建立骑手人才培养体系 包括新手帮扶 站长培养 学历提升等通道 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推出"骑手上大学"项目 已帮助385名骑手免费进修本科和大专学历 其中30多名学员已通过学习实现晋升 [5] 政府就业服务 - 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造多维服务体系 依托"朝阳就业服务云平台"整合企业用工需求与人才数据库 实现岗位智能匹配 针对困难毕业生群体实施"一生一策"兜底帮扶 [5] - 朝阳区举办"展翼未来 才子朝阳"招聘活动 线上搭建云招聘平台 线下开展招聘活动累计36场 覆盖1000余所高校 吸引超770万人次观看 收取简历90余万份 确保朝阳区户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达到95%以上 [6] - 朝阳区打造全国首个基于腾讯地图的线上零工平台 求职者可通过微信"附近的工作"功能实现零工岗位精准定位 上线以来累计服务25.5万人次 撮合15007人次实现就业 [6] - 朝阳区开通"宜业朝阳"抖音账号 开展直播带岗活动81场 发布岗位2113个 打造"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 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400余个 [7] - 朝阳区首创就业流动服务站"七进"活动服务模式 2024年累计举办2000余场线下流动服务站 为17.5万家企业发布岗位72万个 促进1.9万人实现就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