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月报:多地“136”号文衔接落地,风光装机抢装告一段落-20250821
信达证券· 2025-08-21 02:08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与上次评级一致 [2] 核心观点 政策落地与新能源发展 - 晋琼辽甘宁五地"136"号文衔接机制落地,存量与增量项目保障力度出现明显分化 [7][8][9][11] - 山西对存量项目保护到位,机制电量规模与现行政策衔接,并额外扩展容量补偿范围至风电、光伏等 [8] - 海南存量项目电量保障80~90%,但增量项目仅保障75~80%电量,执行期限缩短至12~14年 [8] - 辽宁存量项目保护较好,但增量项目仅保障55%电量,电价区间0.18~0.33元/千瓦时 [9] - 甘肃存量项目仅保障154亿千瓦时电量,增量项目执行期限12年,申报比例不高于80% [11] - 宁夏存量与增量项目均仅保障10%电量,执行期限10年 [11] 电力市场表现 - 7月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下跌0.8%,表现劣于大盘(沪深300上涨3.54%) [12] - 涨幅前三行业为钢铁(16.8%)、建筑材料(13.4%)、通信(10.8%) [12] - 电力板块重点上市公司中涨幅前三为上海电力(7.74%)、大唐发电(7.26%)、国投电力(6.85%) [15] 电力需求分析 - 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0%,增速环比恢复 [18] - 二产用电增速恢复至3.20%,居民用电增速持续增长至10.80% [20] - 高技术装备制造板块用电量同比增长6.10%,贡献率前三为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18.79%)、通用设备制造业(18.45%)、金属制品业(17.45%) [29][30] - 东部沿海省份用电量领先,西部省份用电增速领先,西藏增速达16.08% [33] 电力生产分析 - 6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70%,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量同比上涨28.70% [39][42] - 新增装机2840万千瓦,其中火电824万千瓦(同比+33.98%),风电511万千瓦(同比-15.95%),光伏1436万千瓦(同比-38.45%) [82] -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1504小时,同比下降9.72%,其中火电1968小时(-6.21%),光伏560小时(-10.54%) [89] 电力市场数据 - 8月代理购电均价384.25元/MWh,环比上升1.18% [102] - 广东电力市场7月现货交易均价环比回升,日前现货315.72元/MWh(+7.98%),实时现货301.78元/MWh(+2.78%) [103] - 山西电力市场7月现货交易均价环比回升,日前现货332.18元/MWh(+19.91%),实时现货331.71元/MWh(+17.28%) [107] 投资建议 - 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煤电顶峰价值凸显 [115] - 推荐关注煤电一体化公司(新集能源、陕西能源等)、全国性煤电龙头(国电电力、华能国际等)、区域龙头(皖能电力、浙能电力等) [115] - 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华能水电等)及设备制造商(东方电气、青达环保等)也有望受益 [115]
1.55亿千瓦!今夏用电负荷第四次突破极值
新华日报· 2025-08-20 22:26
江苏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 - 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1.55亿千瓦,较去年最高值增长5.99% [1] - 高温天气和经济活动共同推动用电需求增长,空调制冷负荷是主要拉动因素 [1] - 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和夜间经济用电需求共同促成用电负荷稳步增长 [1] 江苏电网保供措施 - 煤电最大出力7871万千瓦,同比增长7.14%,贡献高峰时段出力的45% [1] - 通过特高压工程引入区外电力,最大区外受电规模达3742万千瓦,占最高用电负荷的24% [1]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升承载能力,确保电网运行平稳和供电安全可靠 [1] 新能源在江苏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 江苏新能源装机达1.1亿千瓦,风电和光伏累计最高出力5547万千瓦,占当时发电出力的40% [2] - 国网江苏电力打造"四张网"(坚强主干网、智慧配电网、智能微电网、全域信息网)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2] - 首个"交流改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超80亿千瓦时,提升新能源北电南送配置需求 [2]
龙源技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5.6% 加速前沿技术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13:4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1.4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7.96万元,同比增长135.6% [1]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电力领域改革进入新阶段 [1] - 政策促使火电调峰辅助服务政策、新能源补贴退坡及碳交易机制调整,改变客户盈利模式与改造需求 [1] - 行业向低碳技术升级和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竞争加剧 [1] 公司战略布局 - 抢抓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战略机遇,依托煤电灵活性改造与低碳化改造政策支持 [1] - 加速推进熔盐储能、混氨燃烧等前瞻技术研发应用,培育未来业绩增长新动能 [1] - 布局前沿技术矩阵:攻克新型储能系统、锅炉混氨燃烧及生物质耦合燃烧等关键技术,形成综合能源服务差异化解决方案 [2] - 提升承包、设计、制造、施工等全流程服务,形成EPC项目标准化管理范式,增强项目承接能力和客户满意度 [2] - 开拓海外增量市场: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煤电机组升级需求,在南非、印尼实现多点突破 [2] - 构建多元业务生态:推进光伏、风电及调峰储能项目商业化运营,通过适度相关多元投资增强抗风险能力 [2]
三变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2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4亿元,同比下降12.3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7.40万元,同比下降37.30% [6]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下降40.00%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但同比下降主要因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加 [10] - 总资产23.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5%;货币资金3.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4% [2][12] 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要产品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收入占比58.38%,同比增长13.87%)、干式变压器(占比10.89%,同比增长18.53%)、组合变压器(占比28.13%,同比下降44.86%) [10] - 境内收入占比98.05%,同比下降9.66%;境外收入占比1.95%,同比下降65.26% [10] - 采用"以销定产"经营模式,销售以订单销售为主,生产以自主生产为主 [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中国变压器行业2024年总产量预计1.95万亿伏安,同比增长11%;2025年预计接近2万亿伏安 [4] - 2025年6月变压器单月出口金额56.5亿元,同比增长47.8%,环比增长20.5%;1-6月出口金额281.6亿元,同比增长28.5% [5]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等挑战,但政策支持新能源和特高压建设带来增长动力 [4][5][6]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具备500kV级及以下电力变压器研发能力,进入超高压变压器竞争行列 [8] - 报告期内完成220kV三侧全容量中压分裂式高阻抗变压器等新产品研发 [7] - 拥有国内有效专利64项,报告期内获取专利4项(含发明专利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 [7][8] 产能与资产状况 - 存货7.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36%;应收账款6.7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8.95% [12] - 新增"新能源交付中心技改项目"生产中心,占地面积50,431平方米,建筑面积32,759平方米 [22] - 拥有先进生产设备,包括德国乔格铁心横剪线、加拿大MTM剪切线、意大利L.A.E绕线机等 [10]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3,205.13万股,募集资金总额1.98亿元,发行价格6.17元/股 [16][20][21] - 发行后总股本增至2.94亿股,新增股份于2025年7月15日上市 [16][21] - 长期借款5,659万元,较上年末下降71.17%;财务费用1,009万元,同比下降37.82% [10][12]
专家解读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如何因地制宜?
国家能源局· 2025-08-09 02:30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突破 - "1+6"基础规则体系标志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关键性制度突破 终结了规则"碎片化"历史 将"双碳"目标、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新型电力系统三大战略深度贯通 [3][4] - 体系首次在国家层面构建系统完整的电力市场规则框架 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纲领 配套6项基础规则覆盖交易品种与运行保障 实现各环节"有规可依" [4] - 制度设计为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容量成本回收、分时电价与辅助服务定价搭建桥梁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与市场化改革融合 [5] "1+6"规则体系的核心支撑作用 - 中长期交易承担"压舱石"功能 通过远期价格信号优化发用电计划 现货交易实现系统最优运行 辅助服务交易引导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发展 [7] - 电能量市场明确交易品种、价格形成机制等要素 辅助服务市场通过经济激励调动调频/备用等资源 分时电价机制拉大峰谷价差引导供需平衡 [8] - 注册管理、信息披露、计量结算三大规则构成市场"后勤保障系统" 确保交易公平透明高效 [7] 统一性与地方灵活性的平衡路径 - 顶层设计确立全国统一基础框架 避免地方规则差异导致市场分割 同时允许地方根据资源禀赋、电网结构等调整实施细则 [9][10] - 地方实践反馈推动制度动态优化 如广东/山西推出虚拟电厂细则 蒙西/广东引入需求侧响应 山东制定技术支持规范 江西增加容量补偿机制 [10] - 电价政策与交易模式可差异化 未来新型主体/交易品种的探索将持续补充全国规则体系 [11]
全国首个特高压GIS全景感知实验室在内蒙古全面运行
中国能源网· 2025-08-08 09:34
实验室投运与定位 - 全国首个特高压GIS长时运行全景感知实验室在内蒙古通辽市全面投运 [1] - 实验室由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和中国电科院联合建立 [1] - 实验能力达到同类实验室国际领先水平 [1] 技术功能与性能 - 实现设备状态"毫秒级"精确感知 [1] - 配备6项国内领先的高灵敏度局放检测技术 [3] - 局放检测灵敏度精准至0.1pC(皮库) [4] - 可在762千伏环境下不间断运行 [3] 实验成果与应用 - 累计开展58次特高压GIS缺陷模拟和状态检测实验 [6] - 在GIS放电影响、X射线激励及异物检测等方面取得5项研究成果 [6] - 推动特高压设备运维从"被动抢修"向"主动感知、提前预警"跨越 [1]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为特高压GIS状态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全面研究条件 [1] -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特高压电网安全运行 [1][6] - 未来将重点开展全景感知技术研究、缺陷检测方法创新及新型监测设备研发 [6]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召开“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新篇章”新闻发布会
中国能源网· 2025-08-07 01:40
安全生产和电力保供 - 动态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并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确保电网稳定运行 [1] - 开展电网安全稳定措施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制定变电站全停负荷转供及应急处置方案 [1] - 完成"集中攻坚年"既定任务,电力安全生产局面平稳有序 [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能源转型 - 依托白银能源资源、区位和网架优势,提升电网资源配置、安全承载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2] - 750千伏靖远变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陇东直流配套330千伏送出工程北滩段、景泰东段实现贯通 [2] - 110千伏银西数字孪生智慧变电站建成投运,电网运行方式灵活性明显增强 [2] 营商环境优化与供电服务 - 持续优化供电服务管控机制,上半年全口径实现"零投诉" [2] - 290余名台区经理融入3186个村社网格群,以网格为最小服务单元格提升服务效率 [2] - 推动供电服务问题治理取得质的提升和量的压降 [2] 民生服务与电网建设 - 深化标准化网架建设改造,解决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问题 [2] - 截至7月底,农配网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2707.76千米,安装配变678台、容量13.56万千伏安 [2] - 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2] 社会责任与信息披露 - 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实践报告 [2] - 发展策划部、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补充介绍有关情况 [2]
长高电新(002452) - 002452长高电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31
2025-08-01 10:18
公司战略与行业背景 - 公司以"聚焦主业、稳中求进"为发展战略,专注于输变电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服务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各发电集团 [2] - "稳"体现在财务稳健、低负债率、大股东无股权质押;"进"体现在围绕主业的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产能建设投入 [2] - 2025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预计投资达8250亿元,创历史新高 [3] - 在"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政策驱动下,电力电网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3] 研发与生产投入 - 近几年公司投入研发550千伏、363千伏、800千伏组合电器、互感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新产品 [2] - 根据市场需求启动三个生产基地建设,购置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 [2] - 隔离开关产品是全国单项冠军,在国网集中招标中稳居前三 [4] - 500千伏产品已中标,800千伏产品研发成功,展现研发实力 [4] 市场拓展与竞争 - 通过销售渠道下沉和激励机制开拓配网、省网及电网系统外市场 [2] - 与许继电气(二次设备优势)和平高电气(特高压龙头)相比,公司规模较小但隔离开关产品竞争力强 [4] - 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升级和人才培养应对市场竞争 [4]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采取股份回购、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等措施增强投资者信心 [4] - 需进一步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和公司价值推广 [4] 行业活动与反馈 - 湖南省证券业协会强调关注上市公司科研能力、生产能力、人才培养及产业链并购的重要性 [3] - 肯定公司在电力设备制造板块的地位,建议加强市值管理 [3] 注:所有数据及单位均严格按原文引用,未进行换算或调整
省政协领导班子到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学习调研
陕西日报· 2025-07-31 00:16
调研活动概况 - 省政协领导班子到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学习调研活动,由省政协主席徐新荣带队[1] - 调研团队首先视察了城南330千伏变电站的供电设施管理运行情况,并慰问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1] - 随后在公司听取了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电网投资建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工作的汇报[1] 公司工作评价 - 公司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保供电、保服务、保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1] - 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加强统筹调度,增强应急调节能力[2] 行业发展要求 -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 - 需要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 - 要确保用电高峰期间电网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电[2] 未来工作方向 - 需要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全省"三个年"活动、"八场硬仗"等重点任务开展工作[2] - 要聚焦"十五五"时期电力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2]
能源央企全力确保电力应供尽供、稳发满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30 17:07
电力投资与供需形势 - 上半年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6546亿元 同比增长9 6% [1] - 二季度高温拉动部分省份用电负荷创新高 电力供应整体充足 供需总体平衡 [1] - 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至6% 下半年增速将高于上半年 [1] 新能源发展 - 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332万千瓦 同比增加14056万千瓦 [2] - 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21221万千瓦 占全国总新增装机的72 3% [2]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占比近九成 [2] - 上半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43 1% 同比提高3 7个百分点 新能源发电量占比26 0% 同比提高4 4个百分点 [3] - 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超5亿千瓦 其中新能源装机达4亿千瓦 [3] 电网建设与投资 - 上半年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911亿元 同比增长14 6% [3] - 电网设备投资同比增长39 6% 受新能源接入和特高压建设拉动 [3] 用电负荷与保供措施 - 7月17日全国用电负荷达15 08亿千瓦 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 57亿千瓦 [4] - 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一体化出区日均调运量超100万吨 发电总量11天突破40亿千瓦时 [4] - 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水电机组和光伏场站负荷率达98% [5]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火电机组累计发电量62 02亿千瓦时 新能源发电量15 72亿千瓦时 [5] - 三峡集团清洁能源走廊7月1日至15日累计发电量超170亿千瓦时 单日最大调峰量3081 2万千瓦 [5] 区域电力供需预测 - 8月华东 华中 西南 南方区域个别省份或出现短时供需紧张 但通过跨省跨区互济可实现紧平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