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芯片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DeepSeek一行字,引爆国产AI芯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8-22 11:28
文章核心观点 - DeepSeek发布采用UE8M0 FP8数据格式的DeepSeek-V3.1模型 该格式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可能推动国产AI芯片生态发展 [1] - UE8M0 FP8格式通过仅使用指数位存储尺度信息 显著减少内存与带宽使用 模型推理和训练内存需求降低多达75% 并兼容MXFP8硬件规范 提升算力利用效率 [3] - 消息发布后国内芯片概念股爆发 寒武纪股价飙升至约1170–1180元 市值一度逼近人民币5000亿元 昆仑芯中标运营商10亿级大单 国产芯片在运营商采购实现突破 [5] - 中国监管层劝阻国内企业购买NVIDIA H20 在存在替代品背景下 DeepSeek动作为国产芯片生态赋能 提升国内企业使用国产芯片平台积极性 [5] UE8M0 FP8技术特点 - UE8M0 FP8为特殊8位浮点格式 仅使用指数位不含尾数 用于存储尺度信息 在保证数值稳定性前提下大幅压缩内存与带宽使用 [3] - 该格式使模型推理和训练内存减少多达75% 显著提高算力利用率与效率 [3] - 格式与MXFP8硬件规范兼容 训练和推理数值体系与未来硬件一致 避免复杂数值转换 为国产AI加速器平台提供数值兼容路径 [3] 国内AI芯片市场影响 - 消息引发国内芯片概念股全线爆发 寒武纪股价盘中飙升至约1170–1180元 市值一度逼近人民币5000亿元 引领芯片板块整体上涨 [5] - 昆仑芯中标运营商领域10亿级大单 在中国移动算力芯片集采三个标包中均位列第一 中标金额超过10亿元 实现国产芯片在运营商核心采购重大突破 [5] - 国内AI芯片企业如中海光 摩尔线程 MetaX 燧原 天数智芯 中昊芯英等受到不同程度关注和期待 [5] 国产芯片生态发展 - DeepSeek模型适配动作成为国产芯片需求催化剂 提升国内企业使用国产芯片基础平台积极性 [5] - UE8M0 FP8格式为研发中的国产AI加速器平台提供数值兼容路径 是软硬协同生态构建的关键环节 [3]
黄仁勋对天发誓,央视拆机打脸:信老板嘴硬,还是信央视显微镜?
新浪财经· 2025-08-20 17:27
英伟达H20芯片事件 - 英伟达CEO黄仁勋面临向中国证明H20芯片无美国政府后门的挑战[1] - H20芯片性能仅为旗舰产品H100的20%,专为中国市场定制[4][6] - 中国市场贡献英伟达全球收入的22%,达171亿美元,增速66%[6] 技术争议与监管行动 - 中国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质疑H20芯片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要求48小时内自证清白[6] - 技术专家推测后门可能通过硬件(电源管理模块隐形开关)或软件(CUDA生态系统隐蔽指令)实现[8][9] - 美国《芯片安全法案》要求受管制芯片内置"位置验证"和"远程关闭"功能[9] 公司应对与政治博弈 - 英伟达声明否认H20存在后门或终止开关[11] - 黄仁勋口头承诺芯片安全但未提供硬件架构证据或代码审计[13] - 英伟达陷入两难:公开设计文档可能违反美国《出口管理条例》,不公开则无法消除中国疑虑[15] - 黄仁勋与白宫达成协议:承诺在美追加500亿美元投资和3000个岗位,换取H20出口许可[17]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百度、商汤、讯飞等暂停H20采购,测试项目叫停[18] - 百度迁移部分算力至华为昇腾910B,讯飞转向寒武纪合作[19] - 华为开源神经网络架构CANN,挑战英伟达CUDA生态[19] - 英伟达在华营收暴跌42%,华为昇腾订单量增长300%[19] - 国产芯片在AI算力中心采购占比从5%(2022年)升至40%(2025年),英伟达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至50%[21] - 车企如广汽替换英伟达Orin芯片为地平线等国产方案,成本降40%[21]
科技股上演“AI疯”!A股算力龙头飙上7000亿,英伟达利空突袭!
格隆汇· 2025-07-31 06:45
AI产业链市场表现 - AI硬件、光芯片、算力股全线爆发 [1] - AI服务器龙头工业富联盘中一度涨停 总市值突破7000亿元 较2023年初约2000亿元增长显著 [2] - 工业富联近三个月累计涨幅超117% 年内累涨近70% [4] 工业富联业绩表现 - 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9.58亿元至121.58亿元 同比上升36.84%至39.12% [8] - 二季度净利润67.27亿-69.27亿元 同比增长47.72%-52.11% 创同期历史新高 [9] - 云计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50% 其中AI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60% 云服务商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1.5倍 [10] - 800G交换机二季度营业收入达2024全年的3倍 [11] - 2024年年度分红方案为10派6.4元 [12] 行业动态与客户关系 - 全球云巨头持续加码AI基建 工业富联客户包括微软、亚马逊、谷歌 [14] - 工业富联是英伟达AI服务器核心代工厂 凭借GPU模组、算力板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算力硬件龙头 [14] 外部事件影响 - 英伟达因H20算力芯片安全风险被国家网信办约谈 [15] - 英伟达算力芯片具备"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 [17] - 英伟达概念午后降温 工业富联涨幅回落 [17] - 国产芯片替代预期升温 寒武纪涨超7% 华虹半导体涨近6% 中芯国际涨超5% [19] 机构观点 - 国内先进制程工艺持续迭代 AI芯片有望转向国内晶圆代工 [20] - A股算力产业链是稀缺真成长板块 AI商业化落地将推动算力产业趋势强化 [20]
【私募调研记录】禾永投资调研瑞德智能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06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禾永投资于7月30日对瑞德智能进行特定对象调研 [1] 财务表现 - 2024年汽车电子赛道营业收入达9981.87万元,同比增长503.21% [1] - 研发投入8281.78万元,同比增长9.01% [1] - 利润阶段性承压源于战略性资源投入包括高研发投入和引进高级管理人才 [1] 产品与研发 - 成功量产平衡车、滑板车等智能控制器产品 [1] - 定制芯片"瑞德芯"已应用于智能控制器产品 [1] - 外采芯片大部分实现国产化替代 [1] 产能布局 - 建立华南和华东双基地运营体系 [1] - 拥有广东顺德、安徽合肥、浙江绍兴和越南同奈四个研发生产基地 [1] - 以越南同奈为支点拓展全球市场,构建国内海外双循环发展格局 [1] 供应链管理 - 通过越南生产基地降低关税政策产生的潜在风险 [1] - 一季度存货增长因春节假期导致客户提前备货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前瞻性储备 [1] 机构背景 - 禾永投资成立于2014年11月27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 [2]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协会编号P1006557 [2] - 2015年发行首支三方财富代销产品、券商渠道代销产品及高净值专户产品 [2]
华为新机Pura 80开启预售!手机份额再夺中国第一
证券时报· 2025-07-23 04:24
华为Pura 80系列产品信息 - 华为Pura 80数字版于7月30日正式开售,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12GB+256GB版本售价4699元,叠加国补后4199元起,12GB+512GB版本5199元,12GB+1TB版本6199元 [1] - Pura 80系列升级第八代ISP,实时数据处理能力提升200%,AI色彩引擎提升120%,AI降噪提升113%,AI实时HDR提升41% [1] - Pura 80配置了原Pura 70 Ultra机型使用的一英寸CIS主摄(Sony IMX 989),高阶三款机型使用带有RYYB技术的一英寸主摄 [1] 国产CIS芯片发展 - 研报分析Pura 80系列高阶机型大概率使用国产CIS,表明国产高端CIS芯片性能已追上Sony顶级产品并获得主流手机品牌认可 [2] - 2024年国产CIS芯片供应商(格科微、韦尔股份、思特威)合计占手机摄像头用CIS市场份额57%,格科微销量基本追上Sony,韦尔股份超越三星 [2] - 伴随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高端机市占率崛起,国产高端CIS芯片对海外厂商替代将加速 [2] 华为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华为以1250万台手机出货量拿下中国市场18.1%份额,位居第一 [2] - 2025年上半年华为以2540万台手机出货量保持中国市场销量第一 [2]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 - 2025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滑4%,结束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 [3] - "国补"对市场需求拉动有限,厂商为控制渠道库存水位在二季度减少出货量,并借助"6.18"促销清理库存 [3] - 虽然"国补"陆续恢复且中美贸易战暂时缓和,但宏观经济仍充满挑战,预计下半年市场压力更大 [3]
华为新机Pura 80开启预售!手机份额再夺中国第一
证券时报· 2025-07-23 03:59
华为Pura 80系列产品发布 - 华为Pura 80数字版于7月30日正式开售,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12GB+256GB版本售价4699元,叠加国补后4199元起,12GB+512GB版本5199元,12GB+1TB版本6199元 [1] - Pura 80系列影像能力显著提升,第八代ISP实时数据处理能力提升200%,AI色彩引擎提升120%,AI降噪提升113%,AI实时HDR提升41% [2] - Pura 80配置了原Pura 70 Ultra机型使用的一英寸CIS主摄(Sony IMX 989),高阶三款机型采用带RYYB技术的一英寸主摄 [2] 国产CIS芯片发展 - 国产高端CIS芯片性能已追上Sony顶级产品,获得主流手机品牌认可,Pura 80系列高阶机型大概率使用国产CIS [3] - 2024年国产CIS供应商(格科微、韦尔股份、思特威)合计占据57%市场份额,格科微销量基本追上Sony,韦尔股份超越三星 [3] - 伴随国产手机品牌高端机市占率提升,国产高端CIS芯片对海外厂商替代进入加速期 [3] 华为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1250万台,市场份额18.1%,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华为手机出货量2540万台,保持中国市场销量第一 [3]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 - 2025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滑4%,结束连续六个季度增长 [4] - "国补"政策对需求拉动有限,厂商通过控制出货量和"6.18"促销清理渠道库存 [4] - 尽管贸易战缓和,但宏观经济挑战仍存,预计下半年市场压力更大 [4]
周鸿祎:最近采购的都是华为的产品,H20性价比不高
第一财经· 2025-07-23 03:19
360集团芯片采购策略 - 公司正在将芯片采购方向转向国产芯片 尽管国产芯片与英伟达存在差距 但强调必须通过使用促进改进[1] - 近期采购集中于华为产品 未提及重新采购H20芯片的计划[2] 国产芯片与H20对比 - H20芯片更适合推理场景 但推理对芯片性能要求低于训练 无需高速互联或集群支持[2] - 国产芯片在性价比方面优于H20 导致H20市场定位面临挑战[2] 行业动态关联事件 - 马云西湖夜骑引发同款商品抢购潮 线下渠道出现断货 旗舰店实施每人限购2辆政策[4]
英伟达H20重回市场,但中国芯片过去三个月已爆单
36氪· 2025-07-16 00:12
英伟达中国市场动态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进行2025年第三次中国行 行程包括政府拜访、客户会议、链博会出席及中国媒体会 [4][5][6] - 公司宣布获得美国政府保证 将恢复H2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 并推出全新兼容RTX Pro系列GPU [5][6]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过去两年实现四倍增长 [6] 国产芯片替代进展 - 2025年国内厂商密集发布H20平替产品 包括昆仑芯P800、摩尔线程MTT S80、华为昇腾910C、寒武纪思元590等 [7] - 国产芯片厂商采取降价、生态兼容、锁定大客户等策略抢占市场 沐曦和摩尔线程近期寻求上市 [7] - 寒武纪2025年Q1营收暴涨42.3倍 实现上市后首次季度盈利 主要客户为运营商、智算中心和互联网大厂 [12][13] - 国内GPU厂商重点突破方向:模型适配、显存扩容、数据搬运提速、能效比提升 [14] 市场份额变化 - 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份额从2022年95%降至2025年50% [8] - H20禁令仅维持三个月 但国产芯片已抢占市场真空期 多家厂商出现爆单情况 [8][12] - 国产芯片当前主要对标H20规格 长期计划向B200/H100等高端产品迭代 [19] 中国市场重要性 - 中国贡献英伟达全球15%收入 约180亿美元/年 是公司第四大市场 [16] - H20禁售导致2025年Q2预计损失80亿美元收入 [17] - 中国拥有超过150万CUDA开发者和数千家支持企业 [17] 未来竞争格局 - 行业认为H20回归具有双重目的:增加销售数据+狙击中国芯片公司 [17] - 国产芯片在性价比和长期供应链安全方面形成优势 替代趋势可能难以逆转 [19] - 英伟达需平衡政治与商业关系以维护中国市场 [20]
充电宝千亿市场,哪些芯片公司吃饱?
芯世相· 2025-07-15 04:33
充电宝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 - 充电宝行业近期因电芯故障频发集体爆雷,罗马仕、倍思、绿联等头部品牌3C认证被暂停,低价策略导致电芯环节安全隐患集中爆发 [3] - 2024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达163亿美元(同比+8.7%),预计2033年将增长至329亿美元(CAGR 8.2%)[7] - 中国厂商主导全球市场,2022年安克和小米合计占19.93%份额,罗马仕等第二梯队占12.48% [7] 充电宝产品分类与技术演进 - 按电池类型分为锂离子(成本低但较重)和锂聚合物(轻薄安全但价高),按容量分小型(<5000mAh)、中型(5000-10000mAh)、大型(>10000mAh)[5][6] - 快充技术迭代推动产品升级,支持PD/QC/PPS协议及无线充(Qi标准)成为主流,中高端机型主控芯片成本占比约10% [6][9] - 电路板集成度持续提升,从分立方案转向SoC方案,国产芯片占据全球充电宝主控芯片90%以上份额 [13] 充电宝核心芯片供应链 - 移动电源SoC为系统核心,集成充放电管理、协议识别等功能,代表厂商英集芯IP5306曾占全球20%份额 [10][19][21] - 电池保护芯片(如创芯微CM1020Q)和电量计芯片(如赛微CW2217BAAD)构成安全体系,赛微微电2024年电池安全芯片营收占比46.6% [14][30][32] - 协议芯片(智融SW3526)、升降压控制器(南芯SC8815)等辅助芯片按需配置,南芯科技2024年营收同比+44.19% [12][26][34] 国产芯片厂商竞争格局 - 英集芯2024年营收14.31亿元(+17.66%),电源管理芯片占比74%,客户覆盖小米/OPPO/三星 [22][24] - 智融科技2019-2021年营收CAGR达111.71%,移动电源业务占比60%-70%,主要服务罗马仕/安克等品牌 [26][27] - 其他头部厂商包括芯海科技(PD快充芯片出货量+90%)、杰华特(2024营收16.79亿元+29.46%)及士兰微/钰泰等 [32][33][34]
豪威集团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6-30 08:34
公司概况 - 豪威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全球前十大Fabless半导体公司,年出货量达112亿颗,服务2300多家全球客户[2][6] - 公司市值达1556.60亿元,创始人虞仁荣以425亿元身家位列中国芯片首富,直接与间接控股33.57%[4][6] - 公司前身为1995年创立的美国豪威科技,2019年被韦尔股份收购后完成产业整合[4][6] 市场地位 - 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13.7%,仅次于公司A(44%)和公司B(16.4%)[12] - 汽车CIS领域以32.9%份额居全球第一,2024年9月单月出货量达1040万颗[2][9] - 智能手机CIS市场份额10.5%,旗舰产品OV50H进入小米、华为供应链[9][13] 业务结构 - 三大核心产品线:图像传感器(CIS)、显示解决方案、模拟解决方案[8] - 医疗领域推出OCH2B30牙科摄像头模组,机器视觉部门开发OG09A10等工业自动化产品[9] - 拥有4865项授权专利,研发团队2387人,2024年研发投入26.86亿元(占营收10%)[9][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200.40亿元增长至257.07亿元,毛利从47.41亿元提升至72.39亿元[10] - 毛利率从21.76%提升至31.03%,净利率从2.59%跃升至13.31%[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68%,净利润暴涨55.25%[10] 行业竞争 - 与思特微、格科微并称"国产三剑客":思特微安防CIS全球第一,格科微手机CIS全球第二[13] - 在索尼推迟目标、SK海力士退出的市场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13] 战略规划 - 港股上市旨在拓宽国际融资渠道,加速产能扩张与前沿技术研发[13] - 布局端侧AI、MR(混合现实)等新兴领域,推动从硬件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13]