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副总

搜索文档
【商洛】企业来了“科技副总”
陕西日报· 2025-09-28 22:42
彼时,商洛市正遭遇相似的发展难题。借着秦创原建设和"三项改革"的东风,当地科技型企业数量 年均增长46%。但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洼地"效应,让企业普遍面临研发人才短缺、创新链受阻的困 境。"一边是高校科研成果'睡在实验室',一边是企业急需技术突破'望眼欲穿',必须搭建一座稳固 的'人才鹊桥'。"商洛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常务副主任侯燕宾说。 2024年初,商洛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的松散模式。 不同于以往的技术顾问,"科技副总"需深度参与企业管理决策、技术研发和战略规划,推动校企共建创 新联合体。为了让"科技副总"安心干事、潜心创新,商洛市构建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体系:在资金支持 上,采取"政策打包+捆绑使用+精准滴灌"模式,根据不同产业链给予弹性科研经费;在管理机制上, 签订高校、企业、"科技副总"、属地科技部门四方协议,明确职责分工,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 得好"。 商洛学院首批15名理工类博士率先"出征",李峰便是其中之一。 进驻陕西中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后,李峰迅速牵头组建秦岭硅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带领高校 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团队已攻克 ...
92名“科技副总”期满考核!泰安产学研融合结硕果:建平台71个,引人才145人
齐鲁晚报网· 2025-09-22 09:1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郭健 9月22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党组书记、一级调研员李卫国介绍第三届"百名专家泰安行"暨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活动相关情况,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选聘的"科技副总"到期后,按照《泰安市高校高层次人才挂任"科技副总"考核评价办法》,认真组织完成了92名"科技副总"的期满考核工作,推荐 山东大学刘国良等10人为2024年度泰安市优秀"科技副总"。 总的来看,一年来,全市"科技副总"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06项,帮助解决技术难题254个,助力企业建立市级以上科研平台71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45人, 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4.12亿元,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考核为优秀的"科技副总"在帮助解决技术创新难题、推进产学研合作、搭建人才引进交流平台、 帮助企业理顺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头、模范引领作用,效果尤为显著。 下一步,"科技副总"选聘工作将继续坚持人才引领、产才融合,进一步优化管理评价方式,借助泰安市"百名专家泰安行百家企业进院所"行动,积极从市 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聘请专家教授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推进科技成果在泰安落地转化。 问:去年以来,泰安市开展了 ...
校企连心共奔赴 “科技副总”促发展
杭州日报· 2025-09-11 02:15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 建德市推出"1+N"校企双聘合作体系 通过政府搭桥实现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1] - 编制企业需求清单和高校资源清单 实施靶向引才和科技归雁工程 [1] - 乡镇一线充当人才红娘 深入企业摸排技术瓶颈和人才缺口 [1] 合作项目成果 - 已推动6家企业与高校共建研究生科研合作基地 成功引进5名科技副总 [2] - 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36项 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超3亿元 [2] - 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5亿元 同比增长28.6% [2] 政策支持体系 - 集成人才津贴 项目资助 贷款贴息等政策资源支持套餐 [2] - 建立需求收集-匹配对接-跟踪服务闭环机制 [2] - 由人才办牵头定期召开圆桌会议 组织多部门组团服务一线协调难题 [2] 典型案例 - 李家镇促成杭州威卓纳米与浙江工业大学科技副总合作协议 [1] - 通过多次走访企业精准把握需求 实现从单向找才到双向奔赴的转变 [1]
政府引导企业选聘高校“科技副总”:一场人才选拔的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08:1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凌晨西安报道 当"科技副总"再次成为制度性安排的核心抓手,一场以技术要素市场化流通为目标的深层次改革正在中 西部腹地展开。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印发《支持企业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科技副总"的工作指引》。 其中提到,为有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发展,陕西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科 技项目中将设立"科技副总"计划,支持企业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科技副总"。 "科技副职"的本质是打开技术要素市场化流通的体制性闸门。其价值不仅在于个体人才流动,确立技术 人才的经济价值实现路径,同时直击产学研割裂"顽疾"。通过解除高校科研人员赴企任职的身份限制, 将技术骨干直接嵌入企业决策层,使科研判断深度参与战略制定,从根本上重构创新资源配置逻辑。 政府则通过以契约框架消除流动障碍,催化企业、高校、科研人员三方的长效共生机制。 "科技副总"激活资源流动 上述文件少见的将企业选聘科技副总纳入省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框架,以系统性制度创新破解技 术要素流通梗阻。 政策核心剑指三大壁垒破除。文件中提到,通过三方协议约定"科研人员保留高校编制兼企业高管"的双 重身份,终结人才流动的体制性困境;建立横向研 ...
解码河南科技“新名词”
河南日报· 2025-06-29 23:11
科技创新机制 - 河南省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推动重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龙门实验室成功揭榜2个项目,实现省实验室牵头参与"揭榜挂帅"项目零的突破 [2][3] - "揭榜挂帅"机制旨在通过悬赏方式整合资源,提高科技攻关效率,首批已立项支持5个项目 [3] - "PI制"赋予首席科学家更大自主权,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余龙表示该制度能更好激发创新活力 [4] - "赛马制"选择多个主体并行攻关,河南省已在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对6项重大科技专项实行该制度 [4] 科技服务与体制改革 - 河南省推出科技服务综合体信息管理平台,征集创新要素需求6.07万项,办结率99.3% [6] - "赋权改革"解决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郑州大学转化合同从67项增至225项,总金额从2768万元增至3.92亿元 [7] - "备案制"已对省实验室59个重大创新项目纳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8] 产学研融合 - "科技副总"机制已选派626名科技人才到企业,如郑州大学刘文涛教授帮助银金达集团年新增产值超5000万元 [10] - "概念验证"和"中试基地"分别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10] - 河南省已认定39家创新联合体,形成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合力 [11] 产业技术突破 - 龙门实验室将牵头打造井下智能作业集成平台,目标实现智慧工厂物流调度效率提升20%以上,设备综合效率提高15%以上 [3] -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发榜"煤矿综采核心装备及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旨在解决行业本质安全痛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